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苹果梨授粉的角额壁蜂与长角壁蜂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连续 2年在延边苹果梨园释放角额壁蜂OsmiacornifronsRodoszkowski和长角壁蜂O .longnicornisMor.,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2种壁蜂都能在释放的苹果梨园中定居、营巢及繁殖后代 ;角额壁蜂日访花数为 4 1 5 8朵 ,长角壁蜂日访花数为 4 35 9朵 ;长角壁蜂个体较大 ,抗低温能力、抗风飞行能力和日访花能力等均较强 ,是较好的苹果梨授粉用昆虫。  相似文献   

2.
金大勇  吕龙石 《昆虫知识》2007,44(2):275-276
为探讨野生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与果园角额壁蜂的生活力是否存在差异,在苹果梨园进行二者的出茧率和繁殖比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角额壁蜂与连续3年在果园释放和回收的果园角额壁蜂的出茧率和繁殖比差异都显著,野生角额壁蜂与果园角额壁蜂的出茧率分别为80.75%和65.69%,繁殖比分别为1.55和1.14。野生角额壁蜂的生活力明显比果园角额壁蜂强。  相似文献   

3.
果树授粉昆虫角额壁蜂的形态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魏枢阁  王韧 《昆虫知识》1991,28(2):106-108
角额壁蜂一年发生1代。人工驯化释放的壁蜂,喜欢以芦苇管或纸管为巢穴。早春果树开花季节,越冬成蜂相继破茧出巢,交配活动。雌蜂借腹部腹毛刷采集大量花粉花蜜。在巢穴中分小室产卵繁殖后代。幼虫孵出后即以花粉团为食,8月中下旬成蜂羽化后在茧内越冬。翌年破茧出巢。成蜂访花采粉效率高,以蜂巢周围60m内的座果率为最高。角额壁蜂访花频率较蜜蜂高,因此,大大提高了果树座果率。成蜂活动要求的温度较低,适合我国北方多种果树开花期的授粉。果园放蜂试验证明对苹果、梨、杏等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永平  袁锋  张雅林 《昆虫知识》2000,37(4):242-243
壁蜂属 Osmia绝大多数属独栖蜂 ,并具有很强的访花习性。我国自 1 987年从日本引进角额壁蜂 Osmia cornifrons(Rad.)后 ,开始在苹果、梨、李、桃、杏及樱桃等多种北方落叶果树花期 ,利用壁蜂授粉 ,提高坐果率。我国北方春季果树花期常见的壁蜂种类有角额壁蜂 Osmia图  5种壁蜂雌虫鉴别特征A~ D,唇基两侧的角状突 (侧面观 ) :A.角额壁蜂  B.叉壁蜂  C.叉壁蜂 (顶面观 )  D.壮壁蜂 ;E~ I,唇基端缘特征 (前面观 ) :E.角额壁蜂 F.叉壁蜂  G.壮壁蜂  H.凹唇壁蜂 I.紫壁蜂cornifrons(Rad.)、凹唇壁蜂 O.excavataAlfken、紫壁蜂 …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壁蜂区系调查与利用研究:膜翅目:切叶蜂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当地存在3种壁蜂:叉壁蜂Osmia pedicornis Cockerell、凹唇壁蜂Osmiaexcavata Alfken、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其中凹唇壁蜂和角额壁蜂在陕西为首次发现。3种壁蜂于早春苹果、梨、桃、杏等果树开花前后出来活动,均有较强的访花授粉特性,野生自然条件下,多在土洞、石缝、房屋墙壁等处营巢,对人工制作的芦苇管巢和纸管巢营巢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6.
角额壁蜂的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额壁蜂Osmiacornifrons(Rodoszkowski)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壁蜂属。该蜂是果树、大棚蔬菜等的良好传粉昆虫[1] 。日本、美国、韩国等先后利用该蜂给果树授粉获得成功[2 ] 。我国也对角额壁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利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尚未见有关该蜂的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报道。为了准确掌握角额壁蜂的生物学特性 ,改进蜂茧保存与放蜂方法 ,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对角额壁蜂出茧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将 1 999年春天在野外采集的壁蜂…  相似文献   

