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受到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多数研究认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道微生物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其他病原菌增多的结果。正常女性阴道微生物群可被分为5种状态类型,这些状态类型中微生物的紊乱是发生细菌性阴道病最直接的原因。本文通过与正常状态下阴道微生物组成的对比,综述了细菌性阴道病状态下阴道微生物群的不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对以阴道微生物群作为靶标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新方法和新进展进行了讨论与对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诊断需氧菌性阴道炎(AV)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镜检法和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200例疑似AV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200例疑似AV患者中,镜检法检出阳性患者174例,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法检出阳性患者169例。以镜检法为诊断标准,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的敏感性为94.83%、特异性为84.6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3.50%[(165+22)/200],两者呈中度一致性(Kappa=0.735,P〉0.05)。结论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诊断AV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镜检法符合率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00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随机使用甲硝唑(100例)、乳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100例)及甲硝唑联合定君生(100例),观察乳杆菌在阴道内定植情况及用药前后阴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提取300例BV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阴道微生物总基因组DNA,以德氏乳杆菌16Sr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患者用药后德氏乳杆菌在阴道内的定植情况。以细菌16SrRNA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所得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研究用药对微生态变化的影响状况。结果甲硝唑治疗组用药前后均没有德氏乳杆菌检出;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德氏乳杆菌检出率为54%;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德氏乳杆菌检出率为76%。甲硝唑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微生物群结构失衡;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微生物群结构无显著差异;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但较前两组有所增加,微生物群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显著降低BV患者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引起微生态失衡;定君生对B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明显小于甲硝唑;定君生的使用有利于甲硝唑f预后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微生态平衡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予以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局部用药和(或)口服甲硝唑,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和甲硝唑联合应用对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疗效,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低于单一用药。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与甲硝唑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对阴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80例就诊女性采用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方法,同时采刖自带常规镜检+PH值方法进行检测。结果38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经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方法检出阴道微生态失衡345例(其中包括AV、BV、CV、VVT等感染),阳性率为90.79%;采用白带常规镜检+pH值方法检出阴道微生态失衡328例(其中包括AV、BV、CV、VVT等感染),阳性率为86.32%,两种检查方法结果差异明显。结论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法准确,快速,高效,能及时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BV)实验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2930例,随机分为2组,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检法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涂片镜检法阳性率为22.03%;应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法,阳性率为45.81%,其中单患BV组占22.20%,合并白细胞酯酶2个加号占7.70%,合并白细胞酯酶3个加号占16.08%。结论细菌性阴道炎合并感染时,运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涂片镜检法。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系由多种微生物(主要为厌氧菌)引起的无阴道黏膜炎症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鱼腥臭味,阴道pH94.5,线索细胞(clue cell)及胺试验阳性。细菌性阴道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远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且易于复发,却远未受到应有重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病与羊膜绒毛炎、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及许多术后感染有关,影响产褥期妇女健康,影响胎儿的发育。我们利用乳酸杆菌制品定君生治疗阴道炎4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BV三联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V三联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BV三联法(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脂酶)和Amsel法(检测阴道分泌物并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BV三联法与Amsel法结合涂片革兰染色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V三联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9.
