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和白藜芦醇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Janus激酶2(JAK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与白藜芦醇改善糖尿病肾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经5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组(DC组),糖尿病运动组(DE组),糖尿病药物组(DR组)和糖尿病运动药物组(DER组),每组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运动组大鼠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跑速为20 m/min),每天运动60 min,每周运动6 d;药物组大鼠进行8周的白藜芦醇灌胃(每天45 mg/kg,7天/周)。8周末,检测血糖、24 h尿白蛋白(24 h 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脏JAK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JAK2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8周干预后,与NC组相比, DC组血糖浓度、24 h UA、Scr、BUN均显著上升(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肾组织TGF-β1、JAK2和JAK2 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DC组相比,DE、DR和DER组血糖浓度、24 h UA、Scr、BUN均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组织TGF-β1、JAK2和JAK2 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且DER组的降低更显著,与DE、D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氧运动、白藜芦醇及联合干预可能通过下调肾脏JAK2 mRNA表达,抑制JAK2蛋白的合成,使TGF-β1表达减少,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病理性变化。有氧运动联合白藜芦醇干预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效果优于单一的有氧运动或白藜芦醇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治疗组(M组,20mg.kg-1.d-1)。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成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缓冲液。观察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脏肥大指数(肾重KW/体重BW)、肌酐清除率(Ccr)和24小时尿蛋白(24Upro)。肾组织做常规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抗原(CD68)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BG、KW/BW、24Upro、BUN、Scr、Ccr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肾小球系膜区相对面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内CD68和PCNA的蛋白质表达和MCP-1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0.01)。在糖尿病治疗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结论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MMF能减少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下调CD68和PCNA的水平,减少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治疗组(M组,20mg.kg-1.d-1)。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成糖尿病模型,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缓冲液。观察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脏肥大指数(肾重KW/体重BW)、肌酐清除率(Ccr)和24小时尿蛋白(24Upro)。肾组织做常规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组织的形态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巨噬细胞抗原(CD68)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BG、KW/BW、24Upro、BUN、Scr、Ccr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肾小球系膜区相对面积和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内CD68和PCNA的蛋白质表达和MCP-1的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0.01)。在糖尿病治疗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结论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MMF能减少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MCP-1的表达,下调CD68和PCNA的水平,减少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有氧运动加螺旋藻补充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LR4/NF-κB-p65的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TLR4/NF-κB-p65炎症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运动加螺旋藻补充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可能机制。采用4周高脂饲料喂养和低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DM)、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螺旋藻组(DS)、糖尿病运动+螺旋藻组(DES),另设正常安静对照组(NC)。运动方式采用8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实验末,测随机血糖、微量白蛋白、肾脏测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并采用光镜观察肾脏微细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1)光镜下可见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增加;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空洞变性、细胞聚集增加和炎症细胞稍浸润等病理变化均较DM组有所改善。(2)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较DM组降低(P0.05或P0.01);与DES组比较,DE组和DS组的血糖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升高明显(P0.05或P0.01)。