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濒危植物单性木兰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布样地类型作为一维资源位,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以及生态位相似比例公式对单性木兰乔木层14个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单性木兰具有最大位宽度,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明显优势,是群落中的建群种;(2)生态位宽的种群可能产生较小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较窄的种群间也会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主要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资源的需求;(3)单性木兰分布地的坡向、基岩裸露度、坡度等因子是影响单性木兰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陕北典型退耕还林区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的群落调查,并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了安塞县典型退耕区16种不同退耕模式及年限群落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下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林。生态位宽度以达乌里胡枝子和阿尔泰狗娃花最大,它们的Shannon-Wiener(Bs-w,i)和Levins(Bl,i)指数分别为0.89、0.83和0.64、0.58。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大,如阿尔泰狗娃花、铁杆蒿、长芒草等。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比例值并不一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小于0.5的种对有174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91.6%,说明种群对环境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各种群能较好地共生于群落中。  相似文献   

3.
王霞  铁军  刘泽宇 《生态科学》2017,36(5):64-72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山西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依据, 采用Levins 生态位宽度、Pianka 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指数计算法, 分析了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25 个优势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 (1)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25 个优势种中, 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大的为鹅耳枥(1.464)、苔草(1.450)和南方红豆杉(1.400), 而淫羊藿(0.049)、陕西荚蒾(0.862)和臭梧桐(0.936)的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小; (2)25 个优势种的生态位普遍产生重叠, 重叠程度在0.4 以上的种对有186 对, 占总数的62%, 表明种间竞争激烈; (3)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在0.4 以上的种对有156 对, 占总数的52%, 表明优势种对资源的利用相似程度较大。(4)生态位宽度大的群落优势种, 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对环境以及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 与其它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云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应用TWINSPAN将23块长白山云冷杉林样方划分为8个群落类型,以此作为一维资源位,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对长白山云冷杉林群落12种主要乔木、13种主要灌木和18种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1)乔木层中,臭冷杉、鱼鳞云杉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它们是该区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种.灌木层中,瘤枝卫矛与几种械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粗茎鳞毛蕨、山酢浆草、二叶舞鹤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表明它们广布于云冷杉林郁闭的林冠下,对环境适应能力强.(2)生态位宽的种群可能产生较小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较窄的种群间也会产生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主要取决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资源的需求.(3)从生态位重叠分布格局来看,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普遍,但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表明群落内因利用相同资源或占有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对环境资源的共享比较充分,长白山云冷杉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5.
关帝山亚高山灌丛草甸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关帝山亚高山草甸灌丛群落中的13个主要种群进行了生态位研究。首先运用TWINSPAN把33个样方分为5个群落类型,作为5个综合资源位,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公式测定群落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越强;生态位重叠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军玲  张金屯 《植物研究》2006,26(2):156-162
运用TWINSPAN把样方分为8个群落类型,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公式测定群落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在总群落中,披针苔草和草地早熟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们对群落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最强;在不同的群落里(群落Ⅰ到群落Ⅷ),相同种群生态位宽度有极大差别,草地早熟禾在群落Ⅱ中,B1为 2.753,B2为 15.561,在群落Ⅷ中,B1为0,B2为1;总群落中,各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大于其在其他群落里的生态位宽度。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越大,说明它们占据越相似的资源空间,珠芽蓼和火绒草的生态位重叠值高达0.892(群落Ⅰ中),说明它们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很高;在总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生态位重叠值都很低。  相似文献   