7.
【目的】传粉昆虫在果树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授粉服务功能。但有关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对苹果和大樱桃的服务功能不清楚。本论文针对苹果、大樱桃传粉昆虫不足、果品品质不高等科学问题,连续3年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胶东半岛主要传粉昆虫(壁蜂、蜜蜂)对苹果、大樱桃的产量与品质促进作用,以评价传粉昆虫对苹果与大樱桃的生态服务功能。【方法】2015-2018年在山东省胶东半岛选择了6个果园进行了壁蜂、蜜蜂释放与不放蜂对照处理,系统测定了经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常规授粉等不同的授粉处理后苹果、大樱桃的座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产量的变化。【结果】利用壁蜂、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苹果、大樱桃的座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及风味(固酸比)值;可以增加苹果、大樱桃产量,显著提高其果品品质;而且壁蜂授粉的效果均高于蜜蜂授粉。【结论】在胶东果园可以通过释放壁蜂和蜜蜂,以提高苹果、大樱桃的授粉服务功能;且由于壁蜂具有耐低温、采集速度快、授粉效率高、管理简便、应用成本低的优势,壁蜂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8.
日本托特螨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托特螨(Tortonia sp.)是盗寄生性携播型螨类的一种。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饲养观察,对来源于日本的日本托特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明确了此螨是营生于授粉昆虫——角额壁蜂(Osmia cornifrons(Radoszkowski))的巢筒育房中,属于盗寄生兼腐生性的螨类。在日本,此螨的年生活相有3相,以Ⅲ相中的幼螨、第1和第3若螨、成螨以及携播型第2若螨的虫态在壁蜂育房内过冬;成螨雌雄性比为1:1,无孤雌生殖,雌螨一生产卵量为(264.0±34.0)粒;各螨态在16~32℃温度条件下总发育历期为(52.1±5.5)~(14.7±2.0)d;此螨以寄主壁蜂贮存的食粮——花粉团和壁蜂的粪便为食料,26℃条件下取食这两种食料的发育历期虽有差异,但都能顺利生长发育并完成世代。本研究为日本托特螨的识别和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G蛋白调节剂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了异三聚体G蛋白活性调节剂对梨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及花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异三聚体G蛋白激活剂霍乱毒素(CTX)可促进梨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而其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则抑制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霍乱毒素处理后,花粉细胞内产生特异性的“钙瞬变”信号,而百日咳毒素处理后则引起花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持续下降。这表明:异三聚体G蛋白可能参与了梨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调控过程,G蛋白的活性变化对花粉萌发的效应可能是通过调控花粉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动态变化产生特异性的钙信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油茶地蜂是普通油茶的主要传粉昆虫,为深入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性,采用标准株全天观察法、杯罩法、花粉计数法,对油茶地蜂访花行为、访花过程、访花节律、携粉足构造及载粉量等传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油茶地蜂访花过程呈现"双峰型"的访花节律。油茶地蜂每天进出巢3~4次。第一次回巢到达的最早时间为10:22,最后一次出巢的最晚时间为16:34。出巢到进巢的时间间隔为(1.67±0.46)h(n=27),进巢到出巢的时间为(21.43±8.09)min(n=46)。地蜂总的携粉数量为(2 036±860)粒(n=25)。地蜂携粉足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胫节及第一跗节上密集轮生的、较坚硬的、圆锥状毛丛组成的花粉刷;第二部分为股节外部和转节端部有羽状分枝的弧形长毛组成的花粉篮。每只携粉足上的载粉量为(1.64±0.56)mg(n=10),携带的花粉总数为(9 068±2 364)粒(n=42)。地蜂对白色有偏好。对地蜂的传粉生物学特性和普通油茶花的传粉综合征的研究表明,油茶地蜂是高度特化的传粉者,而普通油茶花的传粉综合征是泛化的,两者间构成了一种非对称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柽柳(Tamarix chinensis)是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重要建群物种.为便于其有效利用和引种栽培,对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的中国柽柳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者种类、花粉-胚珠比(P/O)、杂交指数(OCI)及座果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柽柳的花期和柱头可授性相似,花序花期为2-5天,开花当天柱头可授活性最大,之后逐渐下降,第4天柱头无可授性;花粉活力和访花者种类差别较大,黑河柽柳开花第1天花粉活力为(62±4.31)%,最高为(82.12±7.23)%,4天后花粉完全失活.烟台柽柳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后第1天最高为(89.13±7.23)%,第4天花粉活力下降为(11±1.12)%.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柽柳的访花者均以膜翅目昆虫为主,黑河柽柳以黑带斑沙蜂(Bembix melanura)、卡切叶蜂[Megechile (Amegachile) kagiana]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等为主要访花者;烟台柽柳以姬蜂(Ichneumon sp.)、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和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等为主要访花者.二者P/O值、OCI及座果率差异不显著,黑河和烟台柽柳的P/O值分别为373.6±71.9和382.1±86.2;最高座果率分别为(89.72±7.76)%和(93.17±8.21)%;OCI均为3.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黑河中游和烟台海滨柽柳均为兼性异交的繁育系统.  相似文献   

