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长吻(鱼危)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之一。本文初步报道了1985—1987年进行长吻(鱼危)人工繁殖试验时,不同温度与鱼卵孵化的相互关系。在平均水温19.5—23.7℃时,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孵 化水温(t)与孵化时间(H)为负相关;孵化水温与积温(Y)之间为明显的负相关;孵化时间与积温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游长吻鮠、蛇鮈寄生粘孢子虫感染率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寄生长吻鮠上的粘孢子虫有3种:巨囊两极虫和四极虫一种,寄生在胆囊中,碘泡虫一种寄生在肾脏中;寄生蛇鮈上的粘孢子虫有2种:湖北碘泡虫,寄生在脑、鳃、肾、体腔、肠,主要寄生在脑,楚克拉虫一种,寄生在胆囊中。2.粘孢子虫对长吻鮠、蛇鮈的感染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对长吻鮠的感染率最高值出现在6月(95%),最低值出现在2月(43%),年平均值为65%;湖北碘泡虫对蛇鮈的总感染率最高值出现在12—2月(63—67%),其次在8月(58%),春秋两季感染率较低(36—44%),年平均值为51%。3.总感染率(IR)与鱼体全长(TL)的关系:长吻鮠IR=0.956-0.009TL;蛇鮈IR=-2.0678+0.3838(TL)-0.0136(TL)2,8厘米以下的蛇鮈未发现感染。4.粘孢子虫的感染率与长吻鮠、蛇鮈的性别无关。5.感染粘孢子虫的长吻鮠,肥满度下降不大(0.04),感染粘孢子虫的蛇鮈,肥满度下降0.12,体重平均下降12.4%。6.长吻鮠中寄生粘孢子虫的总感染率(IR)与长江中游水温(T℃)呈显著正相关,二者关系可用下式描述:IR=0.3129+0.0192(T℃)。蛇鮈寄生粘孢子虫的总感染率(IR)与水温(T℃)之间的关系呈一反抛物线型、两者关系可用下式描述 IR=1.1228-0.073777T+0.001795T2    相似文献   

3.
寡齿新银鱼胚胎发育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平均水温分别为14.2、15.6、16.5、23.4和24.5℃时,寡齿新银鱼胚胎孵化时数依次为142、119、108、68和61h.胚胎发育时序可分为10期.温度与胚胎孵化时间呈幂函数关系,H=6861.1988×T-1.4717;积温与胚胎孵化时间亦呈幂函数关系,H=1.6081×10-8×A3.0151.  相似文献   