(3)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肾脏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DM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与DES组比较,DE组和DS组的肾脏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因此,有氧运动、螺旋藻及两者联合使用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损害的功效,但两者联合使用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联合螺旋藻降低TLR4/NF-κB-p65信号蛋白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有氧运动或螺旋藻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樱子对糖尿病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金樱子干预组,同时另设正常对照组和金樱子对照组.测定大鼠血糖、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小时尿蛋白.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组织MCP-1表达情况.结果:金樱子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形态学观察,糖尿病大鼠在金樱子干预后,肾小球硬化指数与肾小管损伤指数明显减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olt分析显示,MCP-1蛋白表达在糖尿病模型组中显著增强,而在金樱子干预组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但仍较正常对照组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金樱子对糖尿病肾病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有氧运动训练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纤维化影响, 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SHR和同龄Wistar京都大鼠(WKY)随机分为4组(n=6):安静WKY对照组(WKY-S)、安静SHR对照组(SHR-S)、低强度运动组(SHR-L)和中强度运动组(SHR-M)。SHR-L组、SHR-M组分别以14 m/min(最大有氧速度的35%)、20 m/min(最大有氧速度的50%)在0°坡度的运动跑步机上跑步,共运动14周,每周5次,每次60 min,WKY-S和SHR-S组安静饲养。14周后,运动训练结束72 h后检测大鼠血压;之后取血和肾脏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精与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沉积情况,计算肾脏胶原容积分数(CVF),检测肾脏 AngⅡ、AT1R、TGF-β、α-SMA、CTGF蛋白表达。结果: 与WKY-S组相比,SHR-S组的血压和血清SCr、BUN含量、肾脏CVF水平和AngⅡ、AT1R、TGF-β、α-SMA、CTG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SHR-S组相比,SHR-L组和SHR-M组血压和血清SCr、BUN含量、肾脏CVF水平和AngⅡ、AT1R、TGF-β、α-SMA、CTGF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且SHR-M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通过抑制肾脏AngⅡ-AT1R-TGF-β通路,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纤维化与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干预作用和对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层粘连蛋白(LN)的影响。选用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其余利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成模大鼠分组如下:模型组(M组)、化瘀中药治疗组(H组)、通络中药治疗组(T组)、厄贝沙坦治疗组(I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6周,于16周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凝血酶原时间(PT)、血肌酐(Scr)、甘油三脂(TG);取大鼠肾组织做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FN和LN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24h UTP、PT、TG、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FN、LN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24h UTP、PT、TG水平明显降低(P0.05),FN、LN表达明显减少(P0.05)。以上结果说明化瘀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代谢紊乱,纠正血液高凝状态,下调FN、LN表达,延缓肾脏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法尼酯衍生物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DM模型组(DM组)。腹腔注射STZ建立DM大鼠模型,NC组予无水乙醇生理盐水溶液腹腔注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XR在回肠组织m RNA表达水平。结果:(1)DM组FXR m RNA表达量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平均血糖升高、体重下降与N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FXR m RNA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DM组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最终体重与最高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最终体重与造模时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与FXR m RNA表达量呈负相关;(3)FXR m RNA表达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M组平均血糖、最终体重与最高体重相比下降的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对FXR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大(P0.05),而NC组各个指标对FXR m RNA表达量无影响(P0.05)。结论:FXR表达异常与糖尿病的发病和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9.
