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诊断的1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对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喹诺酮类药物药物所致占有比例最大,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滴速过快、药剂浓度过高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呈正相关,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药物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评价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寻找提升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效率的临床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8月-2014年07月出具的200张处方单,均有喹诺酮类药,通过评估处方中要药品的应用状况,找出用药问题,并于2014年07月-2015年08月推行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案,同时选出含有喹诺酮类药品的200张处方单,客观评价两个阶段喹诺酮类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开展药学干预活动以后,不合理用药频率从40.00%降至25.00%,比较有差距(P0.05)。结论:推广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案尤为重要,通过进一步改善喹诺酮类药品应用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其应用价值,为患者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9,(4)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各类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用药期间观察组给予不良反应预防与处理干预,对照组未采用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期间,观察组在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体位性低血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16.67%、13.33%、13.33%,对照组分别为46.67%、36.67%、43.33%、3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肝脏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及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高,同时给予积极的用药干预能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有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评价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上市后用于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全国46家医疗机构中使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的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信息、药物不良反应及疾病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用药时间(13.62±2.22)d。用药期间仅13例经研究判断为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07%,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后有190例痊愈,3109例好转,912例无明显变化,27例病情加重,1例死亡。13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1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好转,3例患者治疗后无明显变化。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用药情况中,49.99%患者药物使用剂量≤6 mL,50.0%患者药物使用剂量≧8 mL,不同药物使用剂量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媒种类以0.9%生理盐水为主,其次为5%葡萄糖,不同溶媒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注射后81.17%患者未冲管,17.65%患者冲管,1.18%患者更换输液器,不同措施药物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92.19%患者未出现不合理用药,7.81%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二者之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上市后在4239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风险可控,同时其不良反应症状均为前期已知或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及原因,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加强药品的安全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住院处方1699份,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现象,研究处方点评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的变化。结果:全年共点评1260份清洁手术病例,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病例303份,包括不合理用药病例287份,不合理用药率为94.71%;主要存在的问题为用药时间长、无指征用药及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合理。Ⅰ类切口病例中含不合理病例271份,不合理率为28.11%,其中无适应症用药情况最为明显,无适应症用药比例为7.39%。限制级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特殊级抗菌药物万古霉素不合理应用严重。通过定期专项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以上不合理应用现象均有明显好转。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改善,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需加大力度宣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入组8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前随机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3),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的同时,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由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咨询并指导用药,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止吐药物的完全反应率、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两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7.2%和63.6%,46.5%和75.0%,44.2%和72.7%,干预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P=0.006,P=0.007)。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较对照组轻(P=0.023,P=0.045),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6,P=0.034)。生活质量测评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8),恶心、呕吐和食欲丧失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45)。结论:临床药师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药学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并可改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的对症治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共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在给予同等剂量的氟康唑静脉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使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观察组32例使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感染特征,并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感染症状主要包括体温高、脉搏异常、咽喉肿痛、咳嗽咯痰、精神异常、肺部阴影并存在啰音等;感染部位以创面感染为主;引发感染的真菌以白念珠菌与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为55.93%和20.3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38%和8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结论对严重烧伤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采用卡泊芬净与伏立康唑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诊断为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患儿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使用左氧氟沙星,两组患儿均用其他抗生素,抗病毒、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对症支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肺CT等改变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热、咳嗽、喘憋、干湿罗音等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肺CT显示肺部病变好转的情况,CRP,血沉恢复正常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尝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用或联合使用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能力,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中选择9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以1倍、10倍和100倍MIC浓度进行单独或联合作用在肺炎克雷伯菌上,4小时后释放的毒素量。