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9种梧桐科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扫描电镜对9种梧桐科植物叶片进行观察研究以明确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差异.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梧桐科植物的气孔类型和气孔形状相似,但其表皮的毛状体类型、形态以及表皮纹饰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9种梧桐科植物的叶表皮毛和表皮纹饰可作为梧桐科种间分类的特征,且研究结果支持将胖大海归属于胖大海属,将翅子树单独列为翅子树族的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2.
凹凸不平的植物叶片表皮制片方法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麦冬和土麦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指甲油印迹法、次氯酸钠离析法、三氧化铬离析法和常规扫描电镜制样法对叶片表皮进行制样,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现察比较不同制样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指甲油印迹法对凹凸不平的叶片表皮观察效果较差;次氯酸钠离析法可以获得叶片表皮细胞形态的特征,但对凹凸明显的气孔器轮廓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常规扫描电镜可观察叶片表皮的细微形态,但对角质层较厚的叶片,叶片表皮细胞轮廓很难区分;三氧化铬离析法获得的角质层,是一种理想的观察角质层较厚的叶片表皮微形态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叶片表皮微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2种国产獐牙菜属和花锚属花用植物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并比较对照了光镜下的微形态特征。研究表明:叶片的表面纹饰以及栅表比、气孔指数等显微特征对鉴定该类药用植物有一定的价值。文中并附电镜照片、绘图和比较表等。  相似文献   

4.
两面针变种及类型间的小叶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分类和鉴定两面针原变种、毛两面针变种以及原变种的3个类型,对两面针2个变种及原变种3个类型的小叶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解剖镜对叶片表皮和叶脉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微形态研究。结果显示:两面针原变种各类型和毛两面针的植物形态主要区别在叶片质地和被毛情况,叶片质地在类型内较为稳定,是首要分类性状。毛两面针的叶表面特征与原变种区别明显,类型三有别于前两种类型。叶脉特征中毛两面针和类型一也与类型二和三有所不同。叶表面和叶脉的微形态均具有较好的分类意义和鉴别意义,支持《中国植物志》关于两面针2个变种以及3个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气孔器,在不同种间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外拱盖内缘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表皮角质层纹饰和表皮毛的微形态也各有不同;大多数植物叶片表面具腺点,其大小、分布及疏密程度也有不同。植物叶表皮上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本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6.
采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地区的12种藓类植物叶片结构及叶表面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不同苔藓植物叶细胞、中肋、细胞壁、细胞表面等各项指标在类型、大小、分布、干燥时细胞壁的凹陷程度以及表面角质层纹饰和小孔形态、分布等都明显不同,这些微形态特点不仅在藓类植物属下种间的区分上具有分类学意义,同时也反映出藓类植物叶片为保水抗旱,抵御长期寒冷、多风和强光照射等恶劣环境对其的伤害而形成的生存策略。本研究结果为苔藓植物在极端环境地区的生态学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天山一号冰川的10种真藓属植物的叶片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探究其叶片的形态特征与环境的关系和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这10种真藓植物叶片细胞中的细胞质较浓,中肋具大型的主细胞和较发达的小型厚壁细胞,叶的细胞壁加厚且在干时表面向内凹陷,大多数叶片表面具有颗粒及菱形、纵形等不同形状纹饰等,这些都是植物为了提高自身的抗寒耐旱性,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导水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虽然有的种类亲缘关系很近,叶片具有相似之处,但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容易和准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为真藓属植物的分类补充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暗罗属植物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叶片叶片离析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暗罗属12种植物叶和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形态、表皮毛类型、表皮细胞中晶体类型、叶肉中油细胞分布位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主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利用这些叶的解剖特征将暗罗属植物相互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若干悬钩子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少风  叶居新 《植物研究》1996,16(4):463-466
