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核心学科。1866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实验》,开启了经典遗传学研究的大门,其提出的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迄今仍是不断被证明的经典定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模型,开启了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大门。以PCR技术、DNA重组技术、测序技  相似文献   

2.
《遗传》2021,(5)
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钢  向华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2):221-222
微生物遗传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不仅为遗传学中一些基本理论的阐明奠定了基础,还有力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到"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说,再到近年来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都离不开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生物遗传学也迎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在与微生物生理代谢、微生物组学、环境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了"微生物遗传学主题刊",旨在展现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高效、可靠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本文论述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微卫星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等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同时,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在濒危物种种群遗传学研究、致危因素分析及保护策略的制定等保护生物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重组DNA技术、PCR技术的产生极大的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几十年来,DNA一直被认为是决定生命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生命遗传信息从来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决定的。例如,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在相同的环境下长大后,他们在性格、  相似文献   

6.
DNA甲基化微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微阵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通量分析基因组水平DNA甲基化状态和模式的新型技术,已成为肿瘤表观遗传学组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DNA甲基化微阵列研究某种疾病状态下异常甲基化的基因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该疾病的表观遗传学异常机制,发现与之相关的表观遗传学标志物。现有的DNA甲基化微阵列主要包括CpG岛微阵列和甲基化寡聚核苷探针微阵列,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上述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DNA甲基化微阵列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MSAP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植物基因表达、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PCR检测DNA甲基化状态的技术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由于其检测多态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植物改良、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植物进化研究等遗传学各个领域.该文综述了MSAP技术的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蓝藻分子遗传学十年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蓝藻遗传学研究始于60年代,其间经历了大约20年的徘徊,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重组DNA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蓝藻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转机和新的洞察力,绕过应用经典遗传学技术方法所遇到的困难,另辟新径,直接分离基因,加速了研究工作的步伐。随着蓝藻本身一些重要而独特的生理特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研究者日增,最近十年,蓝藻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迅速,不仅在藻类学研究中处  相似文献   

9.
《重组DNA实验室手册》(Recombinant DNA laboratory manual)修订版,由Judith W.Zyskind和Sanford I.Bernstein著,1992年出版,224页。该书著者J.W.Z.精通细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而s.I.B.在真核基因操作上是专家。每个DNA分子生物学家都需要有能力操作大肠杆菌及其噬菌体。该书包括的技术有:基本微生物操作;染色体、质粒、M13和入噬菌体DNA提取;凝胶电泳;活体诱变;限制性绘图;限制性片段离析和克隆;DNA测序;探针标记;DNA凝胶印迹法、噬菌斑迹法和分子杂交。修订版还包括了新的实验室技术即聚合酶链反应,它对基因分析是场革命。读者对象为具有分子生物学背景,但在操作DNA分子上经验有限的科研人  相似文献   

10.
扬子鳄的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遗传学是主要研究与灭绝风险相关的遗传因素以及如何利用遗传学管理方法降低物种灭绝风险的科学,是保护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交叉学科.近几十年来,遗传学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AFLP、mtDNA D-loop、RAPD、微卫星DNA、MHC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扬子鳄的样品采集、生物多样性、个体鉴定、繁殖管理、野外放归等保护遗传学方面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对扬子鳄保护的工作提出了建议:重建扬子鳄的谱系;加大对扬子鳄的放归力度;加强饲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借鉴密河鳄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DNA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之一,DNA甲基化对基因的表达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随着高通量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DNA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也成为DNA甲基化研究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对生物信息学在DNA甲基化状态的预测、CpG岛不易被甲基化的机制研究、探索DNA甲基化同其他表观遗传学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DNA异常甲基化同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遗传》2010,(8)
<正>为了进一步促进广大青年遗传学研究学者的交流、沟通和合作,中国遗传学会定于2010年11月在浙江省嘉兴举办"2010年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届时在会议上颁发"第十二届李汝祺优秀动物遗传学论文奖"。该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会议主题为"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刚 《生物学通报》2003,38(6):58-61
20世纪是遗传学诞生并飞速发展的世纪。在这 10 0年里 ,遗传学所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 ,如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DNA重组技术的创立、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等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的生命科学领域 ,遗传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已成为影响整个自然科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带头学科。可以说 ,遗传学是自然科学所有门类中发展最快、影响最深、应用价值最大的学科之一。众所周知 ,遗传学 (genetics)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及其物质基础的科学。经过百年的发展 ,现代遗传学的研究十分广泛 ,已成为…  相似文献   

14.
DNA指纹图谱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指纹图谱法是利用卫星DNA作探针,探测不同生物的卫星区,产生相应的DNA指纹图谱的杂交方法。它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最新技术。短暂几年,该法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并在法医学、人类遗传学以及鸟类和其它哺乳类的遗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序言     
<正>表观遗传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不依赖于DNA序列变化的可继承的性状变化的学科"。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揭示多细胞生物如何将同一个基因组在不同细胞类型中产生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基因表达的选择性;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揭示细胞对生物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响应及记忆机制,其本质是基因表达的诱导与记忆。  相似文献   

16.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在染色体、间期核和DNA纤维上定位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有效而精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20年来,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展迅速:以增加检测的靶位数为目的,发展了双色FISH、多色FISH和多探针FISH鸡尾酒技术;为增加很小染色体目标的检测灵敏度,发展了BAC-FISH和酪胺信号放大FISH(TSA-FISH)等技术;以提高相邻杂交信号的空间分辨力为主要目的,发展了高分辨的粗线期染色体FISH、间期核FISH、DNA纤维FISH和超伸展的流式分拣植物染色体FISH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分析中,FISH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用于:物理定位DNA序列,并为染色体的识别提供有效的标记;对相同DNA序列进行比较物理定位,探讨植物基因组的进化;构建植物基因组的物理图谱;揭示特定染色体区域的DNA分子组织;分析间期核中染色质的组织和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鉴定植物转基因。  相似文献   

17.
基因克隆和酵母菌DNA转化技术已大大地加强了形式酵母遗传学的力量。现在已可能分离任何形式遗传学确定的基因,用离体产生的突变衍生物取代正常的染色体序列而任意改变酵母基因组,创造表现为自主复制子或小染色体的DNA分子。新酵母遗传学的这些独特的特征已用于研究真核分子生物学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表观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生命学科,主要包括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内容,其中任何一方面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对生物体的生命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表观遗传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先进科技的应用也使得表观遗传学实验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对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的基本内容及实验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有利于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遗传》2010,(3)
<正>中国遗传学会"全国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定于2010年4月23-26日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将就遗传学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遗传学精品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遗传学教材与教学辅助教材建设、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及实验内容的更新等问题进行交流,目的是探讨遗传学教学如何适应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领衔的联合课题组宣布,他们历经3年,最终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双重验证,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报》。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的DNA研究。该研究首先需要锁定曹操的DNA特性。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280名男性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