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presepsin)联合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412例老年CHF患者根据有无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176)和无肺部感染组(n=236),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PCT、presepsin、Gas6水平。统计住院28 d内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n=37)和生存组(n=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presepsin联合Gas6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肺部感染组和无肺部感染组血清PCT、presepsin、Gas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肺部感染组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高、心功能分级Ⅳ级、PCT升高、presepsin升高、Gas6升高均是导致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PCT、presepsin、Gas6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死亡风险的AUC分别为0.663、0.731、0.751、0.855,三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PCT、presepsin及Gas6水平在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升高,且是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PCT、presepsin及Gas6水平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弛明  葛新  周磊  宋治远  刘东方 《生物磁学》2013,(24):4720-4722,4716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一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合并高脂血症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对年龄、家族史等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家族史、肥胖、糖尿病等9项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将其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C反应蛋白及高尿酸血症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史、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C反应蛋白及高尿酸血症是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早期干预,防止严重并发疾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生心房颤动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房颤组,n=112例),同期选取与房颤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未发生房颤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为对照组(n=1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并发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患者收缩压(SBP)较高,高血压比例高、服用ACEI/ARB类药物偏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偏低(P0.05)、左房内径(LAD)长(P0.05)、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LAD、HbA1c、BNP、hs-CRP、尿酸是患者并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服用ACEI/ARB类药物为保护性因素。结论:LAD、HbA1c、BNP、hs-CRP、尿酸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3例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统计其致病真菌分布情况。另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慢阻肺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6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共分离出63株真菌,其中以白念珠菌(68.25%)为主,其次为烟曲霉(12.70%);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低蛋白血症、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合并Ⅱ呼吸衰竭均为慢阻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观察组主要感染真菌为白念珠菌,其次为烟曲霉。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低蛋白血症、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合并Ⅱ呼吸衰竭是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SAP患者15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有无发生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n=48)和非感染组(n=105),详细记录两组临床资料,并对SAP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52例SAP患者中有48例发生并发感染,并发感染率为31.58%,对感染组患者标本进行分析,检出病原菌58株,以肠杆菌属为主,其中阴沟肠杆菌最多,占比22.4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器官衰竭个数增加、禁食时间延长是SAP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源性感染是SAP患者并发感染的主要原因,且临床诊治中应针对SAP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给予必要的干预,降低SAP患者并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283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IPA将患者分为IPA组和对照组。结果在纳入研究的283例HBV-ACLF患者中,住院期间并发IPA 39例,发生率13.78%。IPA组和对照组患者在2型糖尿病、肺部基础病,入院时基线TBiL水平、MELD评分,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股静脉置管,住院楼层比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V-ACLF患者肺部曲霉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2型糖尿病(OR=8.981,P=0.002)、肺部基础疾病(OR=8.525,P=0.000)、糖皮质激素使用超过3d(OR=8.856,P=0.000)、广谱强效抗生素使用超过1周(OR=9.823,P=0.000)。HBV-ACLF并发IPA后,病死率达79.48%。结论 HBV-ACLF患者住院过程中易合并IPA。2型糖尿病、肺部基础疾病、真菌感染发生前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等可能是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HBV-ACLF患者一旦并发IPA,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IPFI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未合并IPFI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白蛋白、血红蛋白、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体内保留导管、有创机械通气、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均是侵袭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进行筛选,选择P0.05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向后剔除法筛选变量,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贫血、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创机械通气均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后较差,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和适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8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n=358)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例数,并据此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58例肺癌患者中,有32例患者出现术后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94%。3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株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比63.27%。革兰阳性菌15株,占比30.61%。真菌3株,占比6.12%。其中前五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4.49%、阴沟肠杆菌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12.24%、铜绿假单胞菌10.20%、鲍曼不动杆菌10.2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肺部感染与长期吸烟史、手术方式、切口疼痛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有关(P<0.05);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切口疼痛评分4~6分、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年龄≥60岁、手术方式为常规手术、手术时间≥3 h(P<0.05)。结论:切口疼痛评分、长期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手术方式均是导致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积极处理措施,肺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给予合理的预防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干眼症的关系并分析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为观察组和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眼表失衡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以及观察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Hb A1c、HOMA-IR、血清CR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眼症发病率及干眼症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干眼症发病率(9/100,9.00%)明显低于观察组(108/440眼,24.52%)(P0.05)。观察组OS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UT、SIt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OSDI、TBUT、SIt、Hb A1c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TBUT、Hb 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B0,OR1)。