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大多数人见到大熊猫会感到非常激动,但真正和大熊猫打交道的科学家们见到这种动物时,却未必有同样的感受你还别不信,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专家王放博士说:"那种感觉相当复杂……嗯,回顾我科研生涯里见过的大熊猫,它们给我的感受往往是又惊又喜,又羞又气。"为什么这么说呢?故事要从不讲"武德"的大熊猫说起那是10年前的一次考察,王放博士和团队第一次深入秦岭,寻找大熊猫。为方便收集大熊猫的资料,他们在山上设置了红外相机。那时的红外相机虽然并不十分先进,却是科研团队的心肝宝贝。尤其当时他们在面临重要科研任务的情况下,经费十分紧张,每一台设备都很珍贵。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常会为大熊猫拥有如此灵活的手指而感到惊讶:为什么它们可以像人一样用手抓住竹竿.捋下竹叶.送进口中?  相似文献   

3.
文榕生 《化石》2007,(3):32-34
4 古文献中大熊猫形像 采用图形比较,也是考证物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于考证古称大熊猫来说,却不灵验.一些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睹古人绘制的大熊猫风采后,无不认为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及.  相似文献   

4.
高峻 《化石》2006,(2):24-25
2001年第二期的《化石》杂志刊登了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先生撰写的题为《恐龙会爬树吗?》一文。笔者仔细阅读了全文,认为虽然此文题面的意思是讨论恐龙是否会爬树,但其实质目的仍然是为鸟类是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之说提供依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文中  相似文献   

5.
扬子鳄和大熊猫:哪个更濒危?我们似乎被这样一个问题所迷惑:现在中国虽然只有不到150只扬子鳄是野生的,但还有上万只扬子鳄栖息在人工鳄鱼池中,这一数目是大熊猫的数倍,连饲养基地都觉得  相似文献   

6.
正在四川卧龙,有一群大熊猫宝宝,它们从出生起就和熊猫妈妈待在一片特殊的山林里,学习野外生存的本领。如果顺利毕业,它们将重返自然,成为真正的野生大熊猫。它们是什么样的熊猫宝宝?它们的每一天都是怎么度过的?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虞郎老师,请她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们选择受过救助的健康野生大熊猫或它们的孩子产下的健康幼仔(以雌性优先),让它  相似文献   

7.
知识果味派     
<正>小熊猫是小的大熊猫吗?当然不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从动物分类上来说,小熊猫和浣熊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大熊猫和黑熊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同样的,小独角犀不是小的大独角犀,它们也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小独角犀也叫爪哇犀,大独角犀又称印度犀。  相似文献   

8.
加快公路、铁路等重大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将可能对某些珍稀濒危物种产生负面的生态影响.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和访问调查,初步分析与评价了兰渝高速公路、兰渝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对大熊猫活动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影响.虽然它们的建设与运营不会影响岷山山系的大熊猫,但将会影响到西秦岭山系青木川+曹家河栖息地的大熊猫.它们不仅由于穿越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而使其栖息地的破碎化加剧,还进一步孤立了青木川+曹家河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然而,现有的公路S206线与大团鱼河等地理障碍所造成的隔离,又使兰渝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实际追加的对周边大熊猫种群的隔离影响并不大.由于东北侧临近大熊猫栖息地,道路建设和运营所产生的各种噪音还将可能会影响大熊猫种群在局部区域的活动与扩散.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就兰渝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和小熊猫是一家吗?都是吃竹子的,名字里面都有“熊”,并且,如果把一只小熊猫的尾巴变短,把红毛涂抹成白色。那它就很容易被当成一只“小的大熊猫”。那么,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家?又有什么样的亲缘关系呢?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憨态可掬的形象为世界各地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在一些特定场合甚至成了中国元素的标志。大熊猫至今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近年来,我国虽然为保护这种珍稀物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大熊猫基因组学上的研究却进展缓慢。2008年,深圳华大基因在深圳宣布,成功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工作,填补了大熊猫基因测序方面的空白,为大熊猫的保护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闻名世界。1976年在大熊猫的一些产区由于遭到灾难性的死亡,致使数量急剧下降,有濒临绝灭的危险,现已引起国内多方面的注意。 1976年在甘肃和四川相毗连的岷山山系一支--摩天岭主脉的南北,发生大熊猫灾难性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大熊猫的食物--华桔竹(Fargesia spathacea)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大熊猫食物缺乏而饥饿致死。但是,为什么华桔竹在这个时期内,在大熊猫分布的地方(四川青川、平武、南坪和松潘县、甘肃文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花现象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解惑     
听说还有会飞的恐龙,那它得长多大的翅膀啊?恐龙大多是不会飞的,不过现在也有证据表明有一些恐龙会滑翔,比如顾氏小盗龙,它的四肢上长有一些羽毛,我们通常俗称为“四翅恐龙”。有化石证据表明这种体型比较小的恐龙会爬树,并能利用树枝间的落差滑翔。这也涉及了鸟类的飞行起源问题,即鸟类是从快速奔跑中开始学会飞行的,还是首先爬树,利用树间高差滑翔开始飞行的。四翅恐龙的翅膀并不大,化石证据表明它们的翼展大约有1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我想静静假期太长有时候会让人不知所措,尤其是没什么事情做的时候。这种"宅到发霉"的无力感连动物也会有,比如保护区的这只大熊猫。平日里,大熊猫有工作人员无微不至地照料,生活得相当安逸,没什么烦恼。但偶尔,它们也会因为"无聊",要独自待在树顶,怎么也不肯下来。摄影师Dafna Ben Nun在四川大熊猫保护基地看到这只挂在枝头的"滚滚",被它慵懒的模样打动,当即拍下了它的萌照。  相似文献   

