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如鹏 《生命世界》2006,(2):F0005-F0005
对很多人来说,隆冬二月,花市上和女孩子手中的玫瑰,让这个月里气温原本寒冷的西方情人节变得热烈、浪漫而温馨。的确是这样,还有什么比那鲜红的色泽、柔滑的质感、含苞待放时心脏般的外形更能表达爱慕之情呢?选定玫瑰作为新春后第一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是颇费周折的。在最初的策划中,我们曾有过很多担忧:这么熟悉的植物有什么可说的呢?即使有内容可挖掘,会符合科学人文杂志的风格吗?但当我们深入下去后,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因为,不论是在科学还是在文化层面,玫瑰  相似文献   

2.
<正>十年前,一部名为《多巴胺》的美国电影,叙述了男女间从相互吸引到疏远的曲折故事,以社会学的视角诠释了多巴胺在爱情中的作用,探讨了多巴胺与爱情可能的因果关系,同时也使多巴胺走出学术界的深闺,走近社会大众,让更多的人知晓它的神奇。神奇的多巴胺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在愉快感觉的产生、传递以及愉快信息的存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将它称为"快乐因子",可谓名副其实。多巴胺由瑞典科学家Arvid Carlsson在1957年首先发现,  相似文献   

3.
<正>蔷薇科作为植物界的名门望族,有特色的成员太多,除了这次开花的几种,蔷薇园中还收集了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种类,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深厚的渊源。蔷薇科植物的花,有很多是呈覆瓦状排列的五瓣花,这一造型,是人们心中对"花"这一事物的经典认知。提起水果,很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蔷薇科的苹果,夏娃、牛顿、白雪公主还有乔布斯,不管是历史还是文学,似乎事件中需要水果起推动作用的时候,就是它!更无论那些桃李杏梅了。谈到爱情,无论如何不能绕开蔷薇科的月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玫瑰,浪漫、艳丽还有荆棘,几千年来,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文明都有玫瑰的身姿。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州 Twyford 跨国公司(在圣保拉)专营庭院植物和蔬菜,目前对于从中发现上述基因的植物尚处保密阶段,理由是预防竞争。目前,公司正在研究该基因的化学结构,接下来打算将它转移到玫瑰中去。公司的目标在于获得一株真正的蓝色玫瑰。公司科研人员还成功地将一种基因转入菊花中去,使之能在低于正常温度3~5℃的平均温度下健旺生长并开花。改变基因的菊花可以给温室养花人省下一笔燃料费。公司预计在今年向苗圃提供两个抗寒菊花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如同猫和老鼠,有些植物也是天生冤家、八字相克,把它们种在一起,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比如,丁香的香味会危及水仙的生命;玫瑰花和木犀草种在一起,前者使后者凋谢,而木犀草在凋谢前后又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玫瑰中毒死亡;夹竹桃的叶、皮及根部能分泌出夹竹甙和胡桃醌,会伤害其他花卉;接骨木不能和松树共处,它不但能强烈抑制松  相似文献   

6.
谢秀祯  林俏慧  郭勇 《广西植物》2007,27(6):903-908
以根癌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为供体菌株,对玫瑰茄愈伤组织进行了转化条件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玫瑰茄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该转化体系获得了2个稳定表达新霉素磷酸转移酶活性的玫瑰茄转化细胞系。GUS活性组织化学检测和PCR扩增鉴定的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转化率为4%。说明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经愈伤组织导入玫瑰茄细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人溶菌酶工程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溶菌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最近发现它在癌症的继承性免疫治疗上也有作用。为使人溶菌酶达到工业化生产,我们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厂人溶菌酶基因,并构建了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和工程菌株。为提高该工程菌人溶菌酶的表达水平,我们对影响该工程菌表达人溶菌酶的培养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玫瑰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Yang ZY  Zhao LY  Xu ZD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1993-1998
以野生玫瑰和3个玫瑰栽培品种一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玫瑰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根活力和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玫瑰的生长,与地上部相比,根系对盐胁迫更加敏感;盐胁迫下,野生玫瑰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栽培玫瑰;品种‘紫雁’高于‘紫枝’和‘中科二号’;盐胁迫对野生玫瑰光合性能和根活力的影响明显小于栽培玫瑰.野生玫瑰的耐盐性优于栽培玫瑰;而栽培玫瑰中‘紫雁’优于‘紫枝’和‘中科二号’.上述生理指标可作为玫瑰耐盐性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编码序列, 使它在E.coli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GDNF.  相似文献   

