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原生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个门,在动物学中居于首屈一指的起始位置,这正是它在动物界中的重要地位。本章以常见的草履虫为代表,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加以叙述,进而概括出原生动物门的一般特征。草履虫是一个细胞的动物体,身体微小,结构简单,这是本门动物的特殊性。虽然草履虫是一个细胞,但它和其他高等动物一样,有其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生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的基本特征。这又是本门动物的复杂性。草履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恰好构成本章教材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原生动物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由于它们的核与细胞质之间存在有明显的核膜,因此这类动物应归属于真核动物。除生活在海洋的放射虫和有孔虫等,原生动物在形态上虽然是一个体形微小(一般在300微米以下)的单细胞动物,但它们又区别于高等动物的体细胞,而是一个完整的,能够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它们除具有一般细胞共有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外,还具有一般多细胞动物的运动,消化、呼吸、排泄、生殖和感应性等生理功能。因此,原生动物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奇特的单细胞动物。  相似文献   

3.
原生动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Margulis(1974)提出生物起源和演化五界分类系统以来,有人认为原生动物(protozoans)已不再是无脊椎动物中的1个门,而上升为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中的1个亚界,即原生动物亚界.它包括7个门,即肉鞭门、盘蜷门、顶复门、微孢子门、囊孢子门、粘体门和纤毛门。事实上,原生动物的超微结构、生命周期、生活方式和进化历程的多样性,远远高于其他所有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原生动物有6个功能类群,即光合作用者、食藻者、腐养者、食菌——碎屑者、食肉者和无选择性的杂食者:原生动物和它所划定的范畴不是一个单系的,或同系的分类单元.它更多的是并系的,甚至是多系的集合群:因此,即使是1个界也难以容纳原生动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扁盘动物门(PHYLUM PLACOZOA)是1971年西德著名原生动物学家Grell教授建立的新门,目前此门仅有一个种,这个种的形状、大小、运动方式,与单细胞原生动物的变形虫Amoeba非常相似,但通过组织学研究,这个变形虫竟是多细胞动物,因此又称多细胞变形虫。1981年7—8月作者在圣胡安岛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来德海洋研究室,与Grell教授同在一个研究室工作,有幸看到了他从西德带来的活标本。下面将扁盘动物作一简介,供同志们在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脊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除脊椎动物以外所有动物类群的总称,不是一个自然的类群(Barnesetal.,1988;Ruppert&Barnes,1994)。无脊椎动物的门类繁多,即使不算原生动物(原生生物界中的1个亚界,或根据有的分类系统它涉及3个界),亦大约有35个门之多,而脊椎动物只是脊索动物门中的1个亚门(Song&Zhou,2002)。无脊椎动物的现生种类,已知约为120万种,远远多于只有约4.8万多种的脊椎动物。更因为它们的形态极其多样,故其生殖和发育的模式自然远比我们在脊椎动物所见到的为多。从低等到高等,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在细胞数目(单细胞到多细胞,在这里我们把…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将一小撮溶于水的土壤置于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视野内便会出现一些形状不同、活动各异的微小动物,它们就是生活于土壤中的单细胞动物——土壤原生动物。在原生动物门中,除寄生性的孢子虫亚门外,其他三个亚门(鞭毛亚门、肉足亚门和纤毛亚门)都有在土壤中生活的种类(表1)。其数  相似文献   

7.
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又称草履虫、大草履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较典型的单细胞动物。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和培养,不仅生物学教学中以它做代表动物,也用作一种研究模型,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揭示生命的一些基本规律中显示出极大的科学价值。尽管草履虫很容易采集到,但培养和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多安排在初冬季节,此时室外温度一般在10℃左右,天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密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必须提前进行人工培养。  相似文献   

8.
原生动物分类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新柏 《动物学杂志》1991,26(3):38-51,8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身体微小,结构比一般细胞复杂。因此对它们的观察和新种新类的发现并非如对后生动物那样容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对原生动物的结构和亲缘关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对旧分类的修正。自60年代至今,除一些权威作者个人的专著也在修正外(如Kudo 1966,Corliss 1979),国际性的集体参与的修正已有三次。至最近一次(1985)的修正,使现行的分类与60年代的相比,已面貌全非。动物学工作者对  相似文献   

