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T0901317对正常人骨骼肌细胞中FAT/CD36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5例成人骨骼肌细胞分为用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39901317(1μmol/L)作用组、T0901317(0.5μmol/L)作用组和阴性对照组,作用24h后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成人骨骼肌细胞FAT/CD3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用2^-^△△Ct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以浓度为1μmol/L的T0901317作用组和0.5μmol/L的T090131作用组和对照组样本的均数进行方差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浓度为1μmol/L的T0901317作用组和0.5μmol/L的T090131作用组成人骨骼肌细胞中FAT/CD36基因的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3.03倍和2.91倍。结论: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T0901317能够提高成人骨骼肌细胞中FAT/CD3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提示30901317有加快骨骼肌细胞内脂肪酸的堆积作用,推测IXRs激动剂T0901317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T俯neCultureofCrassulaarboreswnsYANGNai-BompInditltwojI&l)llho,TieC$bwrethe时&!toZrsw,矾W切200032)1植物名称景天树o’assZluzw性则始动M)。2材料类别成龄叶。3培养条件()MS+NAA02mg/L(单位下同)+BA2;(2)MS+NAA0.5+BA2;(3)‘MS+2,4-D4+BA0.2;(4)MS。。上述培养基均含有蔗糖3%,水解乳蛋白500mg/L,琼脂65g/L。PH5.4,光照12h、500IX,25C恒温培养。4生长与分化情况叶片经常规法灭菌后,以无菌水清洗三次,然后将叶片切成1~1.5cm见方的小块,分别接种到培养基()、(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RI对血源性脑及脑膜转移瘤动物模型转移灶的检出效果。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从左颈总动脉内接种VX2瘤细胞,A组:20%甘露醇注入5min后接种VX2瘤细胞:B组:20%甘露醇注入5min后,加入肝素再接种VX2瘤细胞;C组,对照组,单纯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周后行MRI检查。病理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平扫:A组,1只(1/6)发现脑内结节并脑膜结节样增厚,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B组,2只(2/6)为脑内多发结节,T1WI为等信号,TM为稍高信号。2只(2/6)脑膜结节样增厚。增强扫描:A组,2只(2/6)脑内见强化结节灶;直径在1.5mm-7.0mm之间。4K(4/6)脑膜线样增厚或结节样增厚强化。B组,6只(6/6)脑内见直径在1.5mm-5.0mm的高信号结节,其中5只为脑内多发结节灶;4只(4/6)脑膜线样或结节样增厚强化,左侧为主,其中2只(2/6)为双侧脑膜增厚。增强扫描A、B组问脑内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确切概率值为0.04)。C组平扫及增强扫描均未见异常信号。结论:上述方法制成的动物模型可为医学影像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加入肝素可提高瘤灶的形成几率,并证实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MRI增强检查是检出脑内及脑膜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高狗蔷薇离体培养植株再生频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狗蔷薇(Rosa canina Inermis)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大幅度提高了狗蔷薇离体培养植株再生频率。结果表明,2.0mg/L 6-BA+0.3mg/L 2,4-D的组合较为适宜,其不定芽再生率为87%,增殖率为3.0;而CPPU和2,4-D的适宜组合为1.5mg/L+0.3mg/L,其不定芽再生率高达93%,增殖率为5.0。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以MS+40g/L蔗糖+6.0g/L琼脂粉+3.5mg/L AgNO3+1.5mg/L CPPU+0.1mg/L 2,4-D+0.05mg/L GA3作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不定芽诱导率为89%,增殖率为5.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4MS+20g/L蔗糖+3.5g/L琼脂+0.3%活性碳+0.1mg/L IBA+0.1mg/L NAA,生根率为9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湖南衡阳地区白细胞介素-1B(IL-1B)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52例胃癌患者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55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C/C、忻进行测序,比较各基因型在胃癌组和胃炎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IL-1B-31T、IL-1B-511T等位基因和IL-1B-31T/T、IL-1B-511T/T基因型在胃癌组的分布频率高于胃炎组(P〈0.05),OR值分别为I.97(95%CI=1.15-3.59)、2.52(95%CI=1.45-4.39)和2.71(95%CI=1,10-6.66)、3,33(95%CI=1.14-9.73)。结论:在湖南衡阳地区IL-1B-3lT/T、IL-1B-511T/T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6.
《生态科学》2009,(4):356-356
1.标题和序号:按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按层次列标题。各级标题一律左顶格书写,题号采用1,1.1,1.1.1;2,2.1,2.1.1,…等标注形式,题号后空一字再写标题名。标题序号一般不超过3级,3级以下不设标题。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物反应器连续培养基因重组CHO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5L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乙肝重组DNA转化的CHO细胞B43株生产HBsAg。试验了细胞接种量、微载体的加入方式、培养方法(半流加培养和连续灌流名养)对细胞生长形态和HBsAg分泌的影响,初步建立了5L生物反应器的生产工艺,在5L生物反应器最适合连续灌流培养的条件是pH 7.30—7.40,Do 25~3;%,T 36.5℃,微载体6~8g/L,灌流速度5.5—7.5L,24h细胞连续培养60天,细胞密度维持在5.O×10 6~1.O×10 7/ml之间,收获细胞液的RPHA效价为l:512—1:1024.HlBsAg含量为3-5mg/I。  相似文献   

8.
