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以往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中,常用水生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作实验材料。但近年来我国北方旱情严重,河、湖水位下降甚至干枯,加上水质污染严重,取黑藻为实验材料日渐困难。为满足教学需要,笔者先后选用多种陆生植物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葡萄科的五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茄科的辣椒、朝天椒和珊瑚樱(Solanumpseudo-capsicum)是光合作用实验的好材料,其中以五叶爬山虎效果最佳。下面介绍一种以上述植物为材料的验证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简易实验。  相似文献   

2.
光合作用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搞好这个演示实验对学生理解光合作用有很大帮助。课本里介绍的天竺葵,我们这儿较少,取材有困难。我们曾多次对一些植物(如小白菜、番茄、豌豆、南瓜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丝瓜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好材料。它在酒精中煮后较硬(不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材中 ,安排有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和“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的实验。教材中选用天竺葵、银边天竺葵和蚕豆做实验材料。前两种材料通常很难得到 ,蚕豆叶实验效果不佳——一是变蓝色不明显 ;二是叶比较厚 ,在显微镜下观察 ,看不清楚。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条件又是教材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化难为易 ,我到大自然中寻找新的材料 ,提高了实验课的开出率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实验材料1.1 通过用多种绿叶植物进行实验 ,发现了一种俗称“地藕”的植物的叶 ,实验效果特别好。它是一种栽培植物。因为它的地下茎形似“莲”的地下…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按中学教材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中,多限定使用某种植物为实验材料。为了提高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质量,扩大光合作用实验取材的范围,使实验更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笔者近年来指导学生广泛应用周围环境中可取的植物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种间竞争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入侵植物与本地同属和异属植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本地植物莲子草(A.sessilis)、蟛蜞菊(W.chinensis)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温室控制实验。实验设置了单种种植和混种种植两种方式,测定了每种植物生物量及其他生长指标,并分析了种间关系。结果表明:(1)对入侵植物而言,同属和异属种间竞争均增加了喜旱莲子草的生物量、根冠比和分节数,而降低了三裂叶蟛蜞菊的株高和分节数;(2)对本地植物而言,同属种间竞争降低了莲子草的株高和蟛蜞菊的分节数,异属种间竞争增加了莲子草的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而降低了蟛蜞菊的总生物量和株高;(3)同属种间竞争对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具有促进作用,异属种间竞争对本地种莲子草也具有促进作用,同属和异属种间竞争对其他两个物种的影响不大。未来应加强野外原位下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研究,为入侵植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全建  杨彪  付强  王磊  龚旭  张远彬 《生物多样性》2020,28(10):1192-53
水鹿(Rusa unicolor)为珍稀濒危动物, 属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其食物匮乏季的食性研究对其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邛崃山系鞍子河保护地的水鹿为研究对象, 采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技术对其冬季18份有效粪便样品中的摄食植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水鹿摄食植物有50科94属; (2)水鹿冬季偏好食物为悬钩子属(Rubus)、山茱萸属(Cornus)、青荚叶属(Helwingia)、马蓝属(Strobilanthes)、荚蒾属(Viburnum)、清风藤属(Sabia)、旌节花属(Stachyurus)、菝葜属(Smilax)、槭属(Acer)和绣球属(Hydrangea)植物, 且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为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3)水鹿在冬季摄食植物多样性高、食物生态位宽; (4)水鹿具有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 在冬季会通过摄食更多的植物类型和适当调整生态位而适应环境变化。本研究结论将有利于水鹿及其同域生活的偶蹄目动物的管理策略制定。  相似文献   

