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微生物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生命科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实验课,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开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依托"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分子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多级别分层次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确立了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本校教学科研资源优势,为学生搭建了多级别的科研创新训练实践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微生物学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是教学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如何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为着眼点,探讨了以学生为本、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模式,以期有益于高校本科生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是生物药物分析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对生物药物分析原有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学院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建立了"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科研-实验教学相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等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近几年的本科实验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相似文献   

4.
杨静 《生命的化学》2020,40(2):284-287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是生命科学对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基本需求。上海科技大学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与实验室资源,对传统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调整,建立了一套基础实验与前沿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为提高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范一文  吴晓英  韩双艳  余永强  靳珅 《生物磁学》2011,(16):3176-3178,3113
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是生物药物分析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为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对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对生物药物分析原有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学院生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建立了“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科研一实验教学相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等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近几年的本科实验教学活动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是教学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如何建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为着眼点,探讨了以学生为本、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模式,以期有益于高校本科生各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余洋  姜鑫  张露思 《生物信息学》2018,25(12):125-129
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以设计课程为导向的生态实验教学模式,3个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设计课程应用。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计均以设计课程为导向,其实验结果可作为场地量化认知和分析的基础,帮助学生提升生态规划和设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培养学生的生态学基本素养和循证设计的能力。课程的创新点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构了生态实验课、理论课和设计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模式;2)将经验知识与循证知识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循证思维;3)培养了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合作能力。生态实验教学已经在庭院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生态公园规划、生态公园设计等课程中普遍开展。生态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可以增强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科学性和研究性,为生态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共同教育理念。根据多年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完善和更新,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素质及创新意识培育"的基本宗旨,构建了从"综合实验—探究性自选实验—项目申报"的微生物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有效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9.
《基础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指导思想,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在《基础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增设设计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学生学习兴趣自由选题,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加强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鉴于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在其课程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是我们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分析了目前药剂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自主创新设计实验尝试,增加了实验课程里的“综合性、设计性、自主性”的因素.本次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了实验方案的讨论及制定,最终采用了“维生素C泡腾片制备”和“阿魏酸漂浮片制备”两个方案.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处方和制备工艺,解决了粘冲、崩解时间、漂浮时间不迭标等问题.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锻炼了教员起到了教学相长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敏  邱明 《微生物学报》2007,34(4):0819-0821
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施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实践表明,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工科专业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结合科研工作开展科研设计性大实验的方法与对师生的影响, 分析了开展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存在的问题。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在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促进本科生的专业学习, 提升本科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是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敏  邱明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0819-0821
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施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实践表明,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微生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验教学内容的精选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及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赟  宋波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2):0295-0298
针对中学新课改下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对高师院校现行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和实验教学人员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一套适合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的创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就要改革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内容,适当调整论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7.
刘阳  李宝盛  王海洪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6):150-152
为了培养本科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参考MIT的微生物遗传学实验课程,并结合微生物学的前沿研究成果,设计研究性综合实验。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锻炼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此外,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具备认真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向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研究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设立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即在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文中结合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介绍基因工程实验在线资源建设方法、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和课堂实施细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践证明,基因工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术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专业的研究素质及创新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提高微生物工程开放实验教学效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沈  杨秀山  孟凡艳  范黎  尤勇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4):116-118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我们对微生物工程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开放实验的模式 ,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微生和工程开放实验教学效果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我们对微生物工程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开放实验的模式,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