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胞质阻断法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酵母金属硫蛋白(BD101Cu-MT)对(60)Co-γ射线诱发的g12细胞微核形成和DNA链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10和50μg/mlBD101Cu-MT处理,对1或3Gyγ射线诱发的双核微核细胞率和1Gyγ射线诱发的彗星细胞频率及核DNA迁移距离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酵母金属硫蛋白对γ射线诱发g12细胞的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酵母金属硫蛋白对酵母和小鼠抗γ射线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贾乐  薛宏伟 《菌物系统》1999,18(1):44-48
酿酒酵母BD101菌株的金属硫蛋白能清除羟基自由基,含金属硫蛋白的酵母菌有拮抗^60Coγ射线的作用。用计数血液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变化来研究酵母Cu-MT在小鼠γ射线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该菌Cu-MT对PLT降低的改善和回升有作用,但未观察到其对WBC总数变化的影响,提示酿酒酵母Cu-MT在临床放射病治疗和放疗后抗出血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素萍  梁爽 《菌物系统》1998,17(4):339-343
采用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由不能水解淀粉,细胞生物量低,中抗Cu^2+、金属硫蛋白中cys含量高的酿酒酵母单倍体BD101-25和具淀粉水解能力,细胞生物量高、Cu^2+、Cd^2+抗性高、金属硫蛋白中cys含量 异常毕赤酵母单倍体BD102-13获得4个融合株。  相似文献   

4.
金属硫蛋白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龙  贾乐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2):102-106
采用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自金属硫蛋白(MT)产生菌酿酒酵母(deccharomycescerevisiae)BD101-25单倍体中获得遗传稳定的高Cu2+、Cd2+抗性突变株BD101-69和BD101-30。并对其重金属解毒、桔抗u.v.和60Co辐射效应、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与出发菌株相比,上述生物学活性与酵母细胞对Ci2+抗性、MT表达量表现出正相关性。两个突变株类MT表达量与生物学活性皆有所提高,为酿酒酵母MT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自金属硫蛋白(MT)产生菌酿酒酵母(deccharomycescerevisiae)BD101-25单倍体中获得遗传稳定的高Cu2+、Cd2+抗性突变株BD101-69和BD101-30。并对其重金属解毒、桔抗u.V.和60Co辐射效应、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与出发菌株相比,上述生物学活性与酵母细胞对Ci2+抗性、MT表达量表现出正相关性。两个突变株类MT表达量与生物学活性皆有所提  相似文献   

6.
酵母类金属硫蛋白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林稚兰  郝福英 《菌物系统》1997,16(4):291-296
酿酒酵母YBD101菌株的类金属硫蛋白能清除羟基在。含类金属硫蛋白的活性的干酵母饲喂7个半月龄昆明小鼠,可提高肝中SOD活性,降低LPO含量,对脑中MAO-B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对肝中MAO-B活性几乎不抑制。含类Cu-MT活怀干酵母对上述衰老有关三项生化指标的作用,与兔肝Zn-MT纯品效果一流,提示酵母菌类Cu-MT在预防衰老和保护人体健康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兔肝金属硫蛋白β结构域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一定量的Cd、Zn兔肝金属硫蛋白,然后脱掉其中的金属,获得不含金属的硫蛋白,用一价金属CuCl或AgNO3以5.8:1的金属:蛋白摩尔比与apoMT结合,将其β结构域用金属饱和,在37℃,PH7.0下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掉未结合金属的α结构域,获得Cu(Ⅰ)、Ag(Ⅰ)结合的兔肝MT-Ⅰ、MT-Ⅱ的β结构域,通过HPLC、羧甲基化后的SDS-PAGE、氨基酸组成分析、金属定量、N末端分析和紫外  相似文献   

