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层递进教学即是在课堂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相适应的,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为此,教学实践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将素质教育贯彻于课堂教学中;承认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人人提高;个性发展,均衡和谐;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创造班级内积极向上的机制;把学生间的差异看作是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本文以初中生物学中的部分知识为内容,按分层递进进行的教学设计和“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对比实验,以探讨分层递进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1 实验方法与步骤1.1 实验对象 1…  相似文献   

2.
音乐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和谐教学的主要特色之一。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准备、导学和应用评价3个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程序所选用的音乐也各不相同。在初中生物课进行的和谐教学实验中,我们重点对准备阶段中的知识导入如何选配合理、恰当的音乐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本文仅介绍实验中的部分做法及体会。1 利用音乐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初中生物课常常被安排在午后第一节或体育课之后,学生从各种活动中带着不同的心理情绪走进生物课堂,有的身心比较疲劳,有的还沉浸在球类等运动之后的兴奋中,注意力很难在…  相似文献   

3.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试验本)》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及授课时数显著增加,而且探索性实验的比例增大。本文对“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如下:1 情境引入,展示目标由于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以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启发性问题为线索,通过亲自参与有序的实验操作和思维加工过程,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教学形式,所以教学的组织形式往往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步的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实验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和激情是…  相似文献   

4.
在"导、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减数分裂”一课为例,从“导、探”的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和巩固练习三个方面来说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导、探”模式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朱清 《生物学通报》2000,35(1):33-34
中师教育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小学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有机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笔者在执教“吸收作用”一课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转变观念是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1.1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监控。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讲课过程中很少甚至完全不钻研学生如何来获得知识的问题,也就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以学论教的宗旨。为此,在本节课中,我一改传统的“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  相似文献   

6.
我校“微生物学模块化实验”课程获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优良线下课程、创新课堂教学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4个核心要素。首先,我们通过开教学研讨会集体备课;组建微信群及时交流讨论;组织申报教改项目、撰写教改论文、编写教材、参加教学比赛等活动,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教改愿望强、分工协作好的教学团队。其次,按“金课”标准建设线下课程体系,采用以模块化形式将微生物学实验建设成综合性、研究型实验课程,形成了“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方式探究性、实验技术综合性”的特色;线上课程增加拓展性学习内容,提升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学术规范、社会责任意识等课程思政元素无痕化融入课程建设中。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和以赛代练教学法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教学的本质。和谐是课堂教学状态的价值要求,高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价值要求,和谐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思维对话是实现课堂和谐高效的有效途径,思维对话的形式多样,不同形式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酶与代谢”一节的实验探究法教学周湘(北京市第四中学100034)近年来,实验探究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我在“酶与新陈代谢”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1问题的提出“酶与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中“新陈代谢”一章的一个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学教学要以实验作为教学的基础,通过直观教学的方式使生物课堂教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认知。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操作性科学训练方法,要建立在生物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生物实验试剂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教改的热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独具匠心的引导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若能在课堂上善于循循善诱,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发展能力。笔者在多年来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的艺术,收益匪浅,略有心得。1在问答中引导学生介入美国的一位学者曾说过:在可能的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民主气氛的影响,去引导学生亲身介入。这种民主气氛的创造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实现。教师的这种作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廖静 《生物学通报》2002,37(6):44-46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比初中《生物》复杂 ,且理论性强 ,不只停留在生物现象的表面 ,而侧重于分析现象的机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 由常见现象引入 ,诱发好奇心理 ,激发主动思维高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学生“期待”、“好奇”、“激动”的求知意境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诸论”课中 ,生物具有的 7个基本特征是重点内容 ,而新陈代谢是最根本的特征 ,只有突破这一难点 ,…  相似文献   

12.
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蒋海慧(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中学52800)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我是从以下4个方面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1教师指导预习,学生学会“记疑”(1)划出概念和名词术语。如“关节的结构”一节中的关...  相似文献   

13.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具有发展迅速、信息量大且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强等特点,针对教与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难度大、实验课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少等问题,笔者在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入手,通过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好在线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进考核模式等方面,构建了生物化学多维度教学改革体系。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体系能够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主动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正 《生物学通报》2005,40(11):42-42
口腔内化学性消化即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初中生物课程中一个重要而且经典的实验,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唯一的生物化学实验。此实验影响学生对“人体的化学性消化”、“酶的作用”、“人体内的物质的变化”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以前的教学大纲和现行的生物课程标准都把该实验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实验操作障碍较大,特别是取唾液和恒温加热两个环节,学生由于取唾液时的心理顾忌,恒温加热时欠准确,实验的成功率比较低,很难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学《纲规定:“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生物教学的目的要求之一。教学中怎样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基本途径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过程式教学”模式的实验工作。1995年开始用人教版教材实验了一年,1996年暑假后又改用北京版教材实验。成立了“五校教科研群体”,由北京第101中学、北京钢院附中、北京农大附中、北医附中和北京市双榆树中学的初一年级生物教师组成,在市教研部生物教研室支持下及区教师进修学校生物教研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实验的第一年,我们着重摸索过程式教学的实施步骤。第二…  相似文献   

16.
杜俊芳 《生物学通报》2002,37(11):35-36
生物学新教材中“DNA复制”一节的内容十分简炼 ,并且全部是描述和结论性的内容 ,知识本身非常抽象。课堂上教师若单纯讲述 ,往往使教学陷于沉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尝试把两个研究 DNA合成的经典实验引入课堂教学 ,以知识的发现过程为线索 ,遵循认知规律进行课堂设计 ,使基础知识和经典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 ,建立起一个自然流畅、逻辑清晰的教学过程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 利用康贝格的实验 ,归纳复制的条件195 6年 ,美国生物化学家首次在试管中人工合成了 DNA,他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 DNA聚合酶加入含有 4种脱氧核苷酸的…  相似文献   

17.
“学习环”是生物教学中一种非常有用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由探究、术语介绍和概念应用三个环节组成。这种方法已经被证明了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学习环”的教学法以及其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节的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何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看”和“做”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使知识和能力均衡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节教学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材处理高中《生物》第三节细胞分裂,介绍了三种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重点,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础,在教学安排上,把“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我校生物研究组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开展了“突出重点,点拨思维”的专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宜春市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着手建立和推广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控开放”教学。下面按照结构框架,对“有控开放”教学模式作一简单介绍。一、“有控开放”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1、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