猪粪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氮素转变及腐熟度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经过63d堆肥化处理后,猪粪与木屑混合堆肥及猪粪,木屑与树叶混合堆肥的T-N分别从开始的1.57%和1.78%增加到2.0%和2.11%;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均从接近于0的水平增加到3%左右;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分别增加到70%和76%;水溶性NH4-N/水溶性T-N则分别从开始52%和61%下降至堆肥结束时的30%和24%。种子发芽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加入树叶有利于猪粪的腐熟化,可使猪粪堆肥化处理所城的时间从42d缩短至35d。化学指标与种子发芽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NH4-N/水溶性T-N,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和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均与种子发芽系数呈显著相关,可作为堆肥的腐熟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糖化酶高产菌株A.nigerT21和原始菌株Aniger3.795的glaA5'上游区的序列分析证明,两者在1.5kb的区域内有9个部位的碱基不同。为考察这些碱基差异是否是引起T21glaA基因转录水平提高的原因,构建了以T21和3.795glaA基因转录调控区及A.nidulans trpC基因终止子为表达元件的E.colihph基因表达载体(pXH2和pGH1),用pXH2和pGH1分别转化A.nigerT21,对两种转化子的HmB抗性水平测定和Southern杂交分析显示,在转化子XH2C和GH1C中,pXH2和pGH1以相同拷贝数(2拷贝串联)整合到染色体DNA的相同位置上,XH2C的HmB抗性水平(3000μg/ml)为GH1C(1500μg/ml)的2倍。这一结果表明,诱变引起的调控区序列改变使T21glaA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功能水平比3.795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0.
对糖化酶高产菌株A.nigerT21和原始菌株Aniger3.795的glaA5'上游区的序列分析证明,两者在1.5kb的区域内有9个部位的碱基不同。为考察这些碱基差异是否是引起T21glaA基因转录水平提高的原因,构建了以T21和3.795glaA基因转录调控区及A.Nidulans trpC基因终止子为表达元件的E.Colihph基因表达载体(pXH2和pGH1),用pXH2和pGH1分别转化A.nigerT21,对两种转化子的HmB抗性水平测定和Southern杂交分析显示,在转化子XH2C和GH1C中,pXH2和pGH1以相同拷贝数(2拷贝串联)整合到染色体DNA的相同位置上,XH2C的HmB抗性水平(3000μg/ml)为GH1C(1500μg/ml)的2倍。这一结果表明,诱变引起的调控区序列改变使T21glaA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功能水平比3.795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17个PH结构域中的框架结构。方法 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Clustalx 1.83对17个PH结构域的一级结构进行了序列比较,同时也对Loopl,Loop2,Looβ3以及β4-β5,β5-β6之间的序列进行比较。根据N-J方法对这17个PH结构域中p1、p2、p3和d螺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β1,β2,β3,β4,β5,β6,β7,α螺旋中存在框架结构,分别是K/R-GY/WL-K/RQ,WK/R-RW/YF-L-,L/L-Y/W Y/F,GVL/I,X--V/L/T,V/TF-XX,Y/F-F,EE--WI/L--X。结论 在这17个PH结构域中存在由保守氨基酸残基构成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2.
1植物名称 松毛翠(Phyllodo cecaerulea L.Bab.)。 2材料类别 新萌发嫩茎尖。 3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MS。(1)嫩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3MS+2-Ip5.0mg·L^-1(单位下同)+NAA0.5+3%蔗糖;(2)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1/3MS+2-Ip4.5+IAA0.4+3%蔗糖;(3)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3MS+2-Ip3.5+IAA0.25+3%蔗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矢状位T1M、T2WI、T2WI/FS及DWI扫描,研究其在常规序列和DWI序列上的表现,将常规MR序列和DWI序列检出率进行比较,测量正常椎体及病变椎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R常规序列和DWI序列(b=500s/mm2)表现: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呈长T1长或等T2改变,T2WI/FS呈高信号,DWI可以呈高信号、等信号及低信号;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呈长T1长T2信号,大部分病灶T2WUFS及DWI呈高信号,少数变现为低信号;(2)MR常规序列和DWI序列(b=500s/mm2)病灶检出率的比较:T1WI、T2WI/FS及DWI序列病灶检出率均高于T2WI序列,其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T1WI、T2WI/FS及DWI序列病灶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3)ADC值比较:在DWI(b=500s/mm2)上,良性组ADC值为(2.03±0.83)×10^3mm^2/s,恶性组ADC值为(1.37±0.75)×10^-3mm^2/s,正常组ADC值为(0.36±0.21)×10^-3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良性组高于恶性组,两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较好的反映椎体的弥散特征,ADC值作为量化指标可对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可靠鉴别。  相似文献   

14.