8.
二价铅离子与金属硫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平衡透析法研究了二价铅离子同脱金属硫蛋白(apo-MT)、锌-金属硫蛋白(Zn-MT)的相互作用,证实Pb(Ⅱ)是以金属巯基复合物(金属巯基比为1∶2)的形式同金属硫蛋白结合,表观离解常数(KD)为8.71×10-7mol/L.在自由铅浓度达到6.52×10-6mol/L的条件下,铅离子即可将Zn-MT上的Zn完全取代下来.通过EDTA、DTNB竞争反应、圆二色性(CD)光谱分析,认为Pb-MT的金属巯基复合物不同于Zn-MT中Zn与巯基形成的紧密的正四面体结构,而是可能形成一种三级结构相对松散、热力学上不稳定的Cys-S-Pb-S-Cys平面形结构.研究认为金属硫蛋白的两种亚型MT-Ⅰ、MT-Ⅱ与Pb(Ⅱ)的结合能力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技术在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将工程微生物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条快速、安全又经济的途径。本文报道了获得一种清除重金属污染工程藻的研究。将小鼠金属硫蛋白-I(mousemetallothionein-I,mMT-I)cDNA基因片段插入到质粒pRL439上的强启动子PpsbA之后,并与穿梭载体pDC-8相连构建成功大肠杆菌──蓝藻穿梭表达载体pDC-MT,然后通过三亲结合转移法将pDC-MT转入固氮丝状体蓝藻鱼腥藻(Anabaena)7120中,经新霉素筛选获遗传稳定的转外源DNA藻株;纯化单藻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蓝藻质粒,斑点杂交确定mMT-IcDNA的转人;在培养基中加入重金属Cd,培养后收集藻细胞,用WesternBlotting,极谱法和原子吸收等多种方法确定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并计算表达量约为40μgMT/g藻鲜重。  相似文献   

10.
制备一定量的Cd、Zn兔肝金属硫蛋白(metalothionein,MT),然后脱掉其中的金属,获得不含金属的硫蛋白(apoMT).用一价金属CuCl或AgNO3以5.81的金属蛋白摩尔比与apoMT结合,将其β结构域用金属饱和,在37℃,pH7.0下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掉未结合金属的α结构域,获得Cu(Ⅰ)、Ag(Ⅰ)结合的兔肝MT-I、MT-Ⅱ的β结构域.通过HPLC、羧甲基化后的SDS-PAGE、氨基酸组成分析、金属定量、N末端分析和紫外扫描等鉴定,证明确实得到了N末端为Met,分子量3000左右,金属蛋白摩尔比为5~5.51的MTβ结构域,其氨基酸组成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碳离子诱导的DNA双链断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DNA双链断裂(DSBs)是电离辐射诱导的最重要的原发损伤,研究DSBs有利于揭示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机理。用倒转脉冲场凝胶电泳结合荧光扫描进行DNA定量研究75MeV/u12C6+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DSBs的诱导,结果表明:DSBs产额约为0.74DSBs/100Mbp/Gy;DNA片段分布在两个区域。大片段区分子量约为1.4Mbp~3.2Mbp,分子量小于1.2Mbp的为小片段区;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大片段区DNA含量逐渐下降,而小片段区的DN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B16DNA分子上可能存在对重离子较为敏感的位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丝(microfilament,MF)解聚药物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B,CB)处理G_0期小鼠C_3H_(10)T_(1/2)成纤维细胞,对G_0至S期DNA合成,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TK)活性、TK基因表达、钙调素(calmodulin,CaM)水平和一些细胞周期早期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观察,G_0期细胞经3mg/LCB处理2h,促MF解聚增强了血清对S期细胞TK活性、TK基因表达和DNA合成的刺激作用,并促进细胞提前进入S期.血清刺激G_0期细胞进入晚G_1期和S期时,CaM水平明显升高,而CB预处理则使CaM含量进一步增加,特别是CB处理促使S期CaM增加向核内转移.CB处理明显增强血清对c-jun、c-fos和c-myc基因表达的刺激作用,而PKC抑制剂H_7则抑制CB处理对这些基因转录的刺激作用,说明CB使G_0期细胞MF解聚刺激c-jun、c-fos和c-myc的转录活性与PKC的作用有关.结果表明G_0至S期早期MF的重组可促进细胞进入S期,增强DNA合成.  相似文献   

