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流行和蔓延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巨大的负担.抗菌药物治疗是目前淋病防治的主要方式,但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淋球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深入探究淋球菌的耐药机制,对完善其耐药监测体系和调整临床用药方案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近几年淋球菌耐药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临床上几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郴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郴州市区域内病奈瑟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郴州市区域内12家医院门诊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的255株淋球菌,并作为药敏试验,分析其特点。结果 255株淋球菌对青霉素100%耐药,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严重,同时耐毒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等交叉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临床上治疗淋病须以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用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及PPNG和TRNG的流行趋势。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四环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83株淋球菌检出PPNG24株(28.9%)、TRNG50株(60.2%)、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8.8%,高度耐药株(MIC≥16mg/L)43株(51.8%),而76株淋球菌中阿奇霉素耐药株11株(14.5%),均未出现对头孢曲松、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抗菌活性强。结论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及动态监测淋球菌耐药性变迁是临床减少淋球菌耐药菌株出现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为克隆淋球菌染色体耐药相关核苷酸序列,我们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耐药性淋球菌与标准参考菌株差异DNA消减库,从中筛选淋球菌耐药相关核苷酸序列。通过初步筛选,对克隆得到的DNA片段进行测序,经GenBank和淋球菌基因组序列库检索分析,发现5个未知新核苷酸序列。这些核苷酸序列可能与淋球菌染色体耐药性相关,将为研究淋球菌耐药性提供新的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5.
淋病奈瑟菌多重传递耐药主动外排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山  朱道银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1):25-26,F003
淋病奈瑟菌多重传递耐药系统属于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与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基因调控及与淋球菌多重耐药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讨论对该系统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淋病流行株外排系统与外膜通透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62株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利用SDS—PAGE测定淋球菌外膜孔蛋白的表达;应用直接荧光法测定能量抑制剂加入前后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摄入和积累情况,比较耐药菌与敏感菌内膜泵蛋白表达的差异;利用煮沸法提取细菌DNA,PCR扩增mtr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比较敏感株与多重耐药株的差异。结果5株多重耐药菌均有外膜孔蛋白表达的缺失或下降,同时伴有外排泵蛋白的表达;5株敏感淋球菌无mtrR的突变,10株多重耐药株均有mtrR基因的突变。表明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74株淋球菌检出PPNG31株(41.9%)、TRNG19株(25.7%)、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7.3%,高度耐药株(MIC≥16mg/L)22株(29.7%),未发现对头孢三嗪、壮观霉素耐药的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以手术、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近几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与传统的放化疗联合应用获得了更好的疗效。肿瘤多药耐药是临床上化疗和靶向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产生耐药的肿瘤细胞不仅仅对已使用过的抗肿瘤药物耐药,对未曾使用过的治疗肿瘤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药物也会产生耐药。这种肿瘤的多药耐药,往往是多种耐药蛋白参与及不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肿瘤细胞能量代谢依赖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而有氧糖酵解是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我们就肿瘤细胞糖酵解调节机制与耐药的关系做简要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2003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16株淋球菌检出PPNG30株(25.9%)、TRNG36株(31%)、环丙沙星耐药率达93.1%,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1998~200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 1998~ 2 0 0 2年广州地区淋球菌对 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迁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60 3株淋球菌检出 PPNG 64株 (10 .6% )、TRNG 83株 (13 .7% ) ,1998~ 2 0 0 2年 ,PPNG、TRNG流行率及环丙沙星耐药率 ,经μ检验 ,P<0 .0 1,差异有显著性。头孢曲松、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 ,壮观霉素抗菌活性最强。结论 :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及相应逆转措施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机制、逆转"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1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骨肉瘤耐药相关的蛋白质、酶类及相关基因;2)各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3)相关的逆转措施。结果:骨肉瘤多药耐药是当今骨肉瘤化疗治疗的一大难题,多药耐药性即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其作用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与骨肉瘤化疗多药耐药相关的主要有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肺耐药蛋白,谷胱甘肽,拓扑异构酶,蛋白激酶C以及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抑制等相关机制。而逆转措施主要通过抑制剂和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12.
胡振宇  张树友  李峰  吴鑫宝  杨哲  张锷 《蛇志》2014,(4):412-414
<正>临床上,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化疗也易出现肿瘤细胞耐药现象。耐药分为原药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原药耐药为肿瘤细胞对已使用过的药物产生了耐药作用;而多药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在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后,出现对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也产生耐药。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是决定肿瘤患者化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多药耐药已出现在多种肿瘤疾病,如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  相似文献   

13.
<正>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球菌)及其感染是国际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自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淋病患者病灶脓细胞中分离到淋球菌至今已有百余年,其抗原结构和分群、分型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外膜蛋白、菌毛蛋白及脂多糖等抗原的分析正在深入进行。自1976年发现青霉素耐药菌株之后,对于耐药菌株及质粒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多重耐药性是指绿脓杆菌同时对多种结构完全各异的药物耐药.绿脓杆菌中存在的抗菌药物主动泵出系统和生物膜形成是绿脓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绿脓杆菌主动泵出系统和生物膜在耐药过程中的作用、结构、功能及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感染医院内免疫力低下患者,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该菌属于多重耐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及一些消毒剂表现出抗药性。其耐药机制复杂,包括产生水解酶、外膜低渗透性、外排泵系统以及整合子、质粒、转座子等介导的可转移性耐药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司鑫鑫  孙玉洁 《遗传》2014,36(5):411-419
肿瘤耐药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产生机制复杂多样,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 表观遗传改变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 在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的肿瘤细胞大多伴随DNA异常甲基化,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DNA甲基化异常是肿瘤细胞耐药表型产生的重要机制。文章就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细胞耐药的关系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与mtrRCDE外排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mtrRCDE外排系统与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 ,应用K B法和琼脂稀释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 6 2株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利用煮沸法提取细菌DNA ,PCR扩增mtrR基因 ,并对扩增产物测序 ,比较敏感株与多重耐药株的差异。结果显示 :5株敏感株和 2株耐青霉素淋球菌无mtrR的突变 ,10株多重耐药株均有mtrR基因的突变 ,表现为第 12 4位和第 139位G→A。从而提示 ,mtrRCDE外排系统与淋病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抗多药耐药是指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细胞对多种药物产生广泛的耐受,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多药耐药多发于感染与肿瘤疾病的治疗中,已成为治愈这2 类疾病的主要障碍。从转运蛋白和离子通道、酶以及核糖体这3 个方面综述抗多药耐药靶点的机制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抗多药耐药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分型可追溯细菌的来源,了解其地域分布和流行情况,对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淋球菌分型方法有营养、血清学、营养/血清学双重、植物凝集素、基因、耐药谱和质粒分型等.本文就当前的分型概况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淋球菌耐药性与耐药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湛江地区淋球菌耐药现状及耐药质粒的分布,并初步探讨其相互关系,对1998 ̄1999年广东省湛江地区健康鉴定出的98株淋球菌流行株,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胞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碱裂解法进行质粒抽提,分析耐药质粒的分布情况,选取NG4、NG31、NG43、NG70进行细菌的接合试验,以观察耐药质粒能否通过接合进行传递以及传递后受体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显示6.12%菌株对全部抗生素敏感,48.96%的菌株对3种及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共检出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质闰,7.4kb和4.2kb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9.16%和67.32%,质粒谱型12种,以7.4kg+4.2kg和39.5kg+7.4kg+4.2kg为主,占38.76%。在细菌的接合传递试验中,NG43可通过接合传递将其耐药性传递给淋球菌及大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