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T-迷宫,以S-D大鼠在直跑道内的钦水跑速及大鼠在饲养笼内的饮水量作为指标,观察ANP对AugⅡ及禁水引起大鼠饮水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脑室导管将100ng AngⅡ注入第三脑室后,立即引起已饱水大鼠快速奔跑的饮水行为。iCV.注射2μgANP3min后,再注射AngⅡ,大鼠即失去快速奔跑饮水行为。禁水24h后,大鼠放入迷宫内亦出现快速奔跑饮水行为,icv.注射ANP 3min及20min时,跑速明显减慢。观察同组实验动物的饮水量变化,与跑速比较,两者变化方向和程度基本一致。本实验证明,ANP可以使AngⅡ或禁水致渴的大鼠饮水动机减低,跑速减慢,饮水量减少。由此可见,ANP不仅具有利钠、利尿、降低血压作用,还可以影响神经性致渴机制,抑制饮水行为,是机体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调节物。  相似文献   

2.
心房钠尿肽的中枢性心血管和肾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工  骆鸿 《生理学报》1991,43(6):537-547
在麻醉大鼠观察了颈动脉、脊髓蛛网膜下腔和侧脑室内注射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后,血压,心率或/和尿量、尿钠和尿钾的变化,并观察了 ANP 对血管紧张素Ⅱ(AGⅡ)中枢效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大鼠头部交叉循环条件下,经受血鼠颈总动脉内注射α-人心房钠尿多肽(α-human atrial natriurctic polypeptide,α-hANP)(15μg/kg)后,受血鼠平均动脉压(MAP)无改变,而供血鼠的 MAP 降低,⊿MAP为-2.4±0.84kPa(-18±6.3mmHg,P<0.05),(2)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5μg/kg)对血压、心率和尿量无明显影响;(3)侧脑室注射 APⅡ(20μg/kg)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改变,尿量仅在注射后第30至50min 时显著增加,而尿钠无改变;(4)侧脑室注射 AGⅡ(1μg/kg),血压升高,⊿MAP 为1.3±0.17kPa(10±1.3mmHg,n=10,P<0.001)。注射1h 后,尿量增加106%(P<0.01),尿钠增加642%(P<0.01);(5)事先侧脑室注射 APⅡ(20μg/kg),2min 后再注入 AGⅡ(1μg/kg),AGⅡ的中枢升压效应不受影响,⊿MAP为1.5±0.25kPa(11±1.9mmHg,n=7,P<0.01),而尿量和尿钠的增值明显减小。以上结果表明,ANP 难于透过血脑脑脊血屏障,可能与其分子量较大有关。在静脉注射 ANP 所致降压效应中,似无中枢机制的参与。ANP 对 AGⅡ  相似文献   

3.
采用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脑和脑桥内心房利钠肽(ANP)样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阳性神经元除存在于其他作者报导过的导水管周围灰质、Edinger-Westphal核、中缝核、脚间核和蓝斑核外,还存在于属于锥体外系的红核、黑质和脑桥核内,因此,推测脑内的ANP可能在锥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中起着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作用。这为脑内ANP可能具有与液体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关的其它作用提供了部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 Ⅱ (Ang Ⅱ ) ,心钠素 (ANP)对人内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将Ang Ⅱ和ANP分别加入培养液内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原位杂交技术 ,结合图像分析法 ,测定各组内皮细胞bFGF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Ang Ⅱ (10 8mol/L)对内皮细胞bFGF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 ,蛋白合成比对照组增加 5 9 3% (P <0 0 1) ;ANP (10 -7mol/L)对培养的内皮细胞bFGF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蛋白合成可减少 71 3% ;二者同时加入 ,蛋白合成比正常对照组减少 32 8% (P <0 0 1) ,各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P <0 0 1)。内皮细胞bFGFmRNA的变化与蛋白合成的改变基本相似。结论 ANP能拮抗AngⅡ对培养的人内皮细胞bFGF表达的促进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mRNA。  相似文献   

5.