4.
长吻鮠和异育银鲫对玉米淀粉利用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通过8周生长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玉米淀粉含量的饲料对长吻鮠和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和鱼体组成的影响,以探讨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对玉米淀粉利用的差异。长吻鮠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0、5%、10%、15%和20%的半精制饲料。异育银鲫的实验饲料是5种等氮等脂、玉米淀粉含量分别为6%、12%、18%、24%和30%的半精制饲料。每天饱食投喂鱼两次。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长吻鮠,玉米淀粉含量为5%和10%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但各组间的饲料效率、摄食率、蛋白贮积率都没有显著差异(Duncan’s多重比较,P>0.05)。当饲料中的玉米淀粉含量从6%增加到24%时,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而摄食率不断下降。玉米淀粉含量24%饲料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uncan’s多重比较,P<0.05)。长吻鮠和异育银鲫鱼体粗脂肪的含量都随着饲料中玉米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实验中,长吻鮠和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适宜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66%和15.62%。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C含量对长吻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维生素C含量为38、364 和 630 mg /kg 的三种饲料饲喂初体重为23.19±0.58g的长吻鮠8个月,实验结果表明,38mg/kg Vc饲料组饲喂的长吻鮠表现出了典型的Vc缺乏症状:体色发黑,脊椎侧弯,鳍边由开始的萎缩直到腐烂;贫血;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38mg/kg Vc饲料组长吻鮠的生理指标也受到影响: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脏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皮质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处理组长吻鮠肝脏中均未检测到诱导型HSP70的存在。因此,相对于皮质醇和HSP70,血清溶菌酶、肝脏SOD活性、肝脏MDA含量以及血液理化指标(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更能反映出Vc缺乏下长吻鮠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为对水产养殖育苗实践中活体饵料西藏卤虫(Antemia tibetiana)的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不同钠盐对孵化率、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的影响, 分析NaCl浓度、孵化液pH和淡水水温等因素对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 记录各组无节幼体在淡水中50%和100%死亡所需时间。结果表明, 不同钠盐显著影响西藏卤虫的孵化率, Na2SO4组显著高于NaCl组(P<0.05), Na2CO3组显著低于NaCl组(P<0.01), 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NaCl组孵化出的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最长, 50%存活时间达13h, Na2SO4组孵化的无节幼体存活时间显著低于NaCl组(P<0.05), 而Na2CO3和NaNO3组存活时间极显著低于NaCl组(P<0.01), 在Na2CO3中孵化的无节幼体死亡速度最快。孵化率高的实验组存活时间不是最长, 显示孵化率与存活率之间并无关联性。随着孵化液NaCl浓度升高, 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逐渐延长, 至35‰时达到最高, 但当孵化液NaCl浓度达40‰时, 存活时间开始下降。随着孵化液pH从6.5—8.0逐渐升高, 存活时间逐渐延长, 至pH8.0时达到最高, 孵化液pH继续升高, 存活时间逐渐缩短, 到pH10.0时, 50%存活时间只有3.54h, 死亡速度最快, pH8.0组与其他实验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5℃淡水中无节幼体50%死亡时间为18.54h, 显著长于15℃水温组, 当水温≥20℃时, 所有组别50%存活时间短于水温15℃组, 差异显著(P<0.05)。孵化时钠盐的种类、NaCl浓度、孵化液pH和淡水水温对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比较了温度、外源激素和亲本规格3种因子对野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 大刺鳅催产及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4—32℃, 最佳繁育水温为28℃, 效应期为(39.43±2.87)—(58.43±1.25)h, 孵化历时为(44.35±0.5)—(75.74±0.63)h, 效应时间和孵化历时随着水温升高逐渐缩短, 呈负相关; 亲本规格直接影响其催产及孵化效果。经外源激素催产后小规格亲本比大规格亲本性腺更早成熟, 催产效益期较短。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3个指标与亲本规格呈正相关, 规格越大产卵量越高卵子质量越好; 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3种外源激素组合均能部分实现催产。综合分析各项指标, 2种激素混合配方(DOM+LRH–A2)的催产和孵化效果均较差, 3种外源激素混合使用(HCG+DOM+LRH–A2)的效果最好, 适合用于大刺鳅繁育, 最佳催产剂量为1000 IU+5 mg+6 μg。  相似文献   

8.
长吻鮠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3龄长吻长吻鮠卵巢发育均处在Ⅱ期。4龄发育成熟。繁殖季节在4月中旬至6月底,为分批性产卵的鱼类。  相似文献   

