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幻想星球     
正酷想大晒台追寻大熊猫不是件容易事,没几个帮手可不行。好在第5期出场的动物们愿意提供帮助,陪各位小酷想家去秦岭深处寻找大熊猫。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行程中都遇到了哪些趣事儿吧!我和小熊猫组队去寻找大熊猫。一上路,小熊猫就对我说:"我是大熊猫的亲戚,我可了解它了。"我表示怀疑:"真的吗?"小熊猫生气地说:"那当然,你看,远处那个不就是大熊猫吗?"我沿着它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个黑白相间的东西在晃动。就在我以为真的要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 200~2 500 m的57条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活动频繁的巡护样线上,布设130台红外相机。累计红外相机有效工作日100 685 d,共拍摄到大熊猫有效独立照片1 831张。将红外相机拍摄的有效照片和相机工作日依据不同竹种类型及保护站归类,对大熊猫季节性空间分布与活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熊猫春季活动最为频繁,在巴山木竹(Bashania fargesii)林和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林中相对多度分别是2.89和3.72;其次是冬季,在巴山木竹林和秦岭箭竹林中的相对多度分别是2.95和2.74。3月份是其活动高峰,巴山木竹林和秦岭箭竹林中的相对多度指数都是最高;11、12和1月份,大熊猫在巴山木竹林中相对多度指数高于秦岭箭竹林;2至10月份,大熊猫在秦岭箭竹林中的相对多度指数都要高于巴山木竹林。(2)大熊猫在佛坪保护区各个保护站均有分布,且存在季节性空间分布差异。三官庙和西河保护站全年的12个月都能够捕获到大熊猫的身影,是大熊猫分布相对多度最高的两个区域,大古坪、岳坝和龙潭子3个保护站海拔较低,大熊猫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活动;凉风垭保护站海拔较高,主要分布的是秦岭箭竹林,大熊猫主要在夏季活动。(3)干扰活动主要包括采集、放牧、旅游、家犬活动和监测5种类型。干扰活动类型在各个保护站存在差异,且多为零星干扰,对大熊猫的活动和分布存在一定影响。本研究较为全面地调查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季节性活动动态和区域性分布状况,调查结果可为后期的保护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红外相机技术在珍稀兽类活动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2013年3月,使用40台红外相机调查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区域的兽类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富度。重点分析相对丰富度前4位的珍稀野生兽类:水鹿Cervus unicolor、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小熊猫Ailurus fulgens、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昼夜活动规律、季节活动模式及不同生境类型的出现频率特征。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分析发现,4种兽类昼夜活动规律特征与先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冬季,大熊猫和小熊猫在溪谷生境的出现频率很高,表明它们对水源的依赖程度强,而水鹿和金丝猴在冬季未表现出对水源地明显的依赖。根据具体研究目的来设置红外相机位点,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相关的野生动物行为生态和保护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雪威  张晋东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2016,36(23):7528-7537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实时反应大熊猫种群动态,提供大熊猫分布区域、栖息地质量等最直接的信息,是制定大熊猫保护方案的基础,也是有效实施大熊猫保护措施的前提。综述了几种传统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方法(包括直接计数法、数学模型法、距离-咬节分析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近年来最新应用于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调查的红外相机技术、足迹鉴定法,讨论了传统方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方法的应用前景,并针对今后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你好!我是一只来自秦岭的野生大熊猫.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代表秦岭地区的小伙伴,邀请你来我们的家园追寻野生大熊猫.你,愿意吗?来时,请你随身携带火眼金睛和超级功夫,并成为专业bo shi.做到这些,你就一定能找到我,祝你好运!近日,许多哥迷都收到了这样一封信。去秦岭寻找野生大熊猫?愿意,当然愿意!大家组成一支探险队,立刻朝秦岭深处进发。只是,火眼金睛和超级功夫还能理解,估计是大熊猫的夸张说辞,但专业"bo shi"是怎么回事?也许这只六熊猫的语文学得不太好,用拼音代替了"博士"吧。探险之旅已经开始。下面,请收看来自秦岭深处的直播。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国家公园保护的核心基础。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 系统的保护规划与有效的管理行动均有赖于对区内生物多样性本底、现状与动态的深入了解。为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兽类与鸟类多样性本底与现状, 本研究系统检索了该区域内2005-2020年基于红外相机调查技术的野生动物研究论文、项目报告以及新闻报道, 并对区内原有保护地的红外相机监测历史与结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2005-2020年期间,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51个保护地的红外相机调查与监测中, 共记录到分属6目22科55属的71种野生兽类与分属13目45科132属的232种野生鸟类。在国家公园所覆盖的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4大山系中, 邛崃和岷山记录到的大中型地栖鸟兽物种多样性最高(均为兽类40种, 鸟类12种), 相岭最低(兽类25种, 鸟类7种)。单个保护地中记录到的大中型地栖鸟兽物种数量与保护地面积、红外相机有效工作日及相机位点的海拔跨度均呈正相关, 国家级保护地中记录到的物种数(28 ± 8.3, mean ± SD)显著高于省级保护地(19 ± 8.9)。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共记录到猫科与犬科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 即豹(Panthera pardus)、雪豹(P. uncia)、狼(Canis lupus)和豺(Cuon alpinus), 主要来自于秦岭山系和邛崃山系, 而国家公园内的岷山山系则没有记录到大型食肉动物, 相岭山系中仅有1次狼的记录。本研究结果显示, 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前期已经建立起的自然保护地网络与红外相机监测体系已积累大量区内野生兽类与鸟类的基础数据, 为国家公园的试点与建设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方面的可靠本底。在这些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大熊猫国家公园应进一步规划、建设标准化的野生动物监测体系, 为今后国家公园的管理决策、成效评估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孟颂东 《微生物学报》2020,60(4):628-628
正我在1998年底第一次见到田波院士。那时我刚博士毕业,想在田先生实验室做博士后,而田先生的卫星病毒RNA和植物病毒防治研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因为我博士期间的研究并不是病毒方向,而且田先生的学术地位又这么高,所以我申报他的博士后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没想到很快就得到通知  相似文献   

8.
