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文彬  孙勇如  李向辉 《遗传》1980,2(1):34-35
原生质体培养成再生植株是植物休细胞杂 交的关键环节。烟草是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 杂交的常用材料。烟草属的几个种已能成功地 由原生质体培养成再生植株。野生的粉兰烟草 (N. glazsca)由于具有染色体数目(2n一24)比 普通烟草(2n=48)少的优点,并已成功地被 用车体细胞杂交的亲木之一[3,4]。本文介绍粉兰 烟草从原生质体游离到植株再生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原生质体培养成植株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我们研究了红花大金元品种的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成植株的条件,并考虑到由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诱导的烟草冠瘿及其畸胎瘤与正常细胞有显著差别,它们在不加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细胞能继续分裂,增殖。如果冠瘿及畸胎瘤组织与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在分化芽和根方面也有差别,那末,利用它与正常细胞融合后,有可能提供更多的筛选杂种的条件,我们对这两种细胞在同样条件下分化芽和根的情况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油菜的幼茎、子叶、苔段、花序轴、花器各器官和单倍体叶片的再生植株以及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成株的研究已有报告,但由二倍体油菜叶片切块诱导成完整植株的报道尚未见到。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探讨油菜叶片再生植株的应用,如不育系材料的繁殖和种质保存,有经济价值的突变体的筛选,二是为进行体细胞杂交研究摸索必要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因组对芸苔属作物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世君  孟征 《遗传学报》1994,21(3):222-226
本文以包心菜、芜菁油菜、浙油601的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浅层培养,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增殖后,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本文着重研究了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随原生质体培养基的不同而异;(2)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影响显著,芜菁油菜的A基因组不利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新疆甜瓜子叶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新疆甜瓜(Cucumts melo L.)的无菌苗子叶游离原生质体,用改良的 Miller 培养基(Ma)培养,得到了再生细胞的高频率分裂。比较了液体浅层培养、双层培养与琼脂糖珠看护培养等方法,发现由烟草瘤细胞 B_6S_3看护的琼脂培珠培养,最宜于新疆甜瓜子叶的原生质体。再生的愈伤组织经液体与固体两步培养程序分化出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6.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Cocking(196 0 )用酶法首次分离出有活性的原生质体 ,1971年Takebe等首次从烟草叶片分离原生质体 ,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 原生质体培养影响因子的研究1 1 培养基种类及成分不同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不尽相同。培养基种类影响到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植板率以及小愈伤组织的出现等[1,2 ] 。潘增光[3 ] 等比较了 4种培养基 (MS、MT、改良MT、BH3)对苹果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只有在改良MT培养基中能观察到多细胞团形成 ,而在MS、MT、BH3作为…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     
<正> 用给体一受体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了叶绿体和线粒体控制的性状在种间的转移。野生烟草或普通烟草白化系(V BW)用作受体原生质体,下一射线照射的花烟草、印度烟草和波状叶烟草原生质体用作细胞器给体。融合细胞经培养后再生成胞质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8.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粳稻77-170品系及籼稻品种IR-50的细胞悬浮培养物游离的原生质体,用琼脂糖包埋于RY-2培养基中,发生了持续分裂。前者植板率达2.5%以上,二者最后都再生出植株。对游离和培养方法做了如下改进:1)采用两步法,即先用果胶酶,再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混合酶进行游离,可避免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2)悬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ABA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存活和分裂;3)琼脂糖包埋培养可大大提高植板率;4)用较高渗透压的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的细胞团及愈伤组织,可提高植株再生频率。由于这两个品种(系)的培养物都已继代一年半之久,再生植株均为白化苗。这是迄今第一个由籼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用大白菜叶肉原生质体,经液体培养基浅层培养,再生细胞分裂.并获得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已从城青2号大白菜叶肉原生质体得到再生的完整植株。再生细胞的分裂额率与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有关,受原生质体培养浓度的影响。多胺类物质[亚精胺(SPD)]的加入,可促进细胞分裂,井有益于以后植株的再生。通过提高新鲜培养液的pH值(6.5)可使细胞团的褐化得到明显的控制。在植株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低浓度(1.1%)的蔗糖与植株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水稻、大豆、玉米、甘蔗原生质体成株的进展单个细胞成株在某些双子叶植物如烟草、矮牵牛、番茄等植物中早已实现,而禾谷类单子叶植物如水稻、玉米、甘蔗等和豆类双子植物如大豆等单个细胞成株都有相当的困难,但近几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单个细胞成株1985年已有报道,植株能开花结荚。我国吉林农业科学院诱导大豆原生质体获得愈伤组织和根的分化,大豆与豌豆融合体也获得愈伤组织,但未获得再生苗。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已将大豆原生质体培育成再生植株,为大豆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1.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方面的工作很多。大多数实验是用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诱导第一次分裂,甚至小细胞团和形成愈伤组织。但是,迄今为止未见水稻原生质表1 a.愈伤组织年龄对于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b.原生质体的发育。c.三次实验的再生率。体培养,再生成植株的成功报告。用水稻栽培品种“Moroberekan”灭菌后接种在经修改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2,4-D(2 mg/l),  相似文献   

12.
