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神气的对称蓝角,艳丽的朱红肉裙——即使你没有听过这种鸟的名字,对它的形象也不会陌生,这就是黄腹角雉,一种珍稀而美丽的稚类,也是我国邮票画面上的明星。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寿鸡、吐绶鸟,是我国特产珍禽,仅见于我国的罗宵山脉(江西省西南部、湖南省东南部)、  相似文献   

2.
(续1997年第12期第18页)武夷山的珍稀两栖动物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已知有35种(包括亚种),占全省两栖动物种数(45)的77.8%。其中虎纹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甫泛树蛙是福建省新记录,崇安髭蟾等9种的模式标本产于武夷山,棘胸蛙和九...  相似文献   

3.
黄腹角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是Gould于1857年根据采自福建省武夷山的标本订名的,它是我国特产珍禽、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King,1981)。从1882年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引入到欧洲饲养,以后  相似文献   

4.
蔡明章 《生物学通报》1997,32(12):16-18
武夷山的珍稀爬行动物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已知有73种(包括亚种),占全省爬行动物种数(115)的63.5%。其中,海南闪鳞蛇属于福建省蛇类新记录;挂墩后棱蛇等12种的模式标本产于武夷山;五步蛇、大头平胸龟和中华鳖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还有曾经被人们误认为:“蛇中之王”的丽棘晰。现将它们简介如下:海南闪鳞蛇我国特产。福建省新记录。隶于蛇目、闪鳞蛇科、闪鳞蛇属。头小;眼小;鳞片平滑,在日光下会闪耀多种色彩的光泽;背鳞呈六角形。活体背面蓝褐色,具金属光泽;腹面灰白色。栖于海拔200~740m处的山区住宅附近,…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鸡形目鸟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形目鸟类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观赏价值。近 40多年来我国鸟类学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对湖南省的鸡形目也进行过广泛调查。 195 7年梁启等首次记录了竹鸡和环颈雉 ;196 5年梁启等又在桑植发现白冠长尾雉 ;1981年李焕宁报道绥宁产红腹锦鸡 ;1984年沈猷慧报道鸡形目 9种雉及其习性产地 ,其中有 5种是省的新记录 ,它们是鹌鹑、红腹角雉、黄腹角雉、白鹇指名亚种、勺鸡 ;1990年李金声报道吉首发现白颈长尾雉 ;1993年邓学建报道了白鹇福建亚种新记录。鉴于湖南省的特殊动物地理位置 ,许多珍稀雉类分布区范围延伸到湖南境内为止。查明雉…  相似文献   

6.
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是中国特产的鸡形目珍禽,仅生活在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雄雉羽色艳丽,头顶有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喉下垂着一个橙黄色的肉裾;雌雉体色暗淡,远不及雄雉美丽。每年3月,处于发情期的雄雉头上肉角伸直,胸前肉裾极度膨胀,极具特色。目前,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等原因所导致的栖息地片段化和种群数量稀少,黄腹角雉已成为濒危鸟类而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是交让木科常绿乔木,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和台湾省,也见于朝鲜…  相似文献   

