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属螯合载体定向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磁性金属螯合琼脂糖微球为载体,利用金属螯合配体(IDACu2+)与蛋白质表面供电子氨基酸相互作用的原理,定向固定了木瓜蛋白酶。固定化最适条件为Cu2+1.5×10-2mol/g载体、固定化时间4h、固定化pH7.0、给酶量30mg/g载体。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70℃、最适反应pH8.0,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溶液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为68.4%,且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载体重复使用5次后固定化酶酶活为首次固定化酶79.71%。  相似文献   

2.
曹文娟  袁海生 《菌物学报》2016,35(3):343-354
采用壳聚糖交联法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桦褶孔菌产生的漆酶,探讨最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漆酶的温度,pH稳定性及操作稳定性,并以两种固定化酶分别对4种染料进行了降解.结果表明:(1)壳聚糖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2.5%,戊二醛7%,交联时间2h,固定化时间5h,给酶量1g壳聚糖小球:1mL酶液(1U/mL),固定化效率56%;(2)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4%,壳聚糖浓度0.7%,氯化钙浓度5%,戊二醛浓度0.6%,给酶量4mL 4%海藻酸钠:1mL酶液(1U/mL),固定化效率高达86%;(3)固定化的漆酶相比游离漆酶有更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4)比较两种固定化漆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温度及酸度稳定性要优于壳聚糖固定化酶,但可重复操作性要弱于后者,两者重复使用8次后的剩余酶活比率分别为71%及64%;(5)两种固定化酶对所选的4种不同结构的合成染料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壳聚糖固定化酶对茜素红的降解效果及重复使用性极佳,重复降解40mg/L的茜素红10次,降解率仍保持在100%.  相似文献   

3.
氨基化二氧化硅颗粒固定木瓜蛋白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正硅酸乙酯与N-(β-氨乙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油包水形成的微胶囊中同步水解的方法,一步法制备了氨基化的二氧化硅颗粒,得到的颗粒粒径在0.3~0.5μm之间,平均大小为0.37μm, 氨基含量和颗粒大小可控,氨基含量高达56mmol/g。此颗粒经戊二醛处理后,采用共价法固定木瓜蛋白酶,固定化最适pH6.5,最佳给酶量为15mg/g载体,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为6.5,固定化酶热稳定性,pH耐受性,贮存稳定性都明显高于游离酶,表明此颗粒可作为一种优良的酶固定化载体。  相似文献   

4.
研究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木聚糖酶固定化条件 .将酶液加入到经醋酸溶液处理过的脱乙酰壳聚糖的pH 4 8的悬液中 ,加入浓度为 0 3%~ 0 4 %的戊二醛溶液 ,室温下 ,8h后得到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高 ,由 5 1℃升至 71℃ ,Km 值由游离酶的 1 2mg ml增加到1 5mg ml ,最适反应温度也由 5 5℃增加到 71℃ ,而最适反应pH由 4 6下降到 3 8.该固定化木聚糖酶可用于制造低聚木糖 .经过 10次连续应用实验后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 81%  相似文献   

5.
共价结合法是重要的工业酶固定化方法,利用稳定的共价键固定化工业酶,在载体和酶间形成多点共价连接,可以制备稳定性较好的固定化酶,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利用氨基载体共价结合固定化海洋假丝酵母脂肪酶,采用较为廉价的戊二醛进行辅助交联,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25℃、pH5. 0、0. 1%戊二醛、0. 25g载体、交联0. 5h、固定化1h、加酶量为800U,最终得到的固定化酶酶活达到83. 01U/g。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pH较游离酶向碱性方向偏移,最适反应温度提高10℃,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比游离酶好且重复使用性和储存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酶。同时发现交联剂是制备固定化脂肪酶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索新型交联剂对于固定化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海洋假丝酵母脂肪酶的固定化工艺技术和工业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纳米磁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酵母醇脱氢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纳米级磁性壳聚糖微球(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s , M-CS)为载体固定化酵母醇脱氢酶(yeast alcohol dehydrogenase,YADH)的方法,优化了YADH的固定化条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M-CS 呈规则的圆球形,粒径在30nm 左右,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酵母醇脱氢酶固定化适宜条件为:50 mg 磁性壳聚糖微球,加入20mL 0.25 mg/mL 酵母醇脱氢酶(蛋白质含量)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 ,pH 7.0) ,在4 ℃固定2h。M-CS 容易吸附酵母醇脱氢酶,但吸附的酶量受载体与酶的比例、溶液的离子浓度、溶液pH的影响明显,而温度对吸附的酶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弱。相对于游离的酵母醇脱氢酶,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略有升高,可明显改善其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选择6种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对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进行固定化,筛选出了固定化效果较好的大孔弱碱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80为载体,用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化.通过实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6 U/g树脂、吸附pH7.5、吸附时间4h、吸附温度30℃、交联剂戊二醛终浓度0.1%、交联时间2h.实验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固定化酶在连续20次的底物水解反应后,剩余酶活达到71%.当温度达到80℃时游离酶几乎失去酶活,而固定化酶剩余酶活为60%以上.游离酶的pH稳定性范围为pH7~8,而固定化酶为pH 6.5~8.5.  相似文献   

8.
在浸润条件下,以0.5%(v/v)戊二醛交联的高分子膜尼龙载体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参数。结果表明,4℃、pH6.0条件下,将膜载体浸润于2mg/mL酶液中5h,固定化酶活为303.4U/g。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为6.0~7.0,最适反应温度为65℃。其pH稳定性、热稳定性均比游离酶高。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磁性Fe3O4,并用壳聚糖对颗粒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表面进行了表面修饰得到壳聚糖纳米磁性微球复合载体,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脂肪氧合酶固定在复合载体上,并测定了不同因素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微粒在电镜观察下呈亮黑色球状,直径约为150nm,并具有良好的磁性,固定在载体上酶的含量约为7.6%,游离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8.0,而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9.0,当H2O2浓度为12.0 g/L时,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活性最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交联的方法成功将脂肪氧合酶固定在了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颗粒上,并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壳聚糖为载体,成二醛为交联剂将木瓜蛋白酶固定化。5%戊二醛在4-6℃下处理载体5h,加酶液(3.5mg/mL蛋白,pH7.2)固定12h,活力回收达32%,作用于酪蛋白的半衰期为36天,其表观K_m(酪蛋白)值为0.075%(W/V),溶液酶的K_m值为0.086%;最适pH7.0~7.5,溶液酶为7.0~8.5。固定化酶在pH8.5以下,溶液酶在9.0以下活力稳定。固定化酶在45℃以下,溶液酶在75℃以下稳定。用6mol/L脲洗脱固定化酶4次(5.5h)活力仍有54.5%。用固定化酶处理啤酒浊度比对照下降了1.5-3.7倍,蛋白质含量下降了44%,冷藏(4℃)120天无冷混浊现象发生并保持了啤酒原有风味和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