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研究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及CXCR4(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4)在NSCLC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支气管镜活检得到NSCLC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EGFR、HER2、CXCR4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GFR、HER2、CXCR4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EGFR、HER2及CXCR4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EGFR、HER2及CXCR4在NSCLC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EGFR与HER2,EGFR与CXCR4,HER2与CXCR4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6(P0.01),r=0.578(P0.01),r=0.426(P0.01)。3种基因表达越多,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EGFR、HER2及CXCR4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针对性的多个靶向抑制,可更好发挥抑癌作用。根据三者不同的表达情况初步筛选出针对靶向治疗的单一或联合靶点,有助于为NSCLC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EGFR和KD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inase-inser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KD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EGFR和KDR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中EGFR和K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29/60)、63.3%(38/60),二者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并且存在共表达现象,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s=0.664,P〈0.05).EGFR和KDR在胃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为靶向EGFR和KDR生物治疗制剂在胃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及联合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瑞雪  吕坤聚  张柯晴  高伟 《生物磁学》2014,(34):6714-6718
目的:探讨c 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REB和CXCR2在49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同时随机选取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SCLC中CREB和CXCR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和69.4%,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0.0%和15.0%(P〈0.05);同时,CREB和CXCR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且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另外,CREB在吸烟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P〈0.05),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CREB和CXCR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REB和CXCR2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GFR、p-EGFR和p-IGFR-1β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及其与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关系,以及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western blot检测EGFR、p-EGFR和p-IGFR-1β在结肠癌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表达,以Quantity One软件测量各蛋白条带的灰度值。结果:EGFR、p-EGFR在Lovo细胞中表达量最高(P〈0.05),EGFR在SW620细胞中的表达最低(P〈0.05),在HCT116、HT29、LS174T和SW480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IGFR-1β在Lovo、HT29和SW480细胞中表达较弱,且在Lovo细胞中表达更弱,但在HCT116、LS174T和SW620细胞中的表达均较强(P〈0.05)。结肠癌组织中EGFR表达率为55.6%(10/18),癌旁正常组织为37.5%(3/18),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增高的趋势;p-EGFR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率为33.3%(6/18),较正常组织的5.6%(1/18)明显增高(P〈0.05);p-IGFR-1β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率为44.4%(8/18),较正常组织的11.1%(2/18)明显增高(P〈0.05)。EGFR、P-EGFR和P-IGFR-1β相互之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EGFR、P-EGFR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P.IGFR-1β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在分期晚的患者中也可观察到这种趋势。结论:结合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P.EGFR表达高伴p-IGFR-1β表达低提示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好。P-EGFR和P—IGFR-1β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且p-IGFR.1B表达高可能预示结肠癌患者有较高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蛋白在的表达与PET-CT检测的SUVmax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一病例首先行PET-CT检查,然后行CT导引下活检穿刺,同一病灶取2个穿刺部位,分别为肿瘤组织内SUVmax值2.5-5区域及SUVmax〉5区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内部不同部位EGFR表达。结果: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CLC肿块SUVmax值与组织EGF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SUV值与组织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转导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的突变状态决定了目前NSCLC的靶向治疗。针对EGFR突变的分子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已开发并应用于NSCLC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EGFR的突变状态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因此精准掌握EGFR的突变状态是靶向治疗方案制定、优化的关键。PET分子成像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在体生物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实时成像,使实时、在体揭示EGFR的突变状态成为可能。因此,多种以TKIs为前体标记放射性核素作为靶向肿瘤突变EGFR胞内段分子成像探针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EGFR-TKIs在NSCLC治疗及相关PET分子成像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及与之相对应的30例正常肺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和比较其Fn14的表达,分析Fn14的表达与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的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n14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和胞质中。在125例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1)。鳞癌和腺癌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6);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的NSCLC组织中Fn14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P=0.000)。Fn14蛋白的表达与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的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大小以及肿瘤解剖学分类均显著相关(P=0.000、P=0.029、P=0.000、P=0.026),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均无关(P=0.816、P=0.122、P=0.816)。结论:Fn14在原发性EGFR外显子19缺失的NSCLC中呈异常高表达,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很可能通过上调Fn14通路,促进NSCL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杜心佳  刘希光 《生物磁学》2011,(18):3480-3484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与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IB期非小细胞肺癌.总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6例于36个月之内发生复发或转移,30例术后无病生存期超过3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E-cad、EGFR、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36例早转移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手术标本中,E-cad的异常表达率、EGFR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30例非早转移IB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P〈0.05),且在早转移IB期NSCLC中,三者的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肿瘤是否浸润胸膜无关(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术后病人,检测E-cad、EGFR、MMP9的表达,对判断其恶性程度,提示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倾向大小,决定术后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小鼠胎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探讨EGFR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小鼠模型,对照组为正常妊娠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缓冲溶液。测定母鼠体重、血糖;计算胎鼠的存活率;测定胎鼠、胎盘重量,计算胎盘效率;RT-PCR、免疫组化分别测定GDM组和对照组胎盘EGFR m RNA和EGFR蛋白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母鼠血糖与EGFR表达的相关性分析。结果:GDM组母鼠体重和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1);GDM组胎鼠、胎盘重量及胎盘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RT-PCR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DM组胎盘EGFR m RNA和EGFR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小鼠血糖值与其胎盘EGFR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582,P0.05)。