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南雄上古新统(犭亚)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这篇文章中记述了在广东浓山组中发现的三种(犭亚)类(Anagalida)化石,同时描述了一块江西池江组中发现的假古猬类(pseudictopid)左上颌。这里还认为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的两块标本 V4307和 V4318是一种新的假古猬类。根据下颌吻区和犬齿形态的差异,将假古猬类分为两个进化分支,(犭亚)兽类(Anagalidae)也可分为臼齿釉质层进入与不进入齿槽两个类型。这些分异在早中古新世已出现,因此,假古猬类和(犭亚)兽类两者的分化则要追溯到更早一些时候。据已知材料,认为假古猬类的四肢比例和形态更接近于某些原始啮齿类。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安徽省潜山盆地早~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中发现的2属3种假古猬类化石,其中包括一个新种──望虎墩非猬(Anictops wanghudunensis sp. nov.)。新种不同于属型种大别非猬(Anictops tabiepedis)在于下颊齿下前尖更衰退且更靠近下后尖,下次小尖不发育,m3跟座呈圆形。上颊齿单面高冠现象较显著,相对横宽。  相似文献   

3.
华南古新世哺乳类一新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一个新科(丽(犭亚)科)的两个新属和四个新种。文中除对四新种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对比外,还初步讨论了丽(犭亚)科、(犭亚)科与假古猬科同Kennalestes和zalambdalestids之间的亲缘关系。从目前材料来看,在形态上,丽(犭亚)比Gypsonictops更接近于Kennalestes。丽(犭亚)科有可能是后者的古新世后裔,(犭亚)科和假古猬科的起源或许与达种白垩纪真兽类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鼩猬属Neotetracus是毛猬亚科Hylomyinae中一个个体小、对其知之甚少的成员。本文对其齿系(包括乳齿)和颅骨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与毛猬属Hylomys及毛猬类其他近亲的齿系和颅骨形态进行了相应比较。由于现生的鼩猬属为一单型属,其惟一的种Neotetracus sinensis被一些研究者归入毛猬属,本文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比较,目的是为了弄清楚这种归并是否合理。Neohylomys hainanensis是毛猬类的另一属种,亦有学者将其归入Hylomys属。尽管这一属种的材料不多,在此同样作了比较研究。比较表明,毛猬亚科上述三属间在齿列上的几乎每一颗牙齿和某些头骨形态上都有明显的差别,研究的结果为保留Neotetracus,Neohylomys和Hylomys属的独立存在提供了证据,并根据这三个属在形态上的差异对其相互间的进化水平进行了评估。现代的毛猬亚科动物生活在亚洲东南部一个相对小的地区,总共有5属6种。地史上,特别是在中、晚中新世期间,这一亚科几乎散布整个北半球,从亚洲到欧洲和北非,从旧大陆到新大陆都有其踪迹。那时的种类也比现在的多,迄今描述的化石已有9属47种。因此,有理由认为毛猬亚科是一类孑遗动物。毛猬亚科分布地区缩小的原因还不清楚,为了探讨和认识这一有意思的课题,本文对其历史和分布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4属23个物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属间变异极大,多态性极高。31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86条DNA扩增片段均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鹅观草属、披碱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物种各自聚为一类;Roegneria alashanica、R.elytrigioides和R.magnticaespes聚类在一起;猬草属的模式种Hystrix patula与披碱草属物种聚类在一起,而Hystrix duthiei和H.longearistata单独聚为一类;形态相似、染色体组相同、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聚类在一起。本研究结果基本上同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相吻合,将鹅观草属、披碱草属和仲彬草属作为属分类等级处理比较恰当,而猬草属的系统地位有待进一步确认。RAMP标记可作为评价多年生小麦族物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92号标本的形态研究,对陕西省猬亚科Erinaceinae进行分类修订。查明陕西榆林市附近的刺猬不是达乌尔猬,而Thomas(1908)将该地刺猬miodon订为独立种的观点是正确的,并按王应祥(2003)的观点取中文名为小齿猬,归入林猬属。经分类整理,陕西省猬亚科有3属5种,即: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达乌尔猬(Mesechinus dauuricus)、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林猬(Mesechinus hughi)及小齿猬(Mesechinus miodon)。最后,提供陕西省分布的猬亚科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记述了安徽省潜山盆地早-中古新世望虎墩组中发现的2属3种假古猥类化石,其中,包括一个新种-望虎墩非猥。  相似文献   

8.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早中新世的Metexallerix——新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索索泉的Metexallerix junggarensis sp.nov。,该种在形态上较兰州早中新世的M.gaolanshanensis原始,较蒙古早渐新世三达河组的Exallerix hsandagolensis进步,其亲缘关系与亚洲的短面猬类较近,而与北美的短面猬类较远。应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分析了短面猬亚科各属间及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短面猬亚科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潜山盆地中古新统望虎墩组上段的两件保存较好的(犭亚)兽类化石,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新属种:古井曙(犭亚)(新属、新种)(Eosigale gujingensis gen. et sp. nov.)和余氏棋盘兽(新属、新种)(Qipania yui gen. et sp. nov.)。在分析(犭亚)兽科各属及相关类群特征的基础上,重新厘订了(犭亚)兽科的涵义,探讨了(犭亚)兽类与亚洲其他古老真兽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认为(犭亚)兽科和假古猬科的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0.
