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验课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达成课程目标及后续课程的学习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痛点”问题,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实验水平。通过合理编排实验内容、采用“竞赛式”考核方式将405名少数民族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得知: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资料处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对照组学生均有显著的提高,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本校2015级、2016级及2017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并试行了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及开放性科研性实验。通过改革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他们交流合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职学生在《药物分析》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学生特点、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探讨了提高育人质量,应如何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案例式教学(CBL)教学模式在细胞研究进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2015级选修"细胞研究进展"的学生80人为研究对象,按选修课程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及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LBL),实验组实施CBL教学模式,调查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并比较两组学生考试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的建立、课堂积极性及教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案例分析及临床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选修细胞研究进展课程的学生采用CBL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其建立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互助学习在科技学院护理专业组胚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互助学习在医学专业科技学院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校科技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组胚实验教学中实施互助学习,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通过互助学习学生成绩显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应增强。结论互助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验技能,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科技学院学生因材施教寻找到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资料分析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学习形式,对于提高学生鉴别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动物行为的特点"为例,尝试基于资料分析,进行概念教学,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概念。  相似文献   

7.
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背景创设一贯式教学情境,采用项目式学习(PBL)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资料及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和融合技术,设计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路线,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设计实验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医学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等方面内容相对难以记忆,授课时显得有些枯燥.案例式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真实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留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的选取、备课及课堂组织教学等方面的准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医学微生物学具有内容多、重点多、知识点分散的特点。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运用启发式、案例式及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三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对人类遗传系谱图及遗传痛传递规律的分析入手,采用了归纳分类的思想.指导学生认识人类性状遗传规律及判别遗传病的类型,以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分析科学家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探究方法及探究结果,结合当前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重视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多样化设计、发挥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模型表征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果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蕊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00-100
生物试卷讲评课要在考试后及时批阅试卷,做好分析,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很及时的调整,并及时改正错误。通过课堂讲评,使学生养成一种主动了解自己、主动进行学习、并且能够评价自己的能力。这样对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及应变能力,促使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在初中《科学》中已经学习过关于植物、动物、生理、遗传、进化及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的,主要侧重于对生命现象的描述。进入高二年级,学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更多,对事物的看法更有主见,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有效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宝盛  刘阳  王海洪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3):167-169
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验技能培养,对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改革,采用基础实验与小型综合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不仅能使学生牢固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将课堂交给学生,开展符合教学需求及课堂内容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注意到科学思维的严密性;通过传感器的使用,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对于实验结果呈现的直观性,并共同体验和分享实验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资料及身体发育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告了新疆阿勒泰地区7—18岁哈萨克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的调查结果。重点分析3456名城镇哈萨克族学生的体质发育资料。体质发育调查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骨盆宽六项,其增长幅度及变异度皆以体重为大。哈萨克族学生的身高不论男女,在多数年龄组小于国内同龄汉族学生,而体重则多数年龄组大于国内同龄汉族。本文还分析了哈萨克族学生的六项身体发育指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STEM教育理念,设计实验判断6种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的质量、品质特征,有效增强中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且实验内容来源于实际生产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掌握植物油的提取技术,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产出导向理念,设定了"发酵工程"合理具体的课程目标,聚焦学生的工程知识掌握及问题分析、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培养。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模块,以课程目标达成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进行整合并优化,采用了多元化、注重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构建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模式,形成了"设计—实施—考核—评价—改进"闭环运行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设计、研究发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概念分析。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观察比较、类比、视频模拟及讨论分析生活现象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郭建生  严仲文  钟炽辉 《蛇志》2012,24(3):266-268
目的了解广东医学院学生无偿献血认知及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学生乃至全社会无偿献血及重复献血率。方法自制调查表并随机发放给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采取不记名填写,对回收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有潜在意识献血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54.4%;学生对献血及血液常识中"捐献血液的去向"和"血站的性质及社会价值"两项知之甚少;献血动机中以捐血救人的观念深得认同,同时兼顾有益身心、优惠用血等多种心理;未或不再献血的原因中,"献血无偿,用血有偿,优惠机制落实不好"、"担心感染艾滋等传染病"、"负面新闻"占据了前三位;对无偿献血的建议集中于加大宣传,增加社会对无偿献血及血站的了解,加强服务和做好安全措施。结论经过调查,对学生无偿献血认知及行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明确了重点,能有效地促进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