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乳杆菌DM8909对阴道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影响作了补充实验。将等量DM8909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同时与上皮细胞粘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体外试验中,在pH72情况下,乳杆菌与葡萄球菌同时加入时葡萄球菌粘附数量比葡萄球菌单独粘附少(P<001),乳杆菌与金葡菌粘附数量相差不大(P>005);乳杆菌与金葡菌先于pH45下作用812h,然后与上皮细胞同时孵育2小时,粘附的乳杆菌与金葡菌量比pH72时均有减少,而金葡菌量比其单独粘附明显减少(P<001),且明显少于乳杆菌(P<001)。说明乳杆菌能抑制葡萄球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2.
动情周期中大鼠输卵管上皮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鼠动情周期包括动情前期(PE)、动情期(E)、动脉后期(ME)和动情间期(DE)。采用生物素标记的5种凝集素(ConA、PNA、RCA、UEA-I以及WGA)对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凝集素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凝集素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onA的阳性反应以P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PNA的阳性反应以E组最强,DE组为阴性;RCA的阳性反应强度以PE和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UEA-Ⅰ的阳性反应颗粒可见于动情周期各期,但以PE组为强(P<0.01),其它各期间的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WGA的阳性反应以DE组最强,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它各组之间阳性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糖组分在动情周期中发生了某些变化。推测这些变化有利于输卵管功能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铅致大鼠记忆受损及海马AChE阳性纤维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明暗箱被动回避反应和穿梭箱条件性回避反应测定, 探讨了铅对大鼠学习与记忆的损害作用。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铅致大鼠海马的结构改变。行为测定显示, 大鼠饮10% 醋酸铅水液之前和之后, 其进洞潜伏期 (stopthrough latency, STL)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而饮醋酸铅水液后, 其条件性回避反应率(conditioned avoidance response rate, CARR) 较对照组明显下降(d4- d14, P< 005), 表明大鼠饮醋酸铅水液后长时记忆不受影响, 而短时记忆受到损伤。组织化学反应染色显示实验组海马腔隙分子层内AChE阳性纤维面积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 且纤维变细, 膨体减少。推测铅致大鼠短时记忆能力下降, 可能与海马内胆碱能纤维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原适应过程中大鼠脑内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由平原(海拔5m,上海)直接运送到高原(2261m,西宁和3460m,天峻)。以放射免疫分折法研究了大鼠在高原24h.急性缺氧期和30d慢性缺氧期中枢脑内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大鼠在两个不同海拔(2261m,3460m)环境24h急性缺氧期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脑垂体内β-EP含量降低非常显著(P<0.01),纹状体、丘脑、下丘脑、桥-延脑、海马内β-EP含量均增加非常显著(P<0.01)。2.大鼠在3460m高原30d慢性习服期,垂体及各脑区内β-EP的含量变化呈时相性:即1—3d均呈进行性增加(P<0.01):3-15d呈持续性减少,除中脑、纹状体、丘脑外,均为P<0.01。15-30d垂体、丘脑、皮层、纹状体内β-EP含量仍持续减少(毒体、皮层P<0.01),桥-延脑、下丘脑、海马趋于回升(P<0.01),中脑亦趋于回升(P>0.05)。脑内β-EP的这种变化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啡肽增强胶质细胞的神经营养作用与NO生成减少有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i GW  Du LN  Zhu CQ  Tang CR  Cao XD  Wu GC 《生理学报》1999,51(3):327-332
本文在SD大鼠大脑皮层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模式上,以神经元存活、突起生长、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ociatedprotein43,GAP43)mRNA的表达为指标,观察了脑啡肽对胶质细胞神经营养作用的影响,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脑啡肽处理的胶质细胞能使神经元的存活计数增加28%(P<005),单个神经元突起总长度增加11%(P<005),最长突起长度增加16%(P<005),GAP43mRNA的表达增加26%(P<005)。然后又观察了脑啡肽(10-6~10-12mol/L)对培养胶质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8,10-10mol/L的脑啡肽能明显抑制其生成(P<005)。结果提示,脑啡肽可能增强胶质细胞的神经营养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胶质细胞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Liu DC  Yuan YJ 《生理学报》1999,51(1):111-114
睾丸切除后,家猫前列腺背叶、腹叶及尿道球腺内的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MT)分别下降至正常家猫的212%(P<001)、884%(P>005)和185%(P<001),而在腹叶影响较小。睾丸切除后注射芝麻油,前列腺背叶及尿道球腺MT均未得到恢复。但若在睾丸切除后连续3d注射10μg/kgbw睾酮,两者依次恢复至693%和594%。随睾酮注射剂量增加(5、10、15、20、25μg/kgbw),血浆睾酮的浓度、前列腺背叶及尿道球腺MT含量增高。血浆睾酮与前列腺背叶及尿道球腺MT呈正相关(P<001)。这些结果表明,睾酮诱导前列腺背叶及尿道球腺MT,其最适剂量为20μg/kgbw。  相似文献   

7.
