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拉尔盆地介形类化石组合及其生物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概述了海拉尔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地层层序,深入分析了介形类化石纵、横向展布规律,建立了5个化石组合序列:1.Limnocypridea subscalara-Hailaeria dignata组合;2.Cypridea badalahuensis-Hailaeria cretacea组合;3.Ilyocyprimorpha hongqiensis-Rhinocypris rivulosus组合;4.Altanicypris obesa-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5.Chinocypridea augusta-T 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进而根据介形类组合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介形类化石的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的介形类化石来自云南东部陆良、曲靖及昆明盆地上第三系茨营组和第四系更新统,计13属、1亚属、22种,其中包括13新种。根据介形类同种分布特征可建立4个化石组合。通过介报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同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将云南东部地区晚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3.
伊犁盆地为北天山与南天山所夹持的山间盆地(复合型盆地),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前二叠纪基底经历了裂谷、坳陷和隆升三个阶段;由于受构造运动影响较大,盆地面积小,稳定性差,地层分布不均,古生物化石较贫乏。通过生物地层研究,石炭系—新近系介形类化石的丰度与分异度均较低,并建立相应介形类化石组合,结合其它门类化石研究,理顺了生物群序列,以及各岩组与化石组合的对应关系,为盆地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中的蜗牛化石,经鉴定有12种和1待定种,隶属于6科7属。依据现生蜗牛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相比较,划分蜗牛化石2个组合,即琥珀螺Sucinea属组合和华蜗牛Cathaica属组合及其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讨论了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形成时期的生物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邮凹陷D1井富含介形虫、轮藻和孢粉等化石。通过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分析,首次对该地区白垩纪一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地层进行了精确划分,从下到上共建立11个化石组合:其中介形虫4个,轮藻4个,孢粉3个。文中还简要探讨了沉积环境演变,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生物地层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湖北秭归县庙河村早寒武世天竺山段的硅化微体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湖北秭归县庙河村寒武系最底部(天竺山段)硅化微体化石13属16种,并论述了其地层意义.所有微体化石皆见于燧石切片中,此组合含大量小个体的具刺凝源类,以Micrhystridium ampliatum Wang为主,并与Paracymatiosphaera spp.,其它球形分子Lelosphaeridia,Favososphaeridium,Eoaperturilites及丝状体Obruchevella 和Megathrix共生,此地真正的陡山沱组是以含大量的和形态复杂的疑源类及简单的丝状体和球状化石为特征,这两个可靠的微体化石组合的发现和区分对本区及邻区震旦系-寒武系过渡层的划分和地层对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开鲁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炳伟 《古生物学报》2006,45(4):549-562
自1987年辽河油田分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开鲁盆地钻探第一口钻井——陆参1井开始,至今已完成各类钻井150余口,对20余口探井1500余块样品进行了分析后,获得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孢粉化石,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文中通过对近20年地层古生物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建立了3个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九佛堂组Cicatricosisporites-Concavissim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沙海组Cicatricosisporites-Abdiverrucospora-Piceaepollenites组合、以及阜新组Cicatricos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Pilosisporites-Asteropollis组合,叙述了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孢粉组合进行对比,确立了本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中的蜗牛化石,经鉴定有12种和1待定种,隶属于6科7属。依据现生蜗牛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及地理分布相比较,划分蜗牛化石2个组合,即琥珀螺Succinea属组合和华蜗牛Cathaica属组合及其所反映的生态环境,讨论了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层形成时期的生物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PY30井早中新世―更新世地层中的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490-690m和1 040-1 170m井段化石丰度和分异度均较高,700-1 035m和1 179-1 809m化石丰度中等,井段下部1 818-3 478m化石稀少,种类单调。根据钙质超微化石标志种的存在,对该井的生物地层进行了划分。在490—3 478m地层中识别出12个钙质超微化石带或联合化石带,地层时代为早中新世―更新世,据此建立了该井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框架,探讨了下中新统与中中新统、中中新统与上中新统、上中新统与上新统以及上新统与更新统界线划分的钙质超微化石标志。根据钙质超微化石总丰度、分异度及特征性环境指示种丰度的变化,划分了8个沉积环境演化阶段,从而讨论了早中新世至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河北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类生物地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河北阳原、蔚县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20余条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化石,计23属60余钟,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介形类化石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  相似文献   

11.
木犀科系统研究中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电泳分析了木犀科7属51种(亚种,变种及某些被归并的种)植物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个别种的种内酶谱有变化,但各个种都有能与其他种相区别的酶谱,各属也具有其特征酶谱,过氧化物同工酶适宜的作为木犀科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酶谱认为不分亚科,各族独立为宜,酶谱支持雪柳属和连翘属分别从族及丁香族中独立出来单独建族;支持撤消丁香族,将丁香属并入木犀榄族而靠近女贞属,根据酶谱及  相似文献   