乳杆菌活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al Vaginosis ,BV)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困扰着妇女的身体健康。以往多以抗菌消炎治疗为主,疗效不甚满意,该文以深圳市万泽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乳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治疗40例细菌性阴道病及用甲硝唑栓治疗40例细菌性阴道病,观察对比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蔡莉  陈励和  邓淑玲  朱长艳  陈雯婷 《生物磁学》2011,(15):2917-2919,2913
目的:探讨21143例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阴道炎病原菌的分布及特征。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参加健康体检的21143例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联合检查。结果:发现阴道炎病原菌检出率为44.96%,其中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最高。在20岁以下和59岁以上阴道炎患者数量太少,未作统计。各年龄组间滴虫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茵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参加健康体检的21143例不同年龄段职业女性中,细菌性阴道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类型,其次是念珠茵性阴道炎,滴虫感染占第三位,且细菌性阴道病和念珠茵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1260例阴道分泌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宁地区女性阴道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白带常规镜检联合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对126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在1260例就诊患者中,清洁度I~II度526例(41.75%),清洁度III~IV度734例(58.25%),检出阴道感染患者912例,单一性感染487例(占患病人数的53.4%),混合感染患者425例(占患病人数的46.6%)。在487例单一性感染患者中,需氧菌阴道炎(AV)患者123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178例,胞溶性阴道病(CV)患者8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146例,滴虫性阴道炎(TV)患者32例;在425例混合感染患者中,AV+BV患者136例,AV+VVC患者56例,AV+TV患者62例,BV+VVC患者103例,BV+TV患者48例,AV+BV+VVC患者13例,AV+BV+TV患者7例。结论阴道混合感染及AV发病率较高,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定君生联合甲硝唑以及单独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联合用药对BV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BV患者200例,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对照组Ⅰ采用定君生单独用药,对照组Ⅱ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线索细胞和阴道的pH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有效率均达84%以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好,有利快速恢复阴道的微生物环境的平衡,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对女性、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阴道微生物群落中产H2O2的乳酸杆菌与厌氧菌数量发生转换为其主要特征,具体机制不清.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细菌性阴道病的细菌因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普通妇科门诊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及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用革兰染色法检查普通妇科门诊妇女阴道分泌物,并进行Nugent评分。结果800例普通妇科门诊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阳性236例,阳性率29.5%;阴道毛滴虫阳性21例,阳性率2.63%;Nugent评分:正常(0-3分)248例(31.0%),临界(4-6分)283例(35.4%),细菌性阴道病(BV)(7-10分)269例(33.6%)。结论妇科门诊妇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抵抗力不足,阴道微生态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甲硝唑和乳杆菌活菌胶囊(商品名定君生)联合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6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A组用甲硝唑0.5g塞阴道,每日1次,共7d,同时用定君生胶囊0.25g塞阴道,每日1次,共10d。B组单用硝唑栓0.5g塞阴道。结果停药后7d复查,A组有效率为91.17%,B组有效率为85.2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复查,A组有效率为88.23%,B组有效率为67.4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观察。方法选择92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对照组用甲硝唑栓,治疗时间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4.7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中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阴道微生态的恢复,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副反应,表明定君生联合臭氧水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女性阴道乳酸杆菌与各种阴道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乳酸杆菌变化与各种阴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液对阴道分泌物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细菌性阴道病(BV)、老年性阴道炎中乳酸杆菌半定量检测。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老年性阴道炎中乳酸杆菌检出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乳酸杆菌半定量大部分集中在+-++范围内,和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其中细菌性阴道病病人的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最低。结论阴道乳酸杆菌是维持阴道清洁、保持阴道处于酸性环境、预防阴道疾病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亚型与不同治疗结局的相关性,为细菌性阴道病分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规范使用甲硝唑凝胶治疗,分别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后6~8d、用药后1个月的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组DNA,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差异,探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的构成差异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9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其中61名患者完成了2次随访,共计183份阴道分泌物样品。对所有采集的标本进行454焦磷酸测序分析,共发现192种细菌。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可将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结构分为3种亚型:普雷沃菌型(Prevotella,I型)、阿托波菌型(Atopobium,II型)和乳杆菌型(Lactobacillus,III型)。细菌性阴道病不同的菌群亚型,其治愈率是不同的。乳杆菌型的治愈率最高,约为76.5%,阿托波菌型的治愈率最低,约为42.8%。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存在不同亚型,且与治疗结局存在相关性,乳杆菌型菌群结构的患者对甲硝唑的治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吴敏解  焦国宾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6):561+564-561,564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绍兴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65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及生化检测。结果在65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以“唾液酸苷酶阳性+过氧化氢阳性”为诊断标准,共检出BV患者483例(占总数的74.31%);使用Amsel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481例(占总数的74%)。使用生化检测法和Amsel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O.05),二者的符合率为94.15%(612/650),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生化检测准确、快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妇科门诊育龄妇女与孕妇的阴道菌群状态及常规感染,分析阴道菌群改变对阴道常规感染影响。方法用革兰染色法分别检查普通育龄妇女和孕妇的阴道分泌物,并进行Nugent评分。结果妇科门诊育龄妇女和孕妇的假丝酵母菌阳性率分别为28.6%和9.2%,滴虫阳性率分别为2.4%和0.6%;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分别为32.4%和9.6%;乳杆菌3+到4+的比例分别为74.4%和44.8%。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妇科门诊育龄妇女而言,孕妇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更健康,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更强的抵抗力,受假丝酵母菌、滴虫和细菌性阴道病等常规疾病感染的机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