蔷微科悬钩子属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花粉形态的特征,探讨了植物花粉形态特征与外部形态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山东小麦族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山东小麦族5属9种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叶片下表皮微形态在属间差异明显,可作为分属的参考依据;山东5种鹅观草属植物的叶片下表皮微形态可分为两种类型,这与形态上划分的拟披碱草组和犬草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锇酸-二甲基亚砜一锇酸冷冻割断法制备的样品,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绒毡层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细胞形态保存良好,结构清晰,立体感强,为用扫描电镜研究植物细胞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锇酸-二甲基亚砜—锇酸冷冻割断法制备的样品,在扫描电镜下,可观察绒毡层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细胞形态保存良好,结构清晰,立体感强,为用扫描电镜研究植物细胞结构提供了一个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柑桔胚珠培养中形态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附加500mg/L酷蛋白水解物的MT培养基上,7-8周龄的Peng柑胚珠可同时产生球形胚状体和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或发生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对正常体细胞胚胎发生。异常体细胞胚胎发生,次生胚胎发生及发生的过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并提出了在扫描电镜下鉴别双子叶植物胚状体和不定芽的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红头芫菁成虫群集性很强,常聚集在泡桐树中取食泡桐叶片,继而为害豆科等植物,其毒素斑蝥素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红头芫菁雌雄成虫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描述了触角感器的外部形态、类型和分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功能进行了讨论,试图解析其触角感器在寄主选择行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叶表皮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番荔枝科93种2变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番荔枝科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具有较大相似性,如叶表面均具有表皮毛,表皮细胞具有晶体,气孔器为平列型,具2~6个副卫细胞,仅分布在远轴面,普遍具有败育气孔器,叶肉组织中普遍含有油细胞等,但表皮毛的类型,表皮细胞的形状,表皮细胞内晶体的类型和形态,叶肉组织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属间和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7种丛藓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7种丛藓科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叶片形态特征与植物响应和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片形态是指示植物适应特定环境的重要指标。由于植物叶片形态不仅对时空环境变化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和可塑性, 而且能够通过叶片形态的调整调节自身的生存适应能力, 所以叶片形态学研究一直是植物生理及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该文在总结前人叶片形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探索建立了简单的叶片形态指标分类体系; 结合物质能量交换的物理学原理, 回顾总结了叶片表观形态变化与叶片物质能量交换之间的相关关系; 应用叶片形态影响物质能量交换的物理学原理, 重点分析了干旱区植物叶片表观形态对低水分环境、高辐射(或高温)的响应与适应特征; 最后, 在回顾分析的基础上, 对叶片形态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楼梯草属植物的瘦果具有较高的形态多样性,可作为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然而,中国超过半数楼梯草属植物缺少瘦果形态信息。该研究通过野外考察、标本查阅以及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对七种楼梯草属植物的瘦果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墨线图和照片。该研究结果对该属的进一步分类修订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王发松  温铁龙  牛苗  李琳 《广西植物》2015,35(2):178-186
鼠尾草属是唇形科中最大的属,全球有近1 000种。我国是鼠尾草属东亚分布中心,有84种,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西南地区最多。鼠尾草属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鼠尾草属植物分布广、种类多、形态变异大,给该属鉴定和分类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外,在采集和调查过程中发现弧隔鼠尾草亚属和荔枝草亚属的很多种类在营养生长期仅通过叶片很难鉴定。表皮毛是植物叶片上最常见的附属物,其分布特性和形态特征常作为植物鉴定和分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镜对18种和1变型共19份鼠尾草属植物的叶片类型、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样式、气孔器类型和表皮毛等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为鼠尾草属的分类界定研究提供证据。结果表明:这19份鼠尾草属植物叶表皮和表皮毛形态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叶表皮细胞形状为不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多数为浅波状或波状,少数为平直或弓形。气孔器为无规则型和不等细胞型,其中无规则型最为常见。样品叶表皮毛分为4个类型,盾状腺毛、头状腺毛、短非腺毛和长非腺毛。该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本属鉴定和分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沙拐枣属(Calligonum L.)1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按扫描电镜下的外壁纹饰分类,该属花粉可分为4种类型,即:网纹-穴状具圆形或近圆形网眼、网纹-穴状具多角型网眼、网纹-穿孔和网纹-穿孔或小沟渠。它们的演化趋势是从前面类型依次向后面类型演化。根据花粉内孔的形状,沙拐枣属植物花粉可区别于蓼科其它属植物三孔沟类型花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