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衣芽胞杆菌对白色念珠菌等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地衣芽胞杆菌在试管内与阴道正常菌群共生关系的情况。方法将地衣芽胞杆菌菌液分别与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德氏乳杆菌混合培养,定量计数各菌在不同时间内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活菌数。结果地衣芽胞杆菌生长不受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在有地衣芽胞杆菌存在的情况下,其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乳杆菌在12-48 h内,有显著的抑制地衣芽胞杆菌生长的作用,而乳杆菌的生长不受地衣芽胞杆菌的存在与否而正常生长。结论地衣芽胞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地衣芽胞杆菌对大肠埃希菌、乳杆菌无明显的体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岛地区成年人肠菌群正常值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6种选择性培养基和2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应用形态学,常规生化反应,酶学反应等技术,对青岛地区的30例健康青年人和30例健康老年人的粪便菌群中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群中的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6种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显示:健康青年人粪便菌群中6类菌活菌范围是:肠杆菌9.21±0.39,肠球菌7.74±0.53,葡萄球菌5.13±1.57,拟杆于菌10.41±0.54,双歧杆菌10.84±0.48,乳杆菌7.84±0.49。健康老年人粪便菌群中6类菌的活菌范围分别是:肠杆菌8.61±0.48,肠球菌7.54±0.82,葡萄球菌5.46±1.77,拟杆菌9.41±0.37,双歧杆菌9.82±0.50,乳杆菌8.22±0.65(LogN/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活菌和灭活菌两种生物状态的肠道主要益生菌--德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粘附性及其对肠道几种常见病原菌的粘附拮抗效应.方法: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分析了两种生物状态的三种益生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指数,通过排除实验、竞争实验和替代实验研究了两种生物状态益生菌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的粘附拮抗效应,应用平板扩散法观察了三种益生菌的代谢乏液对上述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结果:德氏乳杆菌和肠球菌的灭活状态较活菌状态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性显著增高,双歧杆菌经灭活后对细胞的粘附性与活菌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两种生物状态的三种益生菌对肠道致病菌均具有粘附拮抗作用.滤过后的德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代谢乏液对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志贺菌均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经42℃、65℃和100℃加热不影响德氏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代谢乏液的抑菌作用.结论:灭活状态的德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是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酷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受试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检测受试者服用前后的肠道菌群并计数。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乳杆菌DM8909对阴道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影响作了补充实验。将等量DM8909液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同时与上皮细胞粘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体外试验中,在pH72情况下,乳杆菌与葡萄球菌同时加入时葡萄球菌粘附数量比葡萄球菌单独粘附少(P<001),乳杆菌与金葡菌粘附数量相差不大(P>005);乳杆菌与金葡菌先于pH45下作用812h,然后与上皮细胞同时孵育2小时,粘附的乳杆菌与金葡菌量比pH72时均有减少,而金葡菌量比其单独粘附明显减少(P<001),且明显少于乳杆菌(P<001)。说明乳杆菌能抑制葡萄球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6.
兔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利用稀释滴种的方法,对健康成年家兔回肠及结肠中消化球菌、韦荣氏球菌、梭状芽胞杆菌、优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和肠杆菌等10种正常微生物群进行了计数分析,并获得其微生态数值,结果显示:结肠中微生物群的总体平均菌数显著高于小肠(P<0.01);同一菌种在结肠内容物中的在有数量多于回肠;结肠中韦荣氏球菌、肠杆菌为优势菌群;回肠中双歧杆菌、酵母菌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7.
紫苏、白苏的抑菌实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不同溶剂浸泡或处理紫苏后,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10%以上浓度的紫苏水浸液,12.5%水煎液和乙醇提取液对白色念球菌、新型隐球菌以及红色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紫苏、皱紫共、白苏对真菌均有抑菌作用,但皱紫苏对绿脓杆菌、白苏对克柔氏念球菌、白色念球菌以及绿脓杆菌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腹泻老年人肠道厌氧菌群的微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通过活菌定量培养计数法,动态观察了30例腹泻老年人粪便中厌氧菌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致病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与老年健康组比较,肠道厌氧菌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的数量非常显著减低(P<0.01),而肠杆菌和葡萄球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球菌数量非常显著升高(P<0.01),B/E值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难辨梭菌数量非带显著性升高(P<0.01)。说明老年人腹泻时,粪便中厌氧菌(除难辨梭菌外),均明显减少,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数量相对增加,致肠菌群失调。但两组粪便中各厌氧菌种检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说明老年人肠道内厌氧菌群中各菌种的定植有一定的稳定性。腹泻组共俭出六种肠道致病茵:福氏痢疾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急性细菌性腹泻较慢性腹泻肠菌群失调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治疗30例老年腹泻患者。腹泻老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回升,CD4升高显著(P<0.01),CD3相对升高(P<0.05),CD4/CD8比值回升到正常水平(P<0.01);血清SOD活性亦升高到正常水平(P<0.01),血清LPO含量明显减低(P<0.05);粪便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1),B/E比值也随之升高(P<0.01),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数量明显减少(P<0.01和0.05).结果提示,丽珠肠乐对老年腹泻患者具有明显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LPO含量,扶植肠道厌氧菌群生长,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口服乐腹康胶囊活菌制剂对正常人体肠道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口服后,对肠道菌群有短暂(1~2天)抑制生长作用,而后对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有明显促进生长的作用。双歧杆菌在服药前平均为506±103亿/克,服药后10天升至1873±143亿/克,增长370倍(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杆菌服药前平均数为274±025亿/克,服药后10天升至507±121亿/克,增长185倍。而对需氧的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球菌有持续的抑制作用,大肠杆菌服药前平均数为342±021亿/克,服药后10天降至105±009亿/克,仅为原来的30%(P<005),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184例健康人肠道菌群值的调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对北京地区184例7-69岁健康人的粪便菌群中的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6种细菌进行了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表明:肠杆菌607±180、肠球菌613±145、拟杆菌457±177、产气荚膜梭菌406±152、双歧杆菌832±096、乳杆菌782±086(LogN/克便);男性和女性相比,除产气荚膜梭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外,其余5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7-18岁年龄组肠杆菌极显著地低于平均值(P<001),61—69岁年龄组双歧杆菌明显低于平均值(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之比B/E值,7-18岁年龄组是61-69岁年龄组的575倍  相似文献   

12.