12.
An in vitro germin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variation in pollen viability, that is pollen-tube growth rate together with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mong the Picea abies genotypes in a seed orchard. The method permits easy, rapid screening of large numbers of genotypes.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pollen viability among the genotypes was evident,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pollen-lot means being 7–10–fold in different years.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average pollen viability and the phenology, growth or growing-sit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len donors. However, there appeared to be pollen lots that either benefit from a higher germination temperature or else germinate faster at lower temperatures.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pollen viability among the pollen donors indicates a potential for male gametophyte competition. This, together with the observed 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pollen performance, may contribute to the variable genetic composition of seed produced in the seed orchard. Received: 9 December 1999 / Accepted: 22 December 1999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管理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是梨园中的一种重要害虫。本论文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在单植桃园中发生最重,试验期间梨小食心虫的日平均诱蛾量为10.9头/盆,与其他4种栽植模式果园的诱捕量均呈显著差异,且混有桃树的果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多,而单植梨园、梨苹果混栽园、单植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发生相对较轻。果实套袋的管理方法也可以显著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非套袋梨园的日平均诱捕量为13.8头/盆,是套袋梨园的1.52倍。试验还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树龄的梨树对梨小食心虫的抗虫性均存在显著差异。酥梨比巴梨的抗虫性差,试验期间酥梨园的日平均诱捕量为12.6头/盆,是巴梨园的2.21倍,而40年老酥梨园日平均诱蛾量为12.5头/盆,是20年酥梨园诱蛾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开花特征和有性繁殖,对其花部形态特征、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柱头可授性、花粉活力、套袋试验、访花昆虫及访花频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细果秤锤树的杂交指数(OCI)为4,单花期5~7 d,种群花期可持续20 d左右。花粉与胚珠比为4 093.21±498.56。开花后第3天的花粉活力最高(76.21%),而开花后第7天时花粉活力较低(18.37%)。细果秤锤树柱头最适可授期在开花后第2天。(2)套袋试验表明,细果秤锤树存在部分自交不亲和性,同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传粉昆虫是其完成生殖过程所必需的,且异株授粉能够提高其坐果率和结籽率。细果秤锤树的访花昆虫有3目5科7种,主要访花昆虫有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熊蜂(Bombus sp.)、胡蜂(Vespa sp.)、中华蜜蜂(Apis ceran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其中熊蜂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达(8.67±0.21) 次·h-1。对该物种开花生物学特征与繁育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探究其濒危机制,为后续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温对苹果花粉在花柱内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富2号’红富士苹果为母本,‘红星’苹果为父本,研究35℃高温对苹果花粉在花柱内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影响花粉在柱头和花柱内的萌发及生长,与对照相比,高温促进花粉在柱头表面快速萌发,并加速花粉管在花柱内的伸长生长,但是在授粉72hN,高温处理下培养的花粉管形态出现花粉管变粗、弯曲并有瘤状小结的异化现象,同时,花柱发生褐变,并产生胼胝质,最终导致花粉管不能进入胚珠完成受精。  相似文献   

16.
通过筛选‘红富士’苹果适宜的叶面施硒浓度,研究了营养元素硒在苹果叶片中的赋存形式、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结果表明,(1)‘红富士’苹果最佳叶面施硒浓度为100mg·L-1,此处理的叶片总硒含量为2.7283mg·L-1(FW),其中有机硒含量为2.3384mg·L-1(FW),有机化程度达85.71%。(2)无论在对照组还是处理组,叶片中的有机硒均主要以蛋白质结合态存在,平均占有机硒的77.09%。(3)蛋白质、多糖和核酸3种有机物在100mg·L-1最优处理组的叶片中结合硒的量分别占有机硒含量的77.42%、18.46%和0.54%。(4)在100mg·L-1处理组的蛋白质组分中,又以盐溶性蛋白质结合硒的量最多,占蛋白质结合态硒含量的46.27%。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CO2超临界萃取法3种提取方法提取组培百里香精油,比较分析精油得率、精油化学成分以及相对含量,以期得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百里香精油得率为O.21%,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36.53%)、间伞花烃(14.13%)、松油烯(8.09%)和石竹烯(4.14%);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的精油得率为0.19%,主要化学成分为:1,2-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55.23%)、百里酚(873%)、松油烯(5.23%);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精油得率为0.27%,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26.68%)、3-苯基-2-丙烯酸-甲酯(21.55%)、间伞花烃(9.69%)。从精油得率、精油质量以及精油主要化学成分综合比较3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百里香精油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