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广东省湛江农垦第二医院3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性标本,进行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32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4.2%。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18%和40.6%。两者混合阳性占37.5%。厌氧菌中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48.0%(12/25),需氧菌以绿脓杆菌多见42.8%(12/28)。并对感染机理,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158例血液中厌氧菌分离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58例血液标本中厌氧和需氧细菌培养,结果有39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24.7%,其中单一厌氧菌和单一需氧菌阳性者,分别占阳性标本的53.9%和41%,两者混合阳性占5.1%。共检出细菌41株(厌氧菌23株,需氧菌18株)。其中以消化链球菌(60.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7.8%)多见。表明厌氧菌在菌(败)血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感染机制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报告72例肝脓肿患者脓液厌氧和需氧培养,结果44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61.1%,其中单纯厌氧菌和单纯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2.7%和34.1%,混合阳性占43.2%。共检出细菌72株(厌氧菌34株,需氧菌38株),其中以消化链球菌(50.0%)和大肠埃希氏菌(34.2%)多见。并对诱发原因,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痤疮丙酸杆菌与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34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厌氧菌培养,结果105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30.6%。其中单纯厌氧菌和单纯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13.3%和16.2%,混合阳性占71.4%。厌氧菌检出为丙酸杆菌,需氧菌检出与国内李宗晋一致。本文还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混合细菌感染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炎的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3例子宫颈炎症患者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结果全部阳性,阳性率100%,其中厌氧菌和需氧菌阳性率分别为28.3%和15.1%,混合阳性率56.6%。分离出厌氧菌85株,需氧菌59株。前者以消化链球菌多见,占32.9%,次为类杆菌(28.2%);后者以葡萄球菌具多,占23.7%,次为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18.6%和16.9%)。并对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学必药敏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无菌手续取得前列腺液进行需氧菌及厌氧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证明慢性前列腺炎为混合感染,其中,需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20株占40%),其次是棒状杆菌(52株占17.33%)。厌氧培养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88株占29.33%)。消化链球菌(70侏占23.33%),表皮葡萄球菌(55株占18.33%)。因而兼性厌氧菌是该病主要的病原菌。药敏试验证明:使用时间长、频繁的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06例前列腺标本进行了细菌学研究。慢性前列腺炎厌氧菌检出率为27.3%(29/106)。厌氧菌阳性者中68.9%(20/29)与需氧菌组成混合感染31%(9/29)为单纯厌氧菌感染。研究还提示:厌氧菌感染是慢性前列腺炎不可忽视的原因,氟呱酸对厌氧菌有强大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8.
1 276例新生儿临床血液培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生儿血液感染的细菌种类和培养方法(需氧、厌氧培养)。方法血标本在mini VITAL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培养,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结果1276例新生儿血中共分离出细菌95株,阳性检出率为7.37%。95株菌分属37个菌种。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1株,占74.74%,革兰阴性杆菌20株,占21.05%,专性厌氧菌1株,占1.05%,感染率最高的前3位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1149例新生儿中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结果,阳性83例,阳性检出率为7.24%,其中需氧和厌氧均生长者34例,占40.96%;仅需氧生长者21例,占25.30%;仅厌氧生长者28例,占33.73%。结论快速血培养技术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必要手段,同时做需氧、厌氧培养对培养结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妇女厌氧菌和需氧菌性阴道混合感染发病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分别采用Donders高倍镜湿片镜检法和细菌预成酶快速检测法对257例患者进行联合检测。结果257例患者中共检出单纯的需氧菌性阴道感染患者52例,占总人数的20.2%,检出单纯的厌氧菌阴道感染患者125例,占总人数的48.6%,检出厌氧菌和需氧菌性阴道混合感染患者67例,占总人数的26.1%,检出其他感染患者13例,占总人数的5%,经统计学分析,患者的厌氧菌和需氧菌性阴道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厌氧菌和需氧菌性阴道混合感染,可以给临床医生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治疗,防止阴道上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内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外科腹内感染150例进行了需氧与厌氧的细菌学研究。结果表明腹内感染的病原菌都是消化道内的正常菌群,需氧菌以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而厌氧菌则以吉氏拟杆菌等脆弱群拟杆菌多见。感染多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尤其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并对内源性细菌引起感染的致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22例肺癌并发感染患者,用纤维支气管镜加外套以防污染套管毛刷取样,作细菌培养。细菌阳性20例,总阳性率90.9%。厌氧菌阳性15例,占总病例数的68.2%。15例中单独厌氧菌12例(占总病例的54.6%),与需氧菌混合感染3例(占13.6%)。15例厌氧菌感染中分离出各种厌氧菌20株。  相似文献   