7.
珍禽一般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珍稀和濒危鸟类.据统计,全世界共有鸟类9021种,我国产1186种,占世界鸟类的13%以上,其中有不少是属于珍稀濒危种类.例如朱鹮、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褐马鸡、藏马鸡、黄腹角雉、绿尾角雉、黑长尾雉、蓝鹇等. 拯救濒危灭绝的鸟类和繁衍珍稀种群的工作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积极开展深入调查,发现新的资源,建立野生鸟类的自然保护区之外,还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驯养和繁殖,争取繁殖出一定的数量,再把它们放回到野生的环境中去.本文就有关珍禽的驯养和人工繁殖方面的工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江西武夷山雉科鸟类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4年9月~2008年5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雉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查明区内分布有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黄腹角雉、白鹇、勺鸡、雉鸡、白颈长尾雉等雉科鸟类,隶属于7属7种,分别占我国雉类属、种数量的33.3%和12.7%.较常见的种类有灰胸竹鸡、白鹇和黄腹角雉.并对有关物种的生境利用特点、生物学特征和灾害性天气对其分布的影响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腹角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腹角雉 ( Tragopan caboti)隶属于鸡形目( Galliformes)雉科 ( Phasianidae)角雉属 ( Tragopan) ,是我国特产濒危雉类 ,为国家 I级重点保护动物。黄腹角雉体型比家鸡略大 ,雌雄体色差异很大 :雄鸟羽色华丽 ,背部为栗色 ,密布黄色斑点 ;头顶具有黑色的羽冠 ,羽冠下有 1对翠蓝色的肉角 ,颊部及颏部为橙红色的裸露皮肤 ,上面稀疏地长着一些黑色的毛发 ,喉部藏有 1个肉裙。腹部为单一的黄色。雌鸟全身棕褐色 ,杂以白色或黑色的斑纹 ,没有肉裙 ,肉角也不明显。每年的 3月中旬到 6月中旬为黄腹角雉的繁殖期。在此期间 ,黄腹角雉有非常复杂的求…  相似文献   

10.
《四川动物》2007,26(4):871-871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网站报道,第四届国际鸡形目鸟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5~20日在我国四川省成都市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召开。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刚果等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18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一我国是世界上野生鸡形目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已经记录到的鸡形目鸟类63种,其中松鸡8种,雉类55种,其中属于我国特产的有20种。  相似文献   

11.
神气的对称蓝角,艳丽的朱红肉裙——即使你没有听过这种鸟的名字,对它的形象也不会陌生,这就是黄腹角雉,一种珍稀而美丽的稚类,也是我国邮票画面上的明星。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寿鸡、吐绶鸟,是我国特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是中国东南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检索《中国动物志·鸟纲》和《中国鸟类分布名录》(2版),记录有模式种(亚种)产地为武夷山及其邻近区域的鸟类模式种11种,包括单型种5种,即黑眉柳莺(Phylloscopusricketti)、棕噪鹛(Garrulaxberthemyi)、白喉林鹟(Cyornis brunneatus)、棕腹大仙鹟(Niltavadavidi)和蓝鹀(Emberizasiemsseni),以及指名亚种6种,即白眉山鹧鸪(Arboricolagingicagingica)、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caboti)、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ogilviegranti)、短尾鸦雀(Neosuthora davidiana davidiana)、华南斑胸钩嘴鹛(Erythrogenys swinhoeiswinhoei)和红尾噪鹛(Trochalopteronmilneimilnei),另有其他亚种31种。其中,产地记录为"挂墩"和"武夷山"31种(亚种),记录为"邵武"和"光泽"2种(亚种),记录为"福建西北部"和"南平或野猫坑"9种(亚种)。在近80年的武夷山区鸟类调查中,这些鸟类模式种(亚种)记录情况分别为:1938至1963年郑作新等记录28种,2004至2011年程松林等记录40种,而红尾噪鹛(Trochalopteron milnei milnei)和蓝鹀(Emberiza siemsseni)在前述两部分调查中均没有记录。依据程松林等调查记录的40鸟种进一步分析,其中,留鸟26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3种、旅鸟1种;常见7种、易见19种、少见12种、罕见2种。分析结果表明,模式种(亚种)产地为武夷山及其邻近区域的40种鸟类,作为宝贵的地模标本资源,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对我国鸟类分类与区系分布、鸟类生物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昼间行为的红外相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的行为是遗传而来,或是学习获得,多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为了解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野生种群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根据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活动干扰等因子,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44~2 133 m区间,选择了41个代表性的机位进行红外相机监测,每个机位监测时间不少于250 d。其中23个机位获得了视频资料,共记录到314只次(♂229只次,♀85只次)野生黄腹角雉的有效视频4 447 s。其昼间活动时间约11~13 h。地面行为可以分为6种,摄食、位移和休息3个刚性行为时间占总时长的97.08%,不同季节间摄食行为的平均耗费时间差异显著(P0.05),位移和休息行为的平均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间的摄食行为和整理行为的平均时间差异显著(P0.05)。繁殖期笼养黄腹角雉主要行为与野生种群相同,但野生种群的行为时间摄食行为位移行为休息行为,而笼养种群则是休息行为位移行为摄食行为,估计与笼养种群省去了搜寻食物时间和环境异质性小、不用担心被天敌捕食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黄腹角雉的昼间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但机制尚不清楚;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保存较好、人为干扰小,栖息地内的食物在不同季节均能够满足黄腹角雉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岗山)采用野外观察和笼养观察法,对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食物构成和习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共记录到黄腹角雉采食物种78种(类),其中,高等植物39科65属74种,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 、蜘蛛目(Araneae)园蛛科(Araneidae)和蜻蜓目(Odonata)各1种。显示黄腹角雉为植食性、食谱广泛的雉类,采食习性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1982—1987年对本溪地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有鸟类15个目,39科,183种,占辽宁省东部地区210种的87.6%,占辽宁省鸟类392种的46.9%。 本溪地区鸟类的优势种类中,分布较广的有两种鸟:一为大山雀,另一种是普通(币鸟),珍稀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中华秋沙鸭。我国特产种类有中华秋沙鸭,棕头鸦雀,黑头(币鸟)。  相似文献   