13.
SAMDs是TGFβ家族的细胞内信号介导。为了研究SMAD3的信号传递过程,我们以SAMD3为诱饵蛋白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SAMD3相互作用的蛋白,发现Cyclin B可以与SMAD3发生相互作用,并在COS7细胞中证实了该相互作用。提示TGFβ可能通过SMADs与细胞周期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用电泳迁移分析方法研究了21nt脱氧寡核苷酸G3TG2TGT2G5TG2TGT(CP1)与129bp的乙肝病毒(HBV)核衣壳启动子(Cp)片段内一位点结合形成的三链DNA的特异性及稳定性.在克隆有HBV基因组的质粒pCP10的酶切产物中,CP1仅与含Cp的129bp片段结合.在20mmol/LMg2+溶液中其解离常数(Kd)为1.4×10-7mol/L.不同离子稳定三链DNA的效果依次为sp4+(精胺)>Mg2+>Zn2+>Na+>K+,离子之间存在相互竞争作用.比CP1多一误配碱基的脱氧寡核苷酸G2TG2TGTG3TG2TG2TG2T(CP2)在20mmol/LMg2+溶液中与Cp结合的Kd值约为CP1的1/7,而在60mmol/LK+或5mmol/LZn2+溶液中检测不到它与Cp的结合,这进一步显示了三链DNA形成的特异性.细胞的生理离子浓度被认为是:Sp4+1mmol/L,Mg2+10mmol/L,K+140mmol/L,因此,CP1在细胞内将能特异地与Cp结合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47只不同年龄的蝙蝠的86张中脑下丘的冠状薄片上,电刺激外侧丘系,记录到149例下丘中央核的诱发场电位。分别观察了微电泳N-甲基-D-天冬氨酸(NMDA)、2-氨基-5-磷酸戊酸(2-APV)、γ-氨基丁酸(GABA)、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等对下丘中央核诱发场电位幅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侧丘系对蝙蝠中脑下丘中央核的传入影响可能主要由由GABA、Glu以及GABAA、NMDA受  相似文献   

16.
电离辐射能诱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同时也是细胞凋亡发生的诱因之一。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具有清除O-2·作用的抗氧化酶。为探讨MnSOD在辐射诱发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分别将有义和反义MnSODcDNA真核表达载体直接导入CHO细胞,并用此细胞模型研究了MnSOD对X射线诱发细胞凋亡的调控。结果发现,稳定表达有义MnSOD的细胞克隆能明显抑制8GyX射线诱发的细胞凋亡,而表达反义MnSOD的细胞克隆对X射线诱发的细胞凋亡更加敏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MnSOD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作为荧光探针标记于金属硫蛋白分子上,用荧光光谱研究了Cd^2+及Ag^+离子与ZnMT2-FITC进行金属交换及与ApoMT2-FITC进行金属重组时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标记后MT与Cd^2+离子进行金属交换及金属重组时不具有明显的结构域特征,而Ag^+离子进行金属交换及金属重组时,分别在Ag6MT、Ag12MT及Ag18MT处具有明显的结构域形成特征。此外高温下  相似文献   

18.
细胞松弛素B促微丝解聚对DNA合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丝(MF)解聚药物细胞松弛素B(CB)处理G0期小鼠C3H10T1/2成纤维细胞,对G0至S期DNA合成,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活性、TK基因表达、钙调素(CaM)水平和一些细胞周期早期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观察。G0期细胞经3mg/LCB处理2h,促MF解聚增强了血清对S期细胞TK活性、TK基因表达和DNA合成的刺激作用,并促进细胞提前进入S期。血清刺激G0期细胞进入晚G1期和S期时,CaM  相似文献   

19.
从重组质粒rBS上切下柞蚕抗菌肽D基因片段,切去终止密码后连接到重组穿梭质粒pVT-GF上碱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NA的5′端,使密码框正确排列,构建成融合 组质粒pVT-CDGF,转化到酵母中进行表达。转化子酵母蛋白粗提物用E.coliK12D31作指示菌进行抑菌圈测试,初步检出具有换菌活性,用ELISA检测证明其具有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20.
用PCR 方法从芝田硫化叶菌中扩增了编码一种新酶,即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酶( MTSase) 的基因,扩增的2-2kb DNA 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 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SBGT1 。pSBGT1 中MTSase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SDSPAGE 分析表达产物MTSase蛋白的分子量约为74kDa ,同核苷酸序列测定所推导的值相符。表达产物占细胞总蛋白约4-4 % 。pSBGT1 产生的重组酶作用于淀粉部分水解物,使DE 值降低,得到非还原糖或低还原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