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藏拉鲁湿地水体酵母菌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展拉鲁湿地水体酵母菌多样性研究,探究理化因子与酵母菌群落结构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培养法从拉鲁湿地11个水样中分离酵母菌,应用26S r R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经典分类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运用SPSS和CANOCO软件分析酵母菌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从拉鲁湿地水体中分离得到169株酵母菌,鉴定分属为15个属31个种。优势种为Ustilentyloma graminis和Filobasidium magnum,优势属为Naganishia、Ustilentyloma、Filobasidium和Cystofibasidium。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是影响拉鲁湿地水体酵母菌数量的显著因素,另外,此理化因子是影响Ustilentyloma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结论】西藏拉鲁湿地酵母菌资源比较丰富,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星云湖属云南高原湖泊,对其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和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筛选有助于开发利用星云湖酵母菌资源。【目的】研究云南星云湖酵母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筛选和评价产类胡萝卜素活性菌株。【方法】采用膜过滤平置培养对星云湖水样进行酵母菌分离;应用26S rR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运用软件BIO-DAP分析酵母菌类群的多样性;采用酸热法提取类胡萝卜素,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从星云湖湖水中分离得到797株酵母菌,鉴定为18个属37个种。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Naganishia albida是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6.64%和28.86%;有28株酵母菌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200μg/g细胞干重以上;有4株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300μg/g细胞干重以上;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2株、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Rhodosporidiobolus fluviale各1株。【结论】云南高原湖泊星云湖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湖泊的营养化程度以及地理差异影响酵母菌群落的结构;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obolus)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是星云湖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300μg/g细胞干重以上的主要类群。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云南杞麓湖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培养方法对杞麓湖14个水样进行酵母菌分离,应用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将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运用软件bio-dap和Canoco分析酵母菌类群的丰富度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从杞麓湖中分离得到321株酵母菌,鉴定为14个属27个种和1个潜在的新类群。Rhodosporidium kratochvilovae和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是优势种,分别为总菌株数的29.6%和16.8%。水体总磷含量是影响产色素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um)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而p H为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分布的一个重要选择条件。【结论】杞麓湖酵母菌具有较为丰富的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程海湖酵母菌多样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云南丽江永胜县境内程海湖环境的特殊性,研究高原湖泊环境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初步探索程海湖环境中酵母菌的利用价值。【方法】对程海湖的湖水和其周边土壤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应用26S rDNA的D1/D2区域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采用筛选培养基对已鉴定酵母菌进行产酶定性实验,分析高原湖泊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可应用性。【结果】分离得到酵母菌64株,对其中63株进行鉴定,归属于9个属22个种(包括4个疑似新种或新变种);地霉属Geotrichum和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是2种环境中的共有属;在产酶活性筛选中发现有9株产胞外酶活性的菌株,其中YM24373既产蛋白酶又可产淀粉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程海湖中酵母菌组成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云南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酿酒相关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云南香格里拉高原葡萄酒产区位于云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微生物资源丰富,其中与葡萄酒酿造相关的野生酵母种类也非常多样。【目的】研究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酿酒相关酵母菌的种类多样性和酿酒酵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从香格里拉金沙江和澜沧江两岸选取5个葡萄园进行成熟葡萄样品的采集,分别对葡萄果皮和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运用WL营养琼脂鉴定培养基(Wallerstein laboratory nutrient agar)和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酵母的种类进行鉴定,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研究酿酒酵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从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成熟浆果上共分离到230株野生酵母,鉴定为13属18种,其中有10种酵母为香格里拉地区首次发现。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对香格里拉分离到的47株酿酒酵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47株酿酒酵母被分为24种基因型,11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70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0,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16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93。【结论】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酵母菌资源丰富,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中等程度的酿酒酵母遗传多样性。研究该产区酵母菌的多样性,为香格里拉酵母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云南阳宗海酵母菌种群结构及产胞外酶测试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阳宗海酵母菌种群结构,分析生物因子及非生物因子对酵母菌种群分布的影响;测试阳宗海酵母菌产胞外酶活性。【方法】水样用醋酸纤维素滤膜过滤,原位培养分离酵母菌;梯度稀释法分离土样和底泥样品;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DNA提取和测序,分析26S rDNA的D1/D2区域,并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鉴定;用产酶筛选培养基对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产胞外酶活性测试。【结果】共分离得到201株酵母菌,鉴定分属于15个属48个种,其中包括10个潜在的新种;普鲁兰类酵母(Aureobasidium pullulans),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Cryptococcus podzolicus是优势种;15.9%的酵母菌具有产胞外酶活性,主要是脂肪酶和淀粉酶。【结论】阳宗海酵母菌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人为活动对阳宗海酵母菌分布影响较大,其次浊度、电导率也是影响酵母菌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阳宗海产胞外酶酵母菌可能参与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  相似文献   

7.
