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孢粉学论证东海盆地下第三系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地质学观点,将东海盆地与台湾海相地层相提并论,以至误解东海盆地只有上第三系沉积。而在东海海域龙井构造中首钻的龙井一井和次钻的东海一井下部地层中所获得的孢粉组合证明,东海盆地龙井构造史前的早第三纪时曾与苏北相连成陆,只是在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时才全面解体接受海侵,这一事实表明,其成盆历史大体与南海相仿。  相似文献   

2.
百色旧石器遗址的若干地貌演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百色盆地形成于第三纪初期, 并沉积湖相含煤建造。早第三纪末在喜马拉雅运动主幕作用下, 盆地上升, 早第三纪沉积出现错断和挤压, 并遭受剥蚀。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时期, 构造运动表现为间歇式抬升,盆地中形成七级阶地。第Ⅳ级阶地沉积中多处发现旧石器遗址,在相同层位还一起发现埋藏的玻璃陨石, 说明旧石器遗址的地质年龄大致在距今73万年左右。有时在第Ⅳ级阶地沉积的不同岩石地层单元中都发现有旧石器, 根据地层穿时性分析, 推测它们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此外, 第Ⅳ级阶地形成后, 受构造运动影响, 该阶地被错断、抬升, 有时形成多级台地, 但通过野外调查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同一阶地。  相似文献   

3.
广西百色盆地、永乐盆地下第三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序言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中、小型陆相沉积盆地中的第三纪地层比较发育。早第三纪是该区主要的成煤时期之一,同时还有其他矿产资源,因此,各盆地第三纪地层的详细划分和对比,对于区域地质测量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助于了解该区新生代发展历史、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但是,由于盆地成因比较复杂,以及过去对古生物的系统采集和综合研究工作较少等原因,一些盆地地层的时代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百色盆地便是一例。1973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广西石油普查勘探队和  相似文献   

4.
苏北早第三纪有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炎 《古生物学报》1987,(6):721-727
近几年来,见到不少有关苏北早第三纪地层中发现有孔虫的报道,有图影的只有金湖凹陷阜宁群阜四段的 Discorbis?sp.(严钦尚等,1979)及丰县早第三纪晚期的 Spiroloculina sp.,Quinqueloculina sp.,Protelphidium fengxianenseLi et Xu(李淑鸾、徐宝政,1983)。笔者在六十年代曾得到泰县东芦庄某钻孔中早第三纪有孔虫样品,因材料较少,未曾研究。其后留意收集这方面的材料,相继发现了仪征大仪集、淮安钦工的两口钻孔中的早第三纪有孔虫。由于这一时期有孔虫资料的重要意义受到许多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为避免一些不确切的引用,特将以上三口钻孔样品研究报道,以供参考。承本所微体分析室处理标本,杨恒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盆地北坡新生代有孔虫及其沉积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口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的大型盆地,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前几年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在珠江口外海底钻探了七口石油普查井,这给建立珠江口盆地地层层序和了解微体古生物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涉及的是珠一至珠六井的资料,其井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科现有一属11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南部,在巴尔干半岛、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南半岛北部也有分布;其大化石有20余种,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晚白垩世至晚第三纪地层中均有发现,但以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的种类较多.现代悬铃木的叶片及已知的叶化石通常10-20厘米长.笔者在新疆阿勒泰古新世(距今6000万年)粉砂岩地层中采到的悬铃木叶化石也只有15厘米左右,但有一个叶化石保存长  相似文献   

7.
新疆喀什盆地早第三纪有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喀什盆地自晚白垩世到晚第三纪早期发育了海相到海陆过渡相的地层,含有丰富的各类动物化石。是我国研究晚白垩世到第三纪海相沉积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在本区作过不少生物地层工作,但报道甚少。本文仅对喀什西部乌恰县巴什布拉克及克孜洛依两地早第三纪有孔虫发育情况作一报道。一、地层简介上覆地层上第三系克孜洛依组-----平行不整合-----上始新一渐新统巴什布拉克组紫红、砖红色泥岩为主,夹灰  相似文献   

