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摘要 目的:调查研究杭州地区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分析发病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杭州市中青年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剔除体检信息不全及超声成像不满意者,共1920例纳入此次研究。设计结构化问卷收集体检人群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资料。计算杭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分析甲状腺结节发病影响因素。结果:1920例杭州市中青年健康体检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632例(32.92%)。甲状腺结节发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甲状腺结节组和非甲状腺结节组在性别、婚姻状况、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睡眠、体质指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睡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甲状腺结节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杭州市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筛查力度,提高健康素养,改变生活方式,降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将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体检人员5270例纳入研究,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和体检人群基线资料的关系,分析甲状腺结节多普勒超声特征。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27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1.86%(2733/5270),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2.83%(2355/4458),高于男性的46.55%(378/812),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0.05)。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以低回声以及结节直径<2 cm为主(均P<0.05),但是结节数目以及病变部位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甲状腺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健康体检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于不吸烟、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无高血压及无糖尿病的健康体检人员(均P<0.05),而不同民族、受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是否饮酒的健康体检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年龄、吸烟、甲状腺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均是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征以低回声以及结节直径≤2 cm为主,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甲状腺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及糖尿病,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人群中经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对2014年3-4月间所有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群体,无论其是否有甲状腺疾病拟或是体检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结果:本研究期间共有1045例受检者完成甲状腺超声检查,经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者573例,总患病率54.83%。不同年龄阶段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不同,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P0.01)。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亦不同(男49.8%vs女5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表现为单一结节者233例(40.66%),多发结节者340例(59.34%),不同性别间结节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92例(16.06%)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其中诊断为恶性者28例,占所有结节患者的4.89%。超声检查边界欠清晰、钙化在恶性结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非选择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女性,不同性别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特点有所差异,结节钙化、边界欠清晰等超声特点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自我院体检者1200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健康管理理念,观察患者的体检结果与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200名体检者,前5位疾病检出率分别为脂肪肝、高脂血症、甲状腺结节、前列腺肥大或增生与骨量减少;在前5位高发疾病中,男女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普及率为100%,体检对象对自身健康状况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2.92%,体检对象的护理满意率为92.58%。结论: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健康管理理念,实现了疾病的及早发现与治疗,降低了疾病患病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体检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46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体检者按年龄分为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及≥70岁组。所有体检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分析体检者心电图异常检出情况,比较体检者年龄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 67例体检者的心电图异常总检出率为14.44%,其中30岁组与30~39岁组的心电图异常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0岁体检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以及≥70岁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者年龄与异常心电图存在一定的关联,40岁以上人群应对健康体检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助于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8例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8例予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22.18±6.23)min、出血量(73.69±5.47)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65.87±21.06)IU/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2.96±7.03)m IU/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出现并发症6例(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手术创伤性较小,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范围,为临床手术治疗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确诊且进行手术的52例双侧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术式分为次全切除组(24例)和近全/全切除组(28例)。术后通过病理检查观察其合并甲状腺癌的情况,临床观察其是否出现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损伤)情况,并随访患者甲状腺结节和(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复发情况。结果:次全切除组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为4.2%(1/24),近全/全切除组检出率为7.1%(2/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发生率分别为4.2%(1/24)、3.6%(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分别为4.2%(1/24)、7.1%(2/2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05)。近全/全切除组患者术后无甲状腺结节和(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次全切除组患者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20.8%(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结论:甲状腺近全/全切除术比次全切除术更能减少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4 年我校在校教职工体检结果。方法:2200 例于本校2014 年10 月-2014 年11 月期间参加体检的教职工进 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分析体检结果并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检出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200 例在 校教职工体检结果发现1203 例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为54.68%,检出率最高的前十种疾病分别为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高 尿酸血症、糖尿病、心电图异常、肾结石、甲状腺结节、胆结石、胆囊息肉;体检检出率前十的疾病中,男性受检者高脂血症、脂肪 肝、肾结石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受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受检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血 症、糖尿病、心电图异常、胆结石检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教职工健康体检检查结果异常率较高,检出 病种多,且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金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有效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的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G、TG-Ab水平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癌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6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对三组观察对象TG、TG-A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健康组患者TG阳性率分别为6.67%、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G-Ab阳性率则分别为8.33%和1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癌组患者TG、TG-Ab阳性率分别为33.33%、40.0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其中结节液化型TG阳性率、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节液化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者TG阳性率、TG-Ab阳性率明显高于颈部淋巴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结节癌灶与多结节癌灶在TG阳性率、TG-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G、TG-Ab阳性率测定的方法对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确诊是比较可靠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US-FNA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60例已做过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入院后先行常规超声(US)检查后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US-FNAB)通过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诊断结果:符合率及诊断结果:符合率与结节大小的关系,评价US-FNAB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诊断出恶性结节4例,良性结节33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出恶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40例。