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猪卵泡内环境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直径≥5mm,4-4.9mm,3-3.9mm,2-2.9mm的卵泡内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90.5%,89.7%,85.4%和67.4%。体外受精后,受精卵的发育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来自直径≥5mm和4-4.9mm卵泡的受精卵发育到2-细胞,3-4细胞的比率显高于来自直径2-2.9mm的卵泡受精卵(P<0.05或0.01),体外成熟培养36,42,48小时,直径2-2.9mm卵泡卵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P>0.05)。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或15%的不同直径卵泡的卵泡液,各组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受精卵的体外发育率均无显差异。结论:卵泡大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发育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阿司匹林片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C18 150mm×4.6mm,5u)色谱柱,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3:5: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uL,柱温:室温。阿司匹林在12.5~250u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22%,RSD为1.2%。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竹亚科镰序竹属一新种——匍匐镰序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福建厦门园林植物园发现的中国竹亚科Bambusoideae镰序竹属一新种——匍匐镰序竹Drepanostchvum stotonfrme S.H.Chen&Z.Z.Wang。该种与坝怕D.microphyllum(Hsueh&Yi)Keng f.ex Y相似,区别在于本种植株藤本状极明显,竿匍匐状,较细,竿直径3-6mm,竿壁厚约lmm;全竿25-55节.竿基部数节节间长5-9cm,中部节间长13-18cm,节内长l-2mm;箨舌高约O.5mm,具长约2mm的纤毛:叶舌高约3mm,具长约4mm纤毛;叶片较小,在成竹时长2-6cm,宽O.3-0.6cm,叶片次脉3-4对。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西北部砂田西瓜集雨补灌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对砂田西瓜的集雨补灌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滴灌方式,设0mm(D0)、22.5mm(D1)、45.0mm(D2)和67.5mm(D3)4个灌水量处理。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四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西瓜全生育期,每个处理0~12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的幅度随着补灌量的增加而减小。全生育期补灌67.5mm的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比没有补灌的对照处理高2.2%。土壤水分的变化在0~40cm土层比较活跃。其次是40~80cm土层,而80~120cm土层的含水量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对砂田西瓜进行补灌可以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补灌45mm和67.5mm的处理比对照分别增产36.3%和45.7%。补灌67.5mm处理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26.7kg/m^3。比对照增加17.0%;该处理的净利润和每单位(m^3)水的净利润也最高,分别达43.677元/hm^2和18.48元/m^3,比不补灌的对照处理高29.9%和15.3%。补灌量对西瓜的含糖量也有影响,补灌量低于45mm,各处理之间含糖量的差异不大,补灌量为67.5mm,西瓜含糖量降低0.44%。补灌对西瓜的产量、含糖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有影响,砂田西瓜只有补灌量控制在45mm左右,才能既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又不降低西瓜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痫疯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4nm,柱温40℃。结果:线形范围是:盐酸小檗碱0.0446~1.1150μg,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为3.14%。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羊痫疯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稻黄绿叶基因的克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自明  张欣  万建民 《生命科学》2007,19(6):614-615
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对食物安全的需求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大任务。水稻干物质产量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目前高产水稻光能利用率也仅1.5%-2.0%。理论上,植物光能利用率可达13.0%-14.0%,水稻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应达3.0%-5.0%。因此,培育高光效的超高产品种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生理水平上,同时,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在改良水稻光能利用方面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叶色突变体是开展光合作用研究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桑椹菌核病菌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良 《菌物研究》2009,7(3):189-192
2003~2006年对本地果桑上桑椹菌核病病菌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5种核盘菌:Ciboria comnculoides,Ciboria shiraiana,Scleromitrula sp.,Scleromitrula rubicola和Synciboria ningpoensis。其中Ciboria shiraiana和Scleromitrula sp.的出现频率分别高达49.7%和41.9%。Scleromitrula sp.和Synciboria ningpoensis是2种新类型。Scleromitrula sp.的子囊盘高2.5~4.1mm,宽1.4~3.0mm,子囊孢子大小7.7~11.1×3.4~4.1μm,纵向有一明显内凹的特征。Synciboria ningpoensis的子实体冠状,2.3~2.5×3.0—3.8mm,由多个无柄的直径512~704μm微子囊盘组成。  相似文献   

8.