钳夹损伤兔右坐骨神经,于损伤处注射蛇毒NGF400Bu/kg/日,损伤术后1,3,7天和2,3,4,6,8周动态观察脊髓腰段伤侧第Ⅸ板层外侧群的大型运动神经元的AChE活性改变。结果表明术后1,3天实验组(指损伤给药组)和对照组(指损伤对照组)AChE活性均下降(P>005);术后1,2,3周对照组AChE活性明显下降,而实验组AChE活性逐渐趋于恢复(P<001);术后6周实验组AChE活性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本研究显示蛇毒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ChE活性恢复有促进作用,从而对运动神经元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和促进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蛋白酶ICH1 与凋亡基因bcl2 的关系及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6例鼻咽癌组织中ICH1 (ICH1L和ICH1S) 和bcl2 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发现11 例良性病变中2 例ICH1L阳性, 1 例ICH1S阳性。46 例鼻咽癌中16 例ICH1L阳性, 22 例ICH1S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348% 和478% , 各组织学分型间无明显差异(P> 005)。癌细胞ICH1 表达较良性病变增加, 但ICH1L与良性病变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良性鼻咽上皮bcl2 阴性。46 例鼻咽癌中38 例bcl2 阳性, 阳性率为826% , bcl2 表达与组织分型也无明显关系 (P> 005)。ICH1L与bcl2 呈反向表达关系。提示ICH1 和bcl2 表达异常可能与鼻咽上皮的癌变有关。bcl2 对ICH1L表达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缺氧对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氧是否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而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尚不清楚。本实验动态观察了缺氧对培养的新生小牛内皮细胞(PAEC)的血管紧张素Ⅱ(ATⅡ)分泌的影响。结果发现:2.5%O2缺氧早期(1.5h),PAEC的ATⅡ分泌增加(P<0.01vs常氧组),缺氧后期与常氧组无明显差别;0%O2缺氧早期(1.5-6h),ATⅡ分泌明显降低(P<0.01vs常氧组及2.5%O2组),后期ATⅡ分泌明显增高(P<0.01vs常氧组及2.5%O2组);无论缺氧还是常氧条件下,NO供体SIN1显著抑制ATⅡ的分泌(P<0.01),而内源性NO抑制剂硝基精氨酸则明显促进ATⅡ分泌(P<0.01);0%O2缺氧24h后,PAEC细胞内cGM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缺氧可通过抑制PAEC的内源性NO产生而促进ATⅡ的分泌,PAEC自分泌的改变可能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制作了尖端的直径为05-50μm和斜面为25°的玻璃微插管,成功地建立了用显微穿刺(micropuncture)技术直接测量微血管压力(Pm)的伺服零方法(servonulmethod),对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肠系膜Pm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SHR的平均动脉压(PA)和微动脉的Pm均明显大于WKY的PA和Pm;PA在微动脉中明显降低,最大压降在直径小于50μm的微动脉以及毛细血管中。  相似文献   

11.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小鼠气管环上皮钙粘附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进行器官培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作用48、72h,小鼠气管上皮细胞上皮钙粘附素(E-cd)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E-cd分布于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连接处的胞膜上,50%CSE作用后,膜上E-cd表达减少,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胞浆内E-cd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细胞内E-cd mRNA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CSE对小鼠气管上皮细胞E-cd表达的调控在翻译后水平,胞膜上E-cd表达的下调与吸烟所致气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E-cd在胃癌、癌旁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cd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E-cd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分化不良胃癌中E-cd的表达明显低于分化良好胃癌中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E-cd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复方抗敏灵对哮喘大鼠ICAM—1表达及PLA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刚  李莉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39-40,64
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正常组、哮喘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情况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磷脂酶A2(PLA2)活性变化,以及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情况。结果表明:复方抗敏灵能够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ICAM-1表达(P<0.01);显著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PLA2活性(P<0.01);同时,具有降低哮喘大鼠BALF中各种炎性细胞的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胃粘膜内 CD3+细胞 ,S- 10 0 +树突状细胞和 n NOS的表达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及意义。检测标本均取自胃窦部活检的胃粘膜组织。