9.
采用酶学和形态学测定方法, 研究在投喂卤虫条件下长吻(鱼危)仔鱼4种主要消化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及长吻(鱼危)仔鱼口宽、全长变化。实验共进行13d, 实验结果表明: (1)长吻(鱼危)仔鱼全长、口宽的发育与其日龄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相关(RTL2=0.974, RMW2=0.964)。口宽与全长比值(MW/TL)在仔鱼开口后急剧下降, 并自7日龄开始维持在0.07—0.08, 口宽和全长处于同步发育期并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2=0.948), 说明7日龄(/h, days post hatching)后口宽和全长处于同步发育期, 标志仔鱼转食的开始。(2)长吻(鱼危)仔鱼初次开口时即可检测出四种消化酶的活性。5—7/h时胰蛋白酶显著高于初孵仔鱼, 与此时仔鱼开始开口摄食的行为相一致。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在仔鱼孵化后第7天即开口的第3天, 淀粉酶活性在孵化后第6天, 显著高于初次孵化出来的仔鱼。8—13/h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在较高水平平稳的波动, 标志着消化道发育逐渐健全。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分布于北京市怀柔区怀九河的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胚胎发育及仔鱼前期发育进行了研究,过程中采用人工干法授精获取受精卵, 观察并描述了宽鳍鱲早期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结果显示, 宽鳍鱲成熟卵呈圆球状, 平均卵径1.04 mm, 为沉性卵。在平均23.0℃(17.1-28.0℃)水温条件下, 从受精卵到孵化经历了73h1min, 积温为1682.3 度时; 孵化后6.5d 进入弯曲期仔鱼。仔鱼前期发育速度与出膜前相比明显减慢;弯曲期仔鱼出现大量死亡可能与有限的人工培育条件、混合营养期能量供给不足等原因有关。通过比较发现, 宽鳍鱲与鲤科中其他21 个种相比, 早期发育时间比其中7 个种均长。宽鳍鱲早期发育时间比同域分布、相同发育水温的马口鱼略长, 明显长于同属的纵纹鱲的发育时间。宽鳍鱲南、北方种群仔鱼发育速度存在差异, 北方种群出膜前发育速度比南方种群快, 但出膜后发育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锯缘闭壳龟指名亚种Cuora mouhotii mouhotii (Gary,1862)的人工饲养与繁殖,2016—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对人工饲养条件下5只性成熟个体(2雌3雄)的生长与繁殖状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对象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年平均增长率达5. 17%,交配高峰期为每年5—6月,产卵期为6—7月。实验过程中获得7枚受精卵,2次产卵之间积温为188 397~189 710℃·h。共孵化得到5只稚龟,孵化时间为86~102 d,孵化积温为57 792~68 052℃·h,孵化率71. 43%。自然孵化组和恒温孵化组测得的孵化积温变异系数为5. 74%,1日龄稚龟体质量变异系数为6. 27%。本研究为锯缘闭壳龟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吻鮠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正交设计试验饲料饲养法,以生长比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定指标,研究了长吻鮠对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等营养素的日需要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100g鱼(活体)每日的营养需要量是:蛋白质1.2—1.3g、脂肪0.18—0.27g、糖0.75g、纤维素0.24g以及无机盐合剂0.1g。影响上述三项评定指标的各营养素的主次顺序是蛋白质>脂肪>糖>纤维素。 鱼体脂肪的含量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其关系式是y=6.6648+5.6229x(r=0.9198),而与灰分的含量呈负相关,其关系式是y=10.2343-2.4314x(r=-0.9320)。  相似文献   

13.
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冷水灌溉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临界温度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繁殖困难的问题,利用地下水对其进行了冷水灌溉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温度的冷水从其雌雄蕊形成期(Ⅳ)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Ⅶ)连续灌溉15d。水深保持在18~22cm,其结实率与产量随灌溉水温升高而降低.当平均灌溉水温为18.5~19.8℃时。结实率可达40.5%~57.6%。产量可达3.30~4.35t·hm^-2;当平均灌溉水温为20.5~21.3℃时,结实率与产量锐减,分别为2.5%~10.4%与0.21~0.90t·hm^-2;当平均灌溉水温为22.3~23.5℃时。结实率与产量均为0.当灌溉水温(平均为19.8℃)与灌溉时期(Ⅳ~Ⅶ期)相同时,昼夜深灌(18~22cm)处理的结实率与产量极显著高于其昼夜浅灌(7~10cm)处理.当灌溉水温(平均为19.8℃)与灌溉水深(18~22cm)相同时,灌溉时间长(Ⅱ、Ⅲ~Ⅶ期,20~25d)、短(Ⅳ~Ⅶ期,15d)处理的结实率与产量无明显差异.用地下冷水灌溉可以繁殖临界温度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主要技术指标是灌溉水温18~20℃,灌溉时期为Ⅳ~Ⅶ期。灌溉水深为18~22cm.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扬子鳄卵发育及仔鳄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仁平  周永康 《四川动物》2000,19(3):167-170
在巢材温度保持相同下,采和29℃、31℃和33℃3种温度对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卵进行孵化。孵化时间随孵化温度长高而显著缩短。29℃、31℃和33℃下的平均孵化时间为64.6天、55.4天和50.1天,孵化的积温没有恒定值。初生仔鳄重与超始卵重呈直线回归,初生他鳄重不受孵化温度明显影响。孵化温度对初生他鳄剩余卵黄量或去卵黄鳄体有显著影响:随着孵化的升高,剩余卵黄量呈现增加,  相似文献   