结论:2型糖尿病和干眼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是2型糖尿病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7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与70例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发生肺部感染高危因素。35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另外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高,有气管切开史、有吞咽功能障碍、合并意识障碍、高龄、合并糖尿病及营养状况差等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P〈0.05)。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82.8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具有科学}生与有效性,可更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矽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随访、病情稳定的老年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选时的一般情况、病史和血液生化指标,随访1年,记录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及发生的时间。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分为矽肺伴感染组和矽肺不伴感染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矽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矽肺伴感染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矽肺不伴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伴感染组白蛋白和CD4^+/CD8^+显著低于矽肺不伴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高血压史、吸烟史、血肌酐、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CD3^-CD19^+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史,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增加48.2%;白蛋白和CD4^+/CD8^+每降低一单位,老年矽肺患者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分别增加51.5%和160.5%。结论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和低CD4^+/CD8^+比值是老年矽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determine the seroprevalence of H. pylori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 = 90) and control group (n = 90)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randomized, multi-centre study. CAD risk factors analyzed included age, male gender, diabetes mellitus, systemic hypertension, cigarette smoking,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a higher sero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D compared to controls (78.8% versus 58.3%, p < 0.05). However, Helicobacter pylori seropositivit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risk factors (smoking, body mass index,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total cholesterol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either in the whole study population or in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 subjects analyzed separately (P > 0.05). Further study are needed to clarify the precise rol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2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动脉瘤直径、手术时机及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对可能导致肺感染的因素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肺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糖尿病、Hunt-Hess分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为吸烟和Hunt-Hess分级。结论:吸烟、高Hunt-Hess分级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50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将其分为对照组(非MVA)和观察组(MVA),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钾、肌酐(Cr)、BUN、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病变类型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MVA的发生无关,Killip分级、Cr和LDL与MVA的发生有关,且Killip分级和Cr水平是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llip分级和Cr水平是诱发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MV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早期肠内营养对营养不良患者心功能、营养状况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NA-SF)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MNA-SF评分结果分为营养不良组(n=83)和营养正常组(n=97)。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对老年HF营养不良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其治疗前、治疗一周后心功能、营养状况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与性别、居住地、饮酒史、病因、职业类别、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无关(P>0.05),而与年龄、医保类型、病程、婚姻状况、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文化程度、C反应蛋白(CRP)、家庭人均月收入、B型脑钠肽(BNP)、吸烟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偏长、CRP偏高、BNP偏高、NYHA分级为IV级、年龄偏大、吸烟史是老年HF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1周后,营养不良组老年HF患者的LVEF升高,BNP下降(P<0.05)。治疗1周后,营养不良组老年HF患者的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升高(P<0.05)。治疗1周后,营养不良组老年HF患者的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下降(P<0.05)。结论: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受到病程、CRP、BNP、NYHA分级、年龄、吸烟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老年HF患者营养不良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营养状况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丹艺 《蛇志》2016,(3):296-297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探讨老年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收治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27例,发生率54.00%;对照组未检出高尿酸血症。两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TC、TG、LDL-C、HDL-C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病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也是导致高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易感因素。方法对58例COPD合并糖尿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及预后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COPD真菌感染患者76例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病原菌均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研究组真菌发病率高于对照组,预后较对照组更差。抗生素、年龄、糖皮质激素和营养状态等因素对2组患者真菌感染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色念珠菌仍是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糖尿病增加COPD患者感染真菌的风险,并且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左心衰竭临床特征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将150例患者分为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组(A组)与慢阻肺未伴左心衰竭组(B组)。分析150例患者中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占比,分析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习惯和疾病病史、肺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结果、血液指标水平与动脉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1)150例患者中,慢阻肺伴左心衰竭者占比为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合并左心衰竭者占比为68.00 %。(2)两组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FEV1/FVC、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重量分数、左室后壁厚度、肺动脉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PaCO2、PaO2、SaO2对比有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肺动脉压是影响慢阻肺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伴左心衰竭的占比较高,其与性别为男性、年龄偏大、有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升高、肺动脉压升高相关,需对以上因素给予积极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