福建东山岛海域霞水母的渔业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4年4~9月调查结果表明,东山湾海域霞水母的密度高峰期出现在6月25日~7月10日,生物量高峰期在7月10~8月5日;群体的伞径分布范围15~580mm,平均247.48mm,体重分布范围0.4~10250g,平均1274g;高次方程模拟的伞径生长方程式为Φt=15.1726+16.7204t+0.1926t2-0.0014t3—0.0004t4,指数高次方程模拟体重生长方程式为logeWt=-0.6885+1.3397t-0.0959t2+0.0034t3—0.00005t4;以生物经济学原理确定合理开捕为7月15日,合理开捕伞径为360mm.还讨论了表层水温和盐度与霞水母生物量和密度的关系及其资源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明清  郑元润  姜联合 《生态学报》2006,26(8):2474-2484
飞播固沙作为一项快速而有效的现代化治沙措施,已成为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此项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飞播后成苗率较低等。以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羊柴(Hedysarum laeve)、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与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7个沙埋深度和9个水分梯度,研究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对沙埋和单次供水的响应,阐明多大的单次降雨才能保证种子萌发与幼苗出土及出土幼苗的维持时间。结果表明,对于柠条和羊柴质量相对较大的种子而言.种子主要在供水量10.20mm,埋藏深度为0.5.2cm的条件下出苗,但在埋藏深度为5cm时这两个物种仍有少量种子能够出苗;而对于油蒿和籽蒿质量相对较小的种子而言,种子主要在供水量10.20mm,埋藏深度为0.5cm时出苗,当埋藏深度为1.5cm和2cm时不能顺利出苗。沙埋深度0.5cm条件下,4个物种具有最高的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在试验期内(30d),柠条、羊柴和油蒿出土幼苗分别在单次供水量为5、7.5mm和7.5mm时全部死亡,在单次供水量高于15mm时4个种的出土幼苗死亡率大多低于50%,且随供水量的增加出土幼苗死亡率降低。结合毛乌素沙地降雨特点与本次实验结果,0.5cm的沙埋及7.5mm以上的单次降雨是上述4种植物自然条件下出苗较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温度(T=3、8、14、20℃和22℃)、盐度(S=5、10、15、20和25)和体长(0.80、1.23、1.51、1.84mm和2.38mm)对西藏拟潘排氨率(N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西藏拟潘幼溢排氨率随温度(r)的升高而升高,其回归方程为NR=0.0359Ln(T)-0.0185(n=5,r=0.9881,P〈0.05),数值范围为0.022~0.092mg/(g·h)。在盐度(S)试验中,西藏拟潘幼潘排氨率有同样的趋势,回归方程为NR=0.0535e^0.0213s(n=5,r=0.9884),其数值范围为0.061—0.092mg/(g·h)。而体长试验中,西藏拟潘排氨率随体长(L)的增加而降低,回归方程为NR=0.0568L^-1.4154(n=5,r=0.9938,P〈0.05),数值范围为0.017—0.083mg/(g·h)。  相似文献   

11.
对生玉米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生玉米的雌、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激素及其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苗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建立了对生玉米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长度为15-17 mm的雌、雄幼穗能够诱导出质量较好的愈伤组织,但只有来自于雄幼穗的愈伤组织才能再生成苗。适合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1.5-2.0 mg·L-12,4-D+0.5 mg·L-16-BA+0.5 mg·L-1 NAA+500 mg·L-1脯氨酸+1000 mg·L-1水解酪蛋白+30 g·L-1蔗糖;适合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MS+1.5-2.0 mg·L-1 6-BA+0.1 mg·L-1 NAA+500 mg·L-1水解酪蛋白+30 g·L-1 蔗糖;适合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5-0.5 mg·L-1 IBA+20 g·L-1蔗糖。  相似文献   

12.