正大卫·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中说:"中国如果能够避免西式现代化的弊端,又整合自己的优秀传统,这样中国就是后现代化了。"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为进一步了解"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潮,38岁那年,我决定到美国读博士。在美国,我有幸遇到格里芬和他的老师小约翰·柯布博士,却没想到由此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2005年高考理综卷部分生物学试题的解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恒 《生物学通报》2005,40(10):47-51
收到试题到撰写此文完毕,手中并无试题的标准参考答案,也没有中学生物学教科书,因此这实际上是对我的一次开卷考试.选择答题之后,参考专业书籍以及学术期刊的科学论文进行分析.同时也拿这些试题给我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们讨论,倾听他们的感受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秦岭地处我国中西部, 生物地理位置重要, 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秦岭羚牛(Budorcas bedfordi)、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和朱鹮(Nipponia nippon)等4个秦岭森林旗舰物种, 被称为“秦岭四宝”。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秦岭野生动物的非损伤性监测不仅可以为秦岭山系提供物种名录信息, 还可以为了解秦岭野生动物的行为和活动格局提供科学数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团队自2009-2020年在秦岭中段南坡先后实施了7个项目, 对秦岭南坡的4个保护区进行了野生动物监测, 面积达1,113 km 2(26.5 km × 42 km), 红外相机位点数267个, 相机日数152,160天, 共获取红外相机照片855,260张。共鉴定出27种野生兽类和63种野生鸟类, 并应用这些照片数据开展了信息挖掘工作, 对野生动物行为、稀有物种、与生境的关系, 以及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等领域进行了研究, 已取得部分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秦岭中段野生动物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库平台”, 供团队内部及合作者使用。通过10年的监测, 我们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1)对于非常偶见的物种, 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并在更多样化的生境布设相机, 以获取更多影像数据评估其现状; (2)数据库需要在更大程度和深度上进行信息挖掘, 尤其在种间关系、物种-生境关系、种群动态等方面; (3)对典型大种群数量的物种(如秦岭羚牛和野猪Sus scrofa)及食物链顶端大型捕食动物(如金钱豹Panthera pardus)进行种群动态研究, 为整个秦岭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提供科学支撑; (4)利用数据库的数据及今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进行野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上旬,对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中河杜鹃海子区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发情场的嗅味标记和嗅味树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大熊猫的发情场位置,为确定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区域提供证据,同时增加对大熊猫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在海拔2300 ~2800m间,共布设5条样线,每条样线调查一次,测量记录样线上594株乔木的种类、高度、胸径和嗅味标记状况.调查共发现16株被大熊猫标记的嗅味树,其中75.00%位于坡度20°以下平缓上升的兽径和山脊,嗅味树平均胸径为56.5 cm±20.7 cm (n=16),81.25%为铁杉Tsuga spp.,93.75%树皮粗糙,标记中心的平均高度为53.7 cm±20.3 cm (n=16).此外,从调查结果及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行为照片,初步得知杜鹃海子区域是春季卧龙大熊猫发情交配的重要场所,是大熊猫种群的关键栖息地,目前保护区已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加强对该区域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古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在中国古籍中是否曾出现过对大熊猫的某种谓称问题, 以往曾有"騶虞"说、"貘"说、"貔貅"说, 等等, 认为"騶虞"和"貘"的说法不足采信, 对于"貔貅"说, 作者通过考证, 提出清代以前的"貔貅"并非指大熊猫, 而清初《译峨籁》一书中谓称之"貔貅"实为该书作者转述峨眉山人所称"皮裘"的借音而转义, 即使是指大熊猫, 也只是在一相对极其狭小的历史时空范围之内可供援引; 另一方面, 并不排斥在中国历史上某个时期, 曾一度出现过对大熊猫相对准确的记载和描述, 而这一点有待于更多的考证与发掘。  相似文献   

13.