8.
1973年和1974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石油普查勘探队组成的考察队,两次到百色和永乐盆地作地层古生物考察,除对两个盆地的早第三纪地层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外,还采集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将按门类分别发表,这篇报告是爪蹄兽类材料的记述。我国已知的爪蹄兽类共有2科8属12种。在南方发现的共4属5种;其中3属、4种是早第三纪的。过去南方发现的三个始新世的种,均产于云南路南,永乐盆地发现的裂  相似文献   

9.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太阳能利用率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朱志辉  张福春 《生态学报》1985,5(4):343-356
本文计算分析了我国陆生植物在各种情况下的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太阳能利用率。 计算表明,每年进入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太阳总辐射Q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别为13×10~(18)千卡和6.4×10~(18)千卡,其所含能量约合标准煤20,000亿吨和10,000亿吨。在充分利用我国光、温、水气候资源,而其他条件都处于最适状况时每年净初级气候潜力Y_(ptw)的全国总量为250亿吨(植物质干重,下同)。由植被产量的实际资料与气候因子的经验关系估算的自然植被产量Y_n的全国总量为每年70亿吨。 就全国加权平均单产而言,净初级光能潜力Y_p=87吨/公顷·年;净初级光温潜力Y_(pt)=50吨/公顷·年;净初级气候潜力Y_(ptw)=30吨/公顷·年;自然植被生产力Y_(?)=8吨/公顷·年;现阶段主要农作物的净初级实际生产力Y_α=8.7吨/公顷·年。各省区情况见表1。 太阳能利用率:就全国加权平均而言,如果把总辐射Q计为100%,则光合有效辐射PAR约占49%;具有最佳叶冠层的高产植物在生长盛期对Q的利用率上限为7%;相应于Y_p、Y_(pt),Y_(ptw)和Y_n的太阳能利用率R_p、R_(pt)、R_(ptw)和R_n分别为2.5%,1.4%、0.82%和0.22%,我国当前主要农作物的净初级产量对我国农田上Q的利用率R_α为0.28%。各省区情况见表2。  相似文献   

10.
犀类化石是第三纪及更新世地层中最常见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之一。我国关于第三纪及第四纪犀类方面的研究,开始很早(上世纪后期),积累的资料相当丰富;并有过一些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早第三纪的种类,过去发现的种类和材料极少。解放以来,特别是近两三年,虽然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材料,但目前这些材料的研究大部分尚在进行中。 1959—1960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在云南宜良(前路  相似文献   

11.
恐角兽(Dinocerata)是古哺乳动物中很吸引人注意的动物之一。这种动物曾在很长的时期内被认为仅仅是美洲的特殊种族。根据从老第三纪地层中所找到的大量资料,使我们对于这些北美从古新世到上始新世的这种非常特殊的哺乳动物的发展有了一个清楚的概念。不久以前,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西亚考察团研究了恐角兽在亚洲大陆上的生存的情况。1922年,曾经描述了根据在蒙古Gashato 层找到的零碎的原恐角兽(Prodinoceras)的资料。1930年在伊尔廸-曼加(Ирдын-Манга)上始新世地层中,该考察团又发现了巨大的、外貌很怪的动物的头骨和骨胳。根据牙齿和四肢骨的构造  相似文献   

12.
人体细胞的数目人和所有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一样,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据推算,刚出生的婴儿全身约有二十万亿(2×10~(18))个细胞.经过二十多年的分裂生长,成人体内细胞约为三百万亿(3×10~(14))个. 据估算,人体神经系统内含有10~(11)个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仅大脑皮层就约含140亿个神经细胞.如果以成人体内血量平均为4.5升计算,成年男性体内红细胞约为2.25×10~(10)个(500万个/mm~3×4.5×10~3);女性体内红细胞约1.89×10~(10)个(420万个/mm~3×4.5×10~3;白细胞2.25×10~7~4.5×10~7个;血小板约为4.5×10~8~1.35×10~9个.  相似文献   

13.
河南南部早白垩世轮藻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研究的材料是河南省首次发现的一个早白垩世轮藻植物群,它产自河南省确山县留庄公社西谭楼村井下地层和七棵树地面露头中,其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南缘任店盆地及其周缘。 留庄一带中生代晚期地层见于任2、任3等钻井。但仅于任2井见丰富的淡水生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和图示了产于准噶尔盆地硅屯河剖面安集海河组中上段地层中的枝角类冬卵化石1新属、新种。该类化石的发现丰富了准噶尔盆地早第三纪非海相生物资料,为地层划分对比,特别是对其沉积环境的探讨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建水县岔科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豫鼠(Yuomys),定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套地层暂称岔科组,以示滇南地区第一个含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地点和层位。  相似文献   

