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内温性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内温性进化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包括内温性动物概念的由来、特点和起源的选择因子。内温性起源的选择因子包括8个模型:热生态位扩展模型、恒温与代谢效率模型、降低个体大小模型、姿势改变模型、增加脑大小模型、有氧呼吸能力模型、双亲行为模型和同化能力模型。其中后3个模型较为重要。有氧呼吸能力模型认为,选择提高支持物理运动的最大呼吸能力,而增加的静止代谢作为其相关反应而得以进化。该假说得到种内研究数据的支持,而种问的数据并小完全支持。双亲行为模型是指在鸟兽类中,内温性是对双亲行为选择的结果,因为内温性为双亲控制抚育温度提供了保证。同化能力模型认为,在鸟类和兽类中内温性进化由以下两个因素所推动:①子代出生后双亲行为加强;②为支持每日总体能量高速消耗所需,动物内脏器官能力增强而导致的较高维持消耗。  相似文献   

2.
个体间的社会互作是一种天然奖赏,这种社会性奖赏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是通过环境信息和社会互作奖赏效应间建立条件反射形成的,与药物奖赏诱导的CPP相似。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是一种社会性单配制田鼠,具有紧密的亲-子联系和社会互作;雄鼠对断乳前幼仔也提供较高水平的亲本抚育。幼仔强化能够诱导母鼠及父鼠形成CPP,但双亲对幼仔是否也具有强化效应还不清楚。为探讨断乳前幼仔与双亲形成的奖赏联系,本实验检测了出生后13-17 d和19-23 d两个发育龄段的棕色田鼠幼仔对母鼠、父鼠以及可卡因(20 mg/kg)的CPP反应。数据显示在分别用母鼠、父鼠或可卡因强化后,两个年龄段的幼仔在CPP箱的强化室与非强化室所处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断乳前棕色田鼠幼仔不能形成对母鼠、父鼠及可卡因的位置偏爱。  相似文献   

3.
鱼类亲代抚育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代抚育行为(parental care behavior)是指动物对其后代或其亲缘后代提供保护和养育的所有活动,属于本能行为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之中。鱼类在其为数不多的科中充分发展了几乎所有类型的亲代抚育行为,因而成为研究该行为的最佳物种之一。随着威廉斯原理(Williams’s Principle)的提出和应用,人们对鱼类亲代抚育行为的探索逐步由定性向定量发展,普遍认同了在鱼类进化中,雄性抚育模式得以占据支配地位的缘由并非是因为雄性在抚育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利益,而是由于在获取相同利益时雄性损失的未来投资成本较雌性低的观点。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在亲代抚育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四个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亲本所抚育的子代数量、亲本先前的投资、亲本与被抚育子代间的遗传关联度和亲本未来的交配机会。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的消化策略(英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IanD.Hume 《动物学报》2002,48(1):1-19
理解动物的营养生态位是充分理解其整个生态学的基础,对于害兽控制和物种保护也很重要,食肉动物的小肠很发达,这可能与对食物的高消化能力有关;杂食性动物有更复杂的胃肠器官,其后端有可进行发酵的盲肠,消化物的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tention times,MRTs)更长;最长的平均滞留时间见于食草动物,其消化道内高密度的微生物种群对不同滞留区内的消化物进行发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食草动物都能够最大程度地消化植物纤维,只有反刍动物、骆驼和个体较大的后肠发酵动物(hindgut fermenter)能够具有这种能力,对比而言,许多其它的食草动物,如前肠发酵的有袋类和小型的后肠发酵动物如兔子、田鼠和负鼠等,它们具备可以使植物纤维消化效率最大的消化系统,可以在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非常高的情况下仍能处理大量的食物。这些不同的消化策略使哺乳动物具有广幅的营养生态位。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通报》2007,42(10):36-36
科学家一般认为杂交植物会经常表现出杂种优势.而杂交动物则没有这种优势。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挑战了这种观点,他们研究发现,加州本土火蜥蜴和外来火蜥蜴杂交所得后代具有比双亲更高的存活率。这是首次在濒危物种中观测到杂种优势,为动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实验动物信息资源网站 4.国家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 名称: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 网址:http://xkz.lascn.com 维护机构: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简介:由国家科技部立项资助建立,专门管理全国实验动物许可证信息的网络系统,在全国各省(直辖市)均设有分支网站,由各省市动管办负责使用维护。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省份开始上传数据,发布新闻。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评选出了十大最古怪的动物。 1 鸭嘴兽 这种被认定属于哺乳类的动物,有着鸭子一样的嘴和蹼状脚掌,会像鳄鱼一样产卵,但是却有皮毛,并且依靠乳汁抚育后代。  相似文献   

