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塔里木拜城地区早白垩世舒善河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拜城卡普沙良河剖面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发现的29属48种孢子花粉的研究,建立舒善河组自下而上的4个孢粉亚组合,分别为Classopollis-Cycadopites-Lygodioisporites-Biretisporites(CCLB)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Schizaeoisporites-Klukisporites(CDSK)亚组合,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ar-visaccites-Lygodiumsporites(CDPL)亚组合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Pinuspollenites-Impardecispora(CDPI)亚组合。舒善河组孢粉植物群以松柏类掌鳞杉科植物占优势以及真蕨类海金沙科的繁盛为主要特征。该孢粉植物群与欧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早白垩世尼欧克姆期孢粉植物群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舒善河组的时代属于尼欧克姆期或欧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  相似文献   
2.
笔者观察了甘肃西部玉门含油区原油样品中分离出的孢子花粉24属26种(型),提出了原油孢粉集合的概念。本文在孢粉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本油区的油源岩。本区第三纪石油中发现的孢子花粉可以分为石化程度迥然不同的两类。石化较深的一类主要有枣形莎草蕨孢、奇异金毛狗孢、微小单槽粉和本内苏铁粉;石化较浅的一类包括松、云杉、麻黄、眼子菜、百合、榆、藜、睡莲、山嵛草、小扁豆、白刺、柽柳、蓍、蒿、一枝黄花、鬼针草等属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的花粉。第三纪原油中的这些孢于花粉是来自早白垩世沉积和来自第三纪沉积的孢子花粉的集合。下新民堡群黑色页岩中所产的早白垩世孢子花粉在第三纪石油中的出现是石油运移所造成的结果,反映着早白垩世沉积可能是本区的油源岩。早白垩世石油中分离出的孢子花粉仅有枣形莎草蕨孢、微小单槽粉、本内苏铁粉和皱球粉等,第三纪孢子花粉完全缺乏。这说明油源岩和贮油岩都应属于产化石的下新民堡群。此外,在贮于志留纪变质岩裂隙中的石油内也有一些单槽粉和皱球粉,它们可能也是在油气运移过程中被油气从下新民堡群带来的。总之,根据原油中发现的孢子花粉来判断,本区油源岩应为早白垩世下新民堡群黑色页岩。  相似文献   
3.
4.
5.
新疆塔里木盆地早白垩世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区和东南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发现的孢子花粉57属96种的研究,建立了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讨论了地层时代。克孜勒苏群孢粉组合以松杉目的优势、真蕨目海金沙科的显赫和原始被子植物的出现为特征。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洲韦尔登期(陆相尼欧克姆期)和北美巴列姆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孢粉组合与欧亚大陆、北美和澳大利亚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孢粉组合可以对比。根据孢粉学证据,克孜勒苏群下亚旋回应属于尼欧克姆期,或赫特里夫期至巴列姆期,克孜勒苏群上亚旋回应归于阿普第期至阿尔必期。  相似文献   
6.
新疆喀什凹陷原油中的孢子花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原油中萃取出的孢子花粉化石 30属 46种 .基于原油中孢粉化石的研究 ,追朔了该含油区的油源 ,并探讨了石油运移机理 .根据原油孢粉集合的特征 ,下侏罗统康苏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及塔尔尕组应是本区的油源岩系 .原油中来自油源岩系孢粉化石的发现 ,说明微裂隙是石油初次运移的通道 ,裂隙、节理、断层、不整合面等是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青海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储原油中萃取出的孢子花粉化石27属45种。基于原油中孢粉化石的研究及其与潜在油源岩中孢粉化石的对比,确定了含油区的油源岩。并根据孢子花粉母体植物所反映的古生态特征探讨了油源岩形成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下侏罗统小煤沟组和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应为该含油区的油源岩系。研究区油源岩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湖沼环境。  相似文献   
8.
9.
甘肃酒泉下新民堡群孢粉组合及地质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新民堡群主要由黑色纸状页岩夹灰绿色厚层砂岩和灰色薄层泥灰岩组成,底部具砾岩,为湖相沉积,总厚1,135米。我们处理了取自红柳峡、新民堡、旱峡等六个自然剖面和两个钻孔的162块岩样,从其中33块样品中发现大量孢子花粉。本文描述了下新民堡群孢子花粉19属20种(型)包括2新种。下新民堡群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占93.3%);蕨类孢子次之(占5.9%);被子植物花粉含量虽少,但在组合中起重要作用。该组合的主要特征是松柏类花粉占优势、富含海金砂科孢子和出现被子植物花粉。由于欧亚和北美大陆早白垩世植物群通常都具这些特点,作者认为下新民堡群的地质时代应属早白垩世。根据孢粉组合所反映的植物群,酒泉盆地早白垩世的气候与现今华南相似,无疑是温热湿润的,属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观察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原油中分离出的孢子花粉20属28种(型),进一步阐明了原油孢粉集合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类。本文还根据原油孢粉集合的特征探讨了该含油区的油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