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和分析1993~2012年19年间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北京地区老年高血压防治中靶器官的保护和并发症的减少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12年19年间住院死亡的2866例1〉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病历采集,收集性别、年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等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分期和危险程度将病人分组。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各组病人的死亡原因。结果:①按疾病:与死亡相关性最高的疾病为心脏病1294例(45.15%),脑卒中985例(34.37%),肾功能衰竭340例(11.88%),感染性疾病131例(4.58%),恶性肿瘤116例(4.06%),心脏病是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②按性别:男性占老年高血压死亡的53.31%,女性占46.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脏病(男性46.73%比女性43.35%]和脑卒中(男性37.04%比女性31.32%)均占据高血压死亡原因构成比的前两位;③按年龄:9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43.02%)、肾功能衰竭(20.54%)和感染(6.59%)死亡的比例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因脑卒中死亡的比率低于60—69岁组(38.71%)和70~79岁组(33.37%)。因恶性肿瘤死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70~79岁组最高(4.80%);④按高血压分期和危险程度:I.Ⅱ期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49.70%)和恶性肿瘤(7.55%)死亡的比例高于Ⅲ期高血压患者(分别为43.78%和2.99%),而Ⅲ期高血压患者因脑卒中(35.84%)和肾功能衰竭(12.79%)死亡的比例高于I.Ⅱ期高血压患者(分别为29.45%和8.76%)。高危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心脏病(38.15%)死亡的比例低于其他三组(低危组51.05%、中危组47.64%和极高危组47.38%),而其因肾功能衰竭(19.54%)死亡的比例则高于其他三组(低危组1.63%、中危组3.07%和极高危组11.69%),但中危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脑卒中死亡的比例最高(42.69%)。结论:男性患者、60~79岁患者在老年高血压的根本死亡原因中所占的比率较高。不同的高血压分期和危险分层对根本死亡原因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骨科住院患者死亡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史分析方法,对我院2002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骨科住院患者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此期间共发生死亡病例27例。死亡的原因分别是:呼吸系统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多器官衰竭以及出血性休克。结论:年龄在70-80岁之间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死亡率最高,属于高危人群;手术的治疗干预并没有提高患者的死亡率;患者的死亡时间并没有在特定的时间段出现高值。肺栓塞是导致骨科病人死亡的高危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骨科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王大成 《蛇志》1997,9(2):50-51
总结了32例老年脑卒中合并多器官衰竭临床特点.认为脑卒中合并多器官衰竭是患者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特点:1.病前患多种慢性疾病.脑卒中发作导致或加重器官功能减退;2.各器官衰竭发生率依次是心、肺、肾、胃肠道.3个脏器以上衰竭死亡率较高,尤其肾功能衰竭可作为预后不良指标;3.病情进展较缓慢,且老年多器官衰竭发生率与其原患疾病相关,所以具有一定可测性,提出前瞻性评价各脏器功能.加强监测各重要器官功能变化,早期识别多器官衰竭,加强重要器官保护和支持,减少医源性损伤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骨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研究其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患病情况、置入假体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情况进行回归分析,明确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入组200例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患者5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超过65岁、吸烟与否、疾病类型、麻醉方式、有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脑梗死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进一步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5岁、吸烟、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为全麻、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65岁、吸烟、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为全麻、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的骨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更易发生脑梗死,对有上述特点患者应密切注意预后情况,给予精细的护理措施,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徐萍 《蛇志》2002,14(1):57-5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循环动脉压升高。长期高血压可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造成患者的病残或死亡。为观察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的降压反应 ,本文将我院近 5年来门诊、急诊及住院的 1 0 1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 WHO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 2 1 .3 k Pa或舒张压≥ 1 2 .6 6 k Pa。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 0 1例 ,其中男 44例 ,女 5 7例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79岁 ,平均 5 8.5岁 ;高血压病史 1~ 3 8年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年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发心力衰竭(CHF)后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E)的关系,探讨年龄和CHF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的预测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岁高血压患者的19996例病历资料(男性13229例,女性6767例,平均年龄74.21±7.52),以10岁为界60~69岁、70~79岁、80~89岁和≥90岁划分年龄段,以69、79和89岁为分界点,分别分析各年龄段及各分界年龄上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因CHF并发MODSE的发生率。结果:①所有CHF患者中MODSE的发生率较非CHF患者升高(7.43%vs3.05%,χ2195.15,说明CHF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MODSE的重要影响因素;②60~69岁、70~79,80~89岁和≥90岁发生CHF的比例分别10.60%vs18.88%vs30.11%vs60.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年龄段发生MODSE分别为1.68%vs7.06%vs17.08%vs25.47%,P<0.05,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患者中CHF的发生率与CHF中MODSE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696(P<0.01);年龄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HF的发生率以及年龄与CHF中MODSE发生率亦呈正相关r=0.987(P<0.01)。