隔区不仅分布大量的精氨酸加压素 (AVP)神经元 ,而且也分布温敏神经元 ,参与生理性与行为性体温调节。本文观察了侧脑室注射AVP和微电泳AVP对隔区温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以证明隔区注射AVP的抗热作用是否与AVP直接影响 ,隔区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有关。1 材料与方法选用体重 1 8~ 2 6kg家兔 36只 ,用 2 5 %乌拉坦溶液静脉麻醉 (1 g/kg) ,完成有关手术。用直流恒温电热毯裹住家兔躯体 ,使肛温维持在 38 5℃。隔区温敏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记录定位按Sawyer兔脑图谱取A3~ 5,L1~ 2 5,H5~ 9(脑表面下 …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astrocyte contined medium,ACM)对大鼠脑内钙调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McCarthy和DeVellis的方法作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然后收集对照组ACM和CL激活的ACM。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CL组(32只),对照组侧脑室注射未加任何刺激物的ACM 10μl,CL组侧脑室注射CL激活的ACM 10μl(按注射后的时间分为2h、4h、8h和12h,每个时间点8只)。观察两组大鼠的行为表现,用免疫组化检测脑内CaMKⅡ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内CaMKⅡ含量的变化。结果CL组大鼠有痫样发作,而对照组无痫样发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aMKⅡ在CL组的皮质和海马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皮质和海马CaMKⅡ亚基含量的结果显示,α和β亚基在CL各时间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L激活的ACM对致痫大鼠脑内CaMKⅡ亚基α和β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28个脑片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GⅡ)、心房钠尿肽Ⅲ(ANPⅢ)和血管升压素(AVP)三种多肽对101个下丘脑室旁核(PVN)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影响。脑片灌流AGⅡ(10~(-7)mol/L,3 min)后,28/50个单位(56.0%)放电频率明显增加,5/50个单位(10.0%)放电频率降低,17/50个单位(34.0%)无明显反应。AGⅡ对PVN放电单位的兴奋和抑制作用均可为AGⅡ受体阻断剂saralasin(10~(-6)mol/L)所阻断。脑片灌流ANPⅢ(10~(-7)mol/L,3 min)后,16/26个单位(61.5%)放电频率明显降低,1/26个单位(3.9%)放电频率增加,9/26个单位(34.6%)无明显反应。脑片灌流AVP,(10~(-7)mol/L,3min)后,19/25个单位(76.0%)放电频率明显增加,1/25个单位(4.0%)放电频率降低,5/25个单位(20,0%)无明显反应。在观察这三种多肽对同一PVN神经元的作用时,4个单位对AGⅡ和AVP均产生兴奋反应;2个单位对AGⅡ呈兴奋和被ANPⅢ所抑制;7个单位对AVP呈兴奋,而对ANPⅢ为抑制,未见到既对AGⅡ和AVP呈兴奋,又为ANPⅢ所抑制的单位。结果提示:AGⅡ,ANP和AVP三种多肽都能影响PVN神经元的自发电活动,PVN可能是神经内分泌和植物性功能调节的中枢整合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Wang HD  Wang YP  Hu CF  Qi RB  Yan YX  Lu DX  Li CJ 《生理学报》2001,53(6):465-468
实验对大鼠进行第三脑室和脑腹中隔区插管,用数字体温计测量大鼠的结肠温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脑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含量,观察脑中隔区AVP在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CRH)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脑室注射CRH(5.0μg)引起大鼠结肠温度明显升高,同时明显增高脑中隔区AVP的含量。脑腹中隔区注射AVP V1受体拮抗剂本身并不导致大鼠结肠温度明显改变,但能显著增强脑室注射CRH引起的发热反应。而且,腹中隔区注射AVP显著抑制大鼠CRH性发热。结果提示:发热时CRH是引起脑腹中隔区AVP释放的因素之一,脑腹中隔区内源性AVP抑制中枢注射CRH引起的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9.