14.
鹦鹉螺之歌     
郝彧  张超 《化石》2023,(1):28-31
<正>生命如歌,是原始海洋生命飘摇的微小振动;生命如歌,是勇于开启征服大陆征程的坚定强力;生命如歌,是地球历任霸主的咆哮与嘶吼;生命如歌,是历经亿万年的生息演替;生命如歌,是……大家好!我叫鹦鹉螺。我虽然没有大熊猫、银杏、苏铁这些大众口中的活化石有名,但我同它们一样也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而且我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它们任何一个都要久得多。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它们以高纤维含量的竹子为主食,但却具有与食肉动物相似的消化系统结构,为适应高纤维的食物,它们又形成了与食竹相适应的消化生理特点。其整个消化道内膜上粘液腺丰富,在野外,这些粘液腺的分泌物包裹于大熊猫所摄食的竹茎、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以1993年对太白山大熊猫资源调查和1996年对大熊猫资源调查为基础,对太白山大熊猫的分布与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的海棠河、大干沟、小干沟、欠开营河、太白河、龙洞沟和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东南、秦岭北坡的万泉沟,栖息地面积14?898hm2.分布大熊猫为11只,栖息在海拔1?800~2?900m之间的落叶阔叶林带、桦木林带、巴山冷杉林带下,为我国大熊猫的一块新的栖息地,也是分布的最北界.这块栖息地目前正受到采伐、割竹、旅游、采药等人为活动的干扰和威胁,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阻止栖息地的进一步恶化和对大熊猫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是举世珍兽,它们的生命安危,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保护和拯救大熊猫工作还兼负有国际的重托,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握好抢救的关键时机,保护大熊猫安全度灾。一、大熊猫化石与竹子分布的关系早在更新世早期(距今约三百万年),在广西柳城巨猿洞发现了小型大熊猫Ail-uropoda microta化石。到更新世中期,大熊猫化石亚种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在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沿岸被广泛发现,但冲积平原目前尚未发现有化石亚种。大熊猫现代种Ailuropoda melanoleuca仅分布于北起陕西秦岭南麓,南至金沙江一线,西北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颅骨、下颌骨及牙齿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大熊猫颅骨形态及牙齿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大熊猫与始熊猫的裔征不同于熊科成员,应单列一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在大熊猫种系进化中,它们的形态与机能是统一的。不同种类的形态特征,又是在适应环境中逐渐产生的。根据这个认识,我们把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可划分为始发期、成长期、鼎盛期和衰败期。  相似文献   

19.
有大量的研究提出,大熊猫具有发达的嗅觉和听觉系统但是视力很差。虽然有些关于大熊猫视力和色觉方面的研究,但是至今我们对大熊猫的具体视力值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为了定量化大熊猫的视力值,我们观察并记录了8只圈养大熊猫(雌:雄=4:4)对于移动不同水平黑白相间条纹宽度的纸片的行为反应。我们发现,在测量距离为50 cm的情况下,大熊猫能够区分大约为0.46 mm宽的黑白相间条纹。这个研究结果为大熊猫视网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提供了行为学支持,也为今后研究大熊猫的通讯和认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在大熊猫集中分布的区域,对大熊猫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利用龙溪—虹口和唐家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震前(2003~ 2007)和地震后(2008~ 2010)共计7年的大熊猫监测数据,就汶川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前5年,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2)地震后的2年间,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3)地震前后连续7年调查的样线中,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格局在年间没有显著变化;(4)在龙溪一虹口保护区,大熊猫对样线的利用与滑坡体的面积没有显著关系,即大熊猫对栖息地的空间利用没有受到滑坡体面积大小的显著影响;(5)虽然从现有资料发现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利用格局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仍然需要在震后加强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