结果:单用或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方案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较小;单用或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能够诱导中等量内毒释放,中,低浓度是释放内毒素量较大;单用B-内酰胺类药物诱导内毒素量相对比较大。低浓度比高浓度的抗菌药物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更多(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应该多参考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特性,为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降低药物耐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来源株香港海鸥形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离自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及淡水鱼肠道内的香港海鸥形菌(Laribacter hongkongensis,LH)进行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至2006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门诊从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患者中分离到4株及2种淡水鱼体内10株LH菌株,计14株,按美国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结果显示,14株LH菌株对2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5种药物,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达62.5%;尤其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等3种药物,14株LH菌株均为耐药,耐药率为100.0%;其中人体株LHHZ26,对12种药物耐药、1种为中介。LH对3代头孢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3种头孢药物的耐药率为71.43%~100%;14株LH株对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均为敏感。对氨曲南(14.29%)、庆大霉素(7.14%)、复方新诺明(7.14%)的耐药率较低;喹诺酮类、氯霉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均敏感。结论LH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广泛耐药。建议对LH感染患者喹诺酮类为首选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药剂科积极参与下中西药联合使用对消化内科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且确诊为消化性疾病患者18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并统计临床反应;实验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由本院药剂科参与人员、临床医师联合管理。统计并分析两组疗效、用药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0%,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4.56%(X~2=5.944,p=0.015);对照组用药合理率为77.1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9.13%(X~2=5.102,p=0.024);对照组不良反应合理率为61.96%,明显低于实验组的88.04%(X~2=18.026,p0.001)。结论:药剂科的积极参与提高了中西药联合使用对消化内科患者的疗效,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哌替啶预防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寒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需行腰硬联合麻醉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啶组)、对照组(哌替啶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的寒战发生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2)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期间用药后的恶心、呕吐以及暂时性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15.6%),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替啶和右美托咪定均可以减少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出现寒战的概率,但是右美托咪比哌替啶的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该院2003年至2005年437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道感染和创口分泌物感染为主。细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耐药率增加与临床广谱抗菌药物用药量增加有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十分突出,应在药敏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应该适当控制碳青霉烯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急诊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静脉输注药物治疗的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药物与器具、患者自身条件、护理人员技术能力等是影响急诊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和掌握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门诊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患者中4例发生心律失常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门诊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能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某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监管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方法对某院干预前(2012年6~8月份)出院的32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和干预后(2013年6~8月份)出院的32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得到改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由51.22%上升至68.44%。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可通过药学干预达到改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重症感染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的重症感染患者500例,按是否请临床药学指导抗生素使用进行分为研究组263例和对照组237例,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降阶梯治疗天数、使用疗程以及继发二重感染、住ICU时间、感染相关的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抗菌药物单用和二联用均较对照组高,三联及以上联用较对照组低(均P0.01)。研究组降阶梯治疗天数、使用疗程以及继发二重感染、住ICU时间、感染相关的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临床药学参与重症感染的抗生素使用指导有助于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甲型副伤寒病后带菌者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方法随访桂林市1999—2008年发病的甲型副伤寒病患者,采集其3次粪便标本培养甲型副伤寒菌,对培养出的菌株进行18种抗生素的耐药检测。结果 328名既往甲型副伤寒患者中检出恢复期病例20例,检出带菌6例,恢复期带菌率30.0%,95%CI(12.0%,54.0%),恢复期带菌者发病时用药不规范。病后3个月至9年的既往甲型副伤寒患者308例,检出慢性带菌1例,慢性带菌率为0.32%,95%CI(0.1%,5.6%)。所有菌株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不高,对萘啶酸耐药率为100%。对氨卞西林、一代头孢、氨曲南、链霉素、磺胺等药物不同程度中介或耐药。慢性带菌者的菌株除萘啶酸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敏感。结论治疗甲型副伤寒患者时应做到抗生素的规范、合理使用,以减少病后带菌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氨酚曲马多片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术后表示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氨酚曲马多片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成分及功能与之相似的药物产品法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待4天后,对两组患者去痛起效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抑制疼痛的效果上与对照组一致,止痛率为100%。结论:氨酚曲马多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有所保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干预法预防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培菲康对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预防效果。方法对3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用培菲康(生态干预组)口服半年,观察SBP的发生率,并与诺氟沙星(药物预防组)口服预防的36例和未作预防用药(对照组)的32例进行预防效果的比较。结果干预组SBP的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25.0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和药物预防组预防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ALT和A lb得到显著改善,与药物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5)。结论培菲康对肝硬化腹水并SBP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能显著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