7.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乔木层的枫杨、灌木层的石榕树和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排名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相似性普遍小于灌木层,平均值分别为0.151和0.236,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小,各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不高;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普遍小于灌木层,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0.217和0.273,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生态位相似性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叠值一般较大.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属于地带性顶极群落,种间关系相对稳定,种群更新缓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对山西太岳山七里峪林区辽东栎群落进行群落调查, 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其10 种乔木, 10 种灌木和11 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Levins 和Hurlbert 两种公式在乔、灌、草各层中的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群落中辽东栎、土庄绣线菊和披针叶苔草在各层中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最大, 对资源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在群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棘皮桦、接骨木、水金凤等种群数量相对较少, 生态位宽度较小, 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 2)从乔、灌、草整体的生态位相似性分配格局和重叠格局看, 辽东栎林各种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重叠程度较小, 群落内种间竞争不激烈, 有利于群落实现长期稳定共存; 3)从对辽东栎群落物种频度、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平均生态位重叠值的相关性分析可知, 除重要值和平均生态位重叠值相关性不显著外, 其余的都呈显著性正相关。研究发现七里峪辽东栎林是七里峪地区的地带性顶极群落, 多数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小, 但仍有少数优势种重叠值较大, 表明在辽东栎群落发展过程中种群间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性竞争不可避免, 所以维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使群落处于动态的稳定状态有利于辽东栎群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岩生红豆天然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贵州省岩生红豆(Ormosia saxatilis)天然林群落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群落不同层次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两指数测定的生态位宽度值存在较大差异,但前几位顺序基本一致;2)在乔木层中,岩生红豆、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朴树(Celtis sinensis)、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值,其B(SW)i和B(H)i值分别为0.6559、0.5113、0.3635、0.3369和0.9086、0.4545、0.4071、0.3298;3)在灌木层中,岩生红豆、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等也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值;4)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体现其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宽度越大,适应能力就越强;5)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与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有密切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对间一般具有较大的重叠值,生态位宽度较大物种与其它物种间往往具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重叠值,重叠值越大,其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就越大,竞争就会越激烈。  相似文献   

10.
皇甫川流域天然草地恢复演替进程中优势种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  张艳丽  刘振乾 《生态科学》2009,28(5):414-419
采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公式对皇甫川流域天然草地恢复演替不同阶段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演替过程中每一群落类型的优势种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在演替序列的动态变化与种群动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生态位重叠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种间竞争可能越激烈;竞争是促使流域内各植物群落向顶级群落演替的一种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通过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缙云秋海棠(Begonia jinyunensis)及其伴生物种所在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并以样地作为一维资源轴,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状态指标,采用Levins、Hurlbert、Pianka公式对缙云秋海棠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以阐明该群落物种间对资源的利用和竞争关系,为缙云秋海棠的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群落中缙云秋海棠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均最大,分别为6.742 40和0.717 80,表明缙云秋海棠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强,生态适应幅度也较大。(2)研究区内缙云秋海棠的伴生物种中生态位宽度(Ba)大于0.3的3种植物为石生楼梯草(Elatostema rupestre)、斜方复叶耳蕨(Arachniodes rhomboidea)、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其Ba值分别为0.460 00、0.417 04、0.301 60,表明缙云秋海棠的3个主要伴生种在群落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3)20个伴生物种中与缙云秋海棠生态位重叠值最高的是石生楼梯草(0.671 4),说明缙云秋海棠与石生楼梯具有相似的环境要求,资源不足时,两者可能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其中有12个伴生物种(60%)与缙云秋海棠的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群落中大多数物种与缙云秋海棠的生态位重叠值均较低,说明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不同,环境适应能力相似度低,群落中的种间竞争不激烈。研究认为,缙云秋海棠生态位宽度大,生境适宜生存,种间竞争不激烈,即目前生态位因素不是造成其处于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导致缙云秋海棠数量少,呈现岛屿状分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生境遭到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12.
秦岭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对秦岭山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分布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秦岭冷杉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weiner两指数测得的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基本一致,即乔木、灌木和草本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依次为秦岭冷杉、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和苔草(Carex lanceolata),秦岭冷杉与生态位宽度值大的种群易形成混交林;(2)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3)秦岭冷杉群落中各主要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表明种群对群落环境资源的分享比较充分,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样方法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生态位宽度(B)、生态位重叠值(L)及生态位相似比例(C)指标对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彼此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经调查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植物物种243种,隶属于64科159属;分为3个植被型、9个群系。(2)主要乔木种群中,华山松和锐齿槲栎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其Bi、Ba值分别为0.654、0.699和0.534、0.460;短柄枹栎和兴山榆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其Bi、Ba值分别为0.064、0.023和0.049、0.016。(3)白桦和太白杨、糙皮桦和山杨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均较大,其Lij、Lji分别为0.108、0.114和0.089、0.128,Cij分别为0.939和0.744。优势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似比例总体较小,表明在现阶段群落演替中,植物对环境资源的竞争不激烈,物种空间异质性低。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态学样方调查法,测定了濒危植物毛柄小勾儿茶(Berchemiella wilsonivar.pubipetiolata)所在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它在其它物种上的生态位重叠,通过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分析,研究了该物种在浙江临安的马啸、湍口和安徽大别山地区的舒城、霍山等四个分布点群落中的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1)位于马啸的毛柄小勾儿茶生态位宽度值相对最大,而其余三个地方的都较小,说明该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2)毛柄小勾儿茶与群落中少量生态位较小的伴生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而与大多数物种仅有极小的生态位重叠,表明该物种生态位特化明显;(3)毛柄小勾儿茶在几乎所有群落优势种上的生态位重叠值都较小,而主要优势物种与大部分伴生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小,表明群落中存在明显生态位分化。研究认为:人为破坏和生态位特化导致的分布区狭窄、对生境要求特殊是毛柄小勾儿茶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金佛山巴山榧树灌丛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对金佛山巴山榧树(Torreya fargesii)灌丛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巴山榧树种群的重要值高于其他种群,且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小蜡(Ligustrum sinense)、插田泡(Rubus coreanus)、巴山榧树、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掌叶梁王茶(Nothopanax delavayi)、异叶花椒(Zanthoxylum ovalifolium)和金山荚蒾(Viburnum chinshanense)等种群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之间呈弱正相关,而与重要值变异系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在253个种对中,有160对的生态位重叠值0.6,占总对数的63.24%,大多数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平枝栒子、小蜡、金丝桃、插田泡、异叶花椒和金山荚蒾等生态位宽度较高的种群与巴山榧树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表明各种群间存在着较强的资源竞争。  相似文献   