8.
被子植物质体遗传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植物细胞质遗传涉及细胞质中含DNA的两种细胞器——质体和线粒体从亲代至子代的传递。相对来说线粒体遗传的研究远不及质体的多,这可能是线粒体这种细胞器缺乏合适的表型突变体之故。高等植物质体遗传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初在杂交试验中对叶色遗传的非孟德尔定律的发现,Baur在马蹄纹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中从叶色突变体(白化体)的杂交遗传分析,发现了双亲质体遗传;而Correns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中则发现了单亲母本质体遗传(见Kuroiwa)。此后,对质体基因组突变性状遗传分析的研究,大量的资料说明了在被子植物中存在双亲质体遗传和单亲母系质体遗传两种类型,而后一种占大多数,仅少数是比较有规律的为双亲质体遗传或偶尔是双亲质体遗传。几十年来应用遗传分析的方法对被子植物质体遗传的研究,着重于揭示不同植物种质体的遗传是单亲母系或是双亲质体传递,以及探索杂种核基因对质体传递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动物孵化酶(hatching enzyme HE)是早期胚胎在特定发育阶段由孵化腺细胞产生和分泌的,在动物早期胚胎孵化中具有关键性作用^[4]。孵化腺细胞(hatching gland cell,HGC)一般为单细胞腺体,是从胚胎发育到特定阶段(孵化前)出现、至胚胎孵出后的特定时期消失的一时性细胞(transient type of  相似文献   

10.
共舞形人坨(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了丁文宁教授。牵线的不是人,而是一种鸟。它叫黑颈鹤,别名藏鹤,是一种我国的特有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拍摄一部关于黑颈鹤的动物片,我们如约前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拜会丁教授。 昏暗的走廊,摆满一排排陈旧的柜子,留出的空间刚好可以行走一人。刺  相似文献   

11.
免疫受损 动物的免疫系统由于疾病、应激、药物、营养不良或基因修饰而受损。 体外 ‘Invitro’拉丁文字面意思为“在玻璃中”,指发生在有生命的机体以外的生物或生物化学过程。体外实验指在试管或培养皿中而非在有生命的动物或由机体内进行的实验。 体内 ‘Invitro’拉丁文字面意思为“在玻璃中”,指在有生命的有机体内发生的生物或生物化学过程。体内实验指在整个活体动物或生物体内进行的实验。 等基因 等基因动物有相同的遗传背景,是经过多次传代得到。比如,由C57BL/6J传代得到的所有小鼠有几乎相同的基因组,因此称其为等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苗期(分蘖)、拔节期、抽穗期叶片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双—三核期、花粉粒时期的花药为材料,对由小麦CMS与恢复系杂交F1杂种优势形成机理作了比较蛋白质组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中有超亲、亲二型和低亲三种蛋白质表达类型出现,出现频率为亲二型>低亲>超亲。对这三种类型共17个蛋白质斑点作了质谱分析,其功能涉及DNA和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环境防御,基因转座及光合作用等。苗期生长特性如叶鲜重、叶干重、叶片数,F1杂种倾向于双亲,没有观察到杂种优势现象,这与F1叶片中蛋白质表达多数呈亲二型相吻合。但F1中分蘖数多于双亲,因此其总鲜重、干重、总叶片数明显呈现出杂种优势,然而这种杂种优势现象与蛋白质组的变化是否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动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动物多样性不仅是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动物还常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客观可测的依据[1~4],因此,动物多样性研究意义重大.然而,传统的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在动物多样性的研究中有许多局限性,难以适应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形势.在动物的物种分布方面,传统的分布图是依靠收藏的标本和野外观察地点的记录手工绘制成的,通过多幅分布图叠置获得物种分布格局的信息[2,5~6].在动物分布图中,由于经验数据体现不了目前分布区所受到的人类活动影响,点分布图上的空白区并不能意味着没有分布,分布范围中往往还包含着不适宜的生境,等等[2],这种分布图实质上只能看作对某一地区物种出现可能性的预测,因此,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7].此外,绘图工作量大,分布图的用途也很有限.在空间分析方面,传统的分析动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及分异规律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多局限在一维和二维空间上,难以体现出动物多样性和环境因子在多维空间上的内在联系.在热点地区分析方面,缺乏对就地保护系统(保护区)规划、设置、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有效评估的手段,难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4.
中国淡水涡虫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涡虫是动物界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三胚层、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也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因而在动物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涡虫再生能力极强,因此成为研究细胞分化与去分化分子机理的理想材料,近百年来一直是国际动物学界热衷探索的研究领域之一。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动物学界从事涡虫研究者甚少,属于基础十分薄弱的  相似文献   