已有研究表明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脑动脉发生区域特异性变化,其中Ca2+通道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短期模拟失重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L-型Ca2+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CaL)功能的影响。模拟失重(尾部悬吊)3d后,用木瓜蛋白酶法分离大鼠脑基底动脉VSMCs。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以Ba2+作为载流子,测定CaL电流密度,然后观察Ang Ⅱ对该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模拟失重3d对大鼠脑基底动脉VSMCs的膜电容和接入电阻无明显影响,但可致VSMCs的CaL电流密度显著增加。不过,模拟失重对CaL的电压激活特性和稳态激活曲线亦无明显影响。对照组和模拟失重组大鼠脑基底动脉VSMCs的CaL电流密度在给予Ang Ⅱ处理后均显著增加,且模拟失重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3d短期模拟失重即可引起大鼠脑动脉VSMCs的CaL发生适应性改变,且可导致其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常规MR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DAI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比较CT、MRI和SWI的信号特征及脑内病灶显示率。结果:SWI显示病灶最多、最敏感;脑CT扫描次之;常规MRI序列敏感性差,只有部分病灶显示。结论:CT、MRI和SWI对DAI早期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SWI是诊断DAI最有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各随机分为对照组(N)和低氧组(H)。实验前 SHR 尾动脉压(25.4±2.6kPa,n=20)明显高于WKY(13.1±1.6kPa,n=20),P<0.001。SHR-N组血浆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Ⅱ)含量和肾素活性(RA)明显高于WKY-N。SHR-N经实验两周后血压自然上升(P<0.01)。SHR和WKY缺氧后ANP、AⅡ、RA各值均比各自对照值增加,但血压无明显改变.而肺动脉压均明显升高。以上结果提示,SHR 大鼠慢性缺氧后,ANP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对防止血压上升和限制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Corin     
心血管组织可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肽类 ,通过旁分泌 /自分泌及血行分泌方式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稳态。多数活性肽类由其前体经酶水解而来。这些水解酶处于活性因子信号通路的上游并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丝氨酸蛋白酶在心脏生理和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WuF和HooperJD等新近发现的Corin ,属酪蛋白超家族中的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家族成员 ,可通过高度序列特异性的方式将心钠素原 (pro ANP)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心钠素 (ANP) ,提示该酶是 pro ANP的转化酶。此外 ,Corin也可将脑钠素原 (pro BNP)转化为BNP。Corin具有多个不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Ⅱ型纯化疫苗(即亚单位疫苗)系用Ⅱ型Hautaan病毒R_(22)SM株感染乳鼠脑精制而成。为了保证疫苗生产和质量控制,我们对病毒株的繁殖量,感染度,毒力及纯毒株的中和指数作了实验性检测,依据检测的结果:用Ⅱ型EHF毒株R_(22)SM株乳鼠脑内接种感染后的第4或5天病毒在脑内开始出现,而大量繁殖则在接种感染后第7~8。其单一鼠脑内病毒繁殖量(病毒滴度)和制成单一收获原液中病毒含量基本相一致;脑内病毒滴度log LD_(50)为9.7;原悬液中病毒滴度log ID_(50)为11.2,纯毒试验的特异性中和指数为1378。如上所述,各种实验检测结果完全符合EHF疫苗生产规程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Jiang HY  Jin QH  Li YJ  Xu DY  Jin YZ  Jin XJ 《生理学报》2005,57(2):175-180
心房钠尿肽(atriaI natriuretic peptide,ANP)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可能参与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本实验在清醒大鼠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ANP,探讨其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通过侧脑室注射血管升压素受体Ⅰ阻断剂OPC-21268,观察AN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调节是否与中枢血管升压素有关。实验中观察到,在PVN内微量注射ANP(6、60 ng/0.2μl)可明显提高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P<0.05),侧脑室预先注射OPC-21268 (0,45 μg/3 μl)后,AN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增强作用明显减弱(P<0.05)。静脉注射ANP(60 ng/0.04 ml)不影响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上述结果提示,心房钠尿肽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起易化作用,心房钠尿肽的这种中枢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中枢血管升压素介导。  相似文献   

15.
