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玉珍 《蛇志》2017,(3):354-355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促进初产妇阴道自然分娩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50例,双号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导乐陪伴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非药物分娩镇痛仪(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伴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产科住院传统方式分娩的45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9月应用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5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活跃期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初乳分泌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中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总产程明显缩短,经阴分娩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112.3±38.6 m 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7±80.5 m L,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12.8%,P0.05),初乳分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倾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药物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了产后出血,也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产妇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程、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提高分娩质量.方法:9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式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娩,观察两组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5.6%,显著高于对照组(55.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导乐式陪伴分娩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金凤  陈晶晶  简毅燕 《蛇志》2016,(4):478-479
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异常分娩孕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异常分娩孕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孕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孕产妇给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产后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上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应对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初产妇分娩应对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低,积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初产妇分娩应对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6.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实验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以及母婴结局(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能缩短产程,保护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拉玛泽式分娩法提高初次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作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2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指导,观察组予以拉玛泽式分娩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用时、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分娩疼痛分级、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玛泽式分娩法能提高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用时,减少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妊娠期妇女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64例以及对照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以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孕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6.9%(62/64)、产后出血1.6%(1/64)、母乳喂养98.4%(63/64);对照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1.3%(52/64)、产后出血7.8%(5/64)、母乳喂养82.8%(53/6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中采用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母乳喂养,同时降低了产后出血,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黎英梅 《蛇志》2014,(2):188-189
目的探讨临产产妇产程过程中丈夫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待产产妇200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从临产开始一直由丈夫陪产,同时在产程过程助产士进行体位指导直至分娩结束;对照组产妇从临产开始一直由非丈夫(除丈夫以外的家属)陪产,产妇采取自觉舒适体位,助产士未进行体位干预,直至胎儿娩出。结果观察组各产程需时均缩短,自然分娩率高,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产妇产程过程中丈夫陪产配合体位管理可减少产程耗时,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徒手转胎术纠正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为提高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头位难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初期采用胎头吸引术,研究组患者通过徒手旋转胎头术调整胎头方位。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阴道自然分娩成功率(95.31%)高于对照组(7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转胎术与胎头吸引术两种干预方式对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无明显区别,但徒手转胎术可以有效缩短头位难产产妇的产程,并能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有益于母婴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护理对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顺利分娩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状况和产妇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每日哭闹次数3次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17.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新生儿腹泻、皮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8.89%亦低于对照组的26.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实施母婴同室护理可明显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新生儿护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球囊引产联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在足月妊娠中的引产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足月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人工破膜,2 h后如未见有效宫缩则静脉滴注缩宫素,研究组首先于宫颈处放置COOK球囊,取出球囊后进行人工破膜,30 min后静脉滴注缩宫素,对比两组产妇静滴缩宫素至分娩时间、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时间,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分娩率,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胎儿Apgar评分、产后24 h出血量及副作用情况。结果:(1)研究组产妇缩宫素静滴至分娩时间、第1产程、第2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12 h内研究组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产后24 h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4)两组产妇羊水浑浊、宫缩过强等副作用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球囊引产联合人工破膜及静滴缩宫素的方式,能够显著缩短产妇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分娩后产妇阴道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实践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到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结果: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消除产妇顾虑和担心,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后出血及阴道撕裂的发生。结论: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实践效果较好,应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导乐陪伴在自然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自然分娩质量、确保母婴健康的方式.方法:选择采取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23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110例分为对照组,采取非导乐陪伴分娩;120例分为观察组,采取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长、产后2h出血量、分娩疼痛及新生儿Apgar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临床效果,在上述各方面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提高自然分娩的质量,有利于产妇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宫颈口开大2~3 cm应用间苯三酚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20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分娩期间给予常规处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间苯三酚,观察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记录两组分娩后心理状况、母婴结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宫颈口开大2~3 cm时、分娩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从而使总产程明显缩短,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后胰岛素、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均高于分娩前(P<0.05),但研究组胰岛素、皮质醇及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会阴裂伤(Ⅱ)率、助产分娩率低于对照组,正常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宫颈口开大2~3 cm时应用间苯三酚,可减轻分娩时产生的应激反应,改善母婴结局,减轻产后抑郁焦虑情况,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剂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30天和分娩后进行随访,记录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娩方式、产后新生儿皮肤真菌携带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7%,对照组为96.1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5.77%,对照组为19.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率、新生儿携带真菌率比较,研究组为69.23%和7.69%,对照组为65.38%和11.5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对分娩方式无影响,且可降低新生儿携带真菌率,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拟行剖宫产的30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对照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部分血常规指标。研究显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的RBC、HGB、HCT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循证护理组RBC、HGB、HCT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循证护理组产后出血率(0.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7%)(p0.05)。本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维持血细胞指标稳定,降低了因大量出血导致的并发症风险,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科建卡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30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妊娠妇女分为干预组(常规产检就医嘱+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 n=140)、对照组(常规产检就医嘱, n=142),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研究显示,干预组的分娩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顺产率78.57%高于对照组的64.79%(p0.05);干预组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新生儿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8%(p0.05)。本研究表明,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专科护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00%,对照组为5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前发热以及产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升高,早期细菌感染率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母婴感染发生率,提高产妇和胎儿预后,改善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分娩镇痛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7例产妇接受常规的静脉麻醉镇痛,研究组77例产妇接受硬膜外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分级、母婴结局及24h泌乳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0级及Ⅰ级疼痛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及Ⅲ级疼痛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阴道助产、中转剖宫产、尿潴留及产后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及10 min的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4h有效泌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轻疼痛,改善母婴结局,促进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