白藜芦醇是天然存在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uin1,SIRT1)小分子激动剂,其肾的保护作用已在多种肾疾病动物模型中得到了验证。然而,白藜芦醇是否能够改善力竭训练导致的大鼠肾损伤,以及是否通过SIRT1/NF-κB信号通路调节运动性肾损伤大鼠肾炎症反应,尚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组),白藜芦醇组(Rsv组),力竭运动组(Ex组),力竭运动+白藜芦醇组(Ex+Rsv组)。Rsv和Ex+Rsv组每天灌胃50 mg/kg体重剂量的白藜芦醇, Ex和Ex+Rsv组进行4周力竭训练,最后1次训练后24 h取材。本研究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Ex组大鼠Scr(175.66±16.08 vs.153.34±8.67,P0.01)、BUN(6.67±0.53 vs.5.37±0.19,P0.01)和尿NGAL(9.01±0.18 vs.7.48±0.31,P0.01)水平均显著升高,Ex组大鼠肾组织NF-κB P65在蛋白质水平表达显著升高(0.77±0.10 vs. 0.27±0.03,P0.01);各组大鼠肾组织SIRT1在蛋白质水平表达上,Rsv组显著高于Con组(0.90±0.14 vs. 0.43±0.15,P0.05),Ex+Rsv组显著高于Ex组(1.0±0.28 vs. 0.38±0.12,P0.01);与Ex组相比,Ex+Rsv组大鼠肾组织NF-κB P65(0.57±0.13 vs. 0.77±0.10,P0.05)和Ac-NF-κB P65(0.52±0.13 vs. 0.78±0.11,P0.05)在蛋白质水平表达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4周大强度力竭运动导致大鼠出现运动性肾损伤,并激活大鼠肾NF-κB的表达。白藜芦醇可显著提高大鼠肾组织SIRT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增加脱乙酰化作用,降低NF-κB P65蛋白质乙酰化修饰水平,进一步降低NF-κB的表达。白藜芦醇减轻力竭训练致大鼠肾的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SIRT1/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8):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治疗组(DT组),采用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DT组按0.2 mg/kg·d剂量的L6H4灌胃8周。治疗结束后测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的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粘连蛋白(FN)、四型胶原(Col-IV)的表达水平。结果:DM组大鼠24 h尿蛋白、FBG、TG、Scr、BUN均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体积增大、不规则,弥漫性系膜基质增多,伴基底膜不同程度的增生肥厚及足突融合现象;肾组织的TGF-β1、FN、Col-IV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经L6H4治疗后,DT组的24 h尿蛋白、FBG、TG、Scr、BUN水平明显下降(P<0.01),大鼠肾小球形态较规则,系膜区基质明显减少,足细胞肿胀、融合现象减轻;肾组织的TGF-β1、FN、Col-IV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L6H4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FN、Col-IV的大量分泌,减轻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降浊四妙散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对大鼠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氧酸钾(OA)模型组、OA+SMS组、OA+别嘌醇组,其中,SMS的剂量基于实验动物物质管理标准(每公斤体重成人剂量的10倍);别嘌醇溶解在OA+别嘌醇组的饮用水中(浓度,150 mg/L);对照组和OA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胃内容量控制在2 mL/d),持续7周。探讨SMS对肾线粒体活性氧(ROS)和氧化应激(OS)产物、NLRP3-ASC-caspase-1轴的蛋白表达。结果:(1)对照组、OA模型和治疗组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第7周结束时,模型组总尿酸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ZF组和别嘌醇组显著高于OA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OA组的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接受SMS和别嘌醇治疗大鼠的BUN和Scr水平下降(P<0.05)。(3)肾组织结构中,对于OA+SZF和OA+别嘌呤醇组,肾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4)OA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大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均升高(P<0.05);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平衡,而SMS和别嘌醇干预可显著回复以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动态平衡(P<0.05)。(5)OA组大鼠肾组织中TXNIP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SMS和别嘌醇有效抑制TXNIP mRNA 和蛋白表达(P<0.05);高尿酸血症大鼠NLRP3-ASC-caspase-1 轴中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升高(P<0.05)。SMS干预后组NLRP3-ASC-caspase-1轴的激活显著被抑制(P<0.05)。结论:SMS通过降低高尿酸血症实验大鼠肾脏中血尿酸水平,进而减轻肾损害,同时其可抑制线粒体ROS触发的NLRP3炎性体激活来减轻肾小管损伤和炎症浸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 R-506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 SHR)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SHR模型组和治疗组(卡托普利,30 mg·kg~(-1)),6只健康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SHR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给药前后各组大鼠血压,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miR-506表达量,并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和GPx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大鼠心肌中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量。结果:SHR模型组血压为(184.79±3.35)mmH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压为(133.57±1.43)mm Hg,与SHR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SH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mi R-506、SOD、GPx的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5)、(0.27±0.04)和(0.32±0.0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HR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中mi R-506以及SOD、GPx的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mi R-506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SHR心脏重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肾功能和营养状态及脂质代谢与溃疡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组52例,2级组84例,3级组96例,4级组129例,5级组28例,对比分析五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营养状态指标[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Wagner分级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Wagner分级患者性别、年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3级组、4级组、5级组患者的BMI、TG、HDL-C、Hb、Alb水平低于1级组,Scr、Cys