7.
冬季做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普遍采用洋葱鳞叶表皮作材料。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缺少洋葱,我们用仙客来叶柄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取得良好实验效果。 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属报春花科,多年生室内花卉,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仙客来叶柄较长,紫红色,一些表皮细胞略带红色。表皮较厚易撕取。实验时,将叶柄表皮撕下,用剪刀剪成小块,内面向下放入载片上的水滴内展平,盖片观察,长形表皮细胞清晰可见。植物细胞的四大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细胞壁)极为明显,并能在细胞壁上观察到分布均匀的纹孔,如用碘液染色,细胞各部分更加清晰。做植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蔷薇科一些属的种类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修订和编写《中国植物志)英文版过程中,依据标本材料(主要是模式标本)和文献考证,对蔷薇科一些属的种进行了修正,并发表了新组合和两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9.
贺兰山野化牦牛冬春季食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11-12月和2009年4-5月对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冬季和春季食性进行了分析,在其分布的哈拉乌沟收集冬季粪样500 g,春季粪样498 g,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贺兰山牦牛取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结果表明,冬季牦牛取食11科20种(属)植物,主要取食禾本科(59.10%)和菊科(26.05%)植物,其中针茅(35.86%)、冷蒿(23.96%)、冰草(8.28%)、莎草(7.60%)、虎尾草(6.81%)、芦苇(6.58%)构成了冬季食物总量的89.09%,为冬季主要食物。春季取食植物11科21种(属)植物,主要取食禾本科(52.76%)和莎草科(18.80%)植物,其中针茅(22.72%)、莎草(18.80%)、冰草(13.23%)、狗尾草(9.93%)、唐松草(6.46%)、冷蒿(6.31%)占春季食物总量的77.45%,为春季主要食物。此外,冬春季均取食一定量的毛茛科和豆科植物。冬春季针茅都是贺兰山野化牦牛的大宗食物。冬季食物生态位宽度低于春季,而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10.
夏曙华 《生物学通报》2015,(2):46-48,63
在光合作用系列实验中,教材中提到的经典实验材料天竺葵、金鱼藻在冬季难觅,影响实验的开设率。阐述了铜钱草在光合作用系列实验中的应用,并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1.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态解剖法和模型判别分析法,对秦岭亚高山草甸的30种草本植物的C3、C4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鉴定.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综合认为解剖的结果更为客观.在15科25属30种植物中,共鉴定出7种C4植物,属于6科7属,分别为细茎橐吾(Ligularia hookeri (C.B.Clarke) Hand.-Mazz.)、太白蓼(Polygonum taipaisha-nense Kung)、藜芦(Veratrum nigrum)、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粗边扁蕾(Gentianopsis scabromarginata)、假报春(Cortusa pekinensis),耳叶蟹甲草(Parasenecio auriculata).  相似文献   

12.
用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测定蜡梅属的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浙江蜡梅(C. zhejiangensis)和柳叶蜡梅(C. salicifolius)夏冬季的光合特性。对三个物种夏季和冬季的最大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气孔传导力、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物种均属典型的耐阴植物,其中蜡梅的耐阴性强于另两种,冬季三物种的耐阴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贺兰山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采集高山麝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高山麝冬春季的食性组成及比例。结果表明:高山麝冬季共取食植物19科30种(属),其中蔷薇科(17.16%)、忍冬科(16.64%)、豆科(15.64%)和莎草科(10.93%)组成了高山麝冬季的主要食物;春季共取食植物20科31种(属),其中蔷薇科(27.37%)、杨柳科(13.28%)和豆科(12.84%)为主要食物;秦氏黄芪(Astragalus chingianus)为冬春季共同的主要食物,分别占冬春季食物的11.33%和11.04%;此外,高山麝也取食乔木类植物,取食量从冬季的9.53%上升至春季的18.67%;根据高山麝粪样镜检结果,计算其取食植物的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位宽度指数,分析高山麝食物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指数冬季均高于春季。  相似文献   

