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果蝇复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的重要材料,许多实验室已将其作为实验资源进行了长期保存。在实验教学中许多遗传学实验都是以果蝇为主要实验材料,但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许多性状出现退化甚至变异,影响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对本实验室长期保存的4个果蝇品系的性状复壮进行了研究,我们采用人工选择的方法进行复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实验果蝇的一些饲养技巧和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属双翅目小型昆虫,是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摩尔根利用果蝇实验发现了连锁互换规律及白眼基因的性连锁遗传,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论断,其学生穆勒则开创了X射线诱变的先河。目前果蝇还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行为遗传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模式生物,可以说果蝇已成为遗传学各分支学科的最常用实验动物之一,实验室培养果蝇是一项基础技术。现介绍笔者在果蝇饲养方面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为了要取得大量昆虫作为实验材料(例如作杀虫药剂试验以及饲养寄生蜂等),一般所使用的饲育方法有时是不容易达到预期的要求的,所以有用人工饲料来培养昆虫的必要。大家都知道果蝇(Drosophila)是遗传学上所最常用的实验材料,但是近几年来在杀虫药剂的效力试验也常用作为材料,而以人工饲料来培养果蝇的方法可说是比较最常使用的方法。近年  相似文献   

4.
王彩丽 《生物学通报》2009,44(11):49-50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2n=8)为完全变态的双翅目昆虫,具有生活史短、突变型多、染色体数目少、繁殖率高等突出特点,是遗传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材料,也是遗传学研究中经典的模式生物材料。因此,饲养好果蝇对遗传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本实验室饲养果蝇和保种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果蝇是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昆虫,用作模式生物的一般是常见的黑腹果蝇。果蝇在遗传与进化、胚胎发育、细胞生理等方面研究中是极为优良的模式动物。阐述了果蝇的特点和作为生物学研究材料的优势,以及由果蝇研究而产生的成果及实际意义。果蝇遗传物质结构相对简单,有大量的性状变异;摩尔根获得了诺贝尔奖,与那只"例外"的白眼果蝇和染色体不分离的"例外"现象息息相关。如今,在遗传学模式生物中,果蝇几乎成为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头号选手。果蝇作为材料的研究几乎始终引领着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实验用黑腹果蝇,为昆虫纲双翅目模式动物。果蝇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饲养简便等特点,是遗传学实验的首选材料之一。介绍不同品系果蝇常年保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相关事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果蝇作为一种模式昆虫,为研究昆虫和人类的先天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果蝇体内免疫诱导产生的抗微生物肽多基因家族在分子进化、抗菌功能的分子特征和免疫诱导表达的信号传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昆虫乃至其他动物和人类先天免疫模式的认识,为研究其他昆虫特别是作为主要农林害虫的鳞翅目昆虫的先天免疫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集中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抗微生物肽及其免疫模式的研究结果和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作者近几年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神经电生理学实验是研究神经系统活动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 ,昆虫神经电生理学的研究在国内外起步较晚 ,且多限于部分大型昆虫 ,如 :蜚蠊、家蚕等[1~ 4 ] ,除果蝇外 ,有关其它蝇类特别是蝇幼虫的神经电生理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为此 ,我们以常见的三种蝇幼虫为材料 ,观察并记录其在体脑神经节的自发放电活动 ,初步探讨蝇类幼虫神经细胞的放电特性 ,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并为比较神经电生理学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昆虫实验材料为酱亚麻蝇Parasarcophagadux,家蝇Muscadomestica和…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昆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在模式昆虫中的应用随着这些模式昆虫全基因序列先后完成而相继展开。蛋白组学作为一门有效而直观的研究整体蛋白质的方法,在非模式昆虫中应用也非常广泛。蛋白质组学在模式昆虫中主要应用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家蚕Bombyx mori、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中;在非模式昆虫中主要应用在各种昆虫的生理、药剂毒理和化学生态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鳞翅目昆虫生物钟环路的核心成员,在蛋白质分子进化和相互作用网络等方面,与哺乳类,甚至与果蝇等经典模式昆虫有较大差异。总结了昼夜节律对鳞翅目昆虫孵化与进食、生长与变态、生殖与滞育、呼叫与迁徙等生理行为的影响,以及核心钟基因Cry、Per和Tim等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鳞翅目昆虫生物钟负反馈环路与哺乳动物和果蝇的差异,介绍了鳞翅目昆虫作为温度授时的生物钟负反馈环路研究和外周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等方面的材料优势。  相似文献   

11.
果蝇的采集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蝇属于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hi-lidae),是昆虫中果蝇类的统称。这些蝇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国,全世界约有60属,2600多种。通常用来当做实验材料的多是果蝇属(Drosophila)中的Droso-phila melanogaster种族。果蝇的生活史周期短,容易饲养管理,用它们为对象,来研究遗传的基因与变异,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果蝇这个名字不仅为生物学界所熟悉,也逐渐为其他行业的人们所了解。下面仅将果蝇类的习性、诱集、采集、形态特征以及与果蝇科相近似的蝇类识别,作一简单介绍。果蝇的栖息地果蝇常常在腐烂的水果中生长和繁殖,所以在人群居住的地区,若能稍加注意就可能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杀虫剂阿维菌素的广泛应用,靶标生物对其抗性问题日益严重。以往的研究显示,细胞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可能与抗药性有关。但在昆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中,由于目前市场上缺少专门针对昆虫的商业化抗体,使得这一研究受限。为此,本研究尝试应用其他物种的抗体开展P糖蛋白的检测。【方法】以果蝇为测试昆虫,以阿维菌素作为测试药物,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用鼠抗人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阿维菌素敏感品系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果蝇中的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检测出果蝇体内P糖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且无明显非特异性条带;与敏感品系果蝇相比,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果蝇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用针对人及其他脊椎动物的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果蝇P糖蛋白的表达可行,且果蝇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与P糖蛋白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现行浙科版教材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过程复杂、计数困难,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最终影响开出率。采用果蝇替代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实验难度显著降低,实验可行性和实效性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中学遗传学实验和教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学遗传学教学中的问题1.现有教材中实验材料的选择不太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反映不出新的科学成就。例如,果蝇唾液腺细胞巨大染色体实验,其目的是观察巨大染色体,了解遗传物质的形态。我们认为该目的就值得商榷,因为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是特化的染色体,是经过DNA分子多次内复制后形成的,它和正常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或性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形成的染色体在形态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昆虫知识》2009,(1):4-4
如果存在时间机器,那么把一种生物放进去,能不能使它逆转退回远祖的状态呢?葡萄牙和美国的科研人员用果蝇作为对象研究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他们在实验室中模拟重建了果蝇远祖生活的环境。实验用果蝇是1975年从野外捕捉的果蝇的后代,已经在各种环境中经历了500代的进化,许多特性已经随环境变化而发生了改变。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实验中,  相似文献   

16.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遗传学实验中 ,有许多遗传规律的验证需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如 :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及连锁互换规律的验证。然而在进行实验设计时 ,常常是一个杂交组合 ,只能验证一个规律。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 ,我们摸索分析出采用一次杂交设计来完成验证多个遗传规律的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该实验方法分述如下。1 实验材料与杂交组合1.1 实验材料 果蝇 (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X染色体的隐性突变体 ,即 :小翅、焦刚毛、白眼 ,已知控制这3个性状的基因 ( m、sn3、w)都位于 X染色体上 ;一隐性突变果蝇 ( e)檀黑…  相似文献   

17.
昆虫均为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幼虫和成虫阶段往往有着不同的资源需求。研究昆虫在幼虫和成虫阶段的生态位和适合度,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昆虫物种共存和群落构建的认识。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和伊米果蝇(D.immigrans)是全球广布的两种果蝇,它们常常发生在相同的季节,且均在腐烂的水果上产卵,幼虫寄生在其中完成生长发育。本研究通过转瓶实验评估了这两种果蝇在连续竞争过程中的内禀增长率和种内与种间竞争系数,并进一步检验了它们的成虫对产卵场所,以及幼虫对食物的竞争强度,据此计算了两个物种在成虫和幼虫阶段的生态位分化与适合度差异,在当代物种共存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影响两种果蝇共存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连续饲养过程中,黑腹果蝇表现出更高的适合度,大概率会竞争排斥掉伊米果蝇。具体而言,两种果蝇在幼虫和成虫期均有极大的生态位重叠,虽然伊米果蝇成虫对产卵场所有着更高的利用率,黑腹果蝇的幼虫在生长发育阶段对饲料有着更高的利用率,但两种果蝇在成虫、幼虫阶段竞争的结果更多地取决于谁先占据资源。本研究表明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资源利用率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们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地发行了许多有实验昆虫的邮票,其种类超过20种,如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吸血蝽Rhodnius prolixus、家蚕Bombyx mori和蜜蜂Apis mellifera,等等。文章对这些邮票上的昆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提高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成功率的关键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生物学通报》2004,39(3):57-57
在遗传学实验中,果蝇是最为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但果蝇三龄幼虫的染色体制片,按传统的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培养及方法技术存在一些不足,学生难以把握,实验成功率较低。笔者就上述情况在以下几点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双翅目昆虫果蝇、摇蚊已成为观察染色体实验的经典材料,结合作者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做好本实验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是:幼虫要看颜色,唾腺要看形态及透明度,染色要把握好时间,压片要经过冷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