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邓鹏  丁娟 《生物学通报》2007,42(6):40-42
“相异构想”是学生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错误思维形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学习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探讨了“相异构想”在生物学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生物学教学中应采取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它涉及到高中生物学的各个方面.跨越了必修和选修的界限,与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进化和生态、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信息传递、现代生物技术等密切相关.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和承担者。因此,要把“蛋白质”的相关内容进行专题复习。  相似文献   

3.
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是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学中两个核心概念,本文以此作为概念教学的范例,主要探讨学生获得概念的两条基本途径: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以及概念要素整合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4.
1 教学设计的思想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I) 与原生物学教材(人教版2003年版)在本课实验内容上的主要区别是将色素提取液丙酮改为无毒性的无水乙醇。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发散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的“用教材”  相似文献   

5.
初雪琴 《生物学通报》2003,38(11):47-47
进入高三紧张的复习后 ,学生愈加觉得生物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 ,因此进行有效的记忆便成为提高生物学成绩的一个重要策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 ,我发现在生物学学习中 ,采用“以图识记法”效果很好 ,高中学生虽已进入有意识记为主的认知发展阶段 ,但直观形象的刺激仍能够引起他们的最大注意力和兴趣 ,因此 ,生动、直观的生物学图像是他们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最好途径。此外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形象生动直观的生物体 ,只有清楚地把握生物体的具体结构特点 ,才能够更好的研究它的功能。例如 ,只有清楚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张可 《生物学通报》2002,37(10):26-27
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的重要部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许多生物学热点问题就是探究性课题 ,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就是研究性学习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生物学科发展的。“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这一节是新教材新增内容。这一节是在学生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增殖的基础上 ,向学生展现了当今细胞生物学的 3个重要课题——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本节涉及的知识点 ,如细胞的全能性 ,是细胞生物技术的主要基础 ,本节涉及的生物学热点问题 ,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利”羊的克隆技术等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7.
苏明学  李超 《生物学通报》2005,40(10):27-29
概念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理解生物科学的核心概念是掌握生物科学的基础,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学最复杂、最抽象的概念之一,本文通过“新陈代谢概念及基本类型”一节课的研究,主要探讨学生获得概念的基本途径和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钧 《生物学通报》2006,41(10):33-34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存在许多“例外”问题,红细胞是典型的例子之一,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正确掌握红细胞的有关知识,导致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忽视红细胞的一些“例外”特性造成失误。在高三生物学复习中教师应对“例外”问题构建知识网络,对知识的一般化与特  相似文献   

9.
梁峰 《生物学杂志》2002,18(4):53-53,57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他指出 :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 ;对事说是做 ;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 ;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也是集中在‘做’之一字。陶先生这一教育思想对我们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以教育学 ,心理学等学科为教育理论基础 ,以生物学专业知识为自然科学基础 ,具体研究普通中学生物学教学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属于教育科学 ,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为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的…  相似文献   

10.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是以能力测试和素质考查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三生物学的复习中.进行专题复习.能够强化知识的综合与运用。“糖类”专题的内容.不仅体现生物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还体现生物学与化学学科间的综合与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新的高中课程改革精神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的高中《生物》(必修 )教材增设了6个专题性研究课题 ,这些课题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专题性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如何开展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这是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笔者现就此问题进行初探。1 开展生物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谓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 ,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做生物学标曲线题要抓2个关键环节,一是识图,具体可分3个步骤:第1,弄清x轴同y轴的联系,第2,明确曲线中的特殊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第3,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二是绘图,分为绘制坐标图和直方图2种.总之,让学生正确识别坐标曲线图的含义,准确提取所需信息,然后进行图文转换,将所学知识与题中的背景材料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安军 《生物学通报》2004,39(4):34-36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这门课程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任。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也是生物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的斜率称为"增长率"还是"增长速率",一直存在争论.从种群数量增长的3种基本数学模型入手,结合中、英文对照,从这些争论的源头出发,通过总结对比,辨析2种表述方式的合理性.对相关的几个生态学参数进行对比归类,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及对教师的要求入手,介绍了适于生物学教学的"头脑风暴法"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生物的进化"的教学构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曾经说过,进化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如果不考虑进化的话,对生物学中任何为什么的问题都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可想而知,“生物的进化”在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的“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必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课程中也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议新课程下的生物学教学的"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生物学教学中 ,如何落实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和生物新课程理念 ,而不陷入“穿新鞋 ,走老路”的误区。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新课程实验区的生物学教师商榷。1 关于教学观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作为 2 1世纪前沿科学的生物学教师 ,要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基本精神 ,树立现代化教育的科学理念。一在学生观上 ,树立学生主体观。人是教育的起点 ,是教育的归宿 ,“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二在价值观上 ,树立学生全面发展观。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会学生“求知、…  相似文献   

18.
以"探究影响胞质环流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教学为例,阐释如何将ADI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学实验教学,通过将科学论证和科学探究过程相结合,以期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为生物学教师提供新颖的实验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9.
李媛 《生物学通报》2005,40(12):33-3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3年实验版高中课程标准中就把“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在继承现行生物学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新课标在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而关注学生并鼓励他们参与到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中.又恰恰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生物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概念教学中,基于问题驱动,辅以例证分析和活动体验,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反射"的概念.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人类对油柑的反射体验"等实验活动,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提升自身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