正林猬属(Mesechinus)隶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猬科(Erinaceidae)猬亚科(Erinaceinae),包含达乌尔猬(M. dauuricus)、侯氏猬(M. hughi)、小齿猬(M. miodon)和高黎贡林猬(M. wangi) 4种(Ai et al.,2018)。该属曾被归入刺猬属(Erinaceus)(Pavlinov and Rossolimo,1987)或大耳猬属(Hemiechinus)(Corbet,1988)。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早中新世的Metexallerix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索索泉组的 Metexallerix junggarensis sp. nov。该种在形态上较兰州早中新世的M.gaolanshanensis原始,较蒙古早渐新世三达河组的Exallerix hsandagolensis进步。其亲缘关系与亚洲的短面猬类较近,而与北美的短面猬类较远。应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分析了短面猬亚科各属间及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短面猬亚科为一个单系类群。依据新种的进化水平,索索泉组动物群的时代应晚于三达河动物群,而早于兰州动物群。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蚤目新种的记述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河北省的一批蚤类标本中,经过鉴定和研究,获得两个新种和一种国内新记录,兹分别记述如下。 新种记述 狭板猬形蚤 Hystrichopsylla (Hystroceras)stenostern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较近田鼠猬形蚤(Hystrickopsylla microti Scalon,1950),两种在颊栉的刺数、臀前鬃序的长度比较、性抱器和早性Ⅶ腹板后缘的形状以及大地区分布都比较相似。但是新种体型较大,前胸栉刺数较多,Ⅷ腹板后段显较狭长,Ⅸ腹板后臂端部平直,♀Ⅶ腹板鬃数较多,主要宿主是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生境是冀北温带丘陵干草原;而田鼠猬形蚤体型较小(3.2—3.5,♀4.0毫米左右),前胸栉刺数较少  相似文献   

13.
