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蛤蚧产卵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蛤蚧(Gekko geckl)是广西特产的一种珍贵药用动物,俗称大壁虎。由于多年大量捕捉,野生资源有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已满足不了国内药用及外贸出口的需要。因此,进行蛤蚧的人工养殖研究非常必要。本文报道1979—1982年在人工饲养下所观察的蛤蚧产卵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部的一种经济爬行动物——蛤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蛤蚧是大壁虎(Gekko gecko)的商品名称,用作滋阴壮阳、祛风除湿以及治疗气管炎等疾患的药物。目前,广西、云南的一些县区开展了养殖工作。现将历年野外观察的一些生态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壁虎Gekko gecko俗称蛤蚧,可分为黑蛤蚧和红蛤蚧.黑蛤蚧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而红蛤蚧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南部、老挝、泰国等.本文对这两种蛤蚧种群的求偶鸣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群蛤蚧的求偶鸣叫声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大壁虎的求偶鸣叫由一系列的音节组成,可分为3段:第一段由0~5个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含多个脉冲(7~10);第二段由4~10个双音节组成;第三段由1~3个单音节组成,只有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具有第三段.此外,黑蛤蚧和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差异也表现在第二段,即双音节的结构上.黑蛤蚧的双音节呈现出复杂的频率调节模式,且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之间有明显的沉默间隔.红蛤蚧的求偶鸣叫很少或基本没有频率调节,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之间没有沉默间隔.结合这两种蛤蚧在形态、染色体和基因结构方面的显著差异,推测传统认为的大壁虎可能由两个不同的物种以及一个亚种组成.  相似文献   

4.
知识果味派     
正机敏小智者:周维嫶(杭州)砸来的问题:壁虎会发出声音吗?壁虎其实很爱叫,不过有些声音我们能听见,有些听不见。地中海壁虎会在打斗时发出嘎吱声,也会在遇见异性时发出咔嗒声;中美洲与南美洲的双尾壁虎会发出宣示地盘主权的咔嗒声;而体形最大(体长可达36厘米)的壁虎——多趾虎则会发出一种轰鸣声,因此赢得了"树上恶魔"的外号。另外,雄性的大守宫会发出又响亮又持久的求偶鸣声。  相似文献   

5.
无蹼壁虎繁殖生态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壁虎科 (Gekkonidae)动物以恒定窝卵数作为其主要生殖策略 ,多疣壁虎 (Gekkojaponicus)以较高产卵频率和较大雌体 (卵大一些 )在种群中的比例 (计翔等 ,1991a)作为其又一生殖策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无蹼壁虎 (G .swinhonis)的繁殖生态生物学做进一步研究。1 研究方法1 1 野外观察时间及地点1993~ 1997年 ,在江苏省云龙山上的旧碉堡内 ,观察记录壁虎产卵、孵化等情况。1 2 饲 养1995、 1996、 1998和 1999年 ,参照计翔等 (1991b)方法 ,用木箱和纸箱饲养壁虎。每箱内饲养 1对成体壁虎 ,以…  相似文献   

6.
黄粉虫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谢保令 《昆虫知识》1994,31(3):175-176
为解决饲养广西特产经济动物蛤蚧的饲料难题,我们从北京动物园引进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繁殖饲养蛤蚧获得成功。经多年试验证明,用黄粉虫喂养蛤蚧生长快,个体肥,特别秋末春初更为突出,一般每条蛤蚧月增重1.7~18.8g,比用灯光诱虫或用蝗虫、蝇蛆喂养的效果好[1]。目前许多单位利用黄粉虫喂养蝎子、蛤蚧、龟、鸟、蜈蚣、牛娃等经济动物效果很好,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优良昆虫饲料,对它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测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采用继代繁殖后的成熟幼虫、蛹、成虫进行测定分析。饲养堂为4×6m2的平房。一般温度在1…  相似文献   

7.
蛤蚧标记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蛤蚧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动物,为了使其变野生为家养,以求达到增加产量。近几年来,广西许多单位已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试验。但蛤蚧多生活在悬岩峭壁上,对它的生活习性还没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观察,用标记法对蛤蚧的形态、生态、生理等  相似文献   

