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克隆技术"是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的第2专题的学习内容,笔者将从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对本专题教学的一些认识.1 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克隆技术"的内容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胚胎工程"是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模块的第3个专题.该专题涉及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胚胎工程的基本技术及原理,胚胎工程的应用与前景,以及胚胎于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对生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作用等内容.笔者将从知识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等方面,谈谈对该专题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选修模块。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5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教学中,以真实情境下的案例为背景,以导致马尾松人工林松毛虫爆发的因素为主要问题导向,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的资料和数据,分析马尾松人工林容易产生松毛虫灾害的多方面因素,并构建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案.利用生态工程物种多样性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构建生态系统的稳态与平衡观,即...  相似文献   

5.
环境生态工程是一个设立较晚的新专业,其基本的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设计还有待摸索和完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普遍设置的专业必修课,其授课内容和形式如何适应专业整体的培养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结合所在学校、学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将融入海洋特色和生态学思想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载体,结合课上理论教学、学生课堂报告、课下专题培训和实验技能培养等形式,培养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创能力。这可为同专业开设"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也可以为其他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科创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卓婧 《生物学通报》2008,43(5):23-25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第4学习专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生物科技及其向人类社会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引发了一系列伦理、社会、哲学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必修部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6个一级主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供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8.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准确解读课程目标,理清教材内容脉络 遵照“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的课程设计思路。“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课程定位是“以专题形式介绍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为此,“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选择了五大专题,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和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9.
"酶的应用"是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的第2个专题.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酶技术范畴.本专题围绕着酶的应用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实验探究活动,如检测酶活力、探讨酶的应用、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CiteSpaceV的国内生态工程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永强  刘明阳 《生态学报》2019,39(11):4190-4199
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CiteSpaceV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1992-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生态工程领域文献进行研究,绘制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关系图谱,分析国内生态工程研究现状并对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类讨论,旨在为我国生态工程研究提供导向。研究表明:(1)国内生态工程领域研究在1997年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2000年之后波动幅度减小。(2)苗泽华、颜京松、钦佩等8位作者为生态工程领域核心作者,在作者群方面,基本上呈现"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特征。(3)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是主要发文机构。(4)热点词聚类分为"生态学基础理论"、"生态工程应用领域"和"生态工程监督评价体系",其中"生态工程监督评价体系"是最薄弱的研究方向。(5)强度最高的突现词是"黄河",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词是"新农村建设","利益相关者"是出现最晚突现词,表明生态工程领域研究具有较强的政策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生物课程标准>课程具体目标中的一个方面.与原<生物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情感教学目的要求相比,其彰显了课程的教育功能,凸现了教育过程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旭 《生物学通报》2012,47(5):22-25
以北京什刹海的水体治理为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水域生态恢复的相关资料,揭示生态工程原理和生成生态工程概念,尝试设计具体的生态工程案例而实现知识迁移.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植物的抗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王忠  顾蕴洁  陈刚 《生物学杂志》2012,29(2):108-110
阐述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将之引入"植物的抗逆生理"教学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过程,评价了其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就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研究专题的选择、学生的成绩考核指标及教师扮演的角色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基因工程"的教学构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按:为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本刊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必修部分的17个二级标题,从2006年8月-2008年1月,组织系列文章,按每个单元进行教学辅导,同时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以帮助广大教师理解新课标,搞好新课标教材试教.2008年我们将在该栏目再次组织系列文章,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选修部分的教学进行辅导.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是编撰教科书的依据,也是教学和评价的依据。就课程标准来研讨教学,容易空泛,希望读者能结合你实际选用的教科书和你的教学实践来阅读本文。1关于“细胞的结构”内容标准的研讨课标中“细胞的结构”内容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维  汪忠 《生物学通报》2008,43(5):28-31
从"注意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解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设计思路;简述'系统论(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建立新知识学习的'同化点';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尝试建构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思想模型';分组讨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尝试设计生态系统的'物质模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通过"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能力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方法(1课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磊 《生物学通报》2008,43(2):29-31
1 教学背景分析 1.1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起始课,本节课结束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提出问题环节--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相似文献   

18.
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这个核心知识为联结点,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师生同建具有自我生长活力的知识网络系统,以此为基础借助一定的情境,促进学习的迁移、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教学反思,形成"实践理论"。  相似文献   

19.
配子生成和融合是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有性生殖细胞的生成经过减数分裂,因此,减数分裂与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密切联系,可作为一个专题复习。“减数分裂”专题有2个复习重点:一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即理解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  相似文献   

20.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是原普通高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现行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都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全国高考生物学科规定的实验考试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