15.
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5月,在北京怀柔水库入库河流怀九河的西四渡河河段,采集性成熟的中华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人工干法授精获取受精卵,观察并记录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历程;设置温度和盐度梯度,观察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4.7℃,适宜的发育水温为14.0℃-16.0℃,与中华多刺鱼繁殖盛期(4月中下旬)自然水体的水温相近;平均水温14.0℃时,中华多刺鱼完成胚胎发育约需183h;水温升至22.5℃时,胚胎的孵化率仅为22.2%;水温升至25.0℃时,受精卵不能孵化,此温度应是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温度的上限。实验表明,北京地区中华多刺鱼的胚胎对盐度的耐受力较为有限,在与自然水体相同的盐度下(0‰)其孵化率接近100%;随着盐度的升高,孵化率降低,8‰盐度时,仅有56%的受精卵孵化;至20‰时,受精卵全部死亡,此盐度应为中华多刺鱼胚胎发育的盐度上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对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胚胎发育及仔稚鱼生长性状的影响,旨在掌握温度对其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的孵化时间缩短,发育速度加快。在平均水温5 ℃、8 ℃、11 ℃、14 ℃和17 ℃下,尖裸鲤的胚胎孵化时间分别为530.78 h、366.12 h、214.22 h、220.63 h、153.95 h,温度和孵化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有效积温在水温为11 ℃时最低,为2 356.4 h ·℃。尖裸鲤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在不同温度下的累计时间均呈现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温范围在11 ~ 17 ℃时,温度系数Q10值和Q13值最接近2。尖裸鲤初孵仔鱼全长与温度间呈现三次多项式函数,全长与温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而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与温度间呈现显著性的二次多项式函数。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尖裸鲤胚胎的适宜孵化水温为11 ~ 17 ℃,仔稚鱼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4 ~ 17 ℃。  相似文献   

17.
低温环境下施氏鲟的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家胜  潘为志  孙大江 《生态学报》2001,21(10):1741-1744
施氏鲟天然繁殖水温为16-19℃,在8-14℃水温中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催产率85%,在低温环境(8-14℃)中催产,效应时间内水温基本稳定或升高是催产成功的关键,而温度高低与催化成功率没有明显关系。在低温环境中,催产的效应时间大幅度延长,卵母细胞游离速度十分缓慢,应多次少量注射激素,催产才能完全成功,催产激素剂量以怀卵量计算效果较佳;卵化积温非常数。神经胚期胚胎在水温低于11时畸形死亡,孵出期胚胎在水温达13℃才能正常破膜,其它时期胚胎在8.5℃水温中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8.
亲本效应(parental effect)指亲代的表现型及其所经历的环境因素而非基因型对子代表现型差异和适应性的影响,对子代适合度的维持与提高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为探究亲本效应对鱼类胚胎发育可塑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卵生鱼类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采用2×2双因素设计,测定了不同亲本繁殖温度(22、28℃)和不同胚胎孵化温度(22、28℃)及其交互作用对斑马鱼孵化表现(孵化率、胚胎死亡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孵化历时、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本繁殖和胚胎孵化温度交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孵化历时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亲本繁殖与胚胎孵化温度相一致时胚胎的死亡率更低、孵化时间更短;斑马鱼孵化表现受亲本效应(代际发育可塑性)和子代发育环境(代内发育可塑性)的双重影响,亲本效应对早期生活史阶段鱼类表型特征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观察了温度(24~32℃)与盐度(25~35)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及平均孵化时间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的一次、二次及互作效应对孵化率与平均孵化时间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孵化时间呈减少的趋势;随着盐度的上升,孵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孵化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所考察的因子与孵化率、平均孵化时间之间二次多项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791和0.9774;回归方程优化结果显示,温度为27.6℃和盐度31.1时,孵化率最大值为88.11%;温度26.2℃和盐度29.6时,平均孵化时间最小值为21.8 d,两模型的可信度均高达0.985。建议虎斑乌贼受精卵在温度26~28℃,盐度29~31条件下进行孵化,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2017—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对7只性成熟(5雌2雄)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的交配与繁殖进行了观察研究,记录人工养殖条件下亲龟的生活、交配及繁殖习性,结合相关研究报导,调整亲龟饲养及龟卵孵化方法,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成功繁殖出F_1代个体。结果表明,试验亲龟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年平均增长率达6.37%,交配高峰期为5—6月,产卵期为6—7月。共获得5枚受精卵,2次产卵之间积温为197 230~207 955℃·h,并成功孵化出F_1代稚龟3只,龟卵孵化时间为118~136 d,孵化积温为76 464~88 128℃·h,孵化率60.00%。本研究为黄额闭壳龟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