12.
辽宁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正常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研究了1060例 (满族:460,汉族:600;男女各半) 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分别是7.11%和31.73%。结果表明民族间的指纹白线有他们各自的特征并做了性别和手别间差异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飞虱虫疠霉(Pandoradelphacis)是侵染飞虱和叶蝉等重要作物害虫的昆虫病原真菌。通过在液体及平板培养中研究光周期对菌丝及菌落生长量、产孢节律和产孢量的影响,作者发现光照对液培菌丝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长光照液培菌丝的产孢延迟并且产孢量减少,而全黑暗液培菌丝产孢早且产孢量大。但是,光照明显促进全黑暗下液培菌丝的产孢。在平板培养中,长光照能促进菌落生长和产孢;半光照半黑暗虽有利菌落生长,但产孢量很低;光照9h和18h产孢量较大,但菌落生长较小。无论液体还是平板培养,飞虱虫疠霉均生长良好,但建议在全黑暗条件下进行液体培养,在长光照下进行平板培养。  相似文献   

14.
用BamHI和PstI双酶切质粒pMTIIa-91s,获得光滑球拟酵母金属硫蛋白基因(MTIIa)片段,将其亚克隆到M13载体,扩增并回收MTIIa基因片段,经Southern杂交验证插入片段正确后,分别将MTIIa基因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和大肠杆菌一酵母菌穿梭载体YIp352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使其对CUSO4的抗性提高0.7mol/L左右;转化酿酒酵母受体菌YS59,使YS59对CUSO4的抗性提高1.5mol/L左右。结果证明光滑球拟酵母MTIIa基因在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正常个体发育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受光控制的光形态建成过程。光作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个调控因子,已有报道。本实验通过对佛甲草的不同波长的光处理,比较其形态发生及生理生化指标。佛甲草为一种药用植物,本实验为建立佛甲草茎段培养的理想诱导模式提供了初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缓慢细蚤L.segnis不等单蚤M.anisus和猫栉首蚤指名亚种C.felis felis的臀板发育,详细观察了上述蚤种幼虫至成虫臀板、肛节的内部结构变化。认为在早期三龄幼虫,臀板芽开始出现在第10腹节背板前1/2处中部;在前蛹期第11腹节明显可见并由肛背叶和肛腹叶组成;在蛹期臀板充分发育,臀板载板在雌蚤外面由9背板,内面由10背板融合而成,而在雄蚤外面由9背板,内面由10背板和阳茎副叶基段的背突融合而成。本文对一直有争议的臀板、肛节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东湖-沙湖连通工程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影响, 于2013年7月在东湖的水果湖及郭郑湖心采集了20 cm的柱状沉积物, 按2 cm分层测定了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酸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s, AVS)及同步提取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SEM), 并与2004、2006和2008年(TOC、TN和TP)及1999年(AVS、SEM)数据进行了比较; 同时研究了郭郑湖沉积物氮磷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 (1)水果湖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普遍高于郭郑湖, 在连通前均呈增加的趋势; 连通后, TOC、TN的平均含量显著降低(P0.05), 与2008年比分别降低了25.1%和56.3%(水果湖)及31.9%、66.1%(郭郑湖); TP平均含量虽略高于2008年, 但水果湖沉积物低于2004及2006年, 郭郑湖表层沉积物也低于历年, 表明TP污染的趋势得到了遏制, 湖水流动性的增强有利于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降低; (2)随着沉积物表层氧化还原状况的改善,表层沉积物AVS含量降低, 且最高含量分别由26.4(水果湖)和26.2 mmol/kg(郭郑湖)降低到15.1和18.2 mmol/kg; SEM含量则升高, 导致SEM/AVS上升, 但SEM/AVS值均小于1, 沉积物尚未呈现重金属毒性; (3)东湖沉积物中的氮磷存在潜在的释放风险, 其释放与扰动强度有关, 且污染物含量高的底层沉积物释放更明显。因此,连通工程有利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降低, 但同时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释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esult of a study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nsilium and anal segment from first instar larva to adult of Leptopsylla segnis (Schinherr 1811), Monopsyllus anisus (Rothschild 1907) and Ctenocephalides felis felis (Bouche 1835) is reported and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silium and anal segment of these fleas is essentially the same. (2) The first sensilium rudiment appears in the early third instar larva on the anterior one-second part of the tergite of the tenth abdominal segment, and in prepupa the eleventh abdominal segm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dorsal and ventral anal lobes is formed, and in the pupa the sensilium and its frame are fully developed. (3) The differenced of opinions on the terminal segments of the fle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 11例出土于山东省鲁中南地区保存较好的周 -汉代颅骨进行测量研究。在颅、面部测量特征的比较上 ,这批头骨与鲁北地区同时代头骨特征类似 ,都属于东亚蒙古人种类型。与周邻地区古代人群的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鲁中南周 -汉代组人群与黄河流域古代类群的亲缘关系比与华南组的更接近 ,这组人群与西日本弥生人接近的程度明显大于与绳文人接近的程度。本研究支持在现代日本人的起源中有源自中国大陆特别是华北东部地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