C水平、吸烟史及高血压所占比例高于1级组(P0.05);4级组、5级组患者的BMI、TG、HDL-C、Hb、Alb水平低于2级组、3级组,Scr、Cys C水平、吸烟史及高血压所占比例高于2级组、3级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agner分级与Scr、Cys C呈正相关,与TG、HDL-C、Hb、Alb、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Scr、Cys C与溃疡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TG、HDL-C、Hb、Alb、BMI均与溃疡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山萘酚增强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从而抑制大鼠移植物排斥反应并改善移植物生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Wister大鼠和SD大鼠分别为供、受体,建立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观察受体老鼠皮肤移植物的情况,记录移植物失功时间(移植物皮片80%面积发生排斥)。RT-PCR检测移植7天后脾细胞、淋巴细胞FOXP3、CTLA-4和IL-10的mRNA水平,用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7天移植皮片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体外实验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加入山萘酚作为对照,观察Treg功能情况。结果:1.山萘酚能增强移植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生存时间(DMSO组6.3±0.3天,山萘酚组13.7±0.39天,P<0.01);2.RT-PCR显示山萘酚可增强细胞CTLA-4(对照组9.24±0.17,山萘酚组12.48±0.145,P<0.05)、FOXP3(对照组0.96±0.07,山萘酚组1.41±0.07,P<0.01)和IL-10(对照组0.95±0.12,山萘酚组1.50±0.16,P<0.05)的mRNA水平;3.体外T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中,山萘酚可增强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结论:在大鼠皮肤移植模型中,山萘酚可延长皮肤移植物的生存时间,提高Treg细胞相关IL-10、FOXP3和CTLA-4的mRNA水平;体外实验中,能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表明山萘酚在提高移植物生存方面存在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红花黄色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每组各60例患者,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FBG、2h PG、Hb A1C、Cys C、Hcy、Scr、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FBG、2h PG、Hb A1C、Cys C、Hcy、Scr、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R)-152-3p调控果蝇Notch同源物1(Notch1)/Delta样配体4(DLL4)通路对家兔深II度烧伤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5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R-152-3p拮抗剂(antagomir)组、miR-152-3p antagomir阴性对照+空载组、miR-152-3p antagomir+Notch1敲低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家兔构建深II度烧伤模型,分组给药处理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家兔创面组织miR-152-3p与Notch1、DLL4 mRNA表达;检测各组家兔创面愈合率及微循环血流灌注值(MP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家兔创面微血管密度(MVD);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家兔创面组织VEGF、Ang1与Notch1/DLL4通路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兔脐静脉内皮细胞中miR-152-3p对Notch1及DLL4的靶向调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创面组织miR-152-3p与Notch1、DLL4 mRNA表达升高(P<0.05),创面MPD及MVD、血清VEGF及Ang1水平、创面组织VEGF与Ang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52-3p antagomir组家兔创面组织miR-152-3p mRNA表达降低(P<0.05),创面愈合率、创面MPD及MVD、血清VEGF及Ang1水平、创面组织Notch1、DLL4 mRNA及蛋白表达、创面组织VEGF与Ang1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152-3p antagomir阴性对照+空载组家兔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miR-152-3p antagomir组相比,miR-152-3p antagomir+Notch1敲低组家兔创面组织miR-152-3p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创面愈合率、创面MPD及MVD、血清VEGF及Ang1水平、创面组织Notch1、DLL4 mRNA及蛋白表达、创面组织VEGF与Ang1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152-3p可靶向下调兔脐静脉内皮细胞中Notch1及DLL4的表达。结论:敲低miR-152-3p可通过上调Notch1/DLL4通路而增强家兔深II度烧伤创面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其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表达及与其他肾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7年7月健康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肾病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住院病房各期CKD患者150例,采用ELISA法测试验检其血清GDF-15水平。结果:除去CKD1期外,各期CKD患者eGFR及血清SCr、BUN、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分期的增加,患者血清SCr、BUN、GDF-15浓度逐渐增加,且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3组患者血清U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KD1组(P0.05),CKD4组、CKD5组血清U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KD1组及CKD2组(P0.05)。GDF-15水平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r=-0.768,P0.01),与SCr水平呈正相关(r=0.751,P0.01),与BUN水平呈正相关(r=0.764,P0.01),与UA水平呈正相关(r=0.470,P0.01)。结论:GDF-15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