16.
艾森贝格盆地(Eisenberg Basin)位于梅因茨盆地(Mainz Basin)西南部,为莱茵地堑的一部分,因为化石稀少,这里的地层和梅因茨盆地典型的第三纪地层很难对比,因此,它们的地质时代长期处于争论中。对于Lautersheim 1钻孔及Lautersheim附近地层露头的孢粉地层学研究表明,这一地区的第三纪可以三分,Lautersheim 1钻孔的下部属于中始新统,相当于Krutzsch的SPP 15/16带,该钻吉中部的一部分可置入早渐新世,相当于SPP19带;这部分可以再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含大量始新世微体植物化石,而上部此类化石很少,上部属于下渐新统,与含孢粉的Sandpit “Friedlich”可以对比。Lautersheim 1钻孔最上部属于晚渐新世(早Chattian),与“过滤层”顶部及“淡水层”底部可以对比,其所含的孢粉和Marxheim组合可以比较,相当于SPP 20F/G带。  相似文献   

17.
用~3H—TdR掺入办法观察电离辐射对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在0—500cGy钻-60γ射线照射剂量范围内,细胞~3H-TdR掺入计数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y=33745.4e~(-0.0036×)。低浓度α_2M对细胞~3H-TdR掺入没有影响,高浓度α_2M能抑制细胞~3H-TdR掺入。4×10~5细胞经钻-60γ射线500cGy照射后加α_2M制剂,细胞~3H-TdR掺入计数与不照射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在照射前加α_2M制剂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笔者观察了甘肃西部玉门含油区原油样品中分离出的孢子花粉24属26种(型),提出了原油孢粉集合的概念。本文在孢粉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本油区的油源岩。本区第三纪石油中发现的孢子花粉可以分为石化程度迥然不同的两类。石化较深的一类主要有枣形莎草蕨孢、奇异金毛狗孢、微小单槽粉和本内苏铁粉;石化较浅的一类包括松、云杉、麻黄、眼子菜、百合、榆、藜、睡莲、山嵛草、小扁豆、白刺、柽柳、蓍、蒿、一枝黄花、鬼针草等属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的花粉。第三纪原油中的这些孢于花粉是来自早白垩世沉积和来自第三纪沉积的孢子花粉的集合。下新民堡群黑色页岩中所产的早白垩世孢子花粉在第三纪石油中的出现是石油运移所造成的结果,反映着早白垩世沉积可能是本区的油源岩。早白垩世石油中分离出的孢子花粉仅有枣形莎草蕨孢、微小单槽粉、本内苏铁粉和皱球粉等,第三纪孢子花粉完全缺乏。这说明油源岩和贮油岩都应属于产化石的下新民堡群。此外,在贮于志留纪变质岩裂隙中的石油内也有一些单槽粉和皱球粉,它们可能也是在油气运移过程中被油气从下新民堡群带来的。总之,根据原油中发现的孢子花粉来判断,本区油源岩应为早白垩世下新民堡群黑色页岩。  相似文献   

19.
东海陆架西湖凹陷宝石一井深层微体化石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报道东海陆架浙东坳陷西湖凹陷之宝石一井T4°地震反射层以下深部地层 (井深 344 7m以下 )的古生物资料 ,并探讨其年代地层属性。经初步分析研究 ,这深部层位含有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和海相介形类等微体化石 ,以及见有尚不能判断是否为原位的孢粉化石。根据微体古生物的地质分布以及其它钻井深层所含微体古生物比较 ,认为宝石一井T4°反射层以下地层为西湖凹陷揭示的一套新的地层 ,其年代属古新世  相似文献   

20.
李官桥盆地“红层”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开始于二十年代(李捷、朱森,1930)。随着古脊椎动物等化石的发掘,地层的划分对比臻于完善。我国非海相早第三纪介形类是其中较丰富的化石之一,因此,对已知地层中建立对比标准有一定意义。本文共描述介形类7属11种,并着重对保存丰富、完美的Cypris henanensis的个体发育进行阐述,为它们的生长发育、正确鉴别及古生态的探讨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