噬菌体T7溶菌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Pbr322及含有噬菌体T7 RNA聚合酶强启动子φ10的Pbr322衍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经限制内切酶AvaⅡ+HaeⅢ切割的一段噬菌体T7 DNA片段分别克隆到Pbr322及其衍生质粒的BamHⅠ位点上。插入的DNA片段为632碱基对。该片段包括噬菌体T7基因3.5和T7 RNA聚合酶弱启动子φ3.8的全部编码序列。已知噬菌体T7基因3.5的功能为产生噬菌体T7溶菌酶,利用氯仿处理检测带有重组质粒的转化子胞内溶菌酶活力。证明两种克隆株整体细胞中,均有溶菌酶存在。用10一20%SDS-聚丙烯酰胺凝肢电泳检查噬菌体T7基因3.5蛋白带,结果表明T7基因3.5在Pbr322衍生质粒中的表达优于Pbr322。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作为麻醉镇静程度指标,探讨不同速率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用量,术中重要时点血液动力学及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根据DEX输注速率不同随机分为四组,即D1、D2、D3和D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四组均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1,10min输注完毕,继而四组分别以0.2、0.4、0.6和0.8μg·kg^-1·h^-1输注速度持续输注至冲洗腹腔。四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BIS作为麻醉深度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入室用药前(T0)、DEX负荷量输注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解除气腹后5min(T5)、拔喉罩即刻(T6)、拔喉罩后1min(T7)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拔喉罩后15rainOAA/s评分、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D2、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1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较D:组明显减少(P〈0.05)。D3、D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0比较,Tl~T2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T3~T4时D3、D4组SBP、DBP、HR降低(P〈0.05),D1、D2组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T5~T7时四组SBP、DBP、HR降低(P〈0.05);D3、D4组在T3~T4时SBP、DBP较D1、D2组明显降低(P〈O.05),D1、D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4组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较Dlq组明显延长(P〈0.05),D4组OAA/s评分较D1-3组明显降低(P〈0.05)。④D4组使用阿托品次数较D1-3组明显增多(P〈0.05),四组术中使用麻黄碱次数和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寒战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DEX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负荷剂量0.5μg·kg-1,术中持续输注速率0.4μg·kg-1·h-1可以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使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喉罩时间,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T1)和短期低温(T2)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表现为生长速度、Pn、CE、AQY、ФPSⅡ等均显著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Fv/Fm)也有所下降.两个处理相比,T1的Pn、CE、AQY降低幅度较小,但恢复速度慢;而T2降低幅度大,但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Fv/Fm和ФPSⅡ则是T1降低幅度小且恢复快;而T2降低幅度大,恢复速度也较慢.处理后T1的Chla、Chlb和Car含量均显著增加,而T2的含量则明显降低,T1、T2的Chla/b均显著下降.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Tl的色素含量多有下降趋势。T2逐渐增加,恢复3d时,含量均高于CK,而Chla/b在恢复期间没有显著变化,仍明显低于CK。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注右关托嘧啶(dexmedetomindine,Dex)对喉癌患者局麻下行气管切开时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喉癌手术拟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D组在局麻前静脉注射Dex0.5μg/kg(10min泵注完毕),c组以相同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5min后开始行局麻下气管切开。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O)、局麻开始时(T1)、切皮时(T2)、气管内麻醉时(T3)、气管切开造口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次数(RR);观察并记录患者T1~T4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手术耐受程度评分。结果:与T0相比,C组T1~T4各时点MAP和HR均升高,尤以T3~T4时明显(P〈0.05),D组T1—4时MAP下降、HR明显减慢(P〈0.05);与C组相比,D组T1~T4各时间点MAP均显著下降(P〈0.05),HR均明显减慢(P〈0.01),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术耐受程度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喉癌患者行局麻气管切开前预先静注右关托嘧啶0.5μg/kg(10min泵注完毕),可有效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并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1植物名称 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 Am.)。 2材料类别 成熟果实。 3培养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1/2MS。(1)种子无菌发芽培养基:1/2MS+6-BA0.5mg.L-1(单位下同)+IBA0.2;(2)丛芽增殖培养基:1/2MS+6-BA1.0+IBA0.2;(3)生根培养基:1/2MS+6-BA1.0+NAA0.5。  相似文献   

19.
117例医院真菌感染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佛山市南海人民医院真菌感染的分布,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该院117例真菌感染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583例送检标本中真菌检出率为3.27%(117/3583),医院内真菌感染率为2.95%(106/3583)。分离出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70/117.59.8%)、热带念珠菌次之(17/117,14.5%)、霉菌居第3位(9/117.7.69%)。药敏显示: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制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2.4%、93.3%和92.5%,咪康唑、酮康唑和益康唑敏感率较低.为52.0%、49.0%和36.0%。结论 医院内真菌感染占真菌感染绝大部分,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临床规范、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加强消毒护理工作。是预防控制真菌感染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匙叶茅膏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 匙叶茅营菜(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2材料类别 种子、根茎。 3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培养基:(1)1/2MS。分化、增殖培养基:(2)1/2MS+6-BA1.0mg·L^-1(单位下同)+NAA0.1;(3)1/2MS+6-BA1.0+NAA0.3;(4)1/2MS+6-BA3.0+NAA0.1;(5)1/2MS+6-BA3.0+NAA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