8.
邓可  崔建国 《生物多样性》2023,31(1):22318-116
动物社会网络分析法(anim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ASNA)是一套用于研究动物社会性、量化个体间各种社会关系、揭示个体行为与社会结构动态之间联系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类群的行为学研究。该分析方法所提供的一系列指标也非常适用于探究动物的声音交流及鸣声结构。在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一些常用的指标;然后基于野外和室内研究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ASNA建立声音通讯网络、量化声音交流,以及将ASNA与被动声学监测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前景;随后探讨了ASNA在分析鸣声相似性及鸣声地理变异中的优势;最后概述了ASNA在解析鸣声结构和句法规则中的应用。ASNA为研究动物通讯网络以及声音信号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蛤蚧地理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历代本草和国家《药典》都没有蛤蚧品种分化的记载。动物分类上一直把蛤蚧的体色变异看成是居住环境所致。我们在药用动物资源调查中发现蛤蚧有明显的地理变异。产自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及越南、缅甸北部的蛤蚧体型较细,体色较深,色斑较杂,称之为黑蛤蚧;而东南亚及南亚大部分地区出产的蛤蚧则体型粗壮,体重较大,体色较浅,具有醒目的红色斑点,故称之为红蛤蚧或泰国哈蚧。二者的地理分布不重叠,市场售价差异甚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壁虎属Gekko动物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壁虎属动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动物 ,在我国除东北外其它各地都有分布。本文主要对国内壁虎属动物分类及系统学研究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壁虎属动物该方面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蹼壁虎对环境温度的选择及体温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蹼壁虎 (GekkoswinhonisCuenther)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壁虎科动物 ,它既可药用 ,又能捕食多种有害昆虫 ,十分有益人类。人们对其形态、生态和行为等方面研究较多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 (姜雅风 ,1985 ;邹寿昌 ,1992 ;梁刚 ,1999)。它作为一种外温动物 ,其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等都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但有关无蹼壁虎甚至壁虎科动物的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对环境温度的选择 ,得温和失温的速度以及对极端环境温度的耐受性等方面未见研究报道。为此笔者于 1999年 10~ 11月在实验温度条件下 ,对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壁虎属动物系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壁虎属动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动物,在我国除东北外其它各地都有分布。本文主要对国内壁虎属动物分类及系统学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壁虎属动物该方面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钩盲蛇孤雌生殖的再证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孤雌生殖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行这种繁殖方式的动物,其卵细胞不需与精子发生受精作用即可开始卵裂及发育。换句话说,行孤雌生殖的动物,其雌性单方面就可繁衍后代。孤雌生殖的后代只承受了来自母体的染色体,它们也都是雌性,由之继续行孤雌生殖。当然,并不是说这些种类绝对没有雄性个体。其中某些种类在其分布的某些地区也曾发现少数雄性动物。孤雌生殖在较低等动物中是较普遍的一种繁殖方式,尤其在无脊椎动物中较为多见。在脊椎动物中,少数鱼类行孤雌生殖。爬行动物中,过去只知道一些蜥蜴行孤雌生殖。如壁虎科中的少数种类,其中包括产于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蛤蚧与中国石龙子顶盖细胞形态及细胞在顶盖不同层次间的比较,研究两种不同习性动物视觉结构之间的差异.用尼氏(Nissl)染色法进行顶盖组织染色,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进行顶盖注射,测量和记录顶盖细胞的面积、形态及树突走向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动物顶盖层次间的投射方式及细胞在各层次的比较存在相似之处,而中国石龙子顶盖C层细胞面积显著大于蛤蚧,其S层细胞树突分枝比蛤蚧的要广泛,而且这两种动物不同大小和不同形态顶盖细胞所占比例在顶盖内部三层间也存在差别.这些结果表明夜行性蛤蚧和昼行性中国石龙子的视觉系统中,其顶盖结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凹耳蛙(Rana tormotus Wu)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考察和人工模拟自然环境下的饲养观察,确定了凹耳蛙(R.tormotus)的栖息地、活动环境、鸣声、以及与之生活在同一生境下的其他两栖动物的主要种类;发现其鸣声在音节、音量上的变化;认为其自然分布的海拔高程范围大于现有资料上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鸟类具有迁移的习性,海洋龟类亦能返回原繁殖地进行繁殖。但蜥蜴类中的壁虎是否具有回归的行为,尚未见有报道。作者在徐州进行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冬眠期的生态观察中,每年都能在同一个废防空洞内见到近百只越冬壁虎,为了解无蹼壁虎是否具有回归原越冬地的行为,1988年至1989年间对此进行了观察。材料与方法1988年11月5日在徐州近郊泰山(海拔300米)上的一个废防空洞内,捕回25只无蹼壁虎,将其中的18只(具尾的成体)用切指(趾)加环志(材料为薄铝片)的方法进行标志。标志前逐一编号并测定体重,于同年11月7日放回洞中过冬。为了解…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91年第2期刊登了曹道平同志的“壁虎孵卵”一文。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是事实还是观察错误,值得讨论。现就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 1.关于壁虎的种名根据地理分布,文中所指的壁虎应是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无疑。 2.关于卵的大小文中指出壁虎的卵似黄豆大小,不符合事实。根据资料和我们的测量,无蹼壁虎的卵均比黄豆大,如1989年10月5日我们测量过9枚卵,其长径平均为13.49(11.86—14.12)毫米;短径平均为9.65(9.2—10.14)毫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籍中曾记截过许多珍禽异兽。因限于当时条件,研究得不那样的精细、准确。有些古籍对同一种动物记截说法不一,甚至神化,使之古籍中所描述的动物很多是不科学的,千古传奇至今。“龙”在古籍中描述的很多,如古籍  相似文献   

19.
鸟类的鸣声,音多而富变化,若干种别,更能模效其他鸟类的声音、其他动物的叫声、器物的音响,甚至人类的语言。作者曾报导效鸣鸟类21种,认为鸟类的效鸣,决定于一定的环境,人为的训练,鸟类的生理条件和能力(庞秉璋,1960)。本文根据近年野外观察记录及饲养研究结果,增列雀形目效鸣鸟类12种,分隶7科、7属,列表如下,并作叙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松鼠科一些种类分布。它们主要以农作物及林木的种子为食,又能传播人类的疾病。啮齿类多是夜行性种类,其活动行为不易被人观察,往往通过铗日法等才能取得资料。而松鼠类多为日行性动物,可为研究观察提供方便。目的通过对岩松鼠日活动规律的观察,了解啮齿类动物的一些习性、食性及其它生态学特征,了解动物和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材料和用具望远镜、记录本、解剖器、捕鼠笼等。工作步骤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查阅有关的资料、文献,了解研究的对象;其次要了解工作的方法、手段,以便写出研究设计。 1.踏察利用寒、暑假或假日(冬季休眠的种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