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微小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基因克隆到质粒pVAXI载体多克隆位点,构建出核酸疫苗双表达载体pVI。将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r)基因作为报告基因,连接到pVI载体IRES基因的前后两处多克隆位点,构建出表达载体pEIN。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该载体转染COS-7细胞,筛选到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的表达株,表明成功地构建了核酸疫苗双表达载体,为构建多价核酸疫苗及带有分子佐剂的核酸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裂解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裂解酶是双链DNA噬菌体所特有的细胞壁水解酶。研究表明,所有噬菌体裂解酶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即含有2个结构域:比较保守的N端催化区和差异较大的C端特异性结合区。裂解酶的高亲和性与种属特异的细胞壁糖基有关,而后常常是细菌存活的必要成分。所以,细菌难以产生对裂解酶的抗性。本简要综述噬茵体裂解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表观遗传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使人们认识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非编码RNA调控在内的修饰也可以记载遗传信息;并且许多表观遗传改变是可逆的,对表观遗传修饰和调控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点和发展前沿。2004年发现的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互作用,动态地调控基因转录的激活和抑制等生物学过程。这重新定义了组蛋白甲基化,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组蛋白修饰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在此简要介绍LSD1的结构与功能、LSD1与白血病的关系,LSD1在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白血病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4.
构建抗人乳腺癌细胞MCF 7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 ,从中筛选MCF 7细胞特异性单链抗体。用MCF-7细胞免疫BALB C小鼠 ,取脾脏 ,提取总RNA ,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抗体重链 (VH)和轻链 (VL)可变区基因 ,经重叠PCR(SOE-PCR) ,在体外将VH和VL连接成单链抗体 (scFv)基因 ,并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 ,电转化至大肠杆菌TG1,经辅助噬菌体超感染 ,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从该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识别MCF-7细胞的噬菌体单链抗体 ,将表面展示单链抗体的单克隆噬菌体转化大肠杆菌TOP10进行可溶性表达。成功地构建了库容为12×106 的抗MCF-7乳腺癌细胞的单链抗体库 ,初步筛选到了与MCF 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scFv,Westernblot检测表明 ,在大肠杆菌TOP10中实现了单链抗体可溶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艾滋病病毒外膜蛋白(env)与干扰素(IFNα-2b)融合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观察小鼠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 将IFNα-2b基因片段插入到env基因的下游,经脂质体转染,筛选重组痘苗病毒,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用重组病毒vJ1 6env/IFNα-2b免疫小鼠,以生理盐水和野生型痘苗病毒作为对照,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对ConA、LPS及IgG的反应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CD4 、CD8T细胞计数与CTL.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对ConA、LPS及IgG的反应性显著增高(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TL活性也显著增高(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呈增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意义的程度.结论 重组痘苗病毒v J16env/IFNα-2b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和诱导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6.
薄芝糖肽的单糖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灵芝属薄树芝的活性成分薄芝糖肽的单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联用技术.结果薄芝糖肽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葡萄糖∶D-甘露糖∶半乳糖∶木糖=1∶0.074∶0.067∶0.0178.结论建立了薄芝糖肽单糖组成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proEMAPⅡ(又称p43蛋白)是哺乳动物氨酰tRNA合成酶的辅助因子,近年来发现,p43具有细胞因子活性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疗效.p43的C端结构域即为EMAPⅡ,其结构和功能都已知,具有细胞因子和抗血管生成的双重功能.但是N端的结构还不清楚,研究表明全长的p43比EMAPⅡ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但是p43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此外,作为蛋白质药物,更小的分子能够减少免疫原性和副作用,从而发挥更好的活性.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43 N端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并且在不破坏二级结构的前提下,构建了10个p43的缺失突变体,在体外对10个缺失突变体与全长的p43蛋白进行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验证比较,最终我们获得了3个活性高的p43缺失突变体,并且发现N端的1~16,1~79位氨基酸和C端的264~312位氨基酸不是p43发挥抗血管生成功能所必需的,而且它们的删除使得活性位点更好地呈现并发挥活性.通过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揭示p43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其作用机制,同时为临床筛选肿瘤治疗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信息传导调节方式,几乎涉及所有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其中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作为较高级的进化形式和复杂的多细胞生命的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但目前对酪氨酸磷酸化缺乏大规模和系统性的研究,近年发展起来的蛋白质组学为细胞和组织中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室温,pH6.4的条件下,钼铁蛋白迅速被大过量的Woodward试剂K所失活。紫外吸收光谱跟踪表明:随着时间延长,修饰程度不断加深。结合氨基酸分析结果算出当修饰2分钟时,活力丧失96%,有2—5个羧基被修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三种表面活性剂(SDS,TritonX-100及CTAB)的水相胶束中催化联苯胺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水相胶束体系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相胶束体系中遵循米氏反应,K_m在SDS、TritonX-100及CTAB三种体系中分别为3.014×10~(-4)mol/L、1.728×10~(-4)mol/L和5.664×10~(-5)mol/L。由于微环境的不同,HRP在三种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