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内皮素(ET)、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醋酸奥曲肽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ET、MCP-1、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2.34%)(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乌司他丁相比,醋酸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更好,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ET、MCP-1、TNF-α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莉  胡静  刘润  李晓  李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4):4676-467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禁食水、充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实验组予乌司他丁,共治疗7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治疗第1、3天及治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测定;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尿淀粉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3治疗后,实验组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其血清IL-6、IL-8、TNF-α、淀粉酶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尿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SA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Ala-Gln联合奥曲肽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6、CRP、淀粉酶(AMY)、乳酸脱氢酶(LDH)、前清蛋白(PA)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5)。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IL-6、CRP、AMY、LD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IL-6、CRP、AMY、LDH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PA、ALB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10 d后血清PA和ALB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奥曲肽治疗更能有效消除或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营养代谢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近期疗效及对炎症因子、D-乳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腹部体征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清CRP、TNF-α、IL-6、D-乳酸水平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组总有效率为75.00%(30/4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部体征消失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D-乳酸水平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RP、TNF-α、IL-6、D-乳酸水平及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假性囊肿已经胰周感染,其试验组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发生率为17.5%(7/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粘膜功能,更利于快速控制病情,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以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和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内毒素和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可显著提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血清内毒素和IL-6、TNF-α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闭锁小带蛋白1(ZO-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1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使用血必净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HMGB1、ZO-1、D-乳酸、内霉素、二胺氧化酶水平、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值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清TNF-α、HMGB1、D-乳酸、内霉素、二胺氧化酶、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值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ZO-1水平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3.1%)较高,血清TNF-α、HMGB1、D-乳酸、内霉素、二胺氧化酶水平、乳果糖/甘露醇排除比值较低,血清ZO-1蛋白表达较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TNF-α、HMGB1水平,提高血清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贝酯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胃肠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P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球蛋白lgG、lgM、lg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24%,高于对照组的67.03%(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CRP、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gG、lgM、lgA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gG、l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AP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还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PACHEⅡ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RP、IL-1、IL-6、TNF-α、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6.52%)显著高于参照组(71.91%),观察组并发症(12.36%)明显低于参照组(24.72%),P0.05,组间有统计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大黄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胃肠激素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炎症因子、血淀粉酶以及胃肠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55%(41/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55%(30/55)(P0.05)。研究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淀粉酶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升高,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MTL、CCK水平高于对照组,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SAP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及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 beta,IL-1β)、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加入葡萄糖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的变化及血淀粉酶水平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个体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淀粉酶水平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1β、HMGB1、HSP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选用甜菜种子为代表,通过实验室生理生化测定及现代物理仪器测定(以顺磁共振波谱技术测定自由基含量;以液闪仪单光子监测装置测定超弱发光强度)等方法来分析静电场对农作物种子生物效应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静电场能提高甜菜种子的发芽率、呼吸强度、自由基含量及超弱发光强度。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电场对农作物生物效应的作用机理:静电场是通过作用于种子体内的水分子来提高种子内的自由基含量而提高种子的超弱发光强度及生物膜的透性进而影响种子的生命活动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通过叶片的反射光谱测量来研究黄瓜的光合作用之作用光谱,采用在高分子树脂中分散进荧光助剂、着色剂来模拟栽培作物的作用光谱。用这种光生态膜苫盖日光温室进行黄瓜生产,产量提高了21.4%。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厦门城市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监测,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被的关系及其日变化规律与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功能区空气质量优劣顺序为:植物园、公园> 住宅小区> 商业街区> 海滩码头> 工业区> 广场,空气质量与植被丰富度有较强的正相关;(2)空气负离子浓度在日变化中呈现白天低、夜间高的特点,凌晨最高,中午最低,傍晚出现小波峰;(3)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空气湿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