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传统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西藏和云南分别采集的5份曲拉样品和8份乳饼样品中分离出41株酵母菌,利用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曲拉和乳饼样品中酵母菌的总数分别在106-107cfu/g和102-106cfu/g之间,曲拉样品的酵母菌平均数比乳饼样品中的高34倍。共鉴定出10属12种,其中西藏曲拉的优势菌株为发酵毕赤氏酵母(Pichia fermentan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云南乳饼的优势菌株为类筒假丝酵母(Candida zeylanoides)和喜仙人掌毕赤氏酵母(Pichia cactophila)。毕赤氏酵母属(Pichia)是曲拉和乳饼的共同优势属。【结论】西藏曲拉和云南乳饼中的酵母菌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其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8.
李娟  白逢彦 《微生物学报》2009,49(8):1011-1017
摘要: 【目的】探讨酵母菌临床分离株26S rDNA D1/D2区序列种内相似性和种间差异性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酵母菌菌种鉴定方法的改进奠定基础。调查北京地区临床酵母菌的种群多样性,为国内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数据。【方法】用5种常见临床酵母菌种的模式和权威菌株作为标准参考菌株,从北京四家综合性医院收集临床酵母菌260余株,PCR扩增其26S rDNA D1/D2区,对扩增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常见病原酵母菌26S rDNA D1/D2区的SSCP图谱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性和种内相似性,可以通过该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的菌种鉴定。D1/D2-SSCP和序列分析相结合,对260余株临床酵母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共鉴定有10个属20个种,优势属为念珠菌属(Candida),优势种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C. albicans (57.7%), C. parapsilosis (10.0%), C. tropicalis (9.2%), C. glabrata (6.7%)和C. krusei (5.8%),并发现过去从未或很少报道致病的酵母菌种,愈来愈多地出现在临床分离菌株中。【结论】 26S rDNA D1/D2区的SSCP图谱分析为临床酵母菌株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北京地区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呈种群多样性分布,C. albicans虽然仍占优势,但其它念珠菌种的比例已达42%。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羊卓雍措水体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研究,探究影响其多样性的主要理化因子。【方法】采用膜过滤平置培养法分离纯化酵母菌,并结合rRNA ITS区域序列分析与经典分类法对酵母菌菌株进行鉴定。运用SPSS 20.0和CANOCO 5分析可培养酵母菌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羊卓雍措水体可培养酵母菌为16个属25个种,优势属为Vishniacozyma,优势物种为Vishniacozyma victoriae。Pearson相关系数显示,pH、电导率、总溶解固体量、盐度与各样点可培养酵母菌种数和属数呈显著正相关;总磷与各样点及各区域可培养酵母菌属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各样点种数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显示,pH和总磷是影响羊卓雍措水体可培养酵母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羊卓雍措水体酵母菌资源比较丰富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人类活动对酵母菌分布有较大影响。酵母菌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产油酵母筛选以及胞内油脂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方法】利用尼罗红与胞内油脂成分结合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荧光且荧光强弱与油脂含量相关的原理。通过在添加尼罗红的培养基中培养酵母,并观察菌落荧光的方法对385株深海酵母进行产油脂菌株筛选,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对筛选获得的产油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并以其中的一株高产油脂酵母(2A00015)为试验菌株,建立了一套尼罗红染色快速测定油脂含量的方法。【结果】获得22株产油酵母,其中油脂含量最高可达62.9%,经分子鉴定后显示这22株酵母分别属于(Candida viswanathii)、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parapsilosis)、粘质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hansenii)、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以及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酵母。尼罗红染色快速测定油脂含量方法的最佳检测条件为:菌悬液OD600小于1.2,尼罗红浓度0.5 mg/L,染色时间5 min,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70 nm。该测定方法得到相对荧光强度与称重法得到油脂含量呈正相关性,R2=0.9637。  相似文献   

11.