15.
续旭 《生物磁学》2009,(15):2932-2936
鞘糖脂由一个神经酰胺的脂骨架与一个或多个糖基连接形成,存在于细胞膜中,承担多种生理学功能。我们将对鞘糖脂的生物化学及生理学方面研究做一概述,随后简要介绍近年来鞘糖脂的临床研究进展。在讨论鞘糖脂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介绍鞘脂类及鞘糖脂的结构和生合成途径。脂类生物合成和降解是通过一系列酶的参与紧密调控的,如果一种酶参与代谢失败会导致酶底物的大量堆积,会引起溶酶体贮积症,这种疾病是由具有分解代谢活性的水解酶缺失所造成的。随后,我们介绍鞘糖脂在细胞及动物体内的生理学方面的功能,以及鞘糖脂在临床方面的一些病症中所起的作用,即使许多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穆红燕  刘逎发  杨萌 《动物学报》2008,54(2):201-208
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度3470m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保护站,研究了赭红尾鸲普通亚种(Phoenicurus ochruros rufiventris)的繁殖。目的是检验高海拔鸟类的雏鸟是否发育更快和产小窝大卵、是否有更高的离巢率。赭红尾鸲营巢洞中,平均窝卵数4.8(3-6)枚,卵的大小23.33mm×14.95mm,同低海拔的相近种比较产小窝大卵。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期13-14d,孵化率64.5%。雏鸟留巢期16d-19d,巢成功率81.3%,雏鸟离巢率83.33%。高海拔红尾鸲产小窝大卵和加强双亲抚育,但高海拔红尾鸲并没有显著提高雏鸟离巢率。高海拔红尾鸲低温下增加双亲对雏鸟的抚育并没有使雏鸟发育加快,反而较低海拔近缘种的幼鸟发育缓慢。因此,延长留巢期不只是Badyaev和Ghalambor(2001)所认为增加雏鸟的质量,而是缺氧和低温协同作用的自然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和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的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第三次会议暨中国实验动物学会(CALAS)第八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9月27—29日在中国北京(中信国安第一城)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8.
薛光行  邓景扬 《遗传学报》1998,25(2):123-130
对比考察了农垦58s与7001s、8902s与培矮64s及8902s与安农S-1等3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杂交组合的双亲、F1、B1、B2和F2世代的样本及每一个体的PE和TE的变异。无论双亲核不育基因的等位程序及栽培环境的光、温周期如何,在多数情况下都显示了如下的规律:(1)后代样本PE、TE的大小虽然形形色色,但都取决于其双亲。F1表示完全显性甚至超显性。(2)F2个体的PE或T3,尤其同一个  相似文献   

19.
徐庆华 《化石》1998,(2):7-10
探索人类起源之谜(二)腊玛古猿的兴衰徐庆华从猿到人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人们要认识这个过程是极不容易的,因为它不但要依靠化石证据的发现,而且要受其他有关科学、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腊玛古猿是不是人科的早期成员,或是不是人类的最...  相似文献   

20.
室内饲养条件下,测量了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的体重,并探讨了胎仔数(分别为1只、2只、3只和4只)及父本缺失(母鼠单独抚育)对幼仔体重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棕色田鼠出生后第一周体重的瞬时生长率最高,此后逐步下降;出生后28~35 d,体重增益最大(P<0.05).出生后7 d,不同胎仔数的体重没有明显差异,但至断乳时(出生后21 d),胎仔数为2只的幼仔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其它胎仔数的平均体重(P<0.05).与双亲抚育相比,母鼠单独抚育的幼仔在断乳时的体重明显下降(P<0.05).这些结果说明,哺乳期内棕色田鼠幼仔的体重发育与胎仔数有关.由于棕色田鼠是单配制,双亲育幼,父本雄鼠的缺失减少了亲本投资,影响了幼仔的身体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