医院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院1994年6月至1995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2165例阳性标本分析中发现,病原菌感染以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为最多见,其次为尿路感染和创伤感染。感染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检出率最多的顺序是: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珠菌等。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氏不动杆菌(27.97%)、肺炎克雷伯氏菌(25.6%)、铜绿假单胞菌(13.56%)、白色念珠菌(13.20%)、金黄色葡萄球菌(11.2%)、大肠埃希氏菌(7.1%)等。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简称G-b)对丁胺卡那和头孢呋新敏感率呈上升趋势(P<5%),头孢三嗪、青霉素、红霉素敏感率稳定,其余七种抗生素敏感率呈下降趋势。革兰氏阳性球菌中(简称G+c)首选药为去甲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率稳定,头孢呋新敏感率呈上升趋势,其余抗生素敏感率呈下降趋势(P<5%)。  相似文献   

13.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根病原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15株外生菌根真菌在琼脂平板上对6株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红菇、劣味乳菇、毛边滑锈伞、大毒滑锈伞等菌根菌对试验病原菌的营养菌丝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菌根菌的培养液中含有抑制根病原菌的活性物质,且对高温稳定。外生菌根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包括菌丝体对峙生长作用,重寄生作用和拮抗活性物质作用。其中菌丝体的重寄生作用在抗病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色念珠菌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筛选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观察各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拮抗作用;再利用试管法观察有拮抗作用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K-B法表明大肠埃希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有抑菌作用,但抑菌环小;枯草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试管法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均有生物拮抗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97%和89.7%.结论枯草杆菌是白色念珠菌的理想拮抗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罗伊乳杆菌对变形链球菌的拮抗作用,初步了解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方法利用罗伊乳杆菌无菌上清液,应用双层平板打孔法测定其抑菌效果,再通过滤纸片抑菌法对罗伊乳杆菌发酵的酸乳制品与普通酸乳制品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分析产生拮抗作用的原因。结果罗伊乳杆菌有显著抑菌活性(P〈0.05),仅罗伊乳杆菌的发酵乳样品对变性链球菌产生直径为6.3mm抑菌圈,80%饱和硫酸铵沉淀的细菌素抑菌活力最强,蛋白酶K处理后无明显抑菌圈。结论本研究证明了罗伊乳杆菌的代谢产物以及罗伊乳杆菌发酵的酸奶制品对致龋菌变形链球菌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给慢性腹泻病人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然后检测患者服药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患者服用药品后,葡萄球菌、酵母菌、消化球菌、真杆菌和小梭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其中肠球菌、肠杆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变化有显著性(P﹤0.05),提示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慢性腹泻病人的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影响、具有增殖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病人龈下韦荣球菌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牙周炎病人龈下韦荣球菌的变化及牙周炎的细菌因素。方法 采用厌氧培养及活菌计数(CFU)的方法检测莲球菌(Streptococcus)、韦荣球菌(Veillonella)、乳杆菌(Lactobacillus)及类杆菌(Bacteroids)的含量。结果牙周炎病人龈下莲球菌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韦荣球菌、乳杆菌及类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牙周炎病人龈下菌群处于严重失调状态,韦荣球菌对牙周炎发病的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健康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中筛选一株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等病原菌具有拮抗功能的益生菌。【方法】取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匀浆后进行10倍系列梯度稀释,然后涂布BHI平板,培养1–2d,挑取单克隆菌落。采用点种法初步筛选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选取其中一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LF0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对LF01菌株进行鉴定。然后对LF01菌株的生长特性、水解淀粉和酪蛋白能力、药物敏感特性、抗菌谱和生物安全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根据菌落形态和生长时间的差异,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中筛选出64株细菌,通过拮抗试验筛选出6株具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LF01菌株的拮抗效果最好。根据LF01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gyr A基因的进化分析,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F01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最适p H值为7,最适盐度为5‰,而且该菌株具有水解淀粉和酪蛋白的功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LF01菌株对多数抗生素敏感,仅对杆菌肽耐药。拮抗试验结果显示LF01株对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迟缓爱德华氏菌、鮰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舒氏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简氏气单胞菌、鰤鱼诺卡氏菌等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中对鰤鱼诺卡氏菌的拮抗作用最强,平均抑菌圈直径达28.3 mm。生物安全试验表明,LF01菌株对尼罗罗非鱼、斑马鱼(Danio rerio)和乌鳢(Channa argus)等3种鱼均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本研究筛选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LF01株,该菌的生物安全性良好,而且可拮抗常见的水产病原菌,具有防控多种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潜力,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受试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检测受试者服用前后的肠道菌群并计数。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罗伊乳杆菌LE16的益生特性。方法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价罗伊乳杆菌LE16的益生特性。结果该菌株对p H 2.5的强酸和0.3%高胆盐环境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对引起肠道感染的几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尤其对枯草芽胞杆菌、伤寒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蜡样芽胞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肠道菌群正常和失调的小鼠均具有调节功能。结论罗伊乳杆菌LE16具有良好的益生性能,可作为益生菌菌株开发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食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