14.
设在诺威奇的约翰因内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毛颖草(Alloteropsis semialata)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的原因.毛颖草在光合作用初期可能采用两条生化途径中的一条.C_3植物用三磷酸等油酸作为中间体固定二氧化碳,C_4植物则用草醋酸盐作为中间体.在此以前,植物学家一直认为植物不属C_3植物便属于C_4植物,而米莉森特·弗雷恩(Millice-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查,对厦门地区冬季观果和观花园林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其生活型、观赏特征、色彩和应用频度。结果表明,厦门冬季具有观赏价值的观果植物有20科22属25种(含种下等级),观花植物有33科51属63种(含种下等级)。厦门冬季观果植物以常绿乔木、灌木为主,果色以红色系为主,高应用频率的观果植物优势不明显;观花植物以乔木为主,花色以红色系、黄色系为主,高应用频率的观花植物优势明显,开花呈衬式花相的种类占多数。厦门冬季观果与观花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冬季表现较好的观果种类较少,而一些表现较好的植物未普遍应用,植物景观营造不合理,针对此问题提出改善厦门冬季植物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菟丝子属旋花科,菟丝子属(Cuscuta)。是高等植物中的寄生植物,寄生在农作物(大豆,马铃薯等)和树木(柳、鼠李、山里红等)上,严重的损害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菟丝子是某些农作物及树木的大敌。菟丝子也可作为研究植物寄生根的构造和非绿色植物的异养生活方式等的良好实验观察材料。本文就对大菟丝子(或称金灯藤C.japonica)和菟丝子(或称金线藤C.chinensis)图1两种菟丝子的植物学特性及其实验观察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刘欣 《生物学通报》2013,48(4):48-49,F0003
以黑藻为实验材料对中学生物学“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等实验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相关实验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腐生型兰科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悦  李标  郭顺星 《广西植物》2017,37(2):191-203
腐生型兰科植物又称完全菌根异养型兰(Fully Mycoheterotrophic Orchids),无绿叶,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完全依靠与其共生的真菌提供营养。近年来,腐生兰独特的生活方式引起了生物学家对其生理生态及进化问题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此,作者通过整理《中国植物志》和近年来报道的相关文献,发现分布在中国的腐生型兰科植物约有23属81种,主要集中在天麻属(Gastrodia)(24种)、鸟巢兰属(Neottia)(8种)、无叶兰属(Aphyllorchis)(6种)、山珊瑚属(Galeola)(5种)等。由于腐生兰特殊的营养需求,相比于其他营养类型的兰科植物,其菌根真菌有较大区别。腐生兰的菌根真菌主要有两大类,即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和非丝核菌类的腐生菌(Non-rhizoctonia SAP fungi)。该文还综述了腐生兰与其菌根真菌的专一性、营养来源以及系统进化等问题,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腐生兰的资源保护及再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邢红爽  乌佳美  陈健  史作民 《生态学报》2023,43(12):5186-519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限制影响程度的增加已成为降低全球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系统了解植物光合作用限制因素是科学评估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前提,也是缓解植物光合作用限制,增加植物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先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限制因素进行了系统解析,分析了光合作用三种限制因素生化限制(Biochemical limitation,lb)、气孔限制(Stomatal limitation,ls)、叶肉限制(Mesophyll limitation,lm)的环境响应,重点讨论了叶肉限制及其影响机理,述评了光合作用限制定量分析方法及改善措施,最后以提高植被生产力为驱使目标,对未来植物光合作用限制因素研究提出以下内容:(1)基因工程技术与系统生物学数据相结合提高植被生产力;(2)气孔响应速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3)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s)和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 CAs)感知环境信号变化的驱动基因。以期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认识和降低植物光合作用限制,提...  相似文献   

20.
我所在广东肇庆和陆丰地区发现一种旋花科(Convolvulaceae)丁公藤属(Erycibe)植物(当地叫包公藤),它的乙醇提取物和总生物碱,在几种实验动物上均显示有较好的药理效果。本植物在形态学上与丁公藤(E.obtusifolia Benth.)和光叶丁公藤(E.schmidtii Craib)很相似,但在同地采到的这两种植物样品均无效。为了确定有效植物的种而专门进行了有关分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