尽管最近在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这些再生株往往不育.因而,其有效性受到限制.目前,CIBA-GEIGY公司和DNA植物技术(DNAPT)公司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已从玉米原生质体再生出可育性植株.DNAPT公司的L.M.Prioli和M.R.Sonduhl利用热带玉米自交系中快速生长胚胎发生细胞悬浮培养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进行了研究.在各种培养条件下,包括在一薄层液体培养基上或玉米细胞的滋养层上的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能产生育性植株的胚胎发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3.
应用自制的纤维素酶从三个烟草品种的叶肉组织获得大量完整的有活力的原生质体,阐述了影响原生质体活力的某些因素。详细叙述了烟草原生质体的培养过程和方法,由于培养技术的改进,试验所用三个烟草品种的叶肉原生质体已经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成再生植株。此外,观察到“金星”的双倍体与单倍体叶肉原生质体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的差异。并对自制纤维素酶与日本纤维素酶(Onozuka)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烟草原生质体从体积增大到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必须移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美味猕猴桃子叶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培养和再生植株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B_5和NN-69培养基(含1mg/L 2,4-D)上分别选出美味猕猴桃子叶愈伤组织系A_(11)B_2和A_(16)N_1。在B_5原生质体培养基中,A_(11)B_2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形成小细胞团;在NN-69原生质体培养基中,A_(16)N_1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能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分步诱导再生,获得A_(16)N_1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细胞成株一直是生物技术中一个难题,国内外生命科学科工作者多年以来试图攻克这一难关,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科学工作者继日本(BN.17/V,85)利用 水稻原生质体再生完整植株取得成功以后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水稻原生质体(去壁的细胞)再生葱缘茁壮的完整植株,这是在我国植物细胞工程研究的一次重要突破,有其重要意义:①通过水稻原生质体成株的事实证明,这项技术路线用于研究其他有经济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学者报道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成功并获得其再生植株。这一成就必然打破水稻育种与发展中的生物技术之间的隔墙。本文将介绍这些技术是如何发展的,以及这些技术将如何有助于推动水稻育种。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许多学者用培养的水稻细胞,能容易地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并成功地使分离的原生质体经培养、壁再生、细胞分裂而再生成植株。在此研究中,用于分离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的质量极为重要,因为水稻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17.
光棘豆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小植株(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的报道还不多。光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是多年生豆科植物,可饲用,是一种常用的野生中草药。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功能,用于治疗痈疤肿毒。已有研究表明,光棘豆具有离体培养时愈伤组织增殖快、植株再生频率高的特点。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将有助于光棘豆的改良和驯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本文首次报道了光棘豆悬浮细胞原生质培养再生小植株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等重要农作物先后获得再生植株。但棉花原生质体培养至今仍停留在细胞分裂和形成细胞团阶段,原生质体培养得到愈伤组织仅有一例。本文首次报道从陆地棉柯字棉312品种的细胞悬浮培养系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无菌苗为材料,建立了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再生体系,采用ISSR和FCM技术对再生植株进行了遗传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黑果枸杞叶片愈伤组织是产生原生质体的最好材料,在含0.5 mg·mL-1甘露醇的酶液中,继代1次的叶片愈伤组织中原生质体产量为7.77×106个·g-1,活力为92%。(2)改良MS培养基 固体液体双层培养(MS2 固液双层)是培养原生质体的最好方式,培养10 d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为45.9%,培养20 d的细胞团形成频率为22.9%。(3)在1.5 mg·mL-1 6 BA+0.1 mg·mL-1 IBA+MS培养基中,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原生质体可分化获得再生植株。(4)ISSR分析显示,再生植株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8;FCM显示再生植株为二倍体,与亲本植株一致。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枸杞体细胞杂交技术转移野生植物抗逆遗传性状提供科学依据,为枸杞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水稻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的原生质体培养一直是引人注意的问题,多年来进展不大。近年来Fujimura等Coulibaly等Yamada等分别由水稻盾片和未成熟胚愈伤组织原生质体;胚芽鞘幼嫩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和水稻雄性不育系细胞游离原生质体得到再生植株。我们用水稻(Oryzasativa)农虎6号种子胚诱导愈伤组织制备原生质体,也培养得到再生小植株,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