结论:GDM导致胎盘EGFR表达升高,EGFR并不是GDM的发病因素,EGFR是预防GDM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 (GRKs) mediate agonist-induced phosphorylation and desensitization of various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 We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GRK2 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receptor signaling, including EGF-induc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ERK/MAPK) activation and EGFR internalization.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ce experiments show that EGF stimulates GRK2 binding to EGFR complex and GRK2 translocating from cytoplasm to the plasma membrane in 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 cells. Western blotting assay shows that EGF-induced ERK/MAPK phosphorylation increases 1.9-fold, 1.1-fold and 1.5fold (P〈0.05) at time point 30, 60 and 120 min, respectively when the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GRK2,suggesting the regulatory role of GRK2 on EGF-induced ERK/MAPK activation. Flow cytometry experiments show that GRK2 overexpression has no effect on EGF-induced EGFR internalization, however, it increases agonist-induced G protein-coupled δ5 opioid receptor internalization by approximately 40% (P〈0.01). Overall,these data suggest that GRK2 has a regulatory role in EGF-induced ERK/MAPK activation, and tha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modulatory role of GRK2 in EGFR and GPCR signaling pathway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at least in receptor inter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中EGFR蛋白表达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基因扩增的结果的符合率,为EGFR靶向治疗病例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的147例乳腺癌档案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的基因扩增,比较两种方法阳性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GFR在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05/123)和79%1(9/2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ISH检测结果显示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中分别有12%(15/123)和8%(2/24)存在EGFR基因扩增,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存在EGFR基因扩增的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的EGFR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为阳性。在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中,免疫组化阳性和基因扩增程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免疫组化结果预测基因扩增的特异性较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R只能作为EGFR靶向治疗病例选择的初步筛选,进一步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基因扩增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2.
倪田根  祝秉东  周欣  王娜  曾峰  关泉林 《生物磁学》2011,(20):3871-387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烯醇化酶-α(enolase-α,ENOD、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yruvatekinase,M2-PK)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分别对55例胃癌组织和23例胃良性病变组织切片染色,观察胃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EN01、M2.PK的表达情况及分析两者临床病理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N01阳性表达率为67.3%(37/55),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30.4%(7/23)(P〈0.01),其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相关(均P〈0.05)。M2-P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43/55),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织39.1%(9/23)(P〈0.01),其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均显著相关(均P〈0.05)。胃癌组织中EN01与M2-PK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29,P〈0.05)。结论:EN01和M2-PK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对临床判断胃癌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恶性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VEGF过度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有关,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VEGF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为以VEGF为靶的抗转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中VEGF-A和VEGF-C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VEGF—A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3.33%(30/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5%(3/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5)。VEGF—C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8.9%(32/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0%(2/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A和VEGF—C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形态、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但与淋巴结转移和封闭血管环形成有关,VEGF-A和VEGF—C阳性病例淋巴结转移率和封闭血管环出现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阴性病例。有统计学意义。对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状态的关系分析显示,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的生存期和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转移、血管形成和生存期相关,这两种蛋白过度表达反映黑色素瘤处于进展状态和预后差,可以作为黑色素瘤诊断、预后和复发预测的指标和靶向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HIF-2α、VEGF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子宫颈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64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22例正常宫颈组织,收集年龄、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相关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法)检测各组织中HIF-2α、VEGF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HIF-2α、VEGF mRNA表达较正常宫颈组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mRNA水平呈正相关(r=0.778,P0.00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表明HIF-2α、VEGF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宫颈鳞癌组93.8%、正常宫颈组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IF-2α与VEGF呈显著相关(r=0.514,P0.05)。HIF-2α、VEGF的mRNA表达均与年龄无关,但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FIGO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HIF-2α、VEGFmRNA表达水平均相应对照组升高。结论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HIF-2α、VEGF mRNA和蛋白在宫颈鳞癌中均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核因子.KB(NF-K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检测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75例胃癌手术切除的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HER-2和NF—KB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中HER-2和NF-KB的阳性率分别为24.00%(18/75)和62.67%(47/75);两者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而与分期、分级和是否转移相关(P〈0.05);HER-2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但NF—KB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HER-2阳性时NF-KB的阳性率为94.44%(17/18),HER-2阴性时NF-KB的阳性率为52.63%(30/57),两者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x2=8.514,P〈0.01)。结论:胃癌中NF-KB、HER-2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康安定  方帆  邓亚平  高妮娜  胡国斌 《生物磁学》2013,(26):5087-5090,5118
目的:观察MAccl(metastasis.associatedincoloncancer-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7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ACCl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MACCl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MACCl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选择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MACCl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MACCl阳性表达病例的肿瘤体积较MACCl阴性表达病例大,临床分期较MACCl阴性表达病例晚,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MACCl阴性表达者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l阳性表达病例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较MACCl阴性表达病例显著降低和缩短(P=0.01)。结论:MACCl的表达上调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评估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