自Thomas(1908)发现小齿猬Mesechinus miodon以来,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作者对陕西境内采集到的16只小齿猬标本进行了形态特征、染色体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齿猬外形、头骨、牙齿等具有独立特征,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4,并存在数目不等的B染色体,不同于其它种,同时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均支持Thomas等将其作为独立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安静  梁涛  周彤  郑鹏  时磊 《四川动物》2020,39(1):41-4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追踪技术也得到改进,基于GPS的动物追踪器功能强大且定位精准。但对体型较小、形态及行为特殊的夜行性刺猬,如何解决设备背负及个体标记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了一款用于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的GPS背包,该背包由1个GPS追踪器和人工缝制的布袋组成,用万能胶水将布袋固定到大耳猬背部,便于安放和更换GPS追踪器。2019年4月28日-5月3日追踪大耳猬17只、重捕15只,共获得有效GPS数据位点3226个,追踪期间没有发现背包对大耳猬的正常活动、进出洞穴和体质量变化等有不利影响。此外还改进了个体标记方法。该背包设计及个体标记方法是一种简便且经济的短期监测大耳猬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吉林桦甸哺乳动物群。计有食虫目盔猬亚科的中华晓猬(新属、新种)Eochenus sinensis gen. et sp. nov.,桦甸齿鼩猬(新种)Tupaiodon huadianensis sp. nov.,鼩鼱科的吉林蕾鼩(新属、新种)Ernosorex jilinensis gen. et sp. nov.,灵长目始镜亚科的长白亚洲镜猴(新属、新种)Asiomomys changbaicus gen. et sp. nov.和啮齿目先松鼠科的东方争胜鼠(新属、新种)Zelomys orientalis gen. et sp. nov.和纤细争胜鼠(新种)Z. gracilis. sp, nov.等。其中Eochenus可能代表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盔猬类。Ernosorex可能是鼩鼱类具有原始特征的旁枝。桦甸哺乳动物群与北美尤因他动物群的关系较近,而与欧洲同期不同。表明当时亚洲与北美之间有直接的动物群交流。其中争胜鼠可能由北美迁来,而鼩鼱类可能从亚洲起源,然后迁往北美。桦甸动物群的时代为晚中始新世或晚始新世。当时桦甸盆地为森林沼泽湖泊景观,气候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16.
河南潭头、卢氏和灵宝盆地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这篇短文中,根据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叙述和讨论了豫西潭头、灵宝和卢氏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问题。在这三个盆地的中、新生代堆积物中,属于晚白垩世的有潭头盆地秋扒组和灵宝盆地的南朝组,后一个盆地还可能存在着时代更早的白垩纪地层。在潭头盆地的高峪沟组和大章组中分别找到中古新世的阶齿兽、中兽科和晚古新世的牧兽科、假古猬科化石;在潭头组中发现原恐角兽类和古脊齿兽类化石,时代为早始新世。在灵宝盆地的项城群中尚未找到哺乳类化石,可能包括古新世和始新世早中期的堆积。卢氏盆地的卢氏组和锄钩峪组以及灵宝盆地的川口组和浑水河组的时代为晚始新世。卢氏组下部和川口组或许可延至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17.
槐糖脂是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低毒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利用球拟假丝酵母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极大地加速了其产业化进程。对槐糖脂在球拟假丝酵母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的特点和基因工程改造假丝酵母合成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扩展球拟假丝酵母作为糖脂化合物合成底盘细胞提供建议和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3个属的模式种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42个引物产物的290条谱带中,257条(88.62%)表现出多态性,说明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3个属的模式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90个RAPD标记,计算材料间Nei氏遗传相似性系和遗传距离,在NTSYS程序中利用UPGMA进行聚类。结果表明,Elymus sibiricus种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距离在0.097-0.180之间。E.sibiricus,Roegneria caucasica和Hystrix patula的种间遗传差异明显,遗传距离在0.458-0.605之间。H.patula与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较近。R.caucasica与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9.
稀有花卉植物猬实在华山地区的种群繁育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稀有花卉植物猬实在华山地区的种群分布特征研究,对其植物群落物种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及其目前猬实的分布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分析了猬实的逐渐濒危的原因。结果表明,猬实分布区植物群落区系属于北温带性质;猬实在华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均有分布,但个体数日少,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在小范围内的兜隆繁殖使得其后代生存力下降,在群落中缺乏竞争能力;再加上猬实生存的环境已受到严重的破环,使得其处于濒危状况,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远东刺猬和大耳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远东刺猬的核型组成为13m+6sm+3st+1t+XY,NF=92,C带分布于5对近端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约占整个染色体长臂的1/2至2/3,Ag-NORs位于2—3染色体的长臂端部;大耳猬核型组成为18m+4sm+1st+XY,NF=92,C带分布于17对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Ag-NORs位于3—5对染色体上,其中一Ag-NORs位于染色体的长臂中部,两者的核型特征有明显区别。结合前人的工作,作者提出在远东刺猬不同地理居群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核型。本文对普通刺猬属的远东刺猬、东欧刺猬和西欧刺猬的核型以及大耳猬属的大耳猬、达乌尔刺猬和秦岭短棘猬的核型还分别作了比较分析。此外,对远东刺猬联会复合体形态、性染色体的配对行为和SC侧线加厚现象也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