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为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将常规抗心衰治疗中的ACEI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浆N端前脑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a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浆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cTnT、LVEDD和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和6MWD 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rEF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性反应、心室重塑和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行PCI治疗的68例老年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予以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以及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结果:两组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s-CRP、TNF-α、IL-8和NT-proBNP水平以及LVEDD和LVM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0 minTIMI血流分级均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20 min时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明显降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肌灌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衰(heart failure,HF)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人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表达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完成介入治疗术的心衰患者10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都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galectin-3和syndecan-4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再住院率与死亡率为9.3%和3.7%,低于对照组的27.8%和14.8%(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衰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抑制血清galectin-3和syndecan-4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随访再住院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8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7例老年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48例和49例,对照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研究组接受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血清Gal-3及Copeptin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及6 min 步行实验(6MWT)距离。记录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93.88%)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Gal-3、Copept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TLR4 mRNA、NF-κB mRNA、白介素-6(IL-6)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调节血清Gal-3、Copeptin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力,可能通过抑制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原地区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CHF患者10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内分泌激素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功能指标[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90.91%(50/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3%(41/54)(P<0.05)。两组治疗12周后ALD、NA、Ang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hs-cTnT、NT-proBNP、LVEDD、LAD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高原地区CHF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心功能,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入院的92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0 mg/次,2次/d;试验组在服用相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基础上增加服用小剂量美托洛尔12.5 mg/次,2次/d,两组用药时间均为8 w。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试验前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变化情况,讨论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2)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试验组8.68%,对照组6.51%,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高血压较单独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HFrEF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00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随机赋予1个数字,获得100个随机号,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HFrEF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学指标[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及治疗期间因心衰再住院、室性心律失常及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级经Ridit分析u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VEF、CO、6MWD高于对照组,LVEDD、NT-proBNP、IL-1β、IL-6、TNF-α、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MACE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rEF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机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预后均明显优势,是治疗HFrEF患者的合理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CHF合并T2DM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接受常规治疗)和研究组(n=46,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肾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Smad7 mRNA高于对照组,Smad2 mRNA、TGF-β1 mRNA、Smad3 mRN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用于治疗老年CHF合并T2DM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肾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和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醛固酮(AL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4/3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和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T-proBNP、ALD、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3/30)]与研究组[13.3%(4/3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呋塞米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可能与其明显改善患者血清NT-proBNP、ALD、I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老年心力衰竭(HF)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HF伴PA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和对照组(n=40,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炎症因子[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神经内分泌激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0.00%(36/40)高于对照组67.50%(27/4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LVEDD、ICAM-1、TNF-α、LVESD、IL-33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LVEF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HF伴PAF患者在胺碘酮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有所降低,且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清 NT-proBNP水平、6 min 步行测试距离、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 %(P<0.05); 治疗前,两组的LVEF、CO、SV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CO、SV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NT-proBNP水平及6 min 步行测试距离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6 min 步行测试距离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射血分数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普罗布考及家庭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血脂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LVSD、LVEDD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各指标比较,实验组的LVEF水平更高,LVSD、LVEDD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的各指标比较,实验组的TG、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射血分数,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氧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ardiac failure,CHF)患者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9)、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日常活动能力训练,运动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的《三阶段康复运动方案》进行有氧康复运动,共持续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MLHF)评分、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水平均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运动组LVESD、LVEDD、MLHF评分、血清ET-1、Ang 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6MWT、血清NO、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干预期间心衰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CH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或逆转心室重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TnT、hs-CRP、NT-proBN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2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左西孟旦)16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163例,对比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LVEF和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S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TnT、hs-CRP、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T、hs-CRP、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cTnT、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重塑,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内皮素-1(ET-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左西孟旦治疗,观察者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压、心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Galectin-3、ET-1和Cystatin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比对照组显著升高(77.78%)(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左室部分缩短(LVFS)、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血压、心率及血清NT-proBNP、Galectin-3、ET-1、Cystatin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LVFS、LVEF、S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及血清NT-proBNP、Galectin-3、ET-1、Cystatin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能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血清NT-proBNP、Galectin-3、ET-1和CystatinC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全科医学科、急诊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口服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CO和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LVEDD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CO和LVEF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口服尼可地尔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s CRP、HCY、IMA、LP-PLA2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强心贴穴位贴敷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诊断与治疗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抗心衰以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采用SF-36量表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血清TG、LDL-C、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LVEDD、血清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6 min步行距离、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中医强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有效增强老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