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爱双 《蛇志》2004,16(3):50-51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早产、低体重、窒息、感染、酸中毒引起,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严重疾病之一,在我国属常见病。如何护理好硬肿症患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新生儿生存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收治的41例硬肿症患儿的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特点和近年来细菌学演变情况.方法对57株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发病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生~7天25株(44%),擦"马牙”31例(54%),脐部红肿或分泌物18例(32%),硬肿症16例(28%),均有不同程度黄疸.分离出77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17株(22%),表皮葡萄球菌18株(23%),L型细菌35株(45%).治疗前血清疸红素(TBS)为(318.6±67.8)μmol/L.结论早期新生儿,擦"马牙”及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败血症发病率高.可引起黄疸.金葡菌和表葡菌仍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细菌L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蝮蛇抗栓酶鞘内注入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解放军总医院小儿科滕燕,钟炎皋(100853)十余年来,蝮蛇抗栓酶以具良好的抗凝、去纤、溶栓、改善微循环及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功效,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脑炎后遗症、新生儿硬肿症等方面收到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牛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特征是头颈部或其他部分发生结缔组织性坚硬肿胀。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通过消化道感染,侵害骨组织和软组织,热毒阻滞,发生硬肿。粗糙较硬的草料常刺破口腔,容易诱发本病。病菌常侵害上、下颔骨及喉头下部肉垂,结块肿硬,大小不一;初期按之较硬,日久局部化脓变软,破  相似文献   

5.
《蛇志》1989,(1)
为了开发蛇类资源,普及清栓酶的临床应用,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会、中国蛇协蛇毒研究所、解放军二三八医院总结近七年来军内外200多个医院使用清栓酶治疗数十万各种病例的实践和体会,参考有关论文写成本常规供有关医疗协作单位及中国蛇协会员使用。本期先刊登常规第①部份“急性脑血管病(中风),以后陆续刊登②冠心痛;③周围血管病;④眼底阻塞性血管病;⑤突发性耳聋;⑥新生儿硬肿症;⑦清栓酶在断肢(指)再植中抗凝;⑧胶元病及其它;⑨牛皮癣;⑩清栓酶外用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综合症所致新生儿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综合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6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分析新生儿肺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综合症所致新生儿肺损伤高危险因素有高雌激素水平、机体免疫失衡、高微量元素硒、高总胆汁酸、高甘胆酸(p均0.05)。结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综合症所致新生儿肺损伤的高危因素较多,临床上要积极采取措施,避免产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生儿接受胃肠外营养(PN)后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新生儿PNAC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89例接受PN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NAC分为2组,并回顾性分析2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肠内营养以及PN情况,探讨影响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289例接受PN的新生儿中有36例发生PNAC,发生率12.46%。2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感染、禁食时间、PN总持续时间、脂肪乳累计量、氨基酸累计量、葡糖糖累计量、PN 14 d静脉热卡值和PN 热卡累积量等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感染、禁食时间、PN总持续时间、脂肪乳累计量、氨基酸累计量以及PN 热卡累积量是新生儿接受PN后发生PNAC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及控制新生儿感染、尽早开始肠内喂养和尽量缩短PN持续时间,以及降低氨基酸、脂肪乳、PN 热卡等累积用量,可明显减少新生儿PNAC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潘泽美 《蛇志》2010,22(3):197-197,202
新生儿红臀又称尿布疹,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与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红斑,严重时可发生丘疹、水泡、糜烂,如有细菌感染可产生脓疱,损害往往与覆盖部位一致。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病房护理的棘手问题。为了较好地预防新生儿红臀,我科对2009年4~6月收治住院的302例新生儿分成两组进行预防性治疗,并观察比较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陆谢娜 《蛇志》2011,23(4):409-410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尚不能建立规则有效的自主呼吸、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复苏的主要措施是吸引、吸氧、气管插管和张肺。现就我院行剖宫产发生窒息的23例新生儿的复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瘤肿发生的原因至今还不甚明瞭,但几十年东由于在动物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方面的观察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病毒,物理的和化学的刺激,遗传的因素等等,对某些瘤肿的发生来说,都有重要的系关。实验证明,某些激素在一定的情况下也能诱导瘤肿的发生。动情素有刺激组织生长的能力,所以在它的长期作用下,很多器官例如:乳腺,子宫,脑垂腺等,都能从善性增生的基础上形成瘤肿。Burrows and Horning(1952)和 Lipschutz(1950)的专著对固醇激素,特别是动情素,与瘤肿的系关有了详尽的讨论。同样,脑垂腺激素也有类似的作用。近年来某些品系的小鼠在阉割后可发生肾上腺皮质瘤的发现[Woolley 和 Little(1945)],和抗  相似文献   

