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与生物圈》2011,(3):92-93
四川亚丁亚丁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南部,总面积1 344平方公里,以保护牛羚、豹、林麝、鬣羚、小熊猫、黑熊、斑羚、水鹿、白臀鹿等珍稀动物以及濒危植物为主。200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驾车路线:北京→成都→雅安→康定→雅江→理塘→稻城县城→香格里拉镇→亚丁。地方特产:松茸、贝母、川贝、雪茶、雪莲,青稞酒、酥油、奶饼子、红景天、牦牛肉、藏香猪。  相似文献   

2.
《植物杂志》2009,(2):4-4
一项研究表明,为了追求睡个好觉,失眠症患者们花在酒精饮品上的钱数远远超过他们在安眠药花费上的总和。然而专家们却说,如果你真的睡不着,喝到酒瓶见底应该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酒精不能帮助入睡,恰恰相反,它实际上会加重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是我国产茶大省,好茶基本集中在黄山景区周边,因此好茶与生长环境的关系成为笔者2017年春去黄山开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申报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徽省种茶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名茶迭出。在国内历次"十大名茶"评选中,安徽的茶基本都能独占四成!这些次次上榜的茶分别是: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安徽茶在全国名优茶品中所占的比重为什么如此之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考察与比较,认为  相似文献   

4.
新疆一号冰川土壤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离PCR扩增的16SrDNA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直接从新疆一号冰川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中提取总DNA。用两套细菌通用引物分别扩增16SrDNA的V3和V6/V9高变区的特异性片段,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PCR—DGGE图谱表明,PCR产物经DGGE检测到的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结果表明,PCR—DGGE是一种快速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7,(2):74-75
放慢吃饭速度真的可以让人少吃,过量喝牛奶会促发癌症?感冒缘自“美食”作怪?手机和癌症没有必然联系,喝咖啡会降低患上糖尿病风险,上班路上别补觉,选双好鞋是关键,细选果蔬罐头,好茶要好喝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中旬,我们在井冈山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王方辰老师在调查野茶、古茶资源时,偶然拍到了一组奇特的地质地貌图片,怀疑可能是第四纪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和冰川堆积物、冰川漂砾等,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有关井冈山地区有第四纪古冰川遗迹的记载和报道,故不敢确定。回京后,我们专门拜访了中国MAB的老朋友,地质学家韩同林研究员,他从我们拍摄的照片特征分析,认为应该是冰臼和完全有可能是冰碛和冰川漂砾。同时,为慎重起见,74岁的韩老师克服了年纪大等诸多困难,亲赴井冈山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归来后,又连续加班工作半个多月,查找地质纪录、比对卫星图片再结合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得出了初步的结论。韩老师建议,应开展大规模的考察调研,以获得更多的现场样本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名茶是在独特的生态条件、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等综合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其色香味俱佳,外形突出,品质优异,远近闻名,为茶中珍品。古往今来,江苏名茶好茶迭出,以下仅简要介绍其中11种。宜兴阳羡雪芽(紫笋茶)宜兴古称阳羡,为江苏茶叶主产区之一,东汉末年已有宜兴产茶的记载,历史上因生产阳羡茶、罗岕茶而享有盛名。阳羡茶  相似文献   

8.
苏承武  唐东平  苏芸 《蛇志》2012,24(3):335-335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注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中国人好饮茶,十分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单是为鉴别茶的优劣,更多是能让人领略饮茶情趣之余产生神思遐想之意。忙里偷闲时,泡上一壶好茶,自斟自饮,自得其乐;或邀三五位朋友,选择一个雅致洁静之处,边品茗边谈古论今,  相似文献   

9.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离PCR扩增的16S rDNA来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直接从新疆一号冰川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中提取总DNA。用两套细菌通用引物分别扩增16S rDNA的V3和V6/V9高变区的特异性片段,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PCR-DGGE图谱表明,PCR产物经DGGE检测到的条带清晰且分离效果好。结果表明,PCR-DGGE是一种快速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茶氨酸是茶科植物中特有的酰胺类氨基酸,通常在绿茶内含量较高,其理化性质、保健作用、分子作用机理等方面被广泛研究。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茶氨酸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与医药效果,比如茶氨酸可以减轻脑组织以及肝组织的损伤,提高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抑制肿瘤的形成,抑制癌细胞增殖等。文章主要综述了茶氨酸的吸收与代谢、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在免疫细胞、神经细胞和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茶氨酸在细胞、组织、机体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网络时代啥都哂!我先把自已晒起来,然后再慢慢看大伙儿哂……白虎晒包地点:中国上海动物园听说成年雌性人类有个特殊的爱好——晒包,我也来凑个热闹。不过,我这个包没花一分钱,是一名成年雌性人类免费送给我的——好吧好吧,我说实话,其实是她不小心掉落到我的地盘里的。不过,谁也别劝我将它立刻归还失主。这位失主之所以丢包,是因为她之前拿包逗我来着,不让我玩一会儿有点说不过去吧!猩猩晒茶地点:悉尼塔龙加动物园我是维洛,我爱喝茶,尤其是具有养生功效的茶,比如覆盆子茶、甘菊茶、姜茶等等等等。这些茶都是贴心的饲养员特意为我和同伴们准备的,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捱的雨天,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品种无性系茶树良种制成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进行PTP1B、TCPTP、SHP-1、SHP-2、HePTP、YopH的靶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对六个靶标的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普洱生茶,说明普洱茶的发酵工艺是形成其特有保健功效的关键所在;另外,普洱熟茶对靶标的抑制效果还与其原料有关,在研究的3个大叶种茶中,对六个的靶标的平均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云抗10号<云抗14号<大黑茶。  相似文献   