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对CHF与MODSE的发生率进行偏相关分析表明r=-0.776(P>0.05),说明年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CHF后出现MODSE的重要影响因素,且69岁以上各分界年龄上下之间差异最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与CHF诱发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MODSE具有一定的早期预测值,69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如合并CHF是发生MODSE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一例全身大面积机械性损伤致死及由之所致的多系统器官衰竭死亡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行详细认真的尸体检验与死因鉴定。结果:本案尸检、临床所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已证实伤者因钝性暴力作用于全身软组织致使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讨论:在整个病程中多器官系统的功能衰竭并非各自独立分别发生,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甚至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结果,这在本例的临床病历资料中已充分体现。因此,在进行机械性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区分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和挤压综合症的鉴别问题。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循环系统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最为多见,且心血管病的致死率较高。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就对食用膳食纤维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对膳食纤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陈国英 《蛇志》2002,14(2):45-47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据我国 1 991年的调查显示 ,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1 1 .88% ,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 1亿 [1 ]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发病的主要因素 ,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将会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我院自 1 999年 4月在门诊实施每周三上午义务测量血压的便民措施以来 ,平均能为 98人次测量血压 ,其中许多高血压患者能定时来门诊测量血压 ,我们也从中发现一部分未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 ,同时也了解到许多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之甚少 ,疏于防范 ,致使血压反复升高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及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52例和撤机困难组28例,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59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分析撤机困难的原因及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撤机困难组年龄、心功能不全比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比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比例、肝功能不全比例、肾功能不全比例、血尿素氮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显著长于撤机成功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5)。死亡组年龄、合并糖尿病比例、心功能不全比例、MODS比例、VAP比例、肝功能不全比例、肾功能不全比例、血尿素氮显著高于存活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MODS、VAP、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是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治疗期间发生脏器功能不全或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气管切开时间较长、营养状态较差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年龄、合并糖尿病、MODS、VAP、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是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之,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全球工业国家人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例如在美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当中有四分之三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引起的,即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则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另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和肝脏疾病等也被认为是高胆固醇所引起的,因此降低胆固醇水平直接关系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益生菌的主要功能除了具有改善肠道内环境、免疫增强作用和抗肿瘤作用,许多体内及体外研究表明益生菌也具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的铁超载,导致循环中游离铁的含量过高;过多的游离铁沉积于机体组织器官细胞内,通过生成羟基自由基加速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促进细胞线粒体破坏等方式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从而引起一系列躯体疾病。研究表明,铁死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心力衰竭等。本文阐述了铁死亡概念、生化特征、调控机制,以及铁死亡对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的影响,旨在介绍铁死亡这一新形式的细胞死亡方式,并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假性高血压(Pseudohypertension,PHT)是指普通袖带测压法所测血压值高于动脉穿刺直接测得的血压值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假性高血压在老年人、动脉硬化、肾功不全及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多见。目前国内外有限的研究显示假性高血压发病率1.7%-50%。在临床治疗中如不能准确识别假性高血压而对患者行过度降压治疗,将会造成严重的灌注不足事件如中风,甚至死亡。因此,假性高血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其诊断标准、产生机制、流行病学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真菌血症和播散性真菌病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感染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器官损伤、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达40%~60%[3],是急诊科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标本微生物培养检出真菌的菌种构成特征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有助于临床医生评估患者病情,更合理地选用敏感抗真菌药,提高抗感染成功率,改善预后。课题组在西北一区域性中心医院的急诊科开展单中心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分析2018全年急诊科患者标本  相似文献   

15.