思维跳跳糖     
正各位亲爱的小哥迷,咱们又在这里碰头啦!糖兄糖妹谢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与厚爱,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新年好!笑话对对碰1.今天我跟老妈去买菜,走到一个摊位前,我看到一种不认识的菜,就问大爷:"这是韭菜吗?"大爷回答:"喵。"我说:"这是韭菜吗?"大爷又答:"喵。"我寻思这也太吓人了,赶紧拖着我妈就走了。回家的时候我跟我妈说起这事,我妈说:"哦,那是韭菜苗……"重庆安筱姿2.猪八戒刚加入取经队伍,怕自己不懂礼数,师傅怪罪,就问孙悟空:"猴哥,等会儿见到师傅该怎么请安?"孙悟空表示:"等会儿我怎么说,你就怎么说,绝对没问题。"两人见到了师傅,孙悟空跪下说:"师  相似文献   

14.
王泓 《生命世界》2002,(4):15-15
盛夏时节,我又一次“逃离”钢筋水泥林立的如火炉般的城市,独自来到山林中,自由地感受林中送来的清风。浅浅的溪水在离山边林荫道不远处的草丛中流淌,这里草木繁茂、满目葱茏。我又一次见到了少年时满林子去采撷的石蒜花(Lycoris radia-ta),它们镶嵌在翠绿的草丛中,那嫣红的花朵如同这夏日般炽热,真使人赏心悦目。 石蒜属于多年生草本,地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27日,卧龙大熊猫"网网"和"福妮"启程远赴澳大利亚,首次在南半球开展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胡锦涛主席2007年访问澳大利亚时宣布,应澳大利亚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提供一对大熊猫给澳大利亚供合作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6.
行为谱是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其行为生态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大熊猫数量稀少且警惕性强,很难在野外进行观察,有关其行为谱等基础行为研究结果主要是基于圈养大熊猫的观察研究。为了促进野生大熊猫行为学的深入研究,2015年1月—2016年6月,2018年8月— 2019年4月我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基于红外相机图片和视频数据,利用PAE编码系统建立了野生大熊猫行为谱和PAE编码系统。研究共计在14种环境背景中记录到大熊猫12种姿势、52种动作、56种行为。一方面,本研究结果基本涵盖了大熊猫的主要行为,并发现了一些未在圈养大熊猫行为谱中记录到的行为,如野生大熊猫利用植物的茎进行自我除雪行为;另一方面丰富了观察大熊猫行为的环境因素。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野生大熊猫行为生态学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体外受精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大熊猫精子体外获能与异种穿卵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熊猫体外受精的首次尝试。 大熊猫卵母细胞取自刚死的育龄雌性大熊猫的卵巢,经体外培养16小时后,加入在体外已获能的大熊猫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发现精子头能穿入卵透明带并进卵膜,继续培养19小时后因污染不幸夭亡。这是大熊猫同种体外受精的第一次报道。这一新进展表明,对研究试管大熊猫又跨近了一步。人们将有可能利用这种生物高技术去主动地拯救大熊猫,为珍稀动物物种的繁殖和保存开劈了一条新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 利用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的主要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 分析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现状、相机数量和相机工作日与物种数量间的关系以及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 42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物种独立照片1,793张, 鉴定出野生动物25种, 包括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 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相机数量增加到23台的时候拍摄到了本次记录的全部25种野生动物, 并且在单台相机工作日达到180天时, 物种数达到饱和。保护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度最高的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29.28)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15.78); 大熊猫的相对丰富度为8.09;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中华鬣羚和黄喉雉鹑的相对丰富度在2-5之间; 中华斑羚、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黑熊、四川羚牛和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相对丰富度最低, 不到1。综上所述, 红外相机能够有效地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监测调查, 对于相对丰富度较低的物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些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调查、记录陆生大中型兽类和地栖鸟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为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编目、野生动物本底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老河沟保护地位于四川省平武县, 地处岷山山脉中段, 面积110 km2, 是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本文汇总、整理了老河沟保护地2011-2015年的红外相机监测记录, 提供了完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集。数据集包括红外相机有效位点130个, 海拔跨度1,317-3,265 m, 总有效相机工作日10,185 d。红外相机拍摄记录159,694条, 其中兽类记录91,839条, 独立有效照片3,017张, 包括分属5目15科的野生兽类28种; 鸟类记录37,775条, 独立有效照片1,311张, 包括分属7目19科的野生鸟类60种; 两栖类记录8条, 独立有效照片2张, 包括1目1科1种; 家畜记录47条, 独立有效照片5张。  相似文献   

20.
读编往来     
贵刊使我及早得悉有这么一本科学性高又精美的、宣传和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刊物。不瞒你们说,最近我应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天津动物学会的联合邀请,去做有关我国动物学研究进展国科普报告,已经用上了其中的部分内容。我会让我的助手去订购一本,以便随时拜读。我要再一次说,这确实是我见到的一本难得的优秀刊物,祝你们越办越好!河北大学宋大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