11.
黄莹莹 《蛇志》2011,23(4):418-419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窒息为新生儿常见症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气胸是指任何原因引起肺泡过度充气、腔压增高或肺泡腔与间质间产生压力阶差及邻近组织压迫导致肺泡壁破裂而产生,是新生儿急危重症之一。新生儿发生气胸可直接危及生命。我科2011年2月收治1例新生儿窒息合并气胸的患儿,经精心治疗及细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霞 《蛇志》2007,19(2):159-160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性杀手”。蓝光疗法使血中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后氧化分解成水溶性胆红素,使之易于从胆汁及尿中排出,是治疗该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对新生儿黄疸要注意“三早”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全新世花粉记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全新世青藏高原的花粉记录,反映高原东南部和西北部截然不同的孢粉类型。东南部主要国常绿硬叶种类及潮湿亚热带成分。而西北部几乎没有乔木树种花粉,主要为干旱灌丛和草原成分。文中根据青藏高原20个湖沼孢粉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全新世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植被史及古气候状况。由于高原的特殊大气环流形势,夏半年受西南季风控制,由东南向西北,水份逐渐减弱;冬半年高原面受干冷西风环流影响,致使气候寒冷干燥。全新世植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无痛分娩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0例采用单纯连续硬膜外进行麻醉;乙组患者32例,采用腰麻联合连续硬膜外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可靠性。结果:乙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满意度、剖宫产比例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产妇和新生儿均没有发生因麻醉操作及麻醉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采用腰硬联合的麻醉方法进行无痛分娩的麻醉,麻醉效果好、麻醉起效迅速、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性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和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甘肃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患病情况及分布情况。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本研究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41 232例甘肃省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研究显示,所有筛查的新生儿中,共有67例确诊为遗传性代谢病,患病率为16.25/10 000。疾病类型主要包括3大类,即氨基酸代谢病(苯丙酮尿症,高甲硫氨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有机酸代谢病(甲基丙二酸血症,β-酮硫解酶缺乏症,异戊酸血症)和脂肪酸代谢病(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苯丙酮尿症的患病例数和患病率为最高,其次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此外,阳性率和确诊率在不同性别、出生体重、出生季度和分娩方式亚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出生孕周亚组中,足月儿的阳性率和确诊率显著低于早产儿和过期产儿(p0.05),提示孕周可能是遗传代谢病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进行观察。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之间在我院待产并要求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150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分别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无痛分娩和常规自然分娩,对3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ear评分和分娩镇痛效果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发现,硬膜外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不影响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p0.05);硬膜外阻滞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与产程时间与空白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硬膜外阻滞麻醉的镇痛和缩短产程的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p0.05)。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窒息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至今仍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新生儿出生1分钟内无呼吸而仅有心跳,呈现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地抢救,常导致新生儿死亡。我院小儿科与妇产科从1985年起,在抢救19名重度窒息婴儿与36名轻度窒息婴儿时,采用新颖医疗器械“低压吸引器”在持续吸引、快速清除口、鼻咽处与喉部粘液及分泌物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病例来源:1985年第二季度起,我院  相似文献   

18.
Ⅰ.引言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后简称 TH), 藉以控制机体之代谢,甲状腺与细胞生长、成熟、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甲状腺疾病颇为常见,甲状腺瘤肿之发生亦屡见不鲜。在实验动物体内,可藉人工方法引起甲状腺瘤肿。在大白鼠中,当食料中长期的缺碘,以抗甲状腺物质(如硫脲及其衍生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手托法对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346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手托法组、常规组。手托法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手托法进行处理,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按新生儿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以及轻度窒息的发生率。结果:手托法组1680例中无一例发生GER-A,常规组1780例中有6例发生GER-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托法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2.86%,常规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为4.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手托法进行即时处理可以有效预防GER-A的发生,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是有效治疗新生儿轻度窒息的一种手段。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42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芳 《蛇志》2010,22(3):296-297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是儿科常见病。我院新生儿病房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2例窒息新生儿,经及时抢救及精心护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