9.
原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对水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生动物和水细菌关系密切 ,Sanders等[1] 指出无论在淡水或海洋生态系统中 ,细菌和鞭毛虫的数量有着较为稳定的比例 (约 10 0 0∶1)。由于细菌细胞富含N和P ,原生动物通过对细菌的捕食作用成为重要的无机盐再生者 ,因而在水体的物质循环中占据重要地位[2 ] 。原生动物是水细菌数量的主要调节者 ,它沟通了细菌与后生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原生动物中的三大类 :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都有一些专门吃细菌的种类 ,如波豆虫属 (Bodo)、屋滴虫属 (Oikomonas)、鼻吻滴虫属 (Rhynchomonas)、领鞭毛虫类 (Choa…  相似文献   

10.
在种类繁多的原生动物中,有两属的种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肌肉及其他器官,并能传染给人,即所谓人畜共患(或动物源性)寄生虫。最典型的是弓形体属(Toxoplasma)的刚地弓形体(T.gondii),血清学检查表明,人群感染该虫相当普遍;另一属就是目前人们仍不太熟悉的宿主特异性很高的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其中人肉孢子虫(S.hominis)和人猪肉孢子虫(S.suihominis)较为重要。在分类上这些寄生原虫均被列为孢子纲(Class Sporozoa)的艾美球虫亚目(Suborder Eimeriina)。弓形体(Toxoplasma)弓形体是动物界中较典型的人畜共患寄生虫。60年代末至70年代…  相似文献   

11.
伸缩泡     
淡水原生动物的伸缩泡能排出不断渗入细胞的水份,以保持细胞内的水盐平衡。海洋的和寄生的原生动物,由于它们和生活的环境是等渗的,一般都没有伸缩泡。某些淡水藻类的游动孢子也有伸缩泡。在多细胞动物中,只有某些淡水海绵的领细胞和变形细胞有伸缩泡(图8),这可能反映了海绵的原始性。一般形态伸缩泡的直径一般都在数至数十微米之间,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草履虫(Paramecium)和四膜虫(Tetrahymena)等都是观察伸缩泡的好材料。衣藻(Chlamydomonas)和眼虫(Euglena)的伸缩泡也容易观察。但是衣藻伸缩泡较小,必须用高倍镜才能看清。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伸缩泡,或在介质中加入少许墨汁,都能看得很清楚。悬滴法也是观察活细胞伸缩泡  相似文献   

12.
赵汉雄 《化石》2002,(2):7-9
50年代读的是前苏联教科书 :《动物学教程》 ,每章都以“起源和系统演化”作结 :海绵动物起源于领鞭毛虫 ;腔肠动物起源于团藻虫 ;涡虫起源于原始多核纤毛虫等等。后生动物可由多途径、多发生、多系统的起源论在“寒武纪大爆炸”(Clould,1948)的事实面前肯定撞墙。因为没有1种理论(或机制)能指挥原生动物中的各路诸侯同时冲出底线 ,而且1个比1个跑得更远!寒武爆炸的基本事实是 :多细胞动物化石在5 6亿年前首见 ;到寒武纪起界(放射测定为前5 45亿年)的“小壳化石”中已鉴定出包括节肢动物在内共8个无脊椎动物门…  相似文献   

13.
原生动物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最大的多核变形虫约有2毫米,最小的海产纤毛虫只有1-1.5微米,一般都在50-100微米左右。种类多、分布广,约有3万多种,除一部分寄生生活外,大多生活于水体中营自由生活,与水体中的其他水生生物一起组成水生生物系统。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和其他污染物不断进入水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强大压力。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越来越发现原生动物在水体自净,水体生物监测中占有重要位置。原生动物在水体自净和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天然水体受到污染以后,由于自然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作用,水体会得到净化,生  相似文献   