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分支链氨基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周2,4-二硝基氟苯(DNFB)对分支链氨基酸衍生后,采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EclipsAAA(4.6mm×150mm,5-Micron),流动相为乙酸盐缓冲液(pH6.4)-乙腈,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用HPLC法测定分支链氨基酸的浓度为20-200mg/L时线性关系良好,3种分支链氨基酸的R。均在0.9997以上,平均回收率高,RSD≤0.56%(n=6)。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对发酵液中分支链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年生小草本;根状茎伸长.圆柱形.粗0.8—1.5cm,分枝长4—11cm.密被贴伏短柔毛。叶6—12.密生于根状茎顶端,叶片干时厚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5cm.宽1.3—3.5cm.顶端近圆形或钝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侧稍不对称.边缘近全缘.两面密被伏贴白色柔毛.侧脉每侧3—4条.下面明显;叶柄长1—3.5cm.宽约3mm.密被白色柔毛.花葶1—5条.高4—7cm,聚伞花序有1—4朵花;连同苞片和花柄密被腺状柔毛;苞片2,对生,线状披针形,长3—4mm.宽约1.2mm。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旋转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X1)、pH值(X2)、反应时间(X3)、底物浓度(X4)、DNS用量(X5)5个测定条件对木聚糖酶活力(Y)测定结果的影响,并构建了测定条件对木聚糖酶活力影响的数学模型:Y=10.2950+1.6563X1-0.0704X2+0.3179X3+1.7004X4-1.3413X5+0.0669X1X2+0.2094X1X3+0.7631X1X4+0.3301X1X5+0.1256X2X3-0.0881X2X4+0.1544X2X5+0.2596X3X4+0.1469X3X5-0.2594X4X5-0.4121X1^2-0.1258X2^2-0.2233X3^2-0.8358X1^2+0.5217X3^2.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和DNS用量对木聚糖酶活力测定结果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穆丽尔线虫属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青海湖地区的高原鼠免小肠内发现的青海穆丽尔线虫(新种)Murielusqinghaiensissp.nov.,雄虫体长7.59(6.60-9.10)mm,3枝侧肋分开很远,彼此距离几乎相等,其中后侧肋最粗。背肋在中部分为2枝,内枝在中部或中下部有小突起,外背肋在背肋基部分出。交合刺长0.842(0.803-0.868),末端矛形。雌虫长7.86(7.10-8.60)mm。阴门至尾端0.217(0.181-0.264)mm,尾短,肛门至尾端0.050(0.046-0.053)mm。距末端0.016(0.013-0.020)mm的腹面有2个尾乳突。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提取物中咖啡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提取物中咖啡酸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TM(钻石)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56g磷酸二氢钠/1000mL水,磷酸调节pH值3.8—4.0)(体积比为23:77);检测波长为323nm,柱温为40℃。研究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2.44—14.64mg/L,回归方程为y=41742x+2287.9相关系数为R^2=0.9996,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5%。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根中红景天甙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C18(5μm,150mm×4.6mm),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在250nm波长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红景天甙的检测限为50μg/L,线性范围为4—40mg/L,回归方程为Y=5.6348X-4.0931,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8.05%。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8.
陆永跃 《昆虫知识》2007,44(3):405-405
芫菁科Meloidae是鞘翅目昆虫的一个类群,世界已知约2300种,中国已记录130余种。成虫体长约3~30mm.多为10~15mm。体长圆筒形,体色多变,多为黑色或黑褐色,有时具金属光泽。头下口式,与身体几成垂直,具细颈。触角11节,丝状或锯齿状。前胸一般狭于鞘翅基部,鞘翅质地柔软,长达腹端,或短缩,露出部分腹节。两翅在端部分离。足细长。有群集取食、迁移习性、受惊扰或遇敌害时分泌芫菁素防卫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猪卵母细胞不同孤雌激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离子霉素、电场强度、电脉冲次数和电刺激-化学联合激活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影响,以出现分裂球为激活的标准。结果表明:(1)10μmol/L离子霉素处理5min的激活率62.97%(17/27)与处理10min、15min的激活率62.50%(15/24)、65.21%(15/23)差异不显著(P〉0.05)。(2)以电场强度120V/mm,脉冲次数3次处理猪卵母细胞的激活率66.67%(30/45)与60V/mm、80V/in/n、100V/mm的激活率40.98%(17/42)、44.11%(15/34)、46.19%(18/39)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140V/mm、160V/mm的激活率63.89%(23/36)、64.10%(25/39)无显著差异(P〉0.05)。(3)以电场强度120V/mm,不同电脉冲次数进行激活。以2次电脉冲激活猪卵母细胞的激活率67.40%(31/46)与1次、3次电脉冲的激活率62.80%(27/43)、68.30%(28/41)无显著差异(P〉0.05)。(4)以电场强度120V/mm,2次电脉冲与10μmol/L离子霉素处理5min联合激活猪卵母细胞的激活率84.84%(29/33)与只用电场强度120V/mm,2次电脉冲的激活率67.64%(23/34)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120V/mm,2次电脉冲与10μmol/L离子霉素处理5min联合处理激活能有效提高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激活率。  相似文献   

20.
对生防链霉菌Ⅲ-61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摇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分,其最适配方为黄豆粉1.5%,蛋白胨0.3%,蔗糖1.0%,淀粉1.3%,磷酸二氢钾0.02%,硫酸镁0.025%,氯化钠0.5%,配咸水溶液,调pH至7~7.4,加碳酸钙1%。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获得了最优培养条件组合:液体种龄24h,接种量5%~10%,500mL摇瓶培养基装量为80mL,摇床转速240r/min,培养温度31℃,发酵周期96~120h。此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的组合昕得菌株Ⅲ-61发酵液对主要靶标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49.5mm,较优化前提高了45.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