Lu WG  Chen H  Wang D  Li FG  Zhang SM 《生理学报》2007,59(1):51-57
全能区域非特异性的胚胎干细胞是研究成体不同脑区控制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十分有力的工具。胚胎干细胞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入成体脑后可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但是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在成体脑内各个部位的存活、生长与分化的潜能差异尚不清楚。本文旨在探讨成体脑组织对胚胎干细胞的影响及胚胎干细胞在成体脑内的一系列行为。将少量转绿色荧光蛋白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移植入成体大鼠脑内不同部位,分别于移植5、14和28d后处死大鼠,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定性,以了解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大鼠脑内不同区域的存活、生长与分化。结果发现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逐步整合入受体组织并向nestin阳性神经前体细胞分化。移植细胞及其后裔在海马生长最为旺盛,而在隔区最差(P〈0.01);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效率也是在海马最高,而在隔区最低(P〈0.01)。提示只有部分脑区适合胚胎干细胞及其后裔生存,并提供促进其分化的有益环境。因此,由于位置特异的微环境因子及环境因素的存在,宿主组织特性对决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替代疗法策略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高辛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高辛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血清CA125、ANP、BNP及MMP-9水平降低,TIMP-1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A125水平(34.05±4.63)较低,ANP水平较低(216.98±27.65),BNP水平较低(437.62±45.26),MMP-9水平较低(550.17±65.15),TIMP-1水平较高(182.32±21.78)(P0.05)。结论:地高辛片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A125、ANP、BNP、MMP-9水平,升高TIM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珍稀植物银砂槐中国分布区的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唯一银砂槐(Ammodendron bifolium)分布区———新疆伊犁河谷地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狭窄区域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了银砂槐自然种群的径级结构图,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银砂槐种群结构中小径级个体较多,即Ⅰ~Ⅲ径级占70.4%,Ⅳ~Ⅶ径级占27.62%,Ⅷ~Ⅹ径级仅占1.98%,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Ⅰ径级个体数少于Ⅱ径级,种群的自然更新相对较差。(2)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径级的增加银砂槐种群死亡率大致为上升趋势,且种群内基径超过3.5cm(Ⅷ径级)的银砂槐数量迅速下降,即研究区内银砂槐基径越接近Ⅷ径级就越接近其生理寿命。(3)研究区内银砂槐的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但Ⅰ径级存活数低于Ⅱ径级,Ⅱ径级后存活数量迅速下降,说明该种群幼苗补充量较少,自然更新受阻。(4)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未来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研究认为,新疆伊犁河谷地的银砂槐种群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限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种内竞争,其种群的长期稳定维持较为困难,现有植株及生境斑块的妥善保护和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是该区银砂槐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收缩状态,目前已知CVS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当中,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急性颅脑损伤、脑手术后、脑部炎症等.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损害,是增加病人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近年来已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的更多重视,并且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对SAH所致CVS的发病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更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D-半乳糖(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在尿液排泄方面的特点并探讨其多尿症状机制。方法在初筛合格的SD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浓度为5%的D-gal生理盐水溶液125mg/(kg·d)连续8周。观察动物在造模期间和停止造模后两周内24h总尿量及水负荷后排尿情况的变化;通过测定模型动物尿中K+、Na+、CL-浓度,血中ALD、ADH、ANP浓度及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探讨模型动物24h总尿量增加的机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动物24h总尿量明显增加;水负荷后6h内排尿潜伏期明显缩短,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总尿量没有明显差异;模型动物尿中Na+、CL-浓度明显升高,K+浓度明显降低;血浆ALD、ADH含量显著降低,ANP含量显著增加,肾脏出现一系列硬化特征。结论 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出现的总尿量增加和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可能与其ADH、ALD、ANP合成与分泌异常及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orexin在隔核对大鼠胃传入信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38只(体质量250-300 g),记录神经元放电活动,鉴定隔核胃牵张(GD)敏感性神经元;隔核微量注射orexin-A或orexin-A受体拮抗剂SB334867,观察隔核GD敏感性神经元放电活动变化;隔核微量注射不同浓度的orexin-A,观察大鼠胃运动的变化。结果:隔核微量注射orexin-A的大鼠胃运动幅度和频率显著增加,并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0.01),微量注射SB-334867可完全阻断orexin-A对胃运动的影响。隔核微量注射orexin-A后,有36个GD-E神经元兴奋(P0.01),16个GD-I神经元抑制。Orexin-A受体拮抗剂SB334867可完全阻断orexin-A对GD敏感神经元的作用。结论:隔核注射orexin能促进大鼠胃运动,并影响胃牵张敏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