张雪  陈婷  牛艳慧  李杨  胡文革 《微生物学报》2021,61(12):3965-3976
[目的] 通过研究新疆艾比湖湿地不同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为艾比湖湿地退化恢复工作和真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扩增子ITS1区进行测定,从而分析艾比湖湿地6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并结合相关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环境与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关联。[结果] 艾比湖湿地6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存在差异,碱蓬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最高,芦苇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最高。真菌群落组成分析表明,土壤样品中真菌菌落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中子囊菌门为主要优势菌门;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是6种植物共有的优势菌属,但是其在不同植物之间的丰度存在差异,在戟叶鹅绒藤中的丰度最高,在准噶尔大戟中的丰度最低。pH与真菌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全磷(TP)与真菌群落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pH、电导率(EC)和有机质(OM)对优势菌属的影响最大。[结论] 艾比湖湿地6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碱蓬和芦苇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高于其他植物,子囊菌门和链格孢霉属是艾比湖湿地的主要土壤真菌门属。研究结果可为艾比湖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艾比湖湿地不同季节盐角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期探究在荒漠化和盐渍化不断严重的艾比湖湿地中随着季节变化的固氮微生物群落对恢复生态功能起到的潜在作用,为后续的湿地保护和退化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基础。【方法】应用Illumina HiSeq PE250测序技术,分析6个土壤样本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结合相关的理化因子并利用RDA分析法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和固氮微生物菌落结构及丰富度的相关性。【结果】艾比湖湿地盐角草植物根际土壤的固氮微生物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壤,7月的土壤固氮微生物多样性高于10月和4月的土壤。土杆菌属(Ge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固氮菌属(Azotobacter)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等为盐角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共同优势菌属。这些固氮微生物优势菌属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且相对丰富度占比为85%和10%,其余各菌门共占比较少,仅为5%。土壤中固氮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与碱解氮(AN)、全氮(TN)、速效钾(AK)和有效磷(TP)呈显著相关。【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样本中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也发了改变,同一时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并不相同。土壤的环境因子与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和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可以为艾比湖湿地的退化恢复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甲烷氧化菌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海湖高寒湿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但目前有关该地区甲烷氧化菌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究不同类型高寒湿地土壤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特征与驱动因素。【方法】以青海湖流域内的小泊湖沼泽湿地、鸟岛湖滨湿地、瓦颜山河源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甲烷氧化菌进行检测。【结果】3种不同类型高寒湿地土壤甲烷氧化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鸟岛湖滨湿地与瓦颜山河源湿地的甲烷氧化菌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小泊湖沼泽湿地与二者的甲烷氧化菌α多样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LEfSe分析表明,不同类型高寒湿地共存在40个差异菌群,尤以瓦颜山河源湿地差异菌群数量最多,从门到属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甲烷氧化菌菌群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电导率。【结论】整体而言,青海湖3种类型高寒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甲烷氧化菌群落多样性均存在差异,且部分菌群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沈硕 《微生物学报》2017,57(4):490-499
【目的】研究青海察尔汗盐湖地区的可培养中度嗜盐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方法】采用多种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中度嗜盐菌的分离、培养;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扩增、测定,根据序列信息,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群落结构组成分析及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从察尔汗盐湖卤水及湖泥中分离到中度嗜盐菌421株,合并重复菌株后共83株中度嗜盐菌。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显示,4株中度嗜盐菌为潜在的新分类单元。83株嗜盐细菌分布于3个门的6个科16个属。其中,Bacillus属、Oceanobacillus属和Halomonas属为优势属。多样性结果显示,水样中的菌株多样性高于泥样,而泥样中的菌株优势度高于水样。【结论】察尔汗盐湖中度嗜盐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种类丰富,优势菌群集中,该盐湖地区存在可分离培养的中度嗜盐菌的疑似新物种。  相似文献   

15.