结果显示 CD3+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腺上皮和固有膜内 ,而 S- 10 0 +树突状细胞则主要位于固有膜内 ,正常组与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 ,浅表性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细胞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 .0 1) ,n NOS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的基底部 ,但各组之间 n NOS的表达程度不同 ,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我们认为 ,对 CD3+细胞 ,S- 10 0 +树突状细胞和 n NOS的检测 ,不仅有助于判断胃炎的病变程度和临床疗效 ,而且也为胃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E-cadherin和CD44V6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及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类型的食管上皮增生和癌组织的 E- cadherin (E- cad)和 CD44 V6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 ,观察 10例正常、 3例消化性溃疡、 2 5例单纯性增生、 15例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上皮 ,5例食管原位癌与 5 4例浸润癌组织中的 E- cad和 CD44 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和高分化肿瘤细胞膜和细胞浆 E- cad和 CD44 V6染色 ,非典型增生、低分化肿瘤细胞两种蛋白抗体表达减弱或呈阴性。E- cad和 CD44 V6的表达与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1,P<0 .0 5 ) ,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无关 (P>0 .0 5 )。提示E- cad和 CD44 V6表达减弱是癌组织低分化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但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p2 7和CyclinE在食管鳞状上皮和鳞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粘膜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组织共 41例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 73例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结果 CyclinE和 p2 7在正常鳞状上皮中无阳性表达 ;不典型增生上皮组阳性率分别为 3 3 3 3 % ( 7/ 2 1)和 2 3 80 % ( 5 / 2 1) .在鳞癌中CyclinE和 p2 7阳性率分别为 5 3 42 % ( 3 9/ 73 )和 2 7 40 % ( 2 0 / 73 ) .经统计 ,CyclinE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低分化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 (P <0 0 5 ) ;而p2 7在高分化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 (P <0 0 5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p2 7和CyclinE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CyclinE过表达是食管鳞癌恶性度较高的指标 ,而p2 7过表达是恶性度较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微生态失调。有报道,宿主的任何病理变化都可作为生态失调的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为此,我们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者的微生态变化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微生态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吸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及被动吸烟者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健康对照组与患者口咽部菌群数相比有显著差异,无论是吸烟还是不吸烟的患者菌群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吸烟不仅有害于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被动吸烟者,其对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即可导致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8.
消溃灵对大鼠胃溃疡愈合时粘膜EGF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中药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保护作用,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窦部浆膜下形成慢性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雷尼替丁组和消溃灵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较对照组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消溃灵组比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为P<0.05,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本文提示,消溃灵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消溃灵促进胃溃疡愈合和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cyclinD1,cyclinE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蛋白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7例非增生乳腺导管上皮、19例不同程度增生的导管上皮及59例乳腺癌中cyclinD1,cyclinE,p16,p21waf1及Rb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非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除1例cyclinE过表达外均无cyclinD1和cyclinE的过表达.乳腺癌的cyclinD1和cyclinE的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组织(P<0.05).2.乳腺癌cyclinD1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瘤体直径大于5cm者cyclinE过表达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CyclinD1和cyclinE的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4.从非增生乳腺导管上皮到增生直至乳腺癌,p16,p21与cyclinD1,cyclinE含量的比值逐渐递减,而p21含量高于cyclinD1的乳腺癌体积小、淋巴结转移率低(P<0.05).p21阳性率与cyclinD1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也随cyclinE的过表达呈上升趋势.Rb基因蛋白的强表达与cyclinD1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CyclinD1和cyclinE蛋白过表达频发于乳腺癌早期,它们可能与p16、p21waf1、pRb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