16.
福建三明钩栲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及重叠、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测度式,定量分析福建三明钩栲群落8个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该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均普遍较大;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大的重叠值,反之则低;揭示钩栲的生态位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对今后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群落调查数据,以样地代表多种资源的综合状态,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的计测指标,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对洮河自然保护区大峪沟林区的紫果云杉群落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紫果云杉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8种,隶属于4科6属,紫果云杉占绝对优势,岷江冷杉为次优势种;灌木层共有植物50种,隶属于16科25属,忍冬科的蓝靛果、葱皮忍冬和唐古特忍冬等以及蔷薇科的峨眉蔷薇和银露梅等构成了灌木层的主体,紫果云杉幼苗优势不明显,但生态位宽度最大。本研究表明,生态位宽度受物种生态特性及其分布和生境共同影响,重要值大的物种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生态位相似性和重叠性一般较大,并与其它物种重叠的概率高、重叠程度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集中出现时也会出现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同科或同属的物种间常有较大生态位相似和重叠。生态位宽度反映着种群的扩散潜力,生态位相似反映着群落的稳定性,生态位重叠反映着物种间存在或潜在的竞争程度。紫果云杉在乔、灌木层均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适应性最强,群落结构稳定,具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Shannon—Wiener和Pianka公式,在土壤水分、土壤含盐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三维生态因子梯度上测定了松嫩草原碱化羊草草地放牧演替系列12种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植物种群长期适应由放牧引起的群落和土壤环境因子梯度变化是种群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原因。优势种羊草种群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维上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10、0.869和0.930。五脉山黧豆和湿生植物生态位宽度均很窄。增加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生态位宽度都较大。在放牧演替的先锋植物中,只有虎尾草生态位宽度较大(三维上平均0.707),角碱蓬和星星草种群生态位宽度均很窄。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分布于相同或相邻放牧阶段及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放牧条件下,羊草群落的演替过程也就是种群生态位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运用evin公式和百分率相似公式分别计测了湘西北蜡梅群落中9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它们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蜡梅、香叶树、八角枫、黄连木、崖花海桐、鸡仔木、利用润楠、珊瑚朴和樱桃。蜡梅与其他各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不同,生态位重叠值较低经与中群之间对资源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因而能够成为湘西北蜡梅群落中利用资源能力和生态  相似文献   

20.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71,自引:9,他引:62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宝天曼落叶阔叶林1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锐齿栎和漆树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527、7.488和0.889、0.680,灌木层主要优势种哥兰叶、山葡萄和胡枝子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964、14.479、13.251和0.908、0.799、0.785.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