10.
朱新贵  郭勇   《广西植物》1998,(4):322-324
玫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受光调节。将不同的单色滤光膜覆盖在摇瓶表面,控制光照强度,判定了蓝光是促进玫瑰茄细胞产花青素的最有效单色光;红光和橙光无效;其它单色光随其波长接近蓝光,正效应增强。单色光对玫瑰茄细胞培养过程的其它参数,如pH、降糖、细胞生物量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玫瑰链霉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Srt)使其在大肠杆菌XL10-Gold中高效表达,并对重组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玫瑰链霉菌中克隆到一段长1 704bp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Srt),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SE380-Srt-treS,将其转化大肠杆菌XL10-Gold中诱导表达,对重组纯酶进行SDS-PAGE分析及酶学特性测定。结果:SDS-PAGE显示在65kDa处有明显单一蛋白条带。该酶可催化麦芽糖和海藻糖之间的可逆反应,海藻糖得率达82%,且含有很低的副产物葡萄糖(5%左右)。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30℃、7.5,Cu2+、Zn2+和Tris能明显抑制酶活力。该酶还可催化蔗糖生成一种无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糖类-海藻酮糖。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一个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该酶转化率高,副产物较少,为工业酶法生产海藻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巴基斯坦,曾用玫瑰茄枝条作原料进行打浆和造纸试验。玫瑰茄茎干剥掉纤维后留下的木质部分的纤维索含量是很理想的,与竹子纤维的品质不相上下。它比竹子的戊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最早发现的生长因子之一。它对中枢和周围神经元具有存活分化效应[1]。NGF有可能治疗Alzheimers老年痴呆病、某些周围神经病变和脊髓损伤[2]。NGF在人体组织中含量极微,已有报道从胎盘中纯化hNGF,但其组织来源极其有限,成本高,产量低.不能满足对hNGF的需求,所以如果能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大量有生物学活性的hNGF制品,对其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获得hNGF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使rehNGF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和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正>正名:我是玫瑰中国的传统玫瑰,又名徘徊花、玫瑰花,拉丁学名为Rosa rugosa,英文名为Rugosa rose或Japanese rose。玫瑰种下有野生原种和数十个栽培品种,我国栽培玫瑰的历史可上溯至唐代,欧洲自18世纪末开始引种。玫瑰的野生原种天然分布于我国吉林、辽宁、山东东部沿海的海滨沙滩、河口沙丘或砾石海岸山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的相似生境也有分布,是典型的东亚—日本成分。玫瑰在亚洲、欧洲北部  相似文献   

15.
鳄与人     
“看,它冲出菖蒲和芦苇丛,腹部滚圆,高高地甩着那满是褶皱的尾巴,漂浮在湖面上。血盆大口处,水流如瀑;宽阔鼻孔中,雾气滚滚。大地在它脚下颤抖,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食品生产进展》1975年9卷8期报道,玫瑰茄红色色素在常规制备期间是非常稳定的;在着色的苹果冻、果胶冻、玫瑰茄饮料和饮料浓缩液这类产品中,贮藏到26℃时也是非常稳定的。它的特点跟花青苷色素一样,贮藏在38℃时颜色容易发生变化,但是贮藏在2℃时却是稳定的。这种色素在苏打水和淡色啤酒这类充了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7.
琥珀     
在很久很久以前,骄阳似火,热浪笼罩着松林,烤得松树皮渗出一层厚厚的松脂。金黄色的松脂在不断地往下滴落过程中,恰巧滴在昆虫、花瓣和树叶上,紧紧地粘成了一团。接着,树上的新鲜松脂继续向下滴,使这些小松脂团越粘越大。若干年过去,地壳发生变化,凸起的陆地沉溺下去,海水淹没了老松林,松脂球被埋到泥沙底下。历经沧桑变化,埋在地下的松脂球,终于变成了金黄色、紫红色的化石——琥珀。琥珀象宝石一样透明,放出一种松香味。琥珀的美丽和它几乎是魔术般的性质,简直使人着迷。古人对它的起源,有着许多罗曼蒂克的传说。有人认为,它是凝固的太阳;也有认为它是上帝眼泪的凝固体。从挖掘欧洲石器时代的古墓表明,许多部落都普遍对琥珀存在某种敬畏和虔诚,戴上一小片琥珀作为护身符,就可以避邪。在古罗马斗士们于拼斗前,都  相似文献   

18.
朱新贵 《广西植物》1998,18(4):322-324
玫瑰茄悬浮细胞合成花青素受光调节。将不同的单色滤光膜覆盖在摇瓶表面,控制光照强度,判定了蓝光是促进玫瑰茄细胞产花青素的最有效单色光;红光和橙光无效;其它单色光随其波长接近蓝光,正交应增加。单色光对玫瑰茄细胞培养过程的其它参数,如pH、降糖、细胞生物量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玫瑰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等,但目前关于玫瑰茄的抑菌作用研究较少,有关抑菌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测定玫瑰茄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的影响,及其与DNA的作用方式等,系统阐述玫瑰茄的抑菌作用机制. 电导率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结果显示,玫瑰茄醇提物只对菌体的细胞膜造成微小损伤,其抑菌作用的靶点不在细胞膜. SDS-PAGE和DAPI结果显示,玫瑰茄醇提物可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玫瑰茄醇提物可与DNA结合,当DNA与药物的浓度比较低时,玫瑰茄醇提物与DNA以嵌入结合为主,当二者的浓度较高时,两者间发生的是氢键结合. 上述结果证明,玫瑰茄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制,主要是药物通过与DNA发生嵌入结合和氢键结合,使DNA不能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转录,降低核酸的含量,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菌体生物学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20.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和胆固醇逆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对小鼠的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高亲和力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主要在肝脏和类固醇源性组织中表达。该受体能介导胆固醇酯的选择性吸收,在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和胆固醇的“逆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明SRBI的表达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SRBI对人有相似的作用,它将成为一个好的作用靶点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