赵恒  刘玉珊  陈彤  刘丽 《微生物学报》2023,63(2):760-774
【目的】噬藻体(cyanophage)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生态系统中,通过侵染蓝藻进而调控蓝藻种群及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生态地位,在控制蓝藻水华方面有巨大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究云南高原湖泊噬藻体psbA基因多样性,分析其系统进化地位,为深入了解高原湖泊生态功能、开发利用噬藻体资源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云南高原主要湖泊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等为研究对象,以psbA基因作为分子靶标,对湖泊水体中噬藻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从不同湖泊中共获得100条环境噬藻体psb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湖泊的噬藻体psbA基因序列与中国东湖、中国东北稻田、日本稻田等淡水中的环境噬藻体psbA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与海洋环境噬藻体psbA基因亲缘关系较远;抚仙湖中的噬藻体psbA基因多样性高于滇池、星云湖和异龙湖中的噬藻体psbA基因多样性;云南高原湖泊中存在新的噬藻体类群;各湖泊秋冬季节噬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结论】云南主要高原湖泊噬藻体psbA基因遗传多样性高,与淡水环境噬藻体psbA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且存在独特的噬藻体类群。  相似文献   

16.
【背景】垫状点地梅作为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垫状植物,其叶际和内生微生物对适应极端环境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目的】探究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不同生存状态个体之间的微生物差异。【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和纯化3个不同地区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的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并用16S rRNA基因和ITS区域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最终得到叶际微生物350株,鉴定为22属49种,优势种为Penicillium sajarovii;内生微生物274株,鉴定为19属45种,优势种为Bacillusmycoides;两者的优势属均为Penicillium。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之间及不同生存状态个体之间微生物的α多样性大多无显著差异,各群落间的成员也有重叠,但物种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结论】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有着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来源于不同生存状态的个体或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物种组成差别较大,微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选择偏好形成了不同的群落模式。但这些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之间同样存在高比例的共有菌株,这些共有菌株的异养方式和生态位并不固定,可兼共生和腐生生存,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海部分深海沉积物真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南海4个站位的深海沉积物中分离真菌,揭示其多样性并测定抗菌活性。【方法】使用4种培养方法和8种培养基,从12个深海沉积物样本中分离培养真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鉴定。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试真菌小量发酵液粗浸膏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到125株纯培养真菌,基于形态和ITS序列分析,排重后得到18个种类型,这些真菌可以划分到12个属,大多数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只有2株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4个站位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具有差异性。抑菌活性筛选显示,大多数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匐柄霉属(Stemphylium)这几个属的真菌表现出对多种指示细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Alternaria tenuissima DN09、Alternaria alternata DN14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DN16对G~+和G~–细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南海深海沉积物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和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利用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海洋真菌是新颖天然产物的理想来源.本研究旨在加深对可培养海洋真菌多样性的了解,以及挖掘具有应用潜力的海洋真菌.[方法]采用膜过滤法分离近海和远海海水样品中的真菌,通过菌株分离纯化、ITS基因序列测序,分析浅海带、半深海带和深海带海水样品中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固体平板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