16.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和生态类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家河的鸟类已知有204种,分隶于13目40科,占四川省鸟类615种的33%,古北种87种,占43%,东洋种90种,占445,广布种27种,占13%,特产种27种,占全国特产鸟类98种的28%,占四川省特产鸟类59种的46%,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二级保护有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2种,我国和日本国候鸟协定保护鸟类22种,1986年12月采获的鹰雕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1998年10月采获的草为川西北新分布,以此证明该鸟不仅只分布重庆地区。  相似文献   

17.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已知有204种,分隶于13目40科,占四川省鸟类615种的33%。古北种87种占种数的43%、东洋种90种占种数的44%、广布种27种占种数的13%。特产种27种占全国特产鸟类98种的28%、占四川省特产鸟类59种的46%。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二级保护有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我国和日本国候鸟协定保护的鸟类有22种。区内鸟类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途径地和停歇地,有候鸟81种,占种数的40%,在鸟类组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已知有204种,分隶于13目40科,占四川省鸟类615种的33%.古北种87种占种数的43%、东洋种90种占种数的44%、广布种27种占种数的13%.特产种27种占全国特产鸟类98种的28%、占四川省特产鸟类59种的46%.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二级保护有26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我国和日本国候鸟协定保护的鸟类有22种.区内鸟类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途经地和停歇地,有候鸟81种,占种数的40%,在鸟类组成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湘西南的鸟类区系与群落及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录了湘西南地区的鸟类128种,其中有三种为新记录,即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白鹇。发现该地区主要有四种鸟类群落即农田村落型、阔叶林和混交林型、针叶林和竹林型,针叶林和竹林型,山地河谷溪沟型等鸟类群落。记录三十年来该地区鸟类的数量动态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90 - 10 - 2 4,笔者在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高黎贡山西坡从事鸟类调查时 ,在独龙江乡木里哇海拔 2 0 2 0m的山坡悬钩子灌丛中张网捕获 2只画眉亚科鸟类标本 ,经鉴定确认为长嘴鹩鹛 (Rimatormalacoptilus) ,系中国鸟类种的新记录。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现将所采获的长嘴鹩鹛标本形态描述如下 :上体暗棕褐色 ,各羽具显著的亮皮黄色羽干纹 ;腰至尾上覆羽赭茶黄色 ;飞羽黑褐色 ,外侧羽片棕褐 ;尾羽暗棕褐色。颏、喉浅棕白色 ;胸和胁棕褐 ,具棕黄色纵纹 ;腹部中央皮黄色 ;肛周和尾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