刘淑娥 《蛇志》2006,18(1):61-61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死亡率较高,已成为我国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因此,做好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收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人下肢动脉痛变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干部二病房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病变的住院患者181例.全部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按照动脉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斑块组、狭窄组(≥50%)和闭塞组.收集其性别、年龄、血脂、空腹血糖(FBG)、纤维蛋白原(FIB)、高血压、脑卒中及吸烟史等信息.比较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危险因素采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1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下肢坏疽、侧支循环、死亡.结果:①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FBG、血脂异常、性别比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合并率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间高血压痛程、高血压合并率、吸烟时间、吸烟率、HDL-C、FIB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高血压、纤维蛋白原与老年LEAD的发生成正相关(P<0.05),HDL-C与LEAD成负相关(P<0.05).④经过16个月随访,三组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LEAD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且常有较高的吸烟率、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血脂异常的合并率.TG、FIB水平增高及合并高血压痛其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更重,是加剧下肢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HDL-C时LEAD具有保护作用.经过16个月随访,老年LEA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与血管狭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24例,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4.5%(12/534),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80~91岁,平均年龄83.7岁.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分支多处狭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例,采用欧洲心脏病风险评分,4-6分16例,6-8分6例,8分以上2例.手术方式均采用OPCAB,其中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20例.同期3例行左室室壁瘤折叠术.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搭桥1-4支/人,共58支,平均每人2.4支.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共4例,占16.7%,其中出现呼吸功能衰竭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一过性意识障碍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6-48月,平均28.4月.随访期内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余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缓解,心功能NYHA分级恢复为Ⅰ-Ⅱ级.平均住院11d.结论:采用OPCAB治疗80岁以上冠心痛患者,手术安全,疗效确切.尽量减少手术时间,选择主要血管再血管化及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曲颖  张纯利  胡文娟  段晨阳  何瑞 《生物磁学》2013,(25):4868-4873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心力衰竭常见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老年心力衰竭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老年特别是高龄老年(〉80岁)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我院专职人员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记录所选病例相关的数据:一般临床资料、基础心脏疾病、诱发因素、伴随疾病、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验检查情况、药物治疗具体种类、转归情况等;根据年龄分为3组:246例60—69岁组,平均年龄(64.28±3.0)2V;215例70-79岁组,平均年龄(74.19±2.85)岁;71例〉80岁组,平均年龄(84±3.34)岁。运用计算机软件Excel建立老年心衰患者资料数据库,SPSS13.0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随着年龄增加,心衰典型的临床表现减少,特别是高龄心衰患者,其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心力衰竭程度较重,容易在短期内出现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2)高龄老年人心衰以冠心病、高血压病为主要病因,随年龄增加,多病因心衰比例在上升;3)我院高龄老年人心衰的治疗以利尿剂、洋地黄类、硝酸醋类药物为主。结论:高龄老年人心力衰竭具有明确病因、程度重,症状不典型,具有严重并发症,治疗相对规范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冠心病诞生于20世纪初,在这短短的百年间,它就已经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和头号杀手。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心脏病患者将增加2 600万人,并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我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占死亡人数的41%,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300万,平均每分钟约死亡5人。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冠心病高发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发病率节节攀升,给我国的冠心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调查抑郁和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的冠心病问的共患情况.方法:通过对医院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抗抑郁药的使用频率及搭配情况,从中找出患者的用药规律.结果:分析表明,舍曲林是治疗该类患者最优的抗抑郁药之一.抑郁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具有潜在的危害性.结论:心血管疾病可以引起或加重抑郁,两者问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