12.
儿童乳牙根管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8例3~8岁儿童乳牙的根管感染以无菌技术进行定量取样,按种于12种选择性培养基和2种非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需氧、微需氧和厌氧培养,并对细菌菌落计数。对牙髓拟杆菌和牙龈拟杆菌作半定量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并对其中9例病牙进行了菌相分析。检出的所有细菌中,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其中检出率较高的菌为:产黑色素拟杆菌属,厌氧革兰氏阳性球菌,微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等.本试验证明,儿童乳牙根管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其中以产黑色素拟杆菌属等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报告71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总阳性率91.5%,需氧菌和厌氧菌阳性率各为69.0%和59.1%。其中纯需氧菌和纯厌氧菌各占32.4%和22.5%,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阴性36.6%。共检出细菌120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消化链球菌多见。表明厌氧菌感染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感染机理,细菌分布和药敏试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50例行肺切除术中,分别采集病肺、支气管切缘、健侧支气管内分泌物450份,做常规细菌和细菌L型培养及药敏试验。分离出需氧菌和真菌60株,厌氧菌12株、细菌L型42株。菌群主要分布在病肺内约占50%。需氧菌种中G+球菌占61.7%,葡萄球菌多见;其次G ̄+杆菌占23.3%,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厌氧菌占细菌型16.7%。细菌L型特点与细菌型一致。围术期选择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的抗生素,以杀灭细菌型及细菌L型感染。  相似文献   

15.
生殖系统的菌群分布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院1996~1997年度性病门诊、皮肤科门诊送检的生殖道标本(不包括淋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分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91例,革兰氏阴性杆菌25例,用美国BD公司Sceptor半自动细菌鉴定仪作鉴定和药敏试验(MIC法)。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多,占51%,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6%),粪肠球菌(12%),金黄色葡萄球菌(9%),无乳链球菌(6%),肺炎克雷伯氏菌(3%),奇异变形杆菌(3%)。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氯洁霉素有良好敏感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泰能、丁胺卡那霉素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6.
115株来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细菌学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泌尿系统感患者中段尿分离出的115株细菌进行分析。结果:来自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3,共检出20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8.8%,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最高,占51.8%;革兰氏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占11.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丁胺卡那、头孢三嗪、亚胺硫霉素、头孢噻肟、呋喃妥因较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除对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利福平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素都有相当高的耐药性。来自门诊患者男女之比为1∶9,共检出18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6.7%,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30.0%,其次为变形杆菌(6.6%);革兰氏阳性球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占总检出菌的13.3%,药物敏感率较住院患者高,细菌分布更广。  相似文献   

17.
2 368株自动培养临床分离菌细菌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血(体)液中临床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Min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和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送检的8362人份16395瓶血(体)液标本的培养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6395瓶临床血(体)液标本需氧和厌氧培养,3894瓶细菌培养阳性,总阳性率23.8%(血液23.2%,体液28.6%),专性厌氧菌占除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的其他感染菌的3.7%;共检出各种感染菌41属96种2368株,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酵母样真菌=86.0:11.8:0.6;有77.3%的兼性厌氧菌同时在需氧和厌氧环境都生长,10.3%和12.4%只在需氧或厌氧培养中生长。结论:除传染病因素外,血(体)液中的感染菌群组成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同时做血(体液)标本的需氧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医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院1994年6月至1995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2165例阳性标本分析中发现,病原菌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为最多见,其次为尿路感染和创伤感染。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检出率最多的顺序是: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氏不动杆菌(27.97%)、肺炎克雷伯氏菌(25.6%)、铜绿假单胞菌(13.56%)、白色念珠菌(13.20%)、金黄色葡萄球菌(11.2%)、大肠埃希氏菌(7.1%)等。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简称G-b)对丁胺卡那和头孢呋新敏感率呈上升趋势(P<5%),头孢三嗪、青霉素、红霉素敏感率稳定,其余七种抗生素敏感率呈下降趋势。革兰氏阳性球菌中(简称G+c)首选药为去甲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率稳定,头孢呋新敏感率呈上升趋势,其余抗生素敏感率呈下降趋势(P<5%)。  相似文献   

19.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微生态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冬季是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多发季节。我们对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病人口咽粘膜菌群的定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组需氧菌群密度为4.1135±0.0884,厌氧菌群密度为4.4101±0.35861;患者需氧菌群密度为4.5290±0.0086,厌氧菌群密度为4.8718±0.3424。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含量均不于正常对照组(P<0.05)。18例病人分离出两种以上需氧菌,奈瑟氏菌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7%和22.6%;厌氧菌以韦荣氏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为多见,检出率分别为32.2%和58.1%。有7例病人分离出白色念珠菌。4例病人分离出绿脓杆菌,明显表现出微生态失调。药敏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从64只感染根管中的58只根管分离到144株无芽胞厌氧菌,其中类杆菌54株,厌氧性链球菌23株,韦荣氏球菌17株,真杆菌11株,梭杆菌10株,放线菌8株,双岐杆菌2株,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19株。40只根管为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混合感染,18只根管和6只根管分别为单独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感染。33只根尖周炎根管分别采集牙髓和根尖渗出物样本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牙髓样本中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检出率较高,根尖渗出物中以产黑素类杆菌属的细菌检出率较高。根尖周炎和牙槽脓肿患者的感染根管中产黑素类杆菌属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蜂窝组织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