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及影响。方法 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服务文化理念,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服务标准及实施方法。结果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健康教育覆盖率及合格率,增进护患感情。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能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护理安全,能扩大医院的知名度, 提升护理服务的品牌。  相似文献   

2.
??????? 目的 探索与实践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新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 引用追踪方法学从患者角度及检查者角度对临床护理质量与管理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300例的个案追踪和15例的系统追踪发现,从患者的原话出发可真实了解其就医体验和质量安全问题,由此进行的整改让护理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结论 追踪方法学的有效运用将促进护理管理创新及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医院护理单元工作质量绩效考核的评价项目,为实际的考核提供评价量表。 方法 根据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工作质量绩效评估量表的各项目并编制护士工作情况的自评问卷,通过对10所医院6个专业共602名护士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构成因子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 医院护理单元工作质量绩效评估量表由5个因子41个子项目构成,各因子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36、0.885、0.855、0.769和0.787,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为0.974,量表总体效度为0.974,专家内容效度为0.818。结论 护理单元工作质量绩效评估量表各因子的构成科学、合理,对有效地评价护理单元的绩效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与量化绩效考核对手术室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2月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实施量化绩效考核,与2011年1—12月感染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采取量化绩效考核之后,手术室感染率由1.46%下降到0.70%P=0.001)。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绩效考核量化其工作内容,能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降低手术室感染率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以人文本”管理理念指导产科管理对护理质量持续性提高的促进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半年收治的120例产妇为调查对象,分别归于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同时随机选取本科室40名护理人员,对比分析实施前后职业工作紧张和职业倦怠情况、护理管理态度以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实施“以人为本”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学习主动性、护理管理理解、护理管理接受、护理管理态度、护理工作价值观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管理(P<0.05)。结论 “以人为本”管理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和职业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实施前馈控制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在ICU病区建立质量控制架构(三级质控网),采用前馈质控方法,对ICU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结果 实施前馈质控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教学质量、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馈控制方法整体上提高了ICU风险管理能力、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肿瘤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12月我院肿瘤科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2012年1月-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120例肿瘤科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感、满足感、尊重感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服务热情主动、病区管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北京市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情况,从行为主体视角探究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提出促进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措施。方法 对北京市6所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立意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023份,收回1021份,有效问卷998份,问卷回收率为99.80%,有效回收率97.75%。对优质护理的知晓率为99.60%,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率为89.09%。护理人员离职的四大原因:收入过低、优质护理服务造成压力过大、不受尊重、优质护理服务造成任务过重;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障碍:护理服务价格过低、人力不足、观念落后(重医轻护)、投入不足;促进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措施:加大投入、增加护理编制、观念转变(医护并举)、理顺护理服务价格体系。结论 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有较高的认知度,有利于优质护理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垂直化管理仍需要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精益管理应用于微创手术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530例入住我院行微创治疗的患者作为管理前组,同时应用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400例同类患者作为管理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管理后组明显优于管理后前组(P <0.05)。结论 精益管理有效改善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提高了微创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减少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现状,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个人深入访谈法与定性分析法。结果 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完成了从个别试点到全面铺开,从形式要求到内涵建设的转变,取得患者、医生、医院、社会、政府多方满意的实效。但面临队伍不稳定,离职率逐年上升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1)护理服务价格体系调整滞后;(2)护理人员不足;(3)护理人员的职业前途不清晰;(4)职称晋升与医生平台相同;(5)待遇分配体系中护理人员没有更多的话语权。对策建议包括(1)理顺护理服务价格,采取按护理项目收费模式;(2)人员编制逐渐向护理人员倾斜;(3)分管理型、教学型、临床型、专科型和科研型五类护理专家,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4)制定过渡性的、独立的护理人员职称晋升与评定标准;(5)创造条件赋予护理人员更多话语权,提高分配体系中护理人员分配额度。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推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公立医院的重要抓手,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成绩和问题并存,有必要较深入地了解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的现状、问题并分析原因、探讨对策,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性可能导致道德风险的存在,由此可能引发护患冲突,影响医院的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对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管理部门与护理人员之间和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博弈分析,找出了两种关系下博弈双方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护理部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α=D/Eβ=(EB)/E,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是γ=T/Uδ=(UR)/U。为持续维持护理管理中稳定均衡的博弈关系,医院应该采取措施加强道德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并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政府主导人力资源的配置改革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黄滨  魏彩兰  韦海楼 《蛇志》2014,(3):356-358
目的:评价护士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在基层医院的构建及应用效果,为基层综合医院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护理部宏观指导下确立绩效考核指标,成立科室绩效考核小组。选择我院外一科护理人员作为考评对象,从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安全、培训考核、病人满意度等5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采用日常工作中随时考评和月底通报公布综合考评相结合,并以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月绩效工资分配。结果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能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改善整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发挥护理人力资源最大效应,促进护理管理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与目前我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适应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方法 文献评阅法、非参与式观察、Delphi法、关键人物访谈法。结果 构建出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卫生经济学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结论 (1)指标体系为医院内外部相关部门考核项目实施的绩效提供可操作性的模版;(2)指标体系展现了示范工程的经济学意义,为有关部门总结、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 758 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1 995例)和观察组(1 764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西药费用、辅助诊断费、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西药费用、辅助诊断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00 1), 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及辅助诊断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工作方式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护士长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每天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主要针对新病人、危重症病人、临出院病人。结果 实验组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马霞 《蛇志》2013,25(3)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对临床岗位津贴、临床护士分级、出勤率、护理质量考核、夜班数及附加分几个方面进行绩效考核.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专业水平及病人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绩效考核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结构,为建立完善、有效的护理人员考核体系提供思路。 方法 检索中文数据库中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论文,对其进行描述性和半定量分析。 结果 我国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经历了从经验性介绍到应用性研究的过程,研究方法逐渐由描述性向方法学研究发展。结论 目前国内关于护理人员考核体系的种类较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考核结果在全国范围内缺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以疗效为中介变量研究工作环境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50名基层中医院医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证明了医生感知“中医药服务疗效”在工作环境和医生感知病人满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中介效应占两者间总效应的21.1%,而医生感知“工作环境”满意度和感知“中医药服务疗效”满意度均较低。结论 工作环境通过疗效对病人满意度产生影响,要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疗效,提高病人满意度,可通过提高医生的工作环境满意度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综合ICU护理岗位的工作信息,明确ICU护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为ICU护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 采用O*NET工作分析系统中的工作情境、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三套问卷对125名ICU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情景、技能、能力三问卷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3分,其中,人际关系、基本技能和认知能力分别是三问卷得分最高的维度。结论 应制定符合ICU护理岗位特征的工作说明书,以确保选拔出的ICU护理人员符合岗位要求,进而提高医院及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病人分级护理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病人分级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12月,对6家三甲医院主管临床护理的管理者进行分级护理方面的调研,对6家三甲医院的病人进行病人分级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职业、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护理等级的护理服务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04%的病人暂时尚无分级护理服务需求。在7 911名有分级护理服务需求的病人中,97.5%的病人希望有基本治疗服务,95.9%的病人希望有病情观察服务,95.7%的病人希望有健康教育服务,87.5%的病人希望有清洁服务,36.8%的病人希望有帮助活动服务,26.1%的病人希望有饮食指导服务,22.7%的病人希望有帮助排泄服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与文化程度有关(r=0.288,P<0.01),年龄和病人自理能力有关(r=0.266,P <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理能力、护理等级是分级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自理能力越差,护理等级越高,病人分级护理服务需求度越高。社会与政府应当重视病人的分级护理,明确等级划分标准,规范分级护理服务内容,加强分级护理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