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联合氯吡格雷(clopidogrel,CPG)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TMZ联合CPG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TMZ(20mgtid×56d)、氯吡格雷(首次300mg,75mg/日×55d治疗。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MZ联合CPG组心绞痛改善的临床显效率(52.6%)和总有效率(87%)均较对照组(26.3%和57.9%)显著提高(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显著减少(p<0.01),TMZ联合CPG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运动耐量(NYHA分级)明显改善,TMZ联合CP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未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用TMZ联合CPG治疗UA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从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其中88例设置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观察组11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效果评分为3.87±0.03,高于对照组3.24±0.05(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为3.18±0.03 min和1.39±0.02次/d,均低于对照组3.62±0.07 min和2.81±0.03次/d(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积指数分别为0.78±0.02 P a o s,0.33±0.02 L/L和7.13±0.04(P0.05),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纤酶(Dfd)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62例UAP患者随机分组A组(32例)给予口服阿斯匹林(300mg·d-1)和抗心绞痛药,B组(3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另加Dfd(10U·d-1共3d)静脉点滴。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10d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24h缺血总负荷、ΣST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5.5±2.3与3.2±0.5(P<0.01)、9%与0(P<0.01)、6%与0(P<0.01),1868±846与735±282(P<0.5)、3.4±0.7与1.4±0.6(P<0.01)、3.9±0.6与1.0±0.4(P<0.01),B组无一例发生出血倾向。结论UAP患者急性期用Dfb治疗有效、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性因子、血脂及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冠心病伴UAP患者,采用乱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血脂、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为88.46%(46/52),高于对照组的66.67%(34/51)(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三酰甘油(TG)、白介素-6(IL-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绞痛持续时间均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TC、TG、LDL-C、IL-6、hs-CRP、TNF-α、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伴UAP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血脂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肾汤辅助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9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肾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8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9%和66.7%(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消耗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肾汤辅助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疗的9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氯吡格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就诊我院的124例12小时以内发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在入院后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mg/d,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d,A组常规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d,C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mg,继之75 mg/d治疗,随访30天。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结果:与A组相比,B组、C组患者溶栓成功率提高、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减少。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氯吡格雷75 mg/d或先予300 mg负荷量,继之75 mg/d口服,均可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发生,而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并不优于普通剂量组,且两组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12小时以内发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1),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1),A组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 mg,继之75 mg.d~(-1)治疗,平均随访30天。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而在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论是否接受择期的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继之75 mg.d~(-1)口服,可显著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发作,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王辉  杨淑霞  石嘉 《蛇志》2013,(4):389-39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缺血、调整血压、调整血糖、调整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74%。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内皮素-1(ET-1)更低,一氧化氮(NO)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更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 年3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9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及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酮酯滴丸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肌酶指标、氧化应激和外周血白介素-33(IL-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UAP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35例)和联合组(银杏酮酯滴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35例),对比两组疗效、心绞痛改善情况、心肌酶指标、氧化应激及外周血IL-33/ST2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cTn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IL-33、ST2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UAP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减轻心肌损伤和氧化应激,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33/ST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80 岁高龄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80 岁高龄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115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 例,对照组5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 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 水平,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监测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等指标。结 果:治疗5 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需加用洋地黄类强心 药物的患者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天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血浆NT-proBNP 下降幅度无明显 区别。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能够更快改善≧80 岁高龄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蕲蛇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  吕昀 《蛇志》2000,12(3):37-39
目的:观察蕲蛇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期入院的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蕲蛇酶1.5u加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UA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60%。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8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血流动力学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因脑梗死且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100 mg·d-1口服,实验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氯吡格雷75 mg·d-1口服,共21 d。比较两组患者血Hcy、UA、血小板(PLT)、血流动力学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Hcy、UA及血小板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cy、UA及血小板水平较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伴有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人群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住院部收治的138例UAP患者为UAP组及80例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正常的非CHD者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不同性别UAP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男性UAP组和男性对照组在吸烟、高血压病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和叶酸(FA)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其它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UAP组和女性对照组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尿酸(UA)、Hcy、VB12和FA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其它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HDL、Hcy、和Vit B12水平为男性UAP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01);高血压、UA、Hcy、Vit B12和FA水平为女性UAP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同性别人群发生UAP的危险因素不同,血浆Hcy和UA水平为女性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Hcy水平为男性U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EPO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212例,随机分为非EPO治疗组(56例)和EPO治疗组(156例)。其中非EPO治疗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EPO治疗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和EPO治疗,直至临床观察结束。治疗后观察心功能指标改变。结果:156例心衰患者经过EPO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均较非EPO治疗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P<0.05),其中尤以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最为明显(P<0.01)。156例EPO治疗组患者中116例心衰伴贫血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较40例心衰不伴贫血患者更为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对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主要是因为EPO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EPO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有独立于促红细胞生成以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在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硝酸异山梨脂,阿司匹林和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三精制药)200μg,ivgtt,qd,14d,同时给予生脉注射液(益盛药业)80ml,ivgtt,qd,14d。观察常规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和心电图变化。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肝内大血管旁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肝内大血管(肝静脉、肝后下腔静脉、肝动脉或门静脉)旁复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经皮微波固化治疗,对照组进行手术再切除,于治疗前后检查甲胎蛋白、B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甲胎蛋白转阴16例,降低21例,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P0.05);治疗后3个月经超声检测肿瘤大小,观察组有15例肿瘤停止生长,21例肿瘤缩小,无效的4例中肿瘤合并肝内转移或出现范围扩大,对照组有14例肿瘤停止生长,19例肿瘤缩小,7例无效,观察组控制肿瘤大小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14/40)(P0.05)。结论:经皮微波固化治疗肝静脉、肝后下腔静脉、肝动脉或门静脉旁复发性肝癌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可用于临床肝内大血管旁复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