14.
法尔根氏核酸反应法(Feulgen reaction)是—种试验细胞核中含有胸腺核酸(Thymo-nucleic acid)的方法。这个方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物科学的领域里;不少种类动植物的细胞核,可以经过这个反应显出鲜艳的紫红色,在原生动物中,有人采用这个方法来研究草履虫和(?)体虫(Trypanosoma)的核分裂。原生动物在休眠状态的包壳时期和孢子时期,在细胞质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很坚固的包壳,有了这层包壳,在制作标本时,能阻挡染料的透入,所以一般的染色法,不能把包壳里面的结构染上颜色。如果应用法尔根氏核酸反应,就能透过包壳,把壳内的细胞核,照样起着反应,现出它的结构。像草履虫一类的包壳,疟原虫一类的胶孢子虫(寄生在鱼类肌肉内的原生动物,致鱼类在体外的患处形成肿瘤)的孢子,就能应用这种方法。但变形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则不起反应,就不能显出核的结构了.  相似文献   

15.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1个门。按新的分类系统,本门分三叶虫亚门(已灭绝)、螯肢亚门、甲壳亚门、六足亚门和多足亚门等5亚门。六足亚门相当于以前分类系统中的昆虫纲(广义的), 是最重要的一类节肢动物;此亚门分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狭义的)等4纲;昆虫纲分3亚纲30目,包括了前昆虫纲“有翅亚纲”中的各目。为便于读者了解新、旧系统的异同,文中列举前人的代表性系统加以对照。同时,对学术界关于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的一些新观点予以必要的说明,对现时流行的“泛节肢动物”、“泛甲壳动物”等概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鱼类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孢子虫(Microspora)是一类古老的细胞内专性寄生微生物,寄主范围涉及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广泛宿主,是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昆虫、甲壳类、鱼类、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的病原体。自1857年Nageli首次发现家蚕微粒子病病原生物Nosema bombycis后,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免疫缺陷患者体内微孢子虫的发现,更加引起了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生物学特征概括如下:营细胞内专性寄生;具单细胞孢子,孢子内含1-2个核,或简或繁的挤出器,不含线粒体,原始的高尔基 体,似原核生物的核糖体。    相似文献   

17.
王丽娜  余正  田野  张文静  杨军 《生态学报》2015,35(18):6183-6188
瘤棘砂壳虫是东亚特有的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与珠江中下游以及福建地区的湖泊和水库,作为水生态系统的捕食者,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18S rRNA基因PCR扩增和克隆文库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从基因水平研究瘤棘砂壳虫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46条序列在97%相似度水平含有11类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操作分类单元),其中包括轮虫6个,桡足类5个,说明瘤棘砂壳虫的捕食类群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同时也证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以多细胞的后生动物为食。此外,通过克隆文库测序技术分析原生动物的食物组成比例,不仅是一种方便、高效、快速,重复性高的方法,同时也为分析原生动物的生态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分离草履虫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也是实验生物学的重要材料。实验过程中一般都要有原种检出 (从其他原生动物中分离出草履虫 )或种间检出 (将不同种的草履虫分开 ) ,这些过程无疑都涉及草履虫的分离。但迄今为止 ,仍未有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方法 ,作者在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对比 ,总结出一种新的方法。1 原理与其他原生动物比较 ,草履虫对牛肉汁的敏感性要大得多 ,而且较其他培养液 ,牛肉汁较为澄清 ,易于观察到液体中的草履虫 ,因此可利用牛肉汁分离草履虫。单纯的使用牛肉汁 ,分离速度较慢 ,分离时间过长则会引发原液干涸和其他原生动…  相似文献   

19.
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和振武,许人和(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新乡453002)腔肠动物(Coelenterata)是动物界中真后生动物(Eumetazoa)的开始,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腔肠动物约有10000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淡水生活的种类只有...  相似文献   

20.
曳鳃动物全部海生,蠕虫状。虽然个体小、种数少、罕见稀有,但在动物界仍占一门之地。自1754年报道第一个曳鳃动物以来,人们就对这区区小虫的身世进行争论,迄今已逾二百年。一般外形典型的曳鳃动物,大多可分为翻吻、腹部和尾三个部分(区)(图1)。翻吻,位于虫体前端,可伸缩,口位于其前,咽内具多排环状排列的咽齿。在翻吻外壁有许多纵排的小圆锥形杯状乳突。翻吻有取食小型蠕虫和在泥沙中钻穴的功用;腹部,圆柱形,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