13.
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里,“野生”产品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和追捧。 而天目山还生长着不可多得的野生云雾荼, 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炒茶的传统。对茶叶来说, 生长环境至关重要.保护区里的纯自然环境使野茶的品质更胜一筹。 然而.天目山野茶要在茶市中占据应有的位置.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湖南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表明:湖南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由原来的29种,增加到现在的52种,特有种由原来的4种,增加到12种,发现了湖南白山茶、小红花茶和假长果连芯茶3新种和变色小红花茶1变种。山茶属植物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湖南南部和西南部,向东西扩散而逐渐减少;我们对41种进行了果实性状、种子含油率、油脂理化性质、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其规律等分析,其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油脂含量丰富、质好,无污染,耐贮藏,是理想的食用和工业用油,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首次发现山茶属植物油脂中含有廿二碳烯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制定小儿感冒茶(山银花、板蓝根、重楼)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CL鉴别山银花、板蓝根、重楼。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感冒茶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绿原酸检测浓度在0.244~1.95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0.92(n=2)。结论实验应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小儿感冒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地球并不是一直就像现在这个样子的,它只有经过一连串的发展和变革而后才达到现在这个状况。地质学家已经考查出来,在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里,还曾经存在过许多现在或早已不复存在的各种动植物。现在已经不再有三叶虫、石莲、鹦鹉螺、翼手龙、鱼龙、蛇颈龙、大树懒兽、猛齿象等生物了,这又是什么缘故呢?显然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条件已经不复存在。——摘自[德]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7.
李元  刘珊  祝俊 《生物工程学报》2016,32(12):1745-1749
构建了共表达ATP再生和L-茶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并将其应用于L-茶氨酸的合成中。合成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和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GMAS)基因序列,分别利用p ETDuet-1和p ET-21a(+)载体,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p ETDuet-ppk+gmas和p ET21a-ppk+gmas。将上述两种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重组菌株TPG和APG。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表明,PPK和GMAS在两种重组菌中均可溶性表达。当用于催化L-茶氨酸合成时,来自APG的GMAS-PPK要优于TPG。利用APG所产的酶进行L-茶氨酸合成,在37℃、p H 7.0条件下,使用催化量ATP可实现L-茶氨酸的摩尔产率为86.0%。该结果一方面扩展了酶法ATP再生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为生物催化合成L-茶氨酸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个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对普洱茶3个居群、大理茶3个居群及过渡型大理茶2个居群共104株古茶树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研究表明,普洱茶、大理茶和过渡型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平均等位基因(Na)为4.852,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1.1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9和0.52,其中大理茶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普洱茶和过渡型大理茶。AMOVA分析表明,普洱茶和大理茶之间遗传分化显著(FST=0.305),遗传变异主要在居群内(分别为93.51%和89.41%),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低(分别为6.49%和10.59%)。主成分分析和STRUCTURE聚类分析均支持大理茶和普洱茶为不同的组,过渡型大理茶主要由大理茶驯化而来,并在栽培过程中与大理茶产生了遗传分化。在混栽的大理茶和普洱茶居群间存在由大理茶向普洱茶的明显基因渐渗,证实了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最后,讨论并提出了对大理茶和普洱茶古茶树资源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晓霞  张涛  孙建  张雪兵  李忠勤  娄恺 《生态学报》2010,30(23):6563-6570
为了解冰川前缘土壤微生物在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用空间距离代替时间序列,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终碛堤为起点,沿6个不同演替时期(0,4,15,31,43a和对照)的样带采集土样,以冰川附近发育良好的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与脱氨作用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蔗糖酶活性、微生物氮矿化及脱氨作用随演替时间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变化呈波动状,趋势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酶活、微生物生物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1号冰川前缘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随着演替时间持续增加,但目前仍未达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异色瓢虫4变种成虫对茶和茶蚜气味行为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异色瓢虫4个变种成虫对茶蚜利它素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供给茶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两两组合,茶蚜+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天敌分别选择茶蚜、茶蚜+蚜害茶梢或蚜害茶梢(P<0.05);以8~9种质量梯度的茶蚜+蚜害茶梢、蚜害茶梢和茶蚜做味源,瓢虫对味源趋向率与味源质量呈Logistic曲线关系(P<0.01),其中二斑变型、显现变种和十九斑变种对茶蚜的趋向率与蚜数呈左偏的单峰曲线(P<0.01);茶蚜体表乙醚或正己烷漂洗物也有引诱力,以显明变种最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