US组中,15例误诊,8例漏诊中,诊断符合率为61.7%。US-FNAB组中,4例误诊,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80.0%。经统计学分析,US-FNAB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US组(P0.05),US组与US-FNAB组在各结节直径的患者分布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结节直径的患者分布上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US-FNAB组中,随着结节直径增大,诊断符合率略有降低。对直径10mm的甲状腺结节诊断率达100%。结论:US-FNB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诊断准确性受结节大小影响较小,对直径较小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其超声显像结果与病理资料,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80例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9.64%(111/280),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level,PSA)水平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4.17%(82/240),根据PSA分为5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7.90%(94/248),根据前列腺体积分为2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似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员脂肪肝超声诊断结果,分析患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我院体检科接受体检的人员1078例,应用超声对脂肪肝进行筛查,统计受检者脂肪肝超声诊断结果,分析脂肪肝发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发病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1078例受检者中发现脂肪肝158例,占14.66%,其中女性43例,检出率为9.31%,男性115例,检出率为18.67%,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受检者和女性受检者46~5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段男性、女性受检者脂肪肝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体质指数(BMI)≥28 kg/m2、糖尿病、胆石症、总胆固醇(TC)升高、总甘油三酯(TG)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谷草转氨酶(ALT)和(或)谷丙转氨酶(AST)升高均为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健康体检人员脂肪肝检出率为14.66%,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且46~5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饮酒、BMI≥28 kg/m2、糖尿病、胆石症、TC升高、TG升高、LDL-C升高、ALT和(或)AST升高均为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甲状腺病变术前超声声像图与术后病理间的对照,分析结节单发或多发在鉴别伴钙化甲状腺病变良恶性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1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术前超声声像图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前超声探及甲状腺单发结节伴钙化其术后病理恶性比例显著高于多发结节伴钙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结节伴钙化其术后病理恶性比例显著高于多发结节不伴钙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声探及甲状腺单发结节伴钙化其术后病理恶性比例较高,应积极手术治疗,多发结节伴钙化因其术后病理恶性病理较低,不宜作为手术治疗甲状腺病变的绝对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CT和超声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03月期间入住我院诊治的284例患者(318个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分别对其进行CT检查与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在良性结节检查中,超声在囊性与钙化方面的检出率高出CT,两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CT在甲状腺包膜方面的显示优于超声,但是,在发现微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内的钙化与囊变方面则逊色与超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相关临床因素、超声特征与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因甲状腺结节就诊,并进行超声引导下FNAB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FNAB细胞学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和比较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临床症状、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和TRAb)水平,超声检查所发现的结节数量、性状、前后径与横径比(AP/TR)、回声类型、钙化类型、边界状态、血流情况等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探讨这些临床和超声特征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FNAB结果,1592例患者中,良性结节者1492例,恶性结节者77例,结果不确定者23例。以良性组作为对照,年龄40岁、TPOAb(+)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现钙化点、细小钙化斑、边界不规整的超声表现的恶性甲状腺的风险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出现钙化点、细小钙化斑或边界不规整等与FNAB诊断的甲状腺恶性结节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常规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120例(146个甲状腺结节)。对患者进行常规高频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2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有146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98个,恶性结节48个。常规高频超声显示在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微钙化及RI值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高频超声与弹性成像相比,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高频超声与联合超声诊断的灵敏度(X~2=12.22,P0.01)、特异度(X~2=10.21,P0.01)、准确度(X~2=9.31,P0.01)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超声弹性成像与联合超声诊断灵敏度(X~2=6.51,P0.01)、特异度(X~2=5.82,P0.05)、准确度(X~2=4.56,P0.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肺结节诊断价值及辐射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肺结节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比较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CT征象检出情况(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肺结节定性诊断结果(肺癌、肺转移瘤、炎性结节、定性困难)、肺结节大小分布(≤5 mm、6-10 mm、10 mm)、辐射度。结果: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扫描图像质量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CT征象检出情况(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肺结节定性诊断结果(肺癌、肺转移瘤、炎性结节、定性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肺结节大小分布(≤5 mm、6-10 mm、10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的总管球剂量、有效管球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当,并可有效减少辐射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T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2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超声检查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超声征象及TI-RADS分布情况,并采用ROC曲线分析TI-RADS分类对TN良恶性的鉴别价值。结果:182例患者247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172个,占比69.64%,恶性75个,占比30.36%;良性TN中实性结节、极低回声、边界模糊、微钙化和纵横比<1发生率以及结节直径均低于恶性T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TN的TI-RADS分类主要为1类(59.30%)和2类(31.40%),恶性TN主要为3类(42.67%)和4类(46.67%),两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RADS分类鉴别良恶性TN的AUC=0.939(95%CI:0.904~0.973,P<0.05),以TI-RADS 2类和3类为良性,4类和5类为恶性进行诊断,其灵敏度为0.893,特异度为0.907,准确率为0.903,一致性Kappa值为0.777。结论:TI-RADS分类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也还存在一定误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 911名健康体检者血脂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了解公众的血脂情况,探讨影响血脂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2012年健康体检者3 911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血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为62.5%。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检出率在性别间和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肉类、甜食、油炸食品的食用频率与血脂异常有显著正相关(P<0.05),鱼及海产品和奶类是血脂的强保护因素(P<0.05)。吸烟、曾经或现在患有贫血与血脂异常有显著正相关(P<0.05),曾经或现在患有高血压或痛风与血脂异常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部分体检者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不合理,存在危险因素,应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早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