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治疗肿瘤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果将此技术应用到临床研究,就需要制备大量的细胞活性良好、重组蛋白表达量高的生物微胶囊。体外培养和冷冻保存是生物微胶囊制备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因此需要考察体外培养和冷冻保存对微囊化重组基因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重组CHO细胞为模型,考察了体外培养时间和冷冻保存对微囊化细胞在动物体内生长和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及体外培养时间对微囊化细胞冷冻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间对微囊化细胞在动物体内生长、内皮抑素表达和微囊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体外不培养和培养4d的微囊化细胞在小鼠腹腔内生长良好、内皮抑素表达量高,并且微囊稳定性好,而体外培养8d的微囊化细胞在移植后的第26天破裂。体外培养时间对微囊化细胞冷冻保存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体外培养4d和8d的微囊化细胞在液氮中冷冻保存40d,复苏后细胞生长良好、内皮抑素表达量高,而冻存前未经过体外培养的微囊化细胞,复苏后细胞几乎全部死亡。综上所述,生物微胶囊在体外比较适宜的培养时间为4d。并且冷冻保存对微囊化细胞在动物体内生长、内皮抑素表达和微囊稳定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尿酸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酸氧化酶(urate oxidase,Uricase,EC.1.7.3.3)是一种能将尿酸氧化为尿囊素的蛋白酶。合成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尿酸氧化酶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43.1a/uox,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插入序列正确,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M109,菌株经诱导表达尿酸氧化酶蛋白,目的蛋白经过超声破碎,经检测以可溶性蛋白为主;菌体经超声破碎后,上清经过阴离子柱和阳离子柱两步纯化,得到尿酸氧化酶纯品,纯品以分光光度法进行体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尿酸氧化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50%;表达产物经过两步层析柱纯化,获得电泳扫描纯度为95%的纯品;在体外活性测定中具有分解尿酸的能力,在临床检测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308、M28、S1330、16M四株布鲁氏菌灭活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灭活方法对布鲁氏菌灭活的效果,确定灭活参数,为制备布鲁氏菌灭活抗原提供参考。【方法】将4株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2308(牛种)、M28(羊种)、S1330(猪种)以及16M(羊种)分别经大豆酶消化蛋白胨(TSA)培养基培养繁殖后,用生理盐水制成(4-8)×1010 CFU/m L的菌悬液,分成等份于80 oC灭活不同时间,另将同样浓度的菌悬液分别用不同浓度甲醛于37 oC灭活不同时间,通过灭活检验,确定灭活效果。取经甲醛和热灭活的16M抗原,分别以1×1010 CFU/只剂量皮下注射1.5-2.0 kg家兔2只,免疫6周内,每周采血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测定抗体效价。【结果】80 oC、5 min可灭活2308、S1330和16M三种菌株,80 oC、10 min可灭活全部4种菌株。0.2%甲醛灭活7 d,4种试验菌株均不能被彻底灭活;0.4%甲醛在12 h内只能灭活16M,72 h可灭活M28;0.4%甲醛灭活2308和S1330两次试验结果差异较大。0.6%甲醛可在72 h内灭活4种试验菌。不同方法灭活的16M抗原免疫家兔后,其血清抗体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效价消长趋势基本一致,甲醛灭活的抗原免疫原性略高于热灭活抗原。【结论】80 oC热灭活和0.6%甲醛灭活均可用于对布鲁氏菌的灭活,且不影响布鲁氏菌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微囊化重组基因细胞移植治疗肿瘤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目前微囊化细胞规模化制备和培养技术还不成熟,阻碍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与应用。以重组CHO细胞为模型,考察了不同的微囊制备和培养条件对微囊化细胞生长和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实验表明,种子细胞所处的生长阶段和细胞接种密度对微囊化细胞生长和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较大,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包囊并且细胞接种密度为1×106~2×106cells/mL微囊时微囊内细胞生长良好、内皮抑素表达量高。微囊制备时间对细胞活性和内皮抑素表达也有较大的影响,制备时间延长对细胞的损伤增大,因此制备时间应控制在5h以内。生物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会造成细胞损伤,而体外培养是恢复细胞活性的良好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微囊接种量为5%时对细胞生长和内皮抑素表达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斑马鱼尿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的方法,研究重组斑马鱼尿酸氧化酶(ZUO)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功能。方法用PCR的方法克隆斑马鱼尿酸氧化酶基因,用pET28a质粒进行原核表达。结果成功克隆了斑马鱼尿酸氧化酶基因并完成了测序鉴定,该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有效表达且具有体外氧化尿酸的生物学功能。目的蛋白为胞内可溶性蛋白,占可溶蛋白总量的50%左右。最佳诱导条件为27℃16 h,粗酶最佳溶解pH为9.16,在此缓冲液溶解条件下,粗酶比活性为1.94 U/mg。获得的重组ZUO产量达64.8 U/g湿菌,高于直接从动物肝脏组织萃取的尿酸氧化酶。结论斑马鱼尿酸酶基因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其溶解pH比基因工程表达的重组猪尿酸氧化酶略低,对后续开发痛风治疗新药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为模式菌, 比较γ-辐射及常规的热灭活、甲醛灭活制备的灭活李斯特菌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以γ-辐射、热灭活和甲醛灭活法分别制备灭活的LM;腹腔注射BALB/c小鼠,ELISA检测各组灭活菌产生的抗体水平;观察野生型LM攻击后各组的保护效果,动态监测体内带菌情况;流式细胞仪分选免疫小鼠T细胞,以T细胞转移实验评价辐射灭活的LM产生的免疫应答。【结果】 辐射灭活组、热灭活组和甲醛灭活组产生的抗体水平分别为:1:1280, 1:640, 1:160;野生型细菌攻击后这3种灭活菌产生的保护率分别为:100%、35%、30%,其中免疫辐射灭活菌的小鼠能够较快清除攻击的细菌;辐射灭活李斯特菌能够激发产生T细胞保护性免疫应答。【结论】较之传统的灭活方法,利用γ-辐射制备的灭活LM免疫小鼠后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齿孔酸在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并进行动力学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酵母联合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观察齿孔酸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血糖血脂的影响。研究发现,齿孔酸体在外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同时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口服糖耐受量。结果表明,齿孔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竞争性抑制剂,还能缓解高尿酸血症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齿孔酸在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并进行动力学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酵母联合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观察齿孔酸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血糖血脂的影响。研究发现,齿孔酸体在外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同时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口服糖耐受量。结果表明,齿孔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竞争性抑制剂,还能缓解高尿酸血症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具有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对固体、液体或气体进行包封的、粒径5~1000μm的中空微囊.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囊化.微囊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改变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相态,溶解度等);保护物质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屏蔽味道、颜色和气味;降低物质毒性;控制释放活性物质等等.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阿拉伯胶布洛芬缓释微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利用复凝聚法将布洛芬微囊化。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为0.2